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一只乌鸫受伤了,紧急救助展开

一只乌鸫受伤了,紧急救助展开


■史永刚与林兆铭为乌鸫疗伤。林兆铭拿剪刀小心地修剪乌鸫伤口附近的羽毛,随后拿纱布进行包扎。



■“半散养”的欧亚红松鼠每天出去遛弯,到了饭点再跑回来,缺乏野外生存能力的它找不到食物,前两天还被其他松鼠打伤了。


■救护中心里一只葵花凤头鹦鹉被人剪了羽翼,飞不起来,只能靠嘴巴和爪子爬上网。

11月27日10时许,广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接到一起报警电话:黄埔区科学城体育公园发现一只受伤的鸟,请求救助。约半个小时后,新快报记者同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的工作人员一起赶到现场,并将这只乌鸫送往广州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进行治疗。

市民跑步时发现受伤乌鸫

一只黑色的小鸟安安静静地呆在纸箱子里,见到人来,不尖叫也不扑腾。广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救护监测科科长池炳威立即判断,这是一只成年乌鸫,为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随后,池炳威和同事广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救护监测科三级主任科员史永刚详细检查乌鸫的情况。“它的右腿开放性腿骨折,不像是打斗造成的,应该是卡在某个地方不断挣扎的结果。”

科学城体育公园的工作人员钟小姐告诉记者,小乌鸫是游客黄小姐昨天上午首先发现的,“她跑步时在路边捡到了这只鸟,一动不动的,然后就找了一块毛巾送过来。”

右腿骨折有可能面临截肢

交接手续完毕后,池炳威将这只乌鸫送往位于帽峰山附近的广州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以下简称“救护中心”)。

早早接到电话的救护中心饲养员林兆铭已经把双氧水、碘伏、镊子等准备好了。见到小乌鸫,他判断“情况不妙”。“为了能够飞翔,小鸟的腿部进化成中空的,很脆弱。一旦断了,很难修复。”林兆铭拿了双氧水,浇在乌鸫的伤腿上,白色的泡沫汩汩冒出来,这说明,伤口附近污染严重。林兆铭拿剪刀小心地修剪着伤口附近的羽毛,随后拿纱布进行了包扎。

同时,他也坦诚地向记者说明了乌鸫的真实病情:“有过骨折治好的小鸟,但花费一般在数万元,我们没有这样的条件。现在先尝试让它自行恢复愈合。如果不成功,为了保住它的生命,只能给它截肢。截肢后的鸟类没有生存能力,不适合放归山林,以后就会在救护中心养老了。”

不过,好消息是,这只预估受伤时间达一星期的乌鸫,精神状态还算不错:消毒的时候,会知痛去啄饲养员的手;双目圆睁,没有耷拉着脑袋或半眯欲睡的样子……种种迹象表明,它的生命力非常旺盛!记者见到,包扎好后的乌鸫暂时住在笼子中,能喝水和吃一些食物。救护中心订购了面包虫作为以后它的食物。

动物被圈养后难以回归自然

记者探访广州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目前,救护中心约有1000只在养野生动物。每年救助的动物中有六成是鸟类,三成是爬行类,一成是兽类。这些野生动物后续有4条出路:放归大自然,在救护中心养老,移交给上级部门省救护中心或者送到广州动物园。

“不同种类的野生动物放归条件不一样。以鸟类为例,我们首先看它伤势恢复得怎么样,精神好不好,能否找到食物并能快速地吃掉。其次,它要表现得不粘人,见到人来保持警惕。再有,我们要做专门的检疫,确保身上没有致命细菌或病毒。”池炳威解释。

鹦鹉羽翼被剪无法高飞

救护中心的动物们大多毛色亮丽,颜值高,这也成为它们被交易、圈养的原因之一。可惜,一旦被圈养过,就难以回归自然了。

比如一只葵花凤头鹦鹉(《华盛顿公约》附录二类保护级别),它的身体被乳白色的羽毛覆盖,只头顶一抹淡黄,样子俏皮可爱。但是,当它展开双翅,就能发现被人剪了羽翼。“它肯定曾被豢养做宠物,剪了韧带之后就飞不走了。”史永刚回忆起初次见到它的情景:“全身都是伤痕,只有200多克,脑袋伤势严重,伤口甚至出现了感染流脓,饿得很瘦,病恹恹的。我们给它紧急配药,恢复营养,服用益生菌,再一口一口地喂食物,它才活了下来,现在已经长到七八百克了。”如今,这只鹦鹉见到人还是很亲,充满互动的欲望。可是,当其它鸟儿高飞时,它只能在地上走。

