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97年到2001年,在北京农学院念的兽医专业,接触“宠物”大概是2000年的暑假,在芦荻老人建立的流浪动物救助站,给那些被救助的流浪猫打针和输液。2001年毕业后,入职了北京芭比堂动物医院,算是正式开始了临床宠医的职业生涯。
接下来的几年,在6家北京本地的动物医院工作过,之所以如此频繁的跳槽,核心原因是在学校里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犬猫知识,当时学校教的专业课都是关于经济动物的,所以只能在工作当中,一边跟着有经验的前辈学,一边自己找犬猫的资料自学。处于这种状况给我造成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因为可能由于知识和经验上的不足而造成误判,但是在临床诊疗的工作中是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的。认清自己,不断学习,我忐忑且艰难地度过了临床职业生涯的前半段。
2007年4月到2011年12月,在ICVS的近5年时间里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差距和差异。差距是从宠物行业整体角度来讲的,不仅是宠物医疗,而且是涉及到跟宠物有关的各行业,例如宠物食品、繁育、法规、人才培养……等等。
个人感受更深的是差异,这里的差异指的是人的意识、认知、观念、态度、行为等方面差异。 (包括:行业内的各类从业者、宠物主人、行业外的社会人士)
对于感受到差距和差异后对我造成的影响,举个很小例子:
以前,我会严肃且生硬的问来就诊的宠主:“你的狗有什么问题?” (时刻提示宠主,我是医生,你要听我的……)
在ICVS,我会真诚地对客户(宠主)说:"我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提示客户,宠物不是孤立的,我会将“宠物、客户(宠主)、客户的家庭”视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虑提供帮助……)
你品,你细品,你仔细品。
临床医生不是神仙,治愈率≈宠主+宠医+宠物+检验+治疗+不确定因素,“对人的理解和沟通”在宠物诊疗中,具有超过50%的重要作用。宠物医生/医院提供的是:对宠主的服务+对宠物的医疗。
因此,效仿鲁迅弃医从文(不开玩笑,我就是这么想的而且做了),在2012年我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脱下白大褂,穿上了西装,从医师转换为讲师,向宠物主人、行业内的各类从业者、社会人士,宣讲各种知识和理念,希望通过改变人们的意识和认知,来理解宠物和宠物行业及行业当中的从业者,由表及里的给宠物带来更多福祉。
10年来,我感受到了比尔.盖茨说的:成功之路?教育自己,教育行业相关者,教育整个社会。教育驱使人的思想进步,教育驱动商业的发展。
数据来源:2021宠物食品行业消费洞察
2008年开始的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之后,唯独宠物行业逆势而行仍然保持增长的趋势。因为宠物行业是与人的情感有高度相关的行业,或者说是因为有爱才有这个行业。人们在快乐的时候喜欢分享,这样快乐可以加倍,人们在痛苦的时候也希望分担,这样痛苦可以减半。
而在2008年的时候,我在ICVS的资料库里面看到过香港的一家动物综合产品供应商的产品手册,手册制作专业且精美,印象比较深的是里边有千奇百怪各种各样的宠物服装,当时我还无法认同这些事物的存在,但这些东西放在当下又是如此的合情合理。
互联网打开了人们的视野,虽然未必经济能力能够达到,但是欲望的大门被打开了。每个人都有了更加强烈的"我要我自己的",而不是"你给我的"要求。体现在宠物经济上,自然就会有养什么样的宠物,宠物吃什么样的食物?穿什么样的衣服?……吃的食物的种类,用的原料成分? 是否更加营养?是否更加能体现和复合这只宠物自身的个性性质?
