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失智老人的护理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失智症(Dementia)是一种因脑部伤害或疾病所导致的渐进性认知功能退化。目前全世界有超过3500万的人患失智症,预估患者人数在2050年将增加到目前的3倍,达到11500万人。全球每年有770万新增病例,也就意味着每4秒钟就有一人患病[1]。在发达国家,失智症已逐渐取代脑卒中成为神经与精神科患者所患疾病之首,是导致身体功能丧失最严重的慢性疾病之一[2]。目前我国患病人数有1000万左右,占世界总患病人数的1/4,并且每年有近百万新发病例[3]。目前失智症普遍处在“高患病率、低知晓率、低诊断率、低治疗率”的“一高三低”状态[4]。全球仅有13个国家制订实施了失智症应对计划,而大多数国家没有做好应对准备[5]。在众多国家失智症政策和计划中,提高疾病意识、加强优质及持续的护理和服务、提供照料者支持、开展护理教育与培训已经成为重点工作内容。
1国外失智症护理教育现状
1.1全球失智症护理教育现状
日本推出的全国性“失智症之友”计划目前已经招募与培训400万名失智症志愿者;英国为公民提供免费的失智症护理训练课程,全国已有160万名一线社会护理工作者在居家护理与养老机构中负责对失智症患者提供大部分护理服务[6],同时“英国国家失智症战略”提出所有的医疗护理人员都应该接受失智症专业培训[7];澳大利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包括“失智症认识周”、“失智症合唱团”、“与丧失的记忆共存”、“肩并肩”等一系列失智症教育活动[8];欧洲的许多医学院失智症教育已经成为了义务教育[9];挪威“2015年国家失智工作症计划”明确指出开展对志愿者、护理工作者及患者家属的教育项目,并加大高等教育院校对老年医学专业及失智症专业人才的培养[10]。失智症研究组针对失智症照料者进行的“帮助照料者进行照料”的干预计划在印度、阿根廷、智利、墨西哥、俄罗斯等国家开展[11]。失智症相关培训可以帮助护理工作者掌握失智症的基本知识,学会照料患者,使失智症患者获得更好的照料,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2美国失智症护理教育
1.2.1失智症护理政策支持
美国失智症协会于2007年提出“国家失智症策略”;2009年7月第一次于国会提出“国家失智症计划法案”;2011年1月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国家失智症计划法案”。另外,美国政府拨款2600万美元发展失智症教育事业[12]。截止到2004年,美国36个州均对失智症护理机构工作人员接受失智症护理教育与培训出台了相关规定。例如,马里兰州规定护理机构经理必须接受不少于12小时的失智症护理培训,包括精神健康与行为管理方面的培训,所有工作人员在入职3个月内必须接受至少8小时的失智症专业培训[13]。
1.2.2护理教育现状
美国失智症教育与培训项目很多。RELATE为医护工作者与非正式护理工作者提供“以人为本护理”的失智症专业培训[13]。许多美国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机构为了满足越来越多失智老人的照护需求,增加了对护理人员有关失智症专业护理的培训内容。STAR项目主要是针对失智症长期照料机构员工进行例如失智症的症状控制、有效沟通及减少并发症等方面的职业培训项目[14]。“失智症友好型医院”项目(Dementia-friendlyhospitals)旨在为医护人员及在医院工作的社会工作者提供各种信息及资源,以提高他们对失智症患者的护理质量[15]。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的“明智护理者项目”(TheSavvyCaregiverProgram)为患者家属及专业护理人员提供失智症基本知识、照料技能及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培养[16]。
2中国失智症护理教育现状
2.1相关政策与教育体系
中国目前没有出台正式的失智症应对相关政策或战略计划,无国家级或者政府级失智症专业教育课程。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卫生部对护理专业的课程结构做了调整,增加了老年护理学课程,但失智症的相关护理知识内容很少,缺乏完整的教育体系。2002年,我国颁布了《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17],但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常常训练不足,薪资太低,缺乏专业发展的机会,同时还要面对繁重的工作,造成护理人员高流动率与低护理质量。
2.2失智症护理教育现状
我国目前尚无专门从事失智症教育的政府组织与机构,但近几年也发起了许多与失智症相关的社会活动。2012年9月,央视等多家媒体呼吁消除社会歧视,发起为“老年痴呆症”正名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公众反响。北京、山东、广州、宁波等地陆续推出失智症老人关爱项目,为患者家属和照护者安排各类讲座、联谊活动。其中,北大六院举办的失智症“医患联谊会”为医护人员与失智症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和分享的平台。然而,社会对失智症的认识仍有待提高。相对而言,港澳台地区的失智症应对行动先于内地。香港中文大学那打素护理学院设有老年护理学专业,其施行的“流金颂培训计划”旨在为社会大众、非正规及家庭照顾者和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医护人员提供一般性及专业性的老年学教育,其中失智症预防与护理是主要课程之一。澳门的“仁•爱晚晴”项目是专门应对老龄化挑战的社会教育系统工程,其中也包含专门的失智症护理教育[18]。台湾的医学院设有失智症中心,其附属医院也为工作人员免费提供失智症教育训练课程。目前最需要关注的还是失智症患者的生存状态以及生活质量。中国内地有必要加快失智症应对行动步伐,加强教育,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3对发展我国失智症护理教育的启示
3.1政策与财政支持,教科研全面发展
迅速制订国家级失智症预防与保健战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设立失智症专项教育基金;鼓励医疗卫生、教育学术、社会福利及非政府机构、专业人士、志愿者等的合作,加大对失智症的研究力度,为失智症教育和疾病预防保健提供参考数据;支持并鼓励家庭照顾者的非专业护理,给予他们现金福利,安排有弹性的工作,并给予照护者支持、教育和训练,从而更好地整合与协调医疗和社会照护资源,完善照护机构监管机制和照护品质评估系统,以提升照护质量。
3.2完善教育体系,强化职业培训
在医学院校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突出失智症照料知识与技能训练,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课程包含老年护理的多方面内容,例如人际沟通、营养与饮食、临终关怀、异常行为应对、常见症状处理等。对养老护理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及在职培训,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严格持证上岗,通过岗位补贴、职称考试晋升、参加社会养老保障等奖酬机制来保证护理人员得到适当的经济报酬和职业认同,同时招募并留住更多的专业护理人员。
3.3倡导全民教育,促进观念转变
在学校和社区通过发放印刷材料、播放音像制品、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等形式进行疾病宣传。经过专业培训的社区医务人员与社会工作者可以定期对患者进行家庭访视,对患者家属及护理者进行专业护理指导。全社会招募和培训医疗服务专业志愿者,通过可持续的志愿服务,让老年人尤其是失智症患者享受到持久的专业服务,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为了消除社会偏见,使失智症患者得到尽可能有尊严的护理,护理人员与整个社会都需要了解何谓失智症及如何照顾失智症患者。因此,为了确保护理链上的所有参与者具备基本护理知识、胜任护理工作,凡是健康、社会福利及社会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在职业继续教育中都应该接受有关失智症的教育。普及失智症相关知识,有利于对该疾病的预防、早期诊断与治疗;培养失智症专业医疗护理人才,对于提高医护人员及其他照护者专业服务技能、增强工作成就感、减少护理人员的流动与流失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需要充分考虑国内的具体情况,并借鉴国际失智症护理教育的经验,构建一套适合中国的失智症护理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WorldHealthOrganization.Dementia:apublichealthpriority[M].Switzerland: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12.
