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被“嫌弃”的盲盒

被“嫌弃”的盲盒

“95后”盲盒爱好者郭晓东(化名)已经2年没有遇到令她心动的潮玩盲盒IP了。她上一次心动还停在泡泡玛特(09992.HK)2020年9月推出的“密林古堡”系列。

“当年‘上头’时,我渴望集齐‘密林古堡’全套(12个常规款加1个隐藏款)。”郭晓东通过官方渠道、二手市场收集,甚至重复购买,却始终抽不到隐藏款“血色爵士”。近期,郭晓东在二手市场潮玩族上发现,曾炒到两三千元的“血色爵士”,价格已降到千元以内,甚至低至550元(全新未拆盒)。如今对盲盒的热情降温的她,已不打算再花高价买入。

经过几年成长,盲盒风由“鼻祖级玩家”泡泡玛特掀起,快速发展至“万物皆可盲盒”。先有乱象层出不穷,后遭到消费者“嫌弃”,再到监管持续加码……当风浪归于平静,盲盒野蛮生长的时代也要过去了。

藏在盲盒里的“荒唐事”

从“激情下单”回归理智,郭晓东对潮玩盲盒态度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潮玩盲盒IP产品缺少创新”。看着商场里千篇一律的IP,郭晓东感到“没什么吸引力”。

郭晓东买入的“密林古堡”系列盲盒

除了IP同质化严重,郭晓东还时常买到有瑕疵的爆款,且往往不能如愿退换货。“客服称不能换,或是没有库存,实在不想要,就只能购买同等价位的产品作为替换。”对此,郭晓东无法理解,“在潮玩盲盒领域,连消费者的基本权益都没法保障”。

郭晓东的朋友张小红(化名)也发现了潮玩盲盒存在的问题。最近迷上抽动漫卡牌盲盒的张小红,遇到了“荒唐事”——抽到没有取得版权方授权的杂牌,还有暗藏涉黄内容的动漫卡牌。

盲盒乱象不止出现在潮玩行业,“盲盒风”刮到了各行各业。有商家跟风推出食物套餐盲盒、活体宠物盲盒、无人认领行李盲盒等备受争议的产品。

比如,今年1月,肯德基与泡泡玛特联合推出“DIMOO联名款盲盒套餐”,因引发消费者抢购和“黄牛代吃”服务,遭中国消费者协会点名。中消协认为,肯德基作为食品经营者,利用限量款盲盒销售手段,诱导并纵容消费者不理性超量购买食品套餐,有悖公序良俗和法律精神。

在今年的“3·15”晚会上,央视曝光800元的盲盒成本仅有30元,并且有消费者为抽取隐藏款盲盒花费1万多元。

盲盒经济乱象丛生,引发了广大消费者的不满。在网络平台小红书上,有1万多篇“盲盒退坑”笔记。吐槽内容包括盲盒品质与价格不匹配,存在退换货困难、二手市场炒作等情形。另外,食品盲盒、宠物盲盒等产品,还涉及食品安全、宠物伦理等问题。

截至发稿前,银柿财经记者在黑猫投诉上搜索关键字“盲盒”,共有26587条投诉。再搜索“泡泡玛特”,则有9752条投诉。

游走在违法边缘

盲盒产品退换难一事,北京继来(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林文奇分析,当消费者购买到瑕疵品要求退换,除非经营者事先明示产品存在瑕疵,否则商家有义务提供完好无损的盲盒产品。具体法律依据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情况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

林文奇补充说明,但如果盲盒产品不存在瑕疵问题,在此情形下,则无法适用“七天无理由退换”。商家销售的盲盒产品,一部分是产品本身,另一部分则是“获得隐藏款或特定标准款”背后的射幸价值,在盲盒拆封后,射幸价值已经实现,根据 《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第七条第二项“下列性质的商品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可以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一经激活或者试用后价值贬损较大的商品”的规定,商家在盲盒产品详情页已明确告知并在经玩家确认后,可以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

