6月6日,共14只红海龟、绿海龟、玳瑁在海南师范大学师生组建的“海龟医院”——海龟救助站治疗。它们病情各不相同,有肢体残疾、腹甲穿孔、背甲破损等情况。通过一段时间对症救治,目前身体状况良好。
视频作者:李宇凡 林士杰
2014年,海南师范大学组建了海龟救助志愿团队——海龟救助站,被人们称为“海龟医院”。“海龟医院”让患病或者受伤的海龟接受治疗,健康回归海洋。从成立至今,在专家的指导下,海龟救助站的年轻志愿者已经成功救治了55只海龟。
海师海龟救助志愿者团队部分核心成员。林柳 摄
海龟是大型海洋爬行动物,被称作“海洋旗舰物种”。海洋里生活着7种海龟,包括绿海龟、玳瑁、棱皮龟、红海龟、太平洋丽龟、大西洋丽龟和平背海龟。如今,这7种海龟都已成为濒危动物,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师生共建海龟“医院”
我国沿岸海域的海龟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开始逐渐下降。海南省文昌、陵水这些海龟经常出没的地方,近年来几乎再无海龟上岸产卵。长期关注海南省海龟状况的海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国内著名的 “龟博士”史海涛教授对此一直忧心忡忡。
海龟是大型海洋爬行动物,被称作“海洋旗舰物种”。宋国强 摄
30多岁的叶政廷是史海涛的研究生,童年在海南文昌的家乡度过,曾见过海龟在文昌上岸产卵,后来又跟随父母移民到美国生活。
2014年初,叶政廷向导师史海涛提出在海南师范大学校园内筹建海龟救助站的想法,获得了同意。海龟救助站建立初期,国内相关的仪器、药品十分短缺,叶政廷就自费从美国采购仪器设备带回学校。
王明:起初我们并不擅长海龟的救助,在我们海龟医院创立的初期主要是由我们的专业老师,像史海涛教授、林柳老师还有911国际海龟救助组织那边提供的一些技术支持,包括一些仪器,有些仪器在国内甚至买不到,都要从外面进口。
当时,国内鲜有救治照料海龟的书籍和教程,志愿者队伍中的大部分人都没有救助经验,大家几乎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叶政廷便从国外找了很多相关资料,加上导师的精心指导,他逐渐可以借助B超、血液化验、输液、内窥镜等技术手段,为受伤的海龟实施手术开展救助。
杨文翔:如果你是去研究它,你会学很多东西,你要研究它要懂很多知识才行,你必须不停的看一些相关文献。你在平时观察中,文献提到的你观察到了,可能文献没提到你可能发现,说不定你能做出至今没人做出的东西,也有可能会做出,对自己帮助特别大的,然后让自己学到各种东西。
输液会诊 全力救治
海龟救助站成立后收治的第一只海龟是文昌有关部门送过来的。边防部门查扣了渔民私下贩卖的一只海龟。这只海龟被送到海龟救助站时,由于在甲板上呆的时间太长,已经出现了脱水症状。志愿者们便紧急为它输液补充体力。同时,就近寻找海水为海龟搭建“医院病床”。
志愿者张婷(左)、章天佑(中)和童守礼在给绿海龟打点滴。宋国强 摄
救助站成立之初,志愿者们会聚到一起为生病、受伤的海龟会诊,确定专业诊疗方案。
“不小心误食鱼钩的海龟,要在最小的伤害范围内将鱼钩从海龟体内取出;患肺炎的海龟,要把它隔离起来,打消炎针消炎;出现创伤的海龟,要及时给它们消毒,防止伤口感染………”在救助站工作了3年多的王陈仪,滔滔不绝地介绍救治海龟的方法。
碘酒消毒。
喂食并非易事
医治受伤海龟的同时,给它们补充营养也至关重要。但给海龟喂食并非易事。
学生们轮流每天对海龟进行观察监控病情、定时换药、换水、喂食。近日海南天气炎热,学生们还为海龟配置黄瓜、萝卜等清凉营养餐补充营养。海龟对这些“医生”格外信任,在水中会主动靠近并抬头示意。
“海龟是比较胆小的动物,怕生。一般新来的海龟都有拒食的习惯,一两个月也调整不过来。”王陈仪表示,生了病的海龟身体很虚弱,如果不能及时喂食补充营养,就会有生命危险。
给海龟喂食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志愿者要绞尽脑汁, “只能跟海龟拼耐性了!”有时,他们要把受伤的海龟抬上特制的木架,用塑料软管和漏斗进行喂食。
“喂一只海龟,一般需要三位志愿者相互配合,两个人控制住海龟,一个人喂养。有时刚喂进去海龟就吐了出来,只能重新开始。” 王陈仪说。
谢艳玲:成长不仅仅是关于海龟方面的知识,还有平时的做事,比如说给海龟治疗、刷池什么的,都是要耐心什么的,在一系列的工作中自己的耐心、细心得到一定提升。
每次的喂食过程,也是志愿者给海龟进行全面身体检查的过程。2015年初,一只遍体鳞伤、奄奄一息的绿海龟被送到救助站,根本不能自主进食。志愿者每天为它输两次葡萄糖液体补充体力,但是它仍然没有脱离危险。志愿者们便将鱿鱼、蔬菜打磨成流质食物,用塑料导管灌入它的胃里。喂食后,再将它的脖子清洗消毒,抽取血液,“要送到医院进行血液化验,看看这只海龟体内是否有病毒或细菌感染。”王陈仪说。
人龟成为好朋友