[2]LillquistPP.ChallengesinsurveillanceofdementiasinNewYorkState[J].PrevChronicDis,2004(1):8.
[3]何伋.老年脑科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4]李帆,黄玉玲.老年痴呆症的现状分析和健康教育[J].当代医学,2012,18(22):159.
[5]Alzheimer’sDiseaseInternational.THEGLOBALVOICEONDE-MENTIA,PolicyBriefforHeadsofGovernment:TheGlobalImpactofDementia2013—2050[EB/OL].http://alz.co.uk/research/GlobalImpactDementia2013.pdf.
[6]WorldAlzheimerReport2013.JourneyofCaringANANALYSISOFLONG-TERMCAREFORDEMENTIA[EB/OL].http://alz.co.uk/re-search/world-report-2013.
[7]DepartmentofHealth.ImprovingcareforpeoplewithdementiaLivingwellwithdementia:ANationalDementiaStrategy[EB/OL].https://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living-well-with-dementia-a-national-de-mentia-strategy.
[8]Alzheimer’sAustralia.DementiaFriendlySocieties:TheWayForward[EB/OL].au.
[9]SGHasselbalch,SBaloyannis.EducationandtrainingofEuropeanneurologistsindementia[J].EuropeanJournalofNeurology,2007(14):505-509.
[10]NorwegianGovernmentAdministrationServicesDistributionServices.Makingthemostofthegooddays:SubplanofCarePlan2015[M].Nor-wegian:NorwegianMinistryofHealthandCareServices,2015.
[11]GavrilovaSI,FerriCP.Helpingcarerstocare--the10/66dementiaresearchgroup'srandomizedcontroltrialofacaregiverinterventioninRussia[J].IntJGeriatrPsychiatry,2009,24(4):347-354.
[12]AllanS,Vann.TheNationalAlzheimer'sProjectAct…MissedOppor-tunitiesfromaCaregiver'sPerspective[J].JournaloftheAmericanGeri-atricsSociety,2014,62(5):966-967.
[13]TawnyaL,Dennis.DementiaEducationforFormalCaregivers:Rec-ommendedCurriculum[D].NewJersey:WilmingtonUniversity,2010.
[14]MartinOrrellBC,JudithGoydera.Asystematicreviewofstafftrain-inginterventionstoreducethebehaviouralandpsychologicalsymptomsofdementia[J].AgeingResearchReviews,2013(12):354-364.
[15]GalvinJE,KuntemeierB."Dementia-friendlyHospitals:CarenotCrisis":AnEducationalProgramDesignedtoImprovetheCareoftheHospitalizedPatientWithDementia[J].AlzheimerDisease&AssociatedDisorders,2010,24(4):372-379.
[16]HepburnKW,LewisM.Thesavvycaregiverprogram:developingandtestingatransportabledementiafamilycaregivertrainingprogram[J].Gerontologist,2003,43(6):908-915.
[17]丁盛清,张妙方.江苏养老护理业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江南论坛,2004(4):27-28.
读者 康静
康静同志:
老年公寓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一方面,你老伴有智力障碍,且缺乏判断和自我保护能力,因而属于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另一方面,老年公寓违反了监护义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意见(试行)》第22条规定:“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因被监护人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由监护人承担,但另有约定的除外;被委托人确有过错的,负连带责任。”你儿子把其父亲交老年公寓托养,实施监护责任转移,实际上就是委托监护,老年公寓作为监护人,应当正确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民法通则》第18条第3款规定:“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本案中,老年公寓明知你老伴有智力障碍,随时可能出现突发事件,也明知自身负有生活照料与看护的义务,却放任其自己去食堂吃饭,没有护理人员陪同和看护,导致你老伴因路滑摔伤,表明老年公寓未尽到安全保障和护理服务的义务,存在过错。所以,老年公寓应赔偿医疗费等损失。
230031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潘家永律师
父母房拆迁女儿代付房款,安置房产权归谁
2009年,老唐的屋子被划入拆迁范围。根据安置方案,老唐再拿16万元就可得到一套118平方米的房子。但因收入微薄,且老两口都是常年的药罐子,实在拿不出这笔钱,于是就求助女儿唐燕,唐燕凑足了16万元,带着老唐去签了安置补偿协议。之后,唐燕又以父亲岁数大,行动不便为由,让父亲将相关的事项书面委托给她办理。2010年初,唐燕拿到钥匙后偷偷装好房子,自己一家搬了进去。老唐说当初是向女儿借钱买安置房,产权该属于他老两口,因此要求女儿腾房。但唐燕却一口咬定拿钱时父亲同意房子归她。请问,这套安置房到底该归谁?
