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鱼的养殖技术视频(大黄鱼养殖视频)(黄曼龙鱼的养殖技术)
龙鱼养殖技术视频涵盖大黄鱼和黄曼龙鱼的养殖方法,大黄鱼养殖视频介绍了繁育设施设备、亲鱼挑选、繁育过程及仔鱼稚鱼养殖的水质调控与饵料选择等内容,黄曼龙鱼性情温和,对水质要求不严,水温需18摄氏度以上,长有辅助呼吸器官褶鳃,可生活在含氧量少的水中,在观赏鱼养殖领域,黄龙鱼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爱好者,本文将深入探讨黄龙鱼的养殖技术,包括繁殖、饲养方法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等,同时还会涉及一些与之相关的其他鱼类饲养问题,希望能为广大养殖者提供全面且实用的指导。
黄龙鱼的繁殖奥秘
交配与产子:筑巢完成后,雄鱼便开启对雌鱼的追逐模式,亲鱼尤其是雄鱼的体色变化极为迅速,往往在数秒之内就能从艳丽的蓝色转变为墨绿色,若受到人为的惊扰,又会瞬间恢复为平常的蓝色调,雄鱼会全身痉挛,以各种优美而独特的舞姿向雌鱼求爱,巧妙地引诱雌鱼进入泡沫巢,共同开启生产之旅,雄鱼会弯曲身体紧紧拥抱雌鱼,二者身体皆弯成“C”形,雄鱼用头部轻触雌鱼腹部,在数次激烈的拥抱翻滚后,雌鱼在兴奋中将卵子排入浮巢,雄鱼则随即射精,使卵受精,受精卵呈白色透明状,粒粒悬浮于泡沫鱼巢之中,雌雄鱼如此反复进行翻滚产卵运动,一般需重复7 - 10次,整个过程大约持续1 - 2小时,雌鱼才会将全部卵子排空,黄曼龙鱼作为体型较大的热带观赏鱼,且属于多产鱼类,每次雌鱼可产卵800 - 1200粒,因此在其所属鱼类中,价值相对不高。护卵:雌鱼产卵完毕后,便会游离鱼巢,藏身于繁殖箱的一角,在隐身之处休息,且不爱游动,而雄鱼则肩负起照顾孵化卵的重任,可让其留在繁殖水族箱里守护鱼巢和卵,偶尔若有受精卵从浮巢中掉落,雄鱼会十分小心翼翼地用口接住,再轻轻吐回浮巢,若雌鱼此时靠近鱼巢,雄鱼会果断驱赶,甚至会咬啄雌鱼,严重时可能将雌鱼咬伤致死,一旦产卵结束,必须立即将雌鱼捞出另行饲养。育苗:产卵后的第二天,受精卵上便会出现眼点,到了第三天,仔鱼便会孵出,刚孵出的仔鱼体色晶莹剔透,游泳器官尚未完全发育,不具备自由游泳能力,只能依附在泡沫巢内,依靠体内带有油球的卵黄囊维持生存,第四天,油球消失,第五天仔鱼就会在水面下开始游动,由于黄曼龙鱼的仔鱼个体仅有0.4厘米,明显小于其他热带鱼(一般为0.7厘米),所以开食时最好先喂洄水,第一周可供给纤毛虫类与蛋黄,第二周则提供纤毛虫、丰年虫无节幼体和幼小水蚤,若幼鱼数