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宠物鼠妇文化总述
1.引子
2.文化起源及科学名称
3.市场(国际)上流通的热门物种
4.难以伺候的物种
第二章——对于人工饲养鼠妇的探索
1.容器选择
2.温度
3.湿度和通风
4.垫材
5.食物
6.人口过剩
菲律宾刺鼠妇Calmanesia sp.第一章——宠物鼠妇文化总述
1. 引子
满地都是的潮虫竟然能作为宠物?直到我近距离观赏这些细小生物的绚烂多姿,才后知后觉——看似普通的潮虫真的被我们小瞧了。
从希腊宽型鼠妇,到泰国鸭仔;从地中海巨大的霍夫曼,到中国西北更为庞大的荒漠鼠妇。这些活化石一般的生物经历了亿万年风尘,仍以较为原始的样貌呈现在众人眼前。
哦,不对,或许不该说是众人。小众的异宠文化让少数人发觉了细微之美,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隐秘的感触仍藏在内心深处。或许某张图片,某段文字,如春雷唤雨,忽然激起身心的颤动,随后或是平静如初,或是像笔者一样,开始了对陆生等足目的探索……
泰国鸭仔Cubaris sp. " rubber ducky"2. 文化起源及科学名称
最开始饲养鼠妇作为宠物的是欧洲人。似乎所有小众的Exotic宠物都是从欧洲人发展起来的。诸如在清末被引入德国的中国斗鱼,或是五六十年前已经风靡欧洲的昆虫商店,又或是二三十年前把世界各地的蚂蚁养进石膏巢。这些在国人眼里越发“鬼畜”的行为,却在包容性极强的欧盟各国如峭壁兰花,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绽放出不同于主流宠物的异样光芒。
言归正传,我们这篇文章介绍的是新兴异宠之一——“鼠妇”(Isopoda)。在拉丁名中Isopoda对应的中文是等足目,这也是欧美玩家普遍称呼的“我们是等足目爱好者”。但是等足目具有很多分支,这不乏海边常见的海蟑螂,更甚至有海底超大型等足目动物。我们作为宠物饲养的,一般是陆生等足目,不妨就全部简称作“鼠妇”。此外鼠妇具有侠义的解释,对应拉丁名Porcellio鼠妇属,仅代表属内物种,但是作为宠物的翻译也无需过于严谨,例如卷甲虫属(Armadillidum)又有很多人称为球鼠妇。笔者认为,无论养了何种陆生等足目,统统称作某某“鼠妇”更加简单明了。否则爱好者交流时各种拉丁名繁复相似,还有新种不断被发现,不如统一说“我们是鼠妇爱好者,饲养某某鼠妇”。虽从学术精神讲不够严谨,毕竟我们是“萌宠”专栏,还请专业学者海涵。
这种名称上的不严谨,不只局限于国内的圈子,国际圈子对球球的叫法也很乱。与之相对的是螳螂、竹节虫等圈子,这些圈子时常有专家、学者组织社群,他们能够带着爱好者一起玩。而鼠妇本身就少有人研究,新种又特别多,所以拉丁名也时常有定错属的情况。每次市场上出现新的物种,都会在拉丁名后面用引号加上后缀词,例如 "cave laser"(洞穴镭射)等,这就像是中文的俗名。很多未知种的鼠妇,就是靠引号里的后缀词区分。
3. 市场(国际)上流通的热门物种
欧洲人最早开发的是当地原生种。地中海独特的气候像一种催生素,无数奇妙物种在此发源,这包括了最早在市场声名显赫的Porcellio(鼠妇属),例如我们熟识的西班牙黄斑(P. haasi)、爱琴海宽型(Porellio werneri)、霍夫曼巨人(Procellio hoffmannseggi)等,这些就是国际市场最早流通的物种了。