读者 唐照兵
唐照兵同志:
在二审中,李旭利对其在一审中供认的有罪供述进行翻供,并表示他在接受审讯时曾受到威胁所以做出虚假供述。李称,上海经侦的办案人员曾对他表示,如果不承认犯罪行为,将会把他妻子一并羁押。而在他本人接受讯问时,经侦人员同时也将其妻子与大舅子通知到经侦大队进行长时间问询。
“当时我家里没有大人,我的小孩只有六岁,一个人在家已经一天,我实在没有办法。”李旭利一度情绪激动地落下泪来,这也是他在这次长达7个小时的庭审中仅有的情绪失控。
此前在2011年11月23日,由于被指通过“老鼠仓”非法获利上千万元,李旭利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800万元,追缴违法所得人民币1071.6万元。
经过7个小时的审判,上海高院并未当庭宣判。这也为这一备受关注的案件留下了一个悬念。
“编故事”
5月23日9点半,备受关注的基金老鼠仓“第一案”正式开庭,李旭利的辩护律师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泽和北京中关律师事务所律师朱明勇对其进行无罪辩护。
李旭利及其辩护人周泽在庭审一开始就否认了一审中李旭利的有罪供述。
同时,李旭利也当庭表示:“8月14日以后的案情供述都不是事实,我是在编故事。”提到担心孩子受到影响,李旭利一度哽咽落泪。李旭利还多次表明,自己与李智君并不认识,不可能有通话一说。
李旭利表示,在审讯过程中,上海经侦大队陆姓警官(陆漪康)多次提出“如果不承认就将你妻子羁押”的威胁。
律师提供的李旭利与周泽于2013年2月21日会见笔录中记录了以下对话。
“一审法院法官抛开事实,对我进行有罪推定,其推理不符合情理和常识,判决认定的事实与客观事实不符。”
“一审判决中哪些认定的事实不符合客观事实?”
“一审判决中认定我老婆(袁雪梅)与李智君(五矿证券深圳金田路营业部总经理)通话过程中,我接过我老婆的电话与李智君通话,让她买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股票的认定不符合客观事实,从来没有过李智君给我老婆打电话的过程中我接过电话与李智君通话的情况。”
“那你在侦查期间曾交代过上述表述,是怎么回事?”
“8月14日我被公安人员带回上海以后,公安人员告诉我,把我太太袁雪梅也叫来调查了。说如果我不承认是我指令李智君代为购买工行和建行股票的,就要羁押我太太。当时考虑到我孩子就要一年级入学,如果我和我太太都羁押了,就没人管孩子了。”
有鉴于此,辩护律师提出要求法院进行“非法证据排除”,其中所指非法证据,包括李旭利在一审期间所有有罪供述以及2011年9月5日袁雪梅一份不利于李旭利的证言笔录。
对此,公诉方检查员表示,“对于袁雪梅的证词,检查机关认为不宜再作为证据使用,予以撤回。”这也让辩护律师周泽和朱明勇“旗开得胜”。“这是阶段性小胜,让公诉方撤销了一份重要证据。”周泽表示。
不过在撤回袁雪梅证词不做本案证据的同时,公诉方强调,无论是审查还是一审开庭审理阶段,对李旭利进行讯问的侦查人员和检察人员均未对其进行任何非法取证行为。因此,对于李旭利的有罪供述不予排除。随后,经合议庭审议,审判长肖晚祥宣布,李旭利及辩护人提出的证据不能证明侦查人员刑讯逼供的事实,胁迫引导李旭利认罪等也查无实据,因此对排除李旭利有罪供述的申请不予支持。
“不是无辜的,但是冤枉的”
时间回溯到2009年4月7日。当时李旭利供职于交银施罗德基金,任交银施罗德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投资总监、交银施罗德蓝筹股基金经理。
检方表示,4月7日上午9时27分至9时36分期间,李智君通过“岳彭建”、“童国强”两个证券账户(均由袁雪梅实际控制)买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股票,成交总量达数千万元;同日上午约9时47分,李旭利亲自发出交易指令,交银施罗德蓝筹买入工行、建行股票。2009年5月,交银施罗德卖出工行、建行;2009年6月,李智君亦将上述两只股票卖出,股票交易累计获利人民币899万余元,并分得工商银行股票红利人民币172万余元,获利总额约1071万元。
检方出具的证据显示,从2009年3月起,交银施罗德投资决策委员会已经做出加仓工行、建行的决定。这意味着,李旭利对基金将加仓工行建行的信息是知情人。由于此笔“精准”交易,李旭利被证监会稽查。
在李旭利的从业生涯中,虽然为其管理的基金创造了不少优秀业绩并多次获得金牛基金经理等奖项,但是也多次通过老鼠仓为自己谋求私利。
根据检方出具的李旭利在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工作期间交易纪录的审计报告,自2005年8月李旭利入职交银施罗德之后,李旭利曾以老鼠仓手法买入49只股票,数量为1700多万股,金额为2亿3000多万,共计获利3549万元。交易的IP地址显示,这些交易主要发生在交银施罗德公司,由李旭利亲自完成。2009年2月刑法修正案增设“利用非公开信息交易罪”之后,李的行为有所收敛。
除此之外,在交银施罗德提供的基金从业人员资料中,李旭利也并未填写其妻子与岳母的真实身份证信息。这些“从业污点”均被检方视作“品格证据”予以出示。
“我可能不是无辜的,但我的确是冤枉的。”李旭利对此表示。“我在2008年之前确实有过违规行为,但这一次的事情与我无关。”
根据李智君在一审时的证言,此次买入工行和建行的交易并未受到李旭利的指示,而是其为了提高营业部交易量擅自为之。李旭利在二审庭审期间也表示,自己对上述两个账户大额买入工行、建行毫不知情。对此,检方认为,李智君买入相关股票后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未予处置,并不符合其所称希望提高交易量的想法,如果要达到提高交易量目的,李智君完全可以在规避股价下跌风险的前提下反复操作。遗憾的是,法院通过书面和电话通知均未联系到李智君,这一关键证人当天并未出庭作证。
不过庭审当天,辩方律师提供的最新证据使得案件较以往有了很大突破。这份最新证据包括李旭利亲笔书写、由经侦大队办案人员代为传递的致袁雪梅的两个纸条和致李智君的一个纸条。
在传与袁雪梅的纸条中,李旭利写道:“我担心你完全否认会导致公安部门对你采用强制措施,这就没有必要了。因为这导致我们的孩子失去全部的亲情,也就让我完全失望了。没有家的念想,其实我就失去了精神支柱,这你要理解。”而给李智君的纸条中,李旭利写道:“我知道您有些讲法是希望为我开脱,但这样可能反而让小袁涉及其中,也给你带来麻烦。所以,你就配合上海经侦的工作吧。”
“虽然检方没有说明为何撤回袁雪梅的笔录不再作为证据,但是显然这几张纸条的出现起了很大作用。”一位旁听该案的律师表示。
还原
在庭审现场,检方还通知了上海经侦大队主要承办此案的探长王勇和侦查员陆漪康上庭说明情况,因此李旭利被刑拘和审讯的大体过程得以还原。但是,由于双方在许多问题上并无一致说法,也缺乏直接证据进行印证,这令真相愈发显得扑朔迷离。
2010年8月证监会开始对李旭利涉嫌利用非公开信息交易进行调查之后,李旭利多次到上海证监局配合调查。2011年7月,案件移交到司法部门即上海经侦大队进行立案。负责此案的上海经侦办案人员主要为王勇和陆漪康,此时他们发现李已更换了手机号码,无法取得联系。而且既不在上海,也不在他的老家四川眉山。
“我被证监会调查之后,每天有非常多的媒体给我打电话,让我很困扰。这时候正好我的手机停机了,所以就更换了手机号码。”李表示。由于当时在上海证监局接受调查时除了留有自己的手机号,还留有妻子袁雪梅的电话及家庭电话,因此李旭利并未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通过一系列刑侦手段,王勇和陆漪康发现李旭利此时出现在北京。2011年8月13日晚20时30分左右王陆二人在北京石景山海航大酒店将李抓获。李在酒店的入住信息并非用本人身份,而是以其亲朋的身份信息进行入住。
