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四海辞旧岁
蛇舞九天迎新春
世间万物,唯蛇灵异,它们身形细长,爬行迅捷,往往出没于荒野草莽、阴暗潮湿之地,通过蜕皮进行生长,有的甚至携有一副毒牙,给人类及其他物种以极大的威慑感。独特的生理结构和红外感知、舌头探测气味的特异本领,以及缠绕捕食猎物、蜕皮“重生”、多产多子的生存方式,使蛇成为自然界中极具生命智慧和进化魅力的生物。
蛇在大自然中潜伏遁形,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却昂然挺立,尽显神秘与灵动,时而化身神祇,守护人们的信仰;时而融入图腾,承载民族的标识。从伏羲女娲的创世传说,到镇宅家神的民间崇拜,其蜿蜒的身姿交织着神话与现实,升华了宗教与民俗、文学与艺术,成为智慧、繁衍与富贵的象征,凝结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于自然和谐、生命轮回的深刻洞悉。
公元2025年是中华传统十二生肖中的乙巳蛇年。新春之际,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联手中国文物报社、生肖文化传播联盟数十家文博机构,甄选数百幅灵蛇题材的文物艺术品映像,举办“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恭祝大家蛇年大吉,福寿绵长,喜气盈门万事兴!
让我们一同走进展厅,从生肖文化的源与流、自然界中蛇、历史文化中的蛇、民俗文化中的蛇等方面,共同感受蛇文化,福启乙巳年。
幽幽蛇影
蛇大约出现于1.5亿年以前,行迹遍布全球,共有3000余种,主要分为真蛇下目与盲蛇下目两大类。它们身形倾长,无四肢,依靠波浪式蠕动移动,具有发达的嗅觉系统和热感知能力,能有效定位猎物,并靠定期蜕皮以适应生长。蛇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控制小型动物种群,同时也是许多动物的猎物。蛇在人类心目中象征着治愈与恐惧,在医学上有着重要应用,展现出复杂的生态和文化意义。
腾蛇乘雾
在长期的人蛇相伴中,人类不仅看到了蛇的狰狞,也发现了蛇的美。人们既畏蛇,又崇蛇。蛇善于避水、蜕皮、多产多生,被中国人赋予智慧、力量与再生的吉祥寓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蛇的形象与龙难舍难分,更有“蛇为小龙”的说法。此外,蛇常常与人或其他动物结合成为神灵,中国人信仰的人类始祖——伏羲女娲,便是以人首蛇身的形象广为流传。正是凭借巨大的影响力,蛇才得以跻身于中华传统生肖之列,与十二地支中的“巳”对应,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六,成为年俗文化的形象标识。
蛇舞丰年
从远古先民对蛇的恐惧,到蛇神、始祖、生殖崇拜的神化和尊贵,蛇的灵瑞、吉祥、富贵同样也在民风民俗中广为流传。民间故事中有许多关于灵蛇报恩、人蛇相恋的传奇,从侧面反映了古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理念。同时蛇形象常常以其柔韧而灵动的姿态,出现在剪纸、刺绣等工艺美术品上,寄托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诸多愿望。蛇,从自然中走来,携着生命的顽强与希望的永恒,深深植根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底,成为中华文化中一抹不朽的亮色。
蛇,穿行于苍茫岁月的葳蕤枝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在传统与现代交织中散发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它教会我们以敏锐的目光洞察未来,以柔韧的姿态应对挑战,以坚定的信念迎接希望。
龙蛇共舞,年岁更替,我们仰望星辰,又脚踏实地。愿所有生命的美丽化作一句“新年快乐”,如蛇般蜕变,赠予来年的丰盈与顺遂。
欢迎广大观众来
到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参观展览
这里还有——
精美的展览主题印章
免费领取的生肖蛇年主题剪纸
期待您的参与!
原标题:《蛇年新春看新展|这个展览含“蛇”量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