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夏秋更替时动物保健季

夏秋更替时动物保健季

科学养鸡技术 怎样烤羊肉串? 养殖鸽子的技术 农户养牛莫入七误区 母猪难产怎么办? 肉鸡养殖技术要点 科学养牛简明技术手册(二 养殖业新品-荷兰猪 如何养鸡才能省饲料 科学养牛技术 国内外的名优肉狗品种介 冬季养牛有“六巧” 怎样给猪量体温?猪的正 七彩山鸡养殖技术 冬春季如何养牛 当前我国主要饲养的蛋鸡 小香猪养殖技术 肉驴养殖的前景与特点 优良肉鸡品种介绍 养牛常用消毒法 野猪饲养圈舍设计 科学养猪新办法 鸡的免疫程序是怎样制定 虎皮鹦鹉有哪些繁殖要点

八九月份正是夏秋更替时节。此时昼夜温差大,各种病原体容易滋生繁殖,是畜禽、鱼类等动物的易发病时节。此时若忽视动物保健和疾病预防,很容易诱发病害,造成畜禽和鱼类因群发性和流行性病害死亡,损失较大。   猪   夏秋交替,注意猪常发病的特点   猪瘟非典型化占主流。不要总认为,猪打了疫苗就万事大吉了。疫苗质量不佳,免疫程序不合理,注射剂量不足或操作不规范,即便是打了猪瘟疫苗照样也发瘟。不过,近年来临床上见到的猪瘟,温和型和非典型化占据主流,往日猪瘟的些许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已没了踪影。因此,误诊现象十分普遍。   一般地如果没给母猪打过猪瘟疫苗(单联苗、二联苗或三联苗),哺乳期仔猪很可能就发生无名高热,便秘,皮肤发绀,喝脏水,食欲时好时坏,后期下痢。母猪打过猪瘟疫苗时,没断奶的仔猪不会发生猪瘟;如果仔猪出生后6周以内打疫苗,反倒因母源抗体干扰,造成免疫失败,待长到小猪、架子猪、肥育猪时,就有可能发生非典型猪瘟。   因为对猪瘟没有特效治疗药物,所以唯一的办法是以毒攻毒:以大于平时预防量10倍以上的猪瘟疫苗注射,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干扰猪瘟病毒复制,使其产生免疫力。猪瘟常发地区实行超前免疫:即初生仔猪吮初乳之前注射疫苗1头份,3小时后再哺乳;双月龄时二免:50天~60天注射疫苗4头份,即可终身获得坚强免疫力。   流感小病别小看。   猪感冒是由于对猪只管理不当,寒冷的突然袭击,如贼风、穿堂风、夏秋交替气候突变等引起,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生,但以仔猪多发,且多发生于气温骤变的季节,但没有传染性。其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末梢部分发凉,流泪,鼻流清涕,以后转为浓稠鼻涕,呼吸增快,严重者畏寒怕冷,不愿行走等,可继发支气管肺炎。   猪流感是由于猪流感病毒所引起,有传染性,常全群同时感染,其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病猪体温升高40℃以上,有时高达42℃。眼鼻常流出黏性分泌物,鼻汁有时带有血色,常呼吸急促,呈明显的腹式呼吸,夹杂有间断性咳嗽,少食或不食,粪便干硬,也常见肌肉和关节疼痛,喜卧,多头猪挤在一起。猪流感的特点是来势突然,大群发生,症状较重,但病程短,多数猪在一个星期之内恢复,少数猪发生继发性感染,出现大叶性出血性肺炎或肠炎而致死。解剖病死猪,发现病变以呼吸器官为主,可见上呼吸道(鼻、喉、气管、支气管)黏膜出血,有大量泡沫状液体,或杂有血液。在肺的心叶、尖叶和中间叶出现鲜牛肉状病变,呈紫红色,多呈不规则对称;肺病区膨胀不全,塌陷,周围肺组织发生气肿(外观呈苍白色);肺门、纵膈淋巴结水肿,充血。   无论猪的感冒还是流感,虽是小病但不能小看。实际上,猪得了这两种病以后,往往成为百病之源,特别是体温升高、咳嗽等症状,会成为许多疫病的先兆或诱因,如不及时控制,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发现后一般可用解热镇痛药,如复方氨基比林、30%安乃近进行对症治疗,使用抗生素或磺胺药控制继发感染。中兽医疗法以解热镇痛,祛风散寒为原则,可用银翘散、荆防败毒散等方剂。   附红细胞体病红皮是特征。   其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母猪生产性能下降,仔猪体质变差,贫血,肠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育肥猪病初精神委顿,体温升高到39.5℃~42℃,颤抖转圈或不愿站立,离群卧地,出现便秘或拉稀。病猪耳、颈下、胸前、腹下和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红紫,指压不褪色,成为红皮猪。   治疗本病的药物很多,但真正有特效的却不多。可用血虫净(贝尼尔)、咪唑苯脲、新胂凡纳明配合四环素、土霉素治疗。   猪链球菌病继发混合感染多。   常在猪患感冒后继发。急性病猪体温升高到41℃以上,减食或停食,结膜潮红,流鼻涕。部分病猪发生关节炎,跛行,爬行或不能站立;有的表现出共济失调,空口磨牙等神经症状;有的颈背等处皮肤广泛充血或有出血斑。8周龄内仔猪常于两天内死亡。慢性病猪常在头、胸、腹和股内皮肤等处出现圆形浅玫瑰色硬币样大丘疹,后覆盖褐色痂皮。混合感染猪瘟时,患猪流浆液性鼻液,耳尖、腹下、四肢末端和股内侧有紫红色或蓝紫色出血点、出血斑。病公猪可见包皮内积尿,挤压流出白色、混浊、恶臭的液体。病猪先便秘后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后期呼吸困难,常于1天~3天内死亡。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用法混乱,猪链球菌已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增加了不小的难度。