此时,李旭利已在北京呆了一、二个月。按照李对王、陆的说法,此时他正在证监会运作,希望只是行政处罚,而不要走入刑事程序。
8月13日当晚,在被带到北京经侦总队进行了简单身份确认和宣布逮捕之后,李旭利并不承认犯罪事实。李称,在讯问之后,陆漪康威胁他称:“不要拿对付证监会的那一套来对付我们。”并指如不承认要将其妻子一并羁押。对此,王、陆均表示并无此事。
8月14日早7时,王、陆通过高铁将李旭利押解回沪。高铁上王、陆二人和李旭利交谈了时事、股票走势、生活工作等话题,还谈到了李旭利在五道口的同学。李旭利称,在列车上陆漪康提起了韩刚老鼠仓案,并表示之前韩刚并不认罪,后来警方便将其太太、小姨子等人均拘留起来,这给李带来巨大压力。但王、陆对此均予以否认:“我们的任务是将他押解回沪。这种情况下,我们都会避免刺激到他,绝对不可能提到类似的事件。”
8月14日中午抵沪之后,李被带到上海经侦大队进行讯问。与此同时,其妻子袁雪梅和大舅子袁雪松也于早间被带到上海经侦大队进行询问。在晚上20时左右,李旭利讯问结束,被安排与妻子见了一面。此日正是李旭利所称“6岁的孩子在家一天”。但据陆漪康表示,他听其他经侦大队的同事说已将孩子交由保姆看管,经侦大队的纪律绝对不允许将嫌疑人未成年的孩子一个人留在家中。对于消息来源和保姆名称,陆漪康表示“不记得了”。
也正是在这一天,李旭利首次“认罪”。他表示,2009年4月7日早上李智君致电给他,他指使李智君买入工行和建行的股票。但是事后李旭利表示,4月7日是上班时间,他的手机和通话均被严格监控,而且李智君根本没有他的手机号,无法进行通话。
2011年8月14日,在第二次审讯中,李旭利改口称,2009年4月6日晚上李智君致跟袁雪梅通话,这时他把电话拿过来跟李智君说了几句。
事实上,从2011年8月13日被拘留起,李旭利先后接受11次讯问,从否认到承认,口供出现明显变化,而对于“二李通话”这一基本事实的供述更有五个版本之多。
“最开始是被逼无奈,故事没有编的那么圆。”李旭利称。在之后的几次审讯中,李旭利还曾表述过指示李智君仅买入几百万股相应股票等多种说法。
“口供出现明显变化,结合相关证据,有理由相信其在受调查过程中受到办案人员的威胁和诱导,涉及非法取证。”周泽称。
对此,检方公诉人则提出质疑:“相关受迫的材料都是李旭利在一审之后所做,然而其在被羁押期间到一审过程中李旭利先后更换了近十名律师,法律权益得到了很好地伸张。为何从未提及其供词是在受到威胁时所编造的材料,着实令人费解。”
罪与罚
自刑法修正案增设“利用非公开信息交易罪”之后,李旭利并不是第一个涉嫌老鼠仓的基金从业人员,但却是领刑最重的一个基金经理,这或许也与他的业界地位有关,而这显然超出李旭利的预料。
“我一直想争取缓刑或者减刑,所以一直非常配合经侦的要求。”李旭利表示。
在二审李旭利的最终辩护时,李旭利说:“一审判处的四年刑期,如今已接近一半。之所以选择进行上诉,主要是想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大家。”李和其辩护律师多次表示,如果要进行老鼠仓,不会选择像工行、建行这样大市值股票进行操纵。“工行的市值全球第一,有谁能操纵这么大市值股票的股价呢?但凡进行过股票交易的人都明白从逻辑上行不通。”朱明勇表示。
“双方都缺乏最直接的事实证据,这也是经济犯罪难定案的地方。”一位上海律师称,“辩护律师主要是围绕并无直接证据证明是李旭利指使李智君购买相关股票;而公诉人则认定从数量繁多的股票中精准选出两只完全相同的股票标的的唯一性。”
根据周泽和朱明勇律师提供的材料,从李旭利的出差记录、2009年4月的通话详单、手机号码各地IP地址查询、支付宝帐户登录IP等各种资料中,并未发现李旭利与李智君的关联。
对于最重要的袁雪梅的2009年4月通话记录,检方表示已超出时效,无法从中国移动处获得。
在上述律师看来,此次翻案的可能性不大。“二审法庭如果改判,需要面对很大的压力。而且在中国,无罪推定的施行还是有阻力的。”他亦表示,如果最终二审改判还将面对国家赔偿等一系列问题。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5号)以及《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的意见》(陕政办发〔2019〕36号)精神,加快推进新区养老服务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完善养老服务设施
(一)加强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打造“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建设,在新城层面建设一院(社区嵌入式综合福利中心),在社区建设一中心(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在居民小区建设一站(养老服务站点),形成立体复合型养老服务网络。新建住宅小区严格按照标准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老旧小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现有设施未达标的,要通过回购、租赁、改造等方式补足。到2022年基本实现新建居住区及老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90%以上覆盖,到2023年力争覆盖率达100%。(责任单位:新区人社民政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财政局,各新城)
(二)加快推进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持续推进永久保留村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鼓励各村新建或利用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闲置校舍等集体设施改建农村互助幸福院,并高标准配套设施设备。探索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到2023年每个新城至少建成1个,负责向有服务需求且无精神病和法定传染疾病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空巢老人、失独老人、高龄及其他生活困难老人提供养老和护理服务,并对辖区内农村互助幸福院、居家养老服务等进行工作指导。因地制宜、多点布局“邻里型、家庭式”小型养老服务站点,扩充农村养老服务的末梢供给,方便老年人就地就近接受服务。(责任单位:新区人社民政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财政局,各新城)
(三)持续推动综合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保障养老服务设施用地配置,纳入新区国土空间规划中管控,严禁利用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变相进行房地产开发。加快综合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到2021年秦汉新城、沣西新城、泾河新城综合社会福利中心全部投入运营,且社会化运营率达到100%。新区兜底型养老服务设施通过各新城综合社会福利中心进行保障。大力引导优质连锁型养老服务机构参与新区中端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以健康养生养老为特色的康养综合体等高端项目规划、招商和建设,扶持以健康养生养老为主的特色街区建设,到2023年至少在沣东新城建成1处养老服务康养综合体项目(红光路老年公寓)。(责任单位:新区人社民政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财政局,各新城)
