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东杰聊:海水水族发展史 1950年前(发展史2)

东杰聊:海水水族发展史 1950年前(发展史2)

我们从1950年欧洲开始聊下海水水族发展史

要知道当时在欧洲玩海水鱼的也是非常少见的,家庭经济条件都非常好,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土豪”家庭。但是哪怕是土豪家庭在家里养鱼的设备也是非常简陋的。当时的人们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知识去饲养鱼类,人们认为在鱼缸里养鱼,应当让水和鱼缸尽量保持干净,尽量少在鱼缸内放置砂石等。这非常像现在的“1357”养鱼大法。

当时可能跟过滤唯一有关系的做法就是在鱼缸里放置一些水生植物,就好比我们小时候在罐头瓶养鱼放点河沟里的金鱼草一样。当时的人们也是一样的做法,鱼缸放置在阳光下,阳光下水草会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有害物质”,来让鱼缸保持洁净。

当时的设备也非常简陋,没有专门的照明器材,何况当时的电力系统并不是像现在一样发达,所以当时人们主要是利用自然光对鱼缸进行照明。

当时的鱼缸也非常简陋,使用玻璃加底部石板组合,以沥青、腻子为粘合剂粘合,鱼缸四周使用铁丝来紧固。所以那时的鱼缸普遍非常小,也就20公分见方的样子,大的可能也就40-50L水。这主要是受限于当时的材料技术,没有可靠的粘合剂。而现代水族箱全是用专用硅胶粘合而成,强度大,可以制作很大的水族箱,超大的水族箱还可以使用亚克力作为主体材料。但当时没有这种条件。

当时的加热保温措施现在看来也有些可笑,我们上面提到了当时的鱼缸底部一般是使用石板制作,原因就是当时人们保持鱼缸温度使用的是小燃气灯烘烤石板的方式。这种方式在现在看来非常的简陋了,也许早晨主人起床就闻到了鱼汤的香味。

但是就在这种条件下,也没有阻挡人们在家中饲养鱼类的热情!

除了设备简陋外,当时的鱼食也是非常的简单,有小蚂蚁,小鱼虫,麦片。如果是中国,那估计就是蚂蚁,鱼虫+馒头渣、米饭粒了。

我小时候去河沟里抓小麦穗鱼,北京叫“穿钉儿”,一种长大不得小鱼,逮回去放在罐头瓶里养,一样是喂小蚂蚁,馒头渣。如果赶上对的季节,还能在河沟里捞点鱼虫晒干留着喂。

当时人们饲养的鱼类品种也非常少,主要是胎生鳉鱼。典型的就是“玛丽球鱼”。非常容易饲养,小鱼不是从卵里孵化,而是从母体肚子里孵化后再排出体外。它可以在淡水,汽水,海水里长期生存。现在也是很多淡水玩家的首选入门品种之一。

我们再总结下1950年前

1、受制于研究水平的限制,没有成型的家庭水族箱饲养理论。

2、受制于材料水平的限制,无法制作大型的鱼缸。

3、没有适合的照明设备以及保温设备。

4、受限于交通运输、制氧保温技术,人们可以接触到的鱼类品种非常少。

第四点很好理解,想要饲养非原产地的鱼类,就需要通过运输的方式获得,而限制鱼类活体运输的条件就是运输工具以及制氧保温技术。

到了20世纪50年代,航空运输的商业化已经很成熟了,并且发展出了很好的制氧与保温设备。从这时期,现代水族产业才开始逐渐走向辉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宠物发展史
宠物犬猫的发展史
国画花鸟发展史
宠物狗的发展史研究报告
宠物套装发展史
中国宠物文化的发展史
拒绝寂寞:人类宠物发展史盘点
灵缇犬的发展史!从1966年开始!
宠物牵引绳发展史
纵览社交媒体40年发展史

网址: 东杰聊:海水水族发展史 1950年前(发展史2)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023636.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鱼缸变频水泵如何保养
下一篇: 鱼缸水族箱led灯改造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