小巧精致,色彩斑斓,无需过多照料;无论是办公桌还是卧室床头,都容得下这小小一盒鼠妇。于是乎宠物鼠妇文化逐步向人口众多的亚洲蔓延,此时泰国凭借着地理优势和文化交融的基础,成为亚洲宠物鼠妇文化第一站。丰富的喀斯特地貌和热带气候,孕育出了与市场上任何种类都截然不同的Cubaris(古巴虫属也叫鸭仔系列)。很多国人也是因为这些泰国鸭仔入的坑,从最经典的小黄鸭、琥珀鸭、熊猫王,到价格昂贵的柠檬蓝、木星、白鲨等,这些古巴虫圆润的外壳和丰富多变的颜色,更接近传统意义上的“可爱型宠物”,令无数爱好者垂涎。
2018年,我们的团队开始了正式探索。我们的活动范围主要在东南亚的东海岸,从广西南部,蔓延到整个越南。这两年我们发现的等足目,和市场流通的又有很大区别。在圈子里一般叫做绿色岩壁鼠妇,拉丁就杂了,有叫Cubairs的,也有叫Trogrodillo,鉴定不准确是新种鼠妇步入市场的普遍问题。很多人认为只有一种或几种绿色岩壁鼠妇,于是以省份为称呼,例如广西岩壁鼠妇、越南岩壁鼠妇。但是如此称呼肯定是不准确的,仅2019年,我们就发现了超过10种绿色岩壁鼠妇,无论性格还是身体结构,他们都具有明显的区别。有些山脉相隔一条江水,便以江为界,分布两种完全不同的岩壁鼠妇。更有甚在一座山的不同位置,分布了三种不同的岩壁鼠妇。以我个人的估计,广西很有可能生活着超过百种不同的岩壁鼠妇,它们处于独特的生态系统中或是互不打扰,或是像睑虎属一样具有杂交混生的区域,具体的研究有待更专业人士探索。
除了岩壁鼠妇,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别的漂亮球球例如越南红头(Merulanella sp. “red head”)、树栖梦幻(Armadilliade sp. “shrub”),还有更加稀有的全盲真洞穴物种。随着疫情的到来,我们停止了国外探索,但人类对未知的探索从未停止。越南本土的团队又发现了Merulanella系列:火翅/三色(M sp. “Tricolour”)、余烬蜂(M sp. “Ember Bee”)等或是色泽丰富或是体型巨大,亦或两者皆备的物种。
4. 难以伺候的物种
除了这些逐渐走入市场,被成功繁殖、驯化成宠物的鼠妇外,还有一些“神物”,它们的出现往往伴随少量极具冲击感极的图片,在圈子里引起范范水花,随即又石沉大海,了无音讯。中美洲刺鼠妇就是很好的例子。
我们在2019年从越南采集到了东南亚的刺鼠妇。相对中美洲类似物种,东南亚的刺鼠妇更加小巧,却有着相对身体比例而言更细长的刺。我们为了深入了解原生环境,多次往返于东南亚雨林,但是由于采集数量太少,和此类鼠妇很少有经验借鉴的缘故,这些刺鼠妇在我们手里团灭了。
像刺鼠妇这样“可远观不易亵玩”的物种,已知就有不少。比如上文提到的岩壁绿鼠妇类群,它们大多数在第一代、第二代的表现还说得过去,在繁殖上也能够用几只亲本轻轻松松繁殖出上百子代,但是问题逐渐出现在第三代。人工环境下,第二代已经很难长到野生个体的大小,第三代开始死亡加剧。这有可能是缺少某种物质造成的,曾有人给岩壁鼠妇提供栖息地的喀斯特岩石,但仍效果甚微。对于大多数岩壁鼠妇来说,成功繁殖(长期累代)仍然是我们要面对的难题。好消息是在众多的绿色岩壁鼠妇中,有些种群做到了成功累代,例如我们很早就接触的广西浅色岩壁鼠妇(俗称)。虽然它没有同类鼠妇大,也不够鲜艳,但至少养得活。它们的原生环境也较为简陋,没有深山老林的高湿度,随便爬在几个乱坟岗旁干巴巴的石灰岩上——贱命好养活果然是有道理的。
第二章——对于人工饲养鼠妇的探索
1. 容器选择
饲养鼠妇的容器,整理箱最佳,人渣盒其次,而生态缸、亚克力盒之类的产品,虽玲珑精致,但绝不适合饲养很多种鼠妇的收集癖玩家。笔者没有首荐人渣盒的原因是有些物种具有较强的爬壁能力,喷水时遗留的水渍更会方便鼠妇爬到很高的位置,从而在人渣盒侧面的孔里越狱。但人渣盒仍有好用的地方,具体我们在3.湿度和通风里讨论。
整理箱没有玻璃或亚克力通透,但是更方便清理,尤其是饲养很多种鼠妇时。使用整理箱饲养鼠妇,我们平时的观察和拍照一般是开盖进行,所以材质的通透度没有很大影响,影响较大的是形状和大小。