(四)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机构发展
统筹协调医疗设施与养老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应当开设老年病专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做好老年人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或卫生室、门诊部。到2022年,新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0%,80%的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护理床位占比达到30%。(责任单位:新区教育卫体局、人社民政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各新城)
(五)积极推进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
结合新区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加快信息技术、智能硬件等产品在养老服务领域的推广应用。推进“互联网+”养老服务,推动养老、保健、医疗服务一体化发展。支持各新城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推广智能产品应用,为社区居家老人提供“点餐式”的照料、医疗、家政、送餐、旅游、体育、文化、物流、监护等全方位的养老服务。鼓励智慧养老服务向农村延伸,为农村独居、空巢、高龄、失能老人家庭安装呼叫器,着重为农村困难老人提供紧急救助、临时帮扶等服务。积极推进养老智能产品进家庭,增强老年家庭的风险防控能力。(责任单位: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人社民政局、教育卫体局,各新城)
二、加强制度支撑
(一)健全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清单
建立政府购买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目录清单,逐步将困难老人探视巡访、家庭照护床位、上门助浴、助洁、老年人能力评估、失能老人家庭照护人员技术培训、上门指导与喘息服务、日间照料中心运营、农村互助幸福院运营、老年协会运转等项目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清单,明确服务对象、内容、标准与提供主体,保障新区老人享受标准化优质养老服务。(责任单位:新区人社民政局、财政局,各新城)
(二)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推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政代缴政策。加强基本养老保险与低保等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增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防贫减贫功能,建立激励约束有效、筹资权责清晰、保障水平适度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随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责任单位:新区人社民政局,各新城)
(三)完善老年人医疗保障制度
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加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制度的衔接。加强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等在保险经办、保障水平、服务提供等方面的衔接。优化门诊慢性病、门诊特殊病相关政策,逐步增加基本医保门诊慢性病医疗服务项目,提高医保最高支付限额。(责任单位:新区教育卫体局、人社民政局,各新城)
(四)探索建立多层次长期照护保障制度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多渠道筹措资金,适时推行长期照护保险试点工作,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长期照护服务保障。积极发挥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的有益补充作用,鼓励发展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产品,拓展长期照护保险的资金来源渠道。(责任单位:新区教育卫体局、人社民政局、财政局,各新城)
三、深化“放管服”改革
(一)放宽行业准入门槛
支持养老服务业品牌化、规模化、连锁化发展,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实行备案管理;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可在其登记管理机关管辖区域内设立多个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服务网点,并向属地民政部门报备;对申请设立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实行优先登记。(责任单位:新区行政审批与政务服务局、人社民政局,各新城)
(二)完善扶持政策
由新区人社民政局牵头,各相关部门参加,全面清理养老服务领域妨碍公平竞争的各项规定,制定出台新区《养老服务投资扶持政策措施清单》,在资金、土地、税费、融资、物业费、水电气暖等方面大力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责任单位:新区人社民政局、财政局、税务局、发展改革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各新城)
(三)深化医养结合融合发展
鼓励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医疗机构医生到养老机构定期坐诊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医务室或配备专职医生与护士,并实行备案管理。搭建医养联盟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在线医疗服务。整合社区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推进医养服务向社区延伸,建立老年人体检、查询、慢性病管理和家庭医生巡诊的社区(村)医养结合工作机制。到2022年,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家庭签约服务实现应签尽签。发展中医特色的康复服务,推动中医药与养老融合发展,促进中医药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强化老年医学学科建设,开展老年病综合治疗和健康指导服务,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责任单位:新区教育卫体局、人社民政局,各新城)
