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健身、娱乐活动区域和每日12时至14时30分、22时至次日6时时段,禁止开展使用乐器、音响器材的活动和歌唱、抽打陀螺、甩响鞭等产生噪声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活动;
禁止携带犬类或者其他具有攻击性、恐吓性的宠物进入历史名园、纪念性公园、儿童公园,携带导盲犬、扶助犬等工作犬除外;
……
记者从市人大常委会获悉,我市制定的《柳州市公园广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获自治区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将于2022年6月1日起施行。《条例》作了哪些规定?将带来哪些利好消息?一起来看看。
每个县区至少建一个综合公园
《条例》第十条明确要求,各县(区)行政区划范围内至少规划建设一个综合公园。
同时,着重在体现柳州特色方面进行强调,如规划建设专类公园或者广场应当注重结合本市史前文化、柳宗元文化、刘三姐文化、工业文化、紫荆花文化等本地人文历史特点,满足自然资源保护以及市民群众多样化需求。
柳侯祠(资料图)
不得擅自进行经营性开发
据介绍,随意占用公园广场用地和设施是柳州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它不仅降低了公园广场的社会功能,也降低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为此,《条例》提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占用公园广场用地,不得擅自改变公园广场用地使用性质,不得擅自进行经营性开发。因公共利益建设项目确需改变用地性质的,应当制定用地补偿方案。
跳广场舞限区域限时段限音量
《条例》第二十三条明确提出,禁止车辆进入公园广场停车场以外的区域。老、幼、病、残者专用的非机动车,执行任务的公安、消防、救护、抢险等特种车辆,城管、电力、水务及通信作业车辆等除外。
在环境噪声管理方面,《条例》规定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在公园广场内合理设置环境噪声自动监测和显示设施,加强环境噪声监控。公园广场管理机构应当在公园广场内划定安静休憩、健身、娱乐等区域,并设置显著标志。
鱼峰区设置的噪声实时监控点(资料图)
《条例》明确规定,在非健身、娱乐活动区域和每日12时至14时30分、22时至次日6时时段,禁止开展使用乐器、音响器材的活动和歌唱、抽打陀螺、甩响鞭等产生噪声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活动。在非禁止时段和区域内开展广场舞、歌唱等健身、娱乐活动的,应当控制音量,所产生的噪声不得超过该区域环境噪声排放限值,鼓励以佩戴耳机或者不使用扬声设备等方式进行。
巡查员用便携式仪器在公园检测噪音大小(资料图)
在携带宠物入园管理方面,《条例》 禁止携带犬类或者其他具有攻击性、恐吓性的宠物进入历史名园、纪念性公园、儿童公园,携带导盲犬、扶助犬等工作犬除外。
此外,在活动举办管理方面,《条例》规定严格控制在公园广场内举办商业性活动。
禁止以下十大方面的行为
乱涂乱刻、随地吐痰便溺、采挖植物……在公园广场内,市民普遍厌恶的这些行为,《条例》明确禁止。
违法需要付出成本和代价
违反规定怎么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条例》明确了法律责任,让违法者付出应有成本和代价。
如《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在非健身、娱乐活动区域和每日12时至14时30分、22时至次日6时,开展使用乐器、音响器材的活动和歌唱、抽打陀螺、甩响鞭等产生噪声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活动的”“在非禁止时段和区域内开展广场舞、歌唱等健身、娱乐活动,所产生的噪声超过该区域环境噪声排放限值的”,有上述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说服教育,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对个人可以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此外,《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携带犬类或者其他具有攻击性、恐吓性的宠物进入历史名园、纪念性公园、儿童公园或者携带宠物进入公园广场未采取牵引等措施进行有效管护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或者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所携带宠物。
相关知识
广州拟规定早上8点前晚上10点后禁跳广场舞
10月1日起施行!事关养犬
注意:《宠物饲料管理办法》等6大规定出台,6月1日起正式实施
6月1日起,国内外这些外贸新规开始生效实施!外贸人千万别漏看!
2021年5月1日起《动物防疫法》正式施行,遛狗不
关注丨6月1日起,国内外这些外贸新规开始生效实施!外贸人千万别漏看!
家养宠物、流浪动物如何免疫和管控?《上海市动物防疫条例》12月1日起施行
宠物食品行业终于有正式法规了!6月1日起正式实施!
某市统计局在针对噪音扰民的一次调查中,当问及受访市民对哪一类噪音反感时,选择社区广场舞活动噪音的占8.6%,比选择居民社区宠物狗叫声的低2.9个百分点。当被问及是否支持广场舞活动时,12.8%的受
《西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9月1日起施行 饲养宠物不得危及他人安全
网址: 6月1日起施行,跳广场舞、遛宠物的市民注意啦!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09241.html
上一篇: 制造宠物:支配与感情最新章节 |
下一篇: 饲养宠物不能一时兴起要有责任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