1)整理箱形状
很多人觉得鼠妇在饲养箱只趴在底部,于是使用过矮的容器,但是这有可能会给它们的越狱提供捷径。铺底垫材会占据饲养箱一部分高度,而实践证明,厚垫材饲养是好过浅垫材的。提升了的地面会让鼠妇更容易越狱,但是选择密封性较好的盒子,并且使用细目数的不锈钢网做通风,这种问题便不再存在。
2)整理箱大小
对于容器大小的选择,我们一方面视饲养数量,另一方面视打理频率决定。大多数物种都需要一个潮湿的环境,越大的箱子能装越多垫材,也能保湿越久。这意味着如果选择很小的饲养盒(如中小号人渣盒),则需要频繁的加水以维持湿度,即便每天加水,其湿度的不稳定性,也不如较大饲养盒。如果有养鱼的经验,一定会明白,过大或过小的鱼缸都不容易控制水质,会有一个处于中间值的大小,最方便操控。对于鼠妇饲养箱来说,笔者认为这个“方便操控”的中间值是30-40cm长的箱子。我们虫房在使用的箱子从20cm长到50cm长不等。
2. 温度
入手前寻找或咨询出此种的耐受温度,有些物种很怕热(如洞穴种),这是购买之前需要做的功课。对大多数鼠妇来说,18度到26度的环境是完美的。如果夏季没有降温措施,请选择公认的较为耐热的品种。有些热带物种可以耐受短时间较低温度(如冬季快递),但其毕竟是热带物种,几乎不能够在北方自然过冬。一般我们可以选择的加热器材有爬虫加热垫和加热线。注意冬季加温和夏季空调都会使小环境的湿度下降很快,需要酌情增加水分补给。
3. 湿度和通风
湿度对不同的物种也有不同的要求,就拿我们探索的东南亚生境为例,很多地方雨季具有接连数月100%的空气湿度,这在人工环境下,如果保证通风和温度的前提,是几乎做不到的。但幸运的是鼠妇的要求并不是很高,40%-70%的空气湿度已经能满足大多数物种。对于非常容易卡壳的物种,如绿色岩壁鼠妇,可以适当增加湿度。还有些荒漠物种需要减少湿度。
1)人渣盒的孔
通风和湿度的控制往往是相对的,通风越好,需要的透气孔就越多;透气孔越多,湿度就会越容易蒸发。这时,人渣盒变成了一个奇妙的东西,我们可以用医用胶带粘住部分通气孔来控制湿度,这非常方便,但是记得要从内壁粘,否则裸露在盒子里面的胶会粘到鼠妇。这么做的好处是,对于不同栖息环境的鼠妇,可以留出不同数量的透气孔。这种方法是我曾经拜访大佬Rojjj时学到的,几十箱人渣盒的鼠妇和捕鸟蛛着实让我眼花缭乱。
2)整理箱DIY
如果使用整理箱,则需要在盖子上做通风设施,可以是打孔,也可以直接把盖子上的部分塑料替换成纱网。打孔的工具一般用电烙铁和电钻,电烙铁容易留下融化的胶痕,使用合适的电钻头和笔尺打稿,能做出完美的透气孔,适合强迫症。
3)加水
加水是饲养鼠妇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使用角落注水和直接喷水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前者容易营造出干湿不同的环境供鼠妇自己选择,但有时椰土过干会吸水很慢,导致流水淹死幼体鼠妇的情况;后者直接喷水需要一定经验控制水量,且不易在幼体大量暴露于喷水范围内时使用。对于厚土饲养法,两种方式结合是不错的选择。
4. 垫材
1)底层垫材
垫材我们使用的是椰土。最开始我们使用爬虫专用的进口品牌,但是后来发现廉价的国产牌子更好用,没有发霉的困扰,颗粒又足够细致,这对我们来说是完美的。
2)支撑垫材
很多欧美玩家习惯底层垫椰土,上层垫落叶。落叶在饲养中不是必需品,它既可以做鼠妇的食物,又可以做躲避。理论上说任何落叶只要没有农药没有毒,都是可以使用的,但是欧美玩家往往迷信于壳斗科的叶子,例如橡树叶、栎树叶等,这也驱使很多国人玩家苦苦寻找壳斗叶。我曾经使用过棕榈的叶子,还有各种不知名的叶子,有些会被鼠妇吃掉,有些只是单纯的躲避,我觉得没什么不好。我们虫房的落叶和椰土,不管何种途径获取,有洁癖的饲养猿都会拿去日晒消毒。