(四)实施养老服务综合监管
制定养老服务责任清单,在养老服务领域完善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制度全覆盖。建立健全联合奖惩机制,成立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加强养老服务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行黑名单制度,常态化开展老年人产品和服务消费领域侵权行为专项整治,并形成长效机制。(责任单位:新区人社民政局、教育卫体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应急管理局、发展改革局、公安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各新城)
四、提升服务质量
(一)促进机构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实施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常态化督导养老机构排查整改安全隐患。推进《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全面落实。建立专项奖励,支持养老机构通过开展标准化创建和星级创建,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鼓励在养老机构项目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具有专业资质的机构,通过兼并重组、输出服务技术和品牌等形式,发展跨区域综合性养老服务集团。(责任单位:新区人社民政局、教育卫体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应急管理局,各新城)
(二)探索推进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
鼓励发展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产品,为参保人提供个性化长期照护服务。加强对失能、半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的扶持,提升家庭照护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加强与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衔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老年照护需求评估,评估等级作为申请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养老服务补贴等政策的依据。 (责任单位:新区教育卫体局、人社民政局、财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各新城)
(三)加强老年人关爱服务
将就医服务、公共文化设施、司法服务、行业服务、公租房与危房改造等项目纳入老年人优待范围。持续实施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加快推进新区范围内“老年人优待证”网上办理,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力量尤其是慈善组织面向老年人提供各类关爱服务。(责任单位:新区人社民政局、教育卫体局,各新城)
(四)健全养老服务评估机制
建立并实施老年人能力和需求评估、养老机构等级评估、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等级评估、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等机制,及时公开评估评价结果,并作为日常监管等工作的重要依据。(责任单位:新区人社民政局、财政局,各新城)
(五)积极培育为老服务社会组织
大力培育发展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机构建设、提供养老服务,鼓励促进社会慈善爱心与养老志愿服务资源参与新区养老服务。将养老服务品牌纳入西咸新区服务业品牌建设规划,到2025年培育打造至少10个具有全国或全省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养老服务品牌项目。(责任单位: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人社民政局、招商局,各新城)
(六)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推进养老服务领域创业就业,建设新区养老护理员管理系统,在新区层面探索建立养老护理员薪酬制度与岗位补贴制度。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住房、子女教育、创业扶持等政策支持,引进新区养老服务业所急需的人才到新区就业创业。到2023年,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与不同类型老年人比例以及护理人员持证上岗率全面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在新区建立养老服务综合人才培训基地,在各新城探索建立实训基地,将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纳入新区创业就业培训体系和职业教育规划,加快培养老年教育、医学、护理、营养、心理、社工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建立健全养老护理员队伍培训机制和继续教育制度。逐步扩大养老人才培训范围,将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人员、慈善养老人士、养老服务志愿者、农村互助幸福院工作人员、老年协会骨干分子等纳入培训范围,全面提升养老服务队伍素质,到2023年通过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建立养老服务队伍岗前培训与继续教育长效机制,养老服务人才短缺状况得到有效缓解。(责任单位:新区人社民政局、组织部、教育卫体局,各新城)
五、强化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全区各级各相关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将养老服务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强力推进实施。新区人社民政局要牵头建立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由新区分管委领导召集,定期检查、通报工作进展,及时协调解决养老服务工作有关问题,确保各项任务按期落实。各新城要把养老服务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并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统筹各方资源,加强能力建设,推动养老服务发展。(责任单位:新区各相关部门,各新城)