即便根本不懂犬猫,不懂犬猫的生理病理、营养、行为、医疗等各方面的知识,只要能体现动物主人的个性张扬和自我价值,与定制有关的相关产品和服务就会不断的出现和发展。
还好,我个人认为,在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的新兴的宠物行业的混乱的市场里面,还是存在有坚持有担当的企业。他们尊重犬猫,尊重科学,在商业与科学之间,尽量去找到平衡。
大概是05或06年,我还在做临床的时候,有位年轻的女士养了一只三个多月大的小狗,具体什么品种不记得了。那女士很喜欢那只小狗,所以就只给它吃排骨(而且是部位最好的仔排),我的兽医同事劝过那位女士给小狗喂一些狗粮,告诉过她只喂排骨,会营养不均衡,而且实在也太贵了。但是那位女士不听,估计也是不差钱吧,而且那个年代兽医的社会地位真的很低,影响力有限。两个多月以后,那只小狗突然来就诊,呕吐和浑身无力、厌食、大概记得同事说是肝肾功和钙磷都异常,还没治疗狗就不行了。
另外,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的临床公益课2022年4月,就讲述了典型案例:一列纯肉食幼猫的病理性骨折
个体犬猫的差异实在过于细节和繁复,从品种、年龄、性别、活动量、生命阶段(比如繁育期和哺乳期),不一样的场景(比如住院、寄养、学校训练)等等,每只宠物的具体能量需求和六大基本营养素的需要,甚至一些特殊功能营养素的需要,原理上来讲都要有不同的变化。
这些对宠物食品的制造商来讲都是挑战。
而且还有一个更大的挑战,就是猫狗不会说人话。犬猫的这些所有的具体表现都需要通过宠物主人来作为中间人进行传达,宠物主人传达的越准确,宠物食品制造商所制造出来的食品就更能贴近宠物的实际需求。
其实正如:天然粮、有机粮,人类食品级,高端/超高端,全面改善体质holistic,等词汇和术语是市场销售用语一样,这些词汇与宠物营养没有直接关系。
标准宠粮和定制宠粮也只是一种在名称上进行区分的方法,与宠物营养没有直接关系。
如果有宠物主人传达的正确消息的加持下,定制宠粮能更好地贴近宠物的能量需求和各项营养素的需要,也能比较灵活及快速的满足以上需求的变化。
数据来源:2021宠物食品行业消费洞察报
我的理解是这具有非常巨大的挑战。作为精准定制宠粮的制造商,肩扛三个重要的责任:
首先是,教育消费者能正确的理解宠物的各种信息,来保障宠物主人把这些信息正确的传递;并且要让宠主主人意识到宠物的很多状况具有滞后性和多样性,要保持经常检查宠物状态的好习惯,并将信息正确更新给宠物食品的制造商。
其次是,根据宠物主人反馈的信息,准确的制造出相关的产品食品。这涉及到宠物食品的制造学(配方、原料、加工等等),这都不是字面上那么轻松,而是真真正正实实在在深奥的科学。
最后,一个既简单又深奥的事实,食品其实不仅仅只是"食品"这样简单, “You are what you eat”,这句话高度进行了涵盖性的概括。
而对于犬猫的研究,无论是从基础到高端,无论从生理解剖到行为心理,中国宠物行业的科研是落后的,所依靠的大部分是国外公开发表的研究(但还有很多是大型商业公司的内部商业机密,是非公开的)。
这个事实因素就造成了大部分国产宠物食品只有其表,没有内涵。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能简单模仿,出了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
这其实是对宠物食品制造商提出的最大的挑战:正视自己,不断学习,加强研发。
Start from why,西蒙.斯涅克,他指出一家公司成功的核心,宠物行业的存在的核心是“人、宠物、爱”,希望行业能保持初心,这个行业的存在/发展或者说消费者对中国宠物行业现在的状态仍保持包容的原因:是因为这个行业是有温度的,大部分从业者是有爱的。如果你不爱宠物,那消费者自然也不会爱你的公司和产品,这个行业就不会良好的发展。
临床兽医和数家宠物食品公司的从业经历, 21年的时间、人和事,让我越发坚定:犬猫为核心,理解与尊重。做对的事,与对的人共事,与时间做朋友。祝愿one on one定制宠粮保持初心,越来越好。
相关知识
天猫国际关爱宠物公益行动,爱肯拿“精细化喂养”守护宠物健康
关爱宠物公益在行动,爱肯拿以“精细化喂养”守护宠物健康
卫仕科学共生公益,用科研守护导盲犬健康
京东宠物春节服务不打烊 健康爆品、宠物医院全方位守护宠物健康
Wellness®宠物健康的品牌故事:始于1926年的健康守护
佩蒂股份陈振标:用好产品推动宠物健康标准升级
广州新塘康宠宠物医院:卓越医疗设备与技术,守护宠物健康
守护毛孩子健康,宠物健康护理员的无声之战
从益宠生物“调味料”项目,窥探母公司益和宠品汇的全产业链布局
宠物健康饮食,从喂养开始,守护每一刻快乐
网址: 从“标品”到“定制”,用知识和尊重守护宠物健康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02765.html
上一篇: 小柯基脑袋卡笼子上睡觉,柯基麻麻 |
下一篇: 根据问卷,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