落叶除了具有躲避和加餐的作用外,还可以增加饲养环境的表面积。鼠妇原本的活动空间只有箱子底面,但加了落叶后,像是给它们盖了高楼,原本的活动广场变成多层阁楼,增加了每箱可饲养数量。不止可以使用落叶增加攀爬面积,蛋托、莫斯、水苔等材料都能如此。
3)躲避
除了上述材料,我们还会给鼠妇较大面积的躲避——香槟树皮。这种树皮很好用,不会发霉。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频繁翻开树皮查看打扰,尤其是有过多正在蜕皮的个体时。
5. 食物
1)基础粮食
我们一直在使用较贵的爬宠饲料和龟饲料(大概每斤100元),因为这些饲料中的营养比廉价饲料丰富,且即便是众多的鼠妇,每年也不会吃掉很多钱。除此之外,市面上常见的鱼粮虾粮等都是很好的饲料,猫粮和狗粮可能存在油脂过大的问题。饲料的投掷请尽量遵守宁少勿多的原则,多余饲料发霉就连同附近椰土丢掉。可使用瓶盖作为鼠妇的饭碗,有效减少清理难度,有些活动能力不好的物种需要用剪刀或小刀把部分盖沿削低(注意安全),方便幼体鼠妇进入取食。如使用陶瓷盘玻璃盘等作食盘,请选择磨砂材质,并把盘身部分陷入土中,减少鼠妇幼崽攀爬困难。喷水时请遮挡食物或取出食物。
2)钙
钙质或许是鼠妇的必需品,一般使用墨鱼骨给鼠妇补钙,一些商品爬虫钙粉、钙块等也可以使用。能够观察到鼠妇取食含钙很高的物质,但是笔者饲养的奶牛和橙化这些入门物种从没有添加过钙质,两年了仍然茁壮成长。
3)加餐(非必须)
我们会经常切一小块胡萝卜给鼠妇,它们中的大多数都都很爱吃。
鼠妇也很喜欢动物类蛋白,如果饲料中较少含有动物类蛋白,可以投掷剪开的面包虫,它们很喜欢吃。
4)不要把鼠妇盒养成垃圾场
鼠妇虽然是大自然的分解者,但是我们反对只用厨余残羹饲养鼠妇。首先鼠妇分解的是较为原始的自然环境,不是你的厨房,这些残羹要想满足它们生存的所有物质,需要很丰富的种类,不是几根葱头就能解决的;其次即便准备了种类“丰盛”的残渣,这个过程也必然是大费周章的——既要控制量不能多,否则发霉,又要使其种类丰富。要么麻烦,要么把环境弄得很脏。亲,我的建议是去卖鱼的铺子1块钱买包饲料吧,1元钱的饲料对大多数物种来说足够了。
我们把繁殖较快的物种转移到更大的箱子中6. 人口过剩
1)繁殖过多
当饲养盒的鼠妇繁殖过多,则需要分箱或换更大的饲养盒,增加支撑型垫材也是短期可选的方法。如果不这样做,鼠妇会停止增长,且很多个体会在蜕皮时受伤。
2)混养
混养鼠妇可能在初期没有太大影响,但随着时间的发展,较为强势的一种会把生存空间全部霸占,致使混养的所有物种只剩下强势种,具体参考养蛊。
了解更多请关注右下角二维码公众号,我们有很多物种的原生环境介绍相关知识
宠物鼠妇饲养(粗略)简介
关于宠物鼠妇我想说……
陆地先驱者——宠物鼠妇来了!还有红系和黄系的狮子哦~
【V v】龙猫饲养指南 手把手教你养宠物龙猫 毛丝鼠南美洲栗鼠新手饲养教程
6个步骤手把手教你挑选健康活泼的鼠子
❌拒绝割韭菜‼️手把手教你挑选鼠鼠垫料
喜莉异宠小百科|手把手教你养龙猫
育宠家宠物貂简介 手把手教你养宠物貂玛雪儿安哥鲁雪貂饲养指南
猫咪狗狗你养腻了吗,手把手教你宠物蜘蛛应该怎么养?
“手把手”教你如何训练德国宾莎犬跳远!
网址: 虫房经营者手把手教你饲养宠物鼠妇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02294.html
上一篇: 2024年宠物自行车拖车市场调查 |
下一篇: 国内宠物饲养类型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