(二)加强信息公开
各新城都要公开辖区内养老服务通用政策、业务办理、行业管理、服务资源、标准规范等基本数据信息,并逐步增加养老服务设施评估结果、养老公共服务清单等事项。新区相关部门要建立完善养老服务监测分析与发展评价机制,加强行业发展统计监测工作。(责任单位:新区各相关部门,各新城)
(三)强化资金扶持
1.物与物交流的物联网时代
物联网(Web3)的物与物之间交流不同于Web1的人与物交流与Web2的人与人交流,其主要区别在于:Web1的物主要指计算机,人与计算机打交道,互联网通过计算机终端提供服务,交流之主体是人与计算机;Web2的人与人交流更凸现了实时性和多媒体特征,人们之间的通过文字、图片、动画、语音和视频的形式即时信息互动,超越了人机交互界面,交流之主体是人与人(图1);而物联网之物与物交流是通过传感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和互联网络将具有感知的物品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更加智慧的生产和生活体系”2,交流之主体则是更为广泛的包括人类在内之智慧物。
2.物联网使具有“智慧”之物成为可能
物(things)指客观世界中万物之总称,“物也者,大共名也”(荀子•正名)。而物联网中的“物”是指能够通过网络联系起来的“物”,换句话说,能否实现此物与彼物的相联,关键在于“物”是否具有相连的条件,即物联网中的“物”是否具有环境感知、身份识别、信息接收和行为决策等智慧特征。只有具有这些特征的“物”构成的“智慧地球”,才可能实现物联网中物与物的“对话”。因此,物联网中的“物”并非是物质世界中所有的物,而是具有一定智慧之物3。智慧是指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4。按照这一定义,以产品类“物”为例,要使其具有“智慧”似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是,传感器的应用使产品有了“感觉器官”,RFID的应用使产品有了可识别的身份,再通过无处不在移动网络使产品有了判断和处理问题的大脑,原本无意识的物体变成了有智慧的物品。也可以说物联网中“物”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智慧,至少要让物联网络知晓你是谁(能识别)、在何处(能定位)和做什么(能感知和沟通)。
设计对象的更新:从常规智能产品到智慧型物品
从产品设计视角,为了区分常规的智能产品设计与面向物联网的产品设计,我们将后者的设计对象称之为“智慧型物品”。从本质上说“智慧型产品”的也属于“智能产品”一类,但其与一般意义的上智能产品有所不同。
1.“智能”有限的智能产品
常规的智能产品也可以具有感知、决策和执行等功能,如智能导航仪、智能洗衣机和智能冰箱等。这类产品是机械、电子、信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结晶,美国西北大学教授Norman认为“由于机器的智能并不存于机器中,而是存在于设计者的大脑中;因此,当意外事件发生时,由于设计者不在场,所以机器往往就不灵了”5。机器的“失灵”并不等于机器完全没有“智能”,而是设计者使机器所具有的“智能”不能应对“意外事件”。理由有二:第一,设计者设定的或设想的智能处理程序与实际情况不符,因为设计者的智慧总是有限的,不可能穷尽所的可能性;第二,特殊情况下超出了智能产品的应对能力,从而出现错误。譬如,GPS导航仪由于无法反映道路拥堵、交通管制或维护等实时情况,从而导致错误的导航。
2.“智能”无限的智慧物品
与常规的智能产品相比,物联网中的“物”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人工智能产品,而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或终端,其智能与网络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离开了网络,其智能成了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以3G手机为例,如果没有了网络不仅不能上网,甚至电话都不能用了。另一方面,来自物联网的智能使产品更具有智慧,如物联网导航仪可以随时接收实时道路情况,选择最佳的行驶线路;物联网冰箱会及时提示用户购买将要用完食物,进入商家购买界面享受商家自动配送服务。从“戴物联网‘表’保老人平安”到“‘智慧旅游’开启智能时代”无不具有“智慧”的烙印。对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联网终端产品来说,与其称为智能产品,莫如定位于“智慧型物品”更为合适。正如前述,这种“智慧型物品”是物联网环境下的产物,完全依赖于物联网而存在。因而,“智慧型物品”的“智能”存在于物联网中之中。名为Nabaztag(后更名Karotz,图2)的无线智能兔子,法国Violet公司将其称为首款Facebook硬件。
Karotz是为社群网络整合打造的,具有“智能”的“智慧型物品”。当连接至互联网时,内置网络摄像头可在语音识别软件的指挥下拍摄照片,并将照片上传至Facebook,且还能阅读Twitter信息流和天气播报等内容。在此基础上Violet公司还推出了Android版和iOS版的一款应用程序,能在Android或iOS移动设备上向Karotz智能兔发送文字信息,从而让Karotz“讲话”。
从设计“智能产品”到设计“智慧型物品”,设计师的思维方式将发生变化:智能产品具有智能不再是固化的和有限的,而是动态的和可扩展的。设计者虽然不能让产品本身的智能应对所有情况,但可以让产品接收来自网络的“智能”变得更加“智慧”。设计师不只是设计产品对象本身,而是要设计好产品与物联网对接的形式和获得智能的路径。
设计策略的变革:从一体化解决方案到智慧解决方案
物联网的发展和应用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革命性变化,许多过去认为是天方夜谈的事情,如今已变成了现实。千里之外,人们可以看到家中的情景,智能家居让小偷们“失业”;凭借一部手机,就能远程轻松指挥智能家居,显示了智慧生活的神奇魅力1。显然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得益于革命性的“智慧解决方案”。
1.一体化解决方案产生的非“聪明”产品
“产品设计的核心是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所提供的产品创新方案”2。这种创新方案并非是一蹴而就,而是对多个产品解决方案的评价、筛选、组合和决策,其根本目标总是为了满足产品服务的对象——产品消费者(间接用户或直接用户)的需要,实现这一目标必然会涉及到产品解决方案的选择问题。对于常规的产品设计来说,满足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主要立足产品对象本身,即利用产品本体所具有的特性和功能来实现设计目标。设计者基于独立的、有界的或者封闭的产品空间,提出一体化解决方案。立足于产品本身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由于受自身条件的约束,在由用户、产品和场景构成的产品系统中,用户始终是起主导作用的主体,产品总是为用户服务的客体,二者的主从属关系也总是恒定的。如家用智能洗衣机,可以自动选择最佳的洗衣程序,但确不能保证一定能将衣物洗净;家用智能电冰箱,可以提供最佳的食品保存温度,但确不可能提醒用户食品是否超过了保质期。这是因为局限于一体化的产品解决方案,由于缺乏“智慧”是不“聪明”的产品。