猴类笼舍中生活的都是国家二级及以上保护动物。其中猕猴居多,还有一只一级保护动物平顶猴。它们被弃养后,没生存能力,到村民家里翻找食物时造成了滋扰,然后被救护过来。记者靠近笼舍的时候,它们有的还会假装扑过来吓唬记者。

救护中心的亚达伯拉陆龟也是执法部门查扣后移送过来的。它们原居住在非洲,最大的一只已有七八十岁,它们身躯巨大,寿命可达三百年,返乡之路注定艰难。

宠物松鼠重回野外被欺负

在乌鸫接受救助的时候,一只欧亚红松鼠略有瘸拐地走了回来,到处“翻箱倒柜”找吃的。欧亚红松鼠虽然是我国本土动物,但主要生活在北方,广州的气候对它并不特别适宜。“它是上个月过来的,增城居民报警发现了一只松鼠,随后被送来了我们这里。”林兆铭解释道,它大概率曾是宠物,或被遗弃,或自己偷跑出来。“野生的松鼠一般很怕人,见到人就走了,但是它不怕,喜欢跟人接触。”目前,欧亚红松鼠处于半散养状态,每天出去遛弯,到了饭点和睡觉的时候再跑回来。林兆铭告诉记者,宠物在野外都是被欺负的命运,遗弃相当于直接宣告死亡,比如这只欧亚红松鼠,前两天应该是被其它松鼠打伤了,也找不到其他食物,所以一直“赖着”不走。

其它动物或是受伤后被救助,或是执法部门查扣后移送,只有蛇,可能既无受伤,又无买卖,只是从人类生活的地方经过,便被“扭送”到救护中心。

“大家有个误区,可爱的动物要好好保护,不可爱的动物就要打死,蛇就是吃了这方面的亏了。”池炳威表示,在动物保护者眼里,生命是平等的,不能以貌取人,也没有益兽害兽的说法。野生动物在自然中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蛇类对鼠害有控制作用。

“市民怕蛇可以理解,但没必要恐慌。蛇本身就是原住民,毒蛇对人的生命有威胁,可以通知林业部门把它抓走转移。但一些无毒无害的蛇类,一般情况下只是路过,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广州常见的蛇也就十种左右。”池炳威说。

数据

查扣移交的野生动物 占比大幅下降

截至目前,2023年广州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共处置办理各类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诉求案件共350余件,接收执法检查没收及市民求助处理野生动物2700余只(条)。近三年,共有近万只(条)野生动物受到救助。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可喜的数据。此前,在非法交易环节被执法部门查扣的野生动物占比约八成,现在已降到约三成,更多的是市民发现了受伤的野生动物后打电话送来救护的。这说明,一方面高压执法打击有效,罚没动物数量减少,另一方面大家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越来越强。

鸟类救助有误区 莫要好心办坏事

春天是鸟类繁殖的季节,也是救护中心接警最多的时候。池炳威提醒大家,救助鸟类往往存在一个误区:“有一些幼鸟掉下来,市民出于好心将其直接带回了家,但这往往好心办了坏事。小鸟学飞阶段掉下来很正常,它的父母往往就在附近。”

此时,市民可以留意一下,如果周边有成鸟的话,只需要把幼鸟带回到高处,父母会喂养它,它也可以继续跟着父母学飞翔。“一旦带离了父母的视线范围,这只鸟就基本丧失了自然生存的能力,要把人工养大的动物重新野化是很艰难的一件事。”池炳威说。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

■摄影:新快报记者 郭思杰

相关知识

?一只乌鸫受伤了,紧急救助展开
乌鸫出壳几天可以养 爱问知识人
仓鼠受伤了!会医疗的进!
【乌春鸟(一)摄影图片】阳台上生态摄影
狗受伤了作文(7篇).docx
遇到受伤的猫咪应该怎么救助呢?
家里的猫咪脚受伤了怎么办? 附近没有宠物医院,家里只有医疗箱,应该怎样处理?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伤
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但不是普通的小小鸟
乌鸫鸟为什么不能养
【搬运】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教你如何正确救助幼鸟

网址: 一只乌鸫受伤了,紧急救助展开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06867.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人类破坏环境对鸟儿造成的危害
下一篇: 鹦鹉是怎么繁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