但如肌注强效阿莫西林,每公斤体重15毫克,2.5%恩诺沙星注射液每公斤体重2.5毫克,每天1次,连用3天,病情会得到有效控制。   弓形体病老病复出。   猪的弓形体病应该说是一种老病,前几年很难在临床上见到,成流行性发作更为少见。但近年来,在很多地方已形成地方流行性,危害较大。其临床表现似流感,体温升高到40.5℃~42℃,稽留热,表现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咳嗽,流鼻涕,四肢和全身肌肉疼痛,僵直,四肢内侧、腹部皮下大面积呈红紫色。体表淋巴结肿大。以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嘧啶加甲氧苄胺嘧啶等磺胺类药物治疗有效。   伪狂犬、温和型猪瘟、蓝耳病、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等疾病常见多发,临床症状极为相似,诊断困难,疗效不高。   病猪在临床上都有下列症状: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流涎,呕吐,下痢,食欲不振,精神沉郁,肌肉震颤,步态不稳,四肢运动不协调,眼球震颤,间歇性痉挛,后躯麻痹,有前进、后退或转圈等强迫运动,常伴有癫痫样发作及昏睡等现象,耳、腹下、尾等处有紫斑,有的伴有嘴角瘙痒。神经症状出现后1天~2天内死亡,仔猪死亡率可达100%。若发病6天后才出现神经症状,则有恢复希望。但可能有永久性后遗症,如瞎眼,偏瘫,发育障碍等。青年猪常见便秘,一般症状和神经症状较幼猪轻,病死率也低,病程约4天~8天。成年猪常呈隐性感染,较常见的症状为微热,倦怠,精神沉郁,便秘,食欲不振。数日即恢复正常,很少见到神经症状。怀孕母猪于受胎40天后感染时,常有流产、死胎及延迟分娩等现象。怀孕后期感染的则产出木乃伊胎,也有活产胎儿,但胎儿常产后不久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而死亡。母猪流产前后,大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对这些疾病,目前仍缺乏特效的治疗药物,主要依靠注射疫苗预防。预防措施:不从疫区购入种猪,引进的种猪要进行严格的隔离检疫,并采血送实验室检查;猪舍地面、墙壁、设施及用具等经常进行消毒;粪尿放入发酵池或沼气池处理;扑灭猪舍鼠类,防止野兽侵入等。种猪场的母猪应每3个月采血检查1次。流行时的防治措施:对于发病肥育猪场一般可采取全面免疫的方法。   发病一般原因   1.饲养管理不当。对于在开放或半开放猪舍饲养的猪只,正午过热的环境和夜间的凉爽形成较大反差,容易使猪产生应激,扰乱机体正常代谢。密闭猪舍通风不良,有害气体严重超标。加上夏秋交替季节潮湿的空气,更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滋生,为疫病发生创造了条件。腐败变质的饲料、堆积发黄的青草,会使各种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   2.蚊、蝇、蠓等吸血昆虫促进了猪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农户养猪,猪舍不加纱网防蚊、蝇、蠓,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3.人为传播。如人的流动、猪的放牧,特别是病死猪肉在市场上销售,使疫病广为传播。   综合保健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注意中午防暑降温,夜间适当保温,特别到晚秋,更应设法减小白昼温差。搞好环境卫生,定期对环境用具消毒。   2.注意消灭吸血昆虫。除用药物驱杀外,在猪舍安装纱网,防止蚊、蝇、蠓的叮咬,减少疫病传播。养猪场内禁止养猫。   3.猪发病后要及时查明原因,尽早治疗。对病死猪要深埋或焚烧处理。   (未完待续)( 佚名)

新型牛舍设计 如何训好斗鸡 怎样配制肉鸽饲料 怎样饲养好虎皮鹦鹉? “笨鸡散养”技术 猪苓 柴鸡养殖全套技术 虎皮鹦鹉的雌雄如何区别 春季养牛重保健 蜗牛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昆虫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烧鸡是怎样做的?

分享到:

相关知识

夏秋更替时动物保健季
【亳州摄影家协会】"夏”季摄影比赛优秀作品出炉~
夏秋交替时节 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夏秋之际,是蛇类繁殖的旺季,野外活动防止咬伤。
宠物猫牙齿更替周期详解(了解宠物猫牙齿更替周期)
夏秋交替狂犬病高发
奔赴山海•季忆留夏│动科学院举办第十二届宠物文化节暨毕业季欢送仪式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每逢佳节倍思亲萧放中国的人文节日大多依托着一定的自然时序,在岁时节俗中,人们融入了较多的时季意识,因自然物候的变化,而兴起对社
夏秋时节如何预防被蛇咬伤呢?
批夏秋款 狗狗 衣服爹地妈咪宠物 背心小型犬服饰 宠物 服装

网址: 夏秋更替时动物保健季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201739.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犬的日常保健
下一篇: 双角变色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