2.智慧解决方案催生的“聪明”产品
智慧解决方案超越了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局限,将立足于产品本身的解决思路扩展到开放的物联网空间,利用以“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为特征”1的智慧方法来实现常规产品无法企及的目标。实现智慧解决方案的基础是物-物之间的透彻识别和全面互联构成的有机网络,依托的是物联网海量、高速、实时的数据超常处理能力和系统、全面和深入的智能决策和行动技术。纵观物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如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农业、智能安防、智能建筑、智能生活和智能家居等均是采用智慧解决方案的结果。
采用智慧解决方案不仅可以构建具有“更深入的智能化”的各类智慧的应用系统,还可以设计出“聪明”的各类物联网终端产品。正如国际电信联盟于2005年的报告中所描绘的那样:“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等”。海尔的世界上首台物联网冰箱,不仅可以储存食物,而且可以通过与网络连接,实现了冰箱与冰箱里的食品、与超市的食品、与人类之间自由沟通2。例如Wifi体重计(图3)就像我们的便携私人健身教练一样,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咨询健身相关资料。可帮助用户坚持完成节食和健身计划,还可以将数据共享到其他健身App中。凭借内置的Wi-Fi连接,可以自动记录用户所有的体重数据和阻抗测量值,并通过无线方式传输到用户的iPhone、iPad和iPodtouch上。用户通过下载免费的iTunesApp,便可随时安全登录查看完整的体重、体重指数(BMI)、脂肪和肌肉量等信息。与智慧型物品需要依赖于物联网技术一样,设计师要实现设计能够理解人意图的“聪明”产品也必将以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解决方案为设计策略,这种设计策略采用开放的创新设计思维,体现了直接方式与间接支持、产品终端与网络系统的交集与整合。
设计思维的转变:从服务设计到智慧服务设计
服务设计命题的提出,为产品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是物质条件不断提升的前提下,从为生存到为生活方式而设计的设计理念变革之使然。从本质上说,立足于非物质的服务设计是为了“将设计的理念融入到服务的规划与流程本身,从而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消费者的使用体验”3,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则为单纯的服务设计转换为智慧服务设计提供了可能性。
1.从为“一次”到“服务”之设计思维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产品设计主要针对用户购买产品的“一次”,由于从“购买——使用——废弃”全过程完全由用户自主进行,产品提供的服务功能是在有限的设计过程中完成的,用户的按受的服务也是在一个有界空间进行的。在服务设计之中,所谓的产品只不过是为用户提供服务的一个节点或产品终端,设计不再囿于相对独立的产品和不可拓展的服务。可以认为,为“一次”的设计是有限的,而为“服务”的设计是无限的。从“有限的服务”到“无限的服务”促使了设计思维的转变与创新:首先,由于产品与服务融为一体的服务设计是“包括服务模式、商业化模式、产品平台和交互界面的的一体化设计”1,因而这种设计必定是多学科的团队行为,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不同背景开发人员同力完成。其二,实现“无限的服务”,需要一个合适的运作平台,该平台允许众多的第三方设计公司可以在平台上、断更新和扩充服务功能和内容,以满足用户的无限需求。苹果公司的AppStore和iTunes、GooglePlay以及诺基亚的OviStore等正是这种平台的具体体现。
2.从为“接受服务”到为“智慧服务”之设计思维转变
物联网的引入使服务系统的感知服务成为可能。接受服务的对象进入服务提供环境之后,由无处不在的计算技术和网络构成智慧系统就能够自动识别接受服务的对象,从而提供相应的服务。如应用于北京故宫、成都都江堰、南京中山陵和杭州虎跑寺等景点的自动导游系统借助集智能多媒体导游和GPS全球定位系统,随时感知游客所处的景点位置,自动进行详细的讲解。这种服务模式虽然只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服务雏形,但其“智慧”特色已见端倪。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服务系统的设计不只是对用户需求、产品终端、计算技术和互联网络的整合,其服务对象和形式也将发生变化。服务对象将由消费者扩展为物联网中的“物节点”,如汽车自动驾驶、不停车自动缴费、宠物位置定位、远程信息采集和安全防护监控等。服务的形式将由接受服务扩展为基于感知识别的更智能的个性化“智慧服务”,如根据感知到的病人状况,提供医疗咨询和诊治建议、根据感知到的家庭养花的物理信息(品种、湿度、温度和养分等)提供自动养护等。物联网的引入对服务设计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设计创新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将使真正智能化的智慧服务成为现实。
武汉侨亚百老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利用物联网、互联网、无线通信等信息化技术,提出“信息化养老”服务模式,希望将智能养老服务模式延伸至老人家中。E-脉手表的服务内容涵盖老年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该方案以网络和电话为主要实现形式,整合社会上已成熟的专业化老年服务机构力量,结合信息化终端E-脉手表和智能健康养老服务站为老人搭建了一个居家养老的信息化服务平台2。
结语
相关知识
宠物店营销活动方案(精选5篇)
精选宠物狗作文5篇
荷兰有个名为Hogewey的“失智村”,Hogewey村只设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6()7位老人为一组被安排住在单元套房,套房里的家居陈设,如沙发、柜子、桌布、窗帘等都是根据老年人早年生活中的样子布置的。Hogewey设计了小型广场、剧院、汽车站、宠物店、邮局、小超市和跳蚤市场等设施,老人可以正常的户外活动,而其250名全职和兼职员工,身穿各类设施的工作服或日常生活便服,参与失智老年人的生活,实施照护。失智村设计的理念,下列哪项不妥()
机器宠物可以改善成年失智症患者的情绪、行为和认知
机器宠物可以改善成年失智症患者的情绪、行为和认知—维科号
宠物产品营销方案(精选5篇)
养老护理员的申报条件、职业等级、就业方向
助浴师:为老人找回“床”边的幸福
长期压力损伤脑,我们该做好压力管理,失智症患者也需做吗?我们如何帮助?
宠物寄养所创新创业计划书(精选5篇)
网址: 失智老人的护理方案(精选5篇)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03598.html
上一篇: 精选解决方案汇编9篇 |
下一篇: 宠物伤人 谁应承担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