而对于消费者对盲盒的投诉往往不了了之的情况,林文奇直言,“由于盲盒涉及的金额不高,所以一般也不会找律师处理纠纷”。

除了维权难以外,有些营销手段披着“盲盒”的合法外衣,实际可能暗藏违法运营的风险。这也是监管难点所在。

垦丁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诺诚游戏法团队负责人朱骏超告诉记者,一般潮玩盲盒都是与知名IP合作,但本身制作成本较低、可复制性强,经营者为了增加利润,可能会存在真假混卖、以次充好的情况,市场上也会存在大量没有授权的盗版盲盒。“这种行为涉嫌侵犯著作权和诈骗。”

“很多盲盒产品还存在刑事法律风险。”垦丁律师事务所律师姚伊新补充说明。抽盒行为本身具有较大博弈性,玩家付费投入,经过随机抽取获得实物奖励产出,实物价格与抽盒价格可能差距极大。

姚伊新举了一个例子,比如玩家用69元抽取价值近万元的苹果手机,明显具有“以小博大”的博弈属性,这类盲盒商品具有变相赌博的刑事风险,在“盲盒”外衣下,形式合法但实质违法。

监管助盲盒走向成熟

根据Mob研究院数据显示,盲盒作为潮玩破圈第一品类,2021年中国盲盒行业市场规模为139.1亿元,同比增长36.5%,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为186.6亿元,同比增长37.7%。

潮玩盲盒市场规模在扩大,潮玩企业竞争也进一步加剧。但潮玩企业也发现,缺乏IP优势的盲盒难以抓住消费者,行业红利正逐渐消退。

在2021年初股价一度升至106港元/股,巅峰时接近1500亿港元的市值。现如今,“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股价距离高点已跌超八成,市值也缩减至253.5亿港元。

其他上市公司盲盒业务表现也并不乐观。2021年,金运激光(300220.SZ)的盲盒业务仍处于培育期,带来较大亏损;奥飞娱乐(002292.SZ)的盲盒业务整体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但对比26亿元营收而言规模并不大。

而“万物皆可盲盒”的市场乱象,也在无形中给泡泡玛特等潮玩企业带来舆论压力。

银柿财经记者观察到,相比招股书中“盲盒”曾多次出现,在泡泡玛特2021年年报里已经不见“盲盒”字眼。从2021年开始,泡泡玛特朝着集团化方向发展经营,新增了共鸣工作室、POPMARTLAND主题乐园、INNERFLOW艺术机构等新业务版块,支撑泡泡玛特长期发展的商业框架逐渐成型。

“我们曾经有一段时间挺急于把盲盒这个标签给抛掉的。那时候市场出现了太多关于盲盒不好的声音。”泡泡玛特中国区总裁、首席运营官司德今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他同时指出,这两年心理有了变化。在他看来,消费者买盲盒是有自己的喜好、审美和特殊乐趣的一个过程。“希望未来随着竞争及优胜劣汰,行业越来越正规之后,盲盒变成一个相对中性的词,这对行业及对消费者会更好。”

让盲盒回到正轨,成了潮玩企业的心声。

8月16日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的通知,该指引几乎涵盖了盲盒经济在内容、形式、销售对象等方面。比如,药品食品不得以盲盒形式销售;餐饮服务经营者搞盲盒促销不得诱导超量点餐;盲盒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盲盒隐藏款抽取概率需对外公示;不得向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全包形式销售整套系列盲盒可七日无理由退货等,切实回应了市场关切。

未落地的靴子释放出了强烈的信号,行业合规化将成为趋势,盲盒回到正轨指日可待。

相关知识

百余宠物“盲盒”成“亡盒” 涉事企业被处罚
孩子迷上“宠物盲盒”风险重重
不该让孩子玩“宠物盲盒”
活体宠物、无人认领行李箱被当盲盒卖?市场监管总局拟作规范
盲盒被骂,宠物们还在镜头前被逼着“作戏”
憋死小动物的“宠物盲盒”,还在9块9叫卖
“宠物盲盒”转入地下 “带血的生意”盯上青少年
“宠物盲盒”转入地下,“带血的生意”盯上青少年
警惕孩子买“盲盒”成瘾!
原创 盲盒被骂,宠物们还在镜头前被逼着“作戏”

网址: 被“嫌弃”的盲盒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13585.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饲养动物与宠物的安全培训.ppt
下一篇: 如何“召唤”元宇宙里的逼真虚拟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