时间久了,志愿者们与海龟成了好朋友。志愿者胡振义觉得海龟很“通人性”,很乖巧,“它们一开始遇到生人会用鳍来拍打,我们会盖住它们的眼睛进行安抚,然后通过抚摸头部、吹口哨来交流。”
志愿者杨文翔给海龟刷洗背甲。宋国强 摄
“我们用手或刷子摩擦海龟的背甲,它就用鳍撑起身体配合我们,不停摇摆,就像跳舞一样。”一说到海龟,志愿者王明的脸上就洋溢出灿烂笑容。
日常生活中,志愿者们还根据海龟各自的特点,为它们起了昵称:一只绿海龟因误食鱼钩而得名“鱼钩”;一只绿海龟左前鳍断了,得名“断鳍”。因为无法返回大海,它将一直留在救助站里;一只海龟的身体比其他同伴的圆,便被亲切地叫做“球球”。
2016年,911国际海龟救助组织在海口放生海龟。这只海龟曾患有肺部疾病,911国际海龟救助组织和海师海龟救助站联手对其进行了救治。 宋国强 摄
目前海南师范大学师生除救助海龟外还对乌龟、四眼斑龟、红耳龟等龟类进行救治、研究。
知识多看点
红海龟:龟鳖目海龟科蠵龟属的一种。又称红海龟、赤海龟。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内温水海域。中国南海、东海海域有太平洋蠵龟。体大,长可达1米,一般重约100千克。分为大西洋蠵龟和太平洋蠵龟2亚种。蠵龟以鱼、虾、蟹、软体动物和藻类为食。
绿海龟:亦称海龟,是各种海龟中体形较大的一种。因其体内脂富含主要食物,即海草之叶绿素而得名。它的腹甲为白色或黄白色,背甲则从赤棕含有亮丽的大花斑到墨色不等。识别法为背甲中央为五盾,左右列各为四盾,眼睛上方具鳞片一对,绿海龟俗称黑龟或石龟,可能与耳身躯远望过去像个大黑圆石有关。成龟的性别很容易辨认,尾巴的长短是性别的特征。一般而言,公龟的尾巴要比母龟长得很多。
玳瑁:头顶有两对前额鳞,吻部侧扁,上颚前端钩曲呈鹰嘴状;前额鳞2对;背甲盾片呈覆瓦状排列;背面的角质板覆瓦状排列,表面光滑,具褐色和淡黄色相间的花纹。四肢呈鳍足状。前肢具2爪。尾短小,通常不露出甲外。
图片来源: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
棱皮龟:又称革龟,是现存的海龟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头大,颈、尾短,四肢桨状,无爪,前肢特别发达。棱皮龟属于变温的爬行动物,游泳迅速且能力极强,杂食性,每年5-6月之间产卵,一次产卵90-150枚,主要栖息于热带海域的中上层,分布于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
太平洋丽龟:是海龟中最小的一种,体长60~70厘米,体重约12千克,背甲近似方形,末端微尖。盛产于墨西哥湾。在中国分布于江苏省以南海域。数量已十分稀少,在海滩上大批登陆产卵的壮观景象已成为历史。亟待加强保护。
大西洋丽龟:又称肯普氏丽龟——根据理查德•肯普命名,因为他发现了这种海龟,并对此做了研究。 大西洋丽龟的头部中等,呈三角形。其坚硬的甲壳没有脊,只有大块儿的不重叠的鳞甲,甲壳近乎圆形。除了后肢长有1—2个爪外,两只前肢各长有一爪。成年大西洋丽龟的甲壳呈深灰绿色,胸甲呈白色或微黄色;而海龟崽儿则呈乌黑色。螃蟹、蛤、贻贝、虾、鱼、球海胆、鱿鱼和水母是它们最爱的食物。
平背海龟:澳大利亚特有的海龟;在海龟中只有平背龟的幼龟生活在沿海水域而不游入大洋,这就是它为澳洲特有的原因;平背龟甲长可达1米,重达80公斤,背甲扁平呈圆形,颜色为灰橄榄色,边缘呈棕黄色,缘盾具有一层薄薄的蜡质。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
来源:海南头条NEWS综编中国新闻网、海南日报、百度百科等
编辑:叶子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如何守护海龟的“家”?海南这场活动很吸睛
今天是世界海龟保护日,2024年西沙海龟放流活动在海南三沙举办,有124只海龟被放归大自然。海龟是标志性物种和指示物种,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科研和文化价值。保护从了解开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海龟的世界!
海洋精灵的守护者——海龟保护行动
探访海龟“产房” 中国最大的海龟自然产卵场什么样?
7种海龟的奇妙世界,探索生活习性与生态价值
世界海龟日丨龟龟这么可爱,怎么可以伤害它
海龟的龟壳有什么用
全国生态日:海龟龟科普记
三亚一被救助海龟死亡:体内充塞口罩等6斤海洋垃圾
2024年海龟保护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全国多地同步启动
网址: 大学生海洋生态梦|海南“海龟医院”成功救治55只海龟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015931.html
上一篇: 地图龟为什么是哈士奇 |
下一篇: 关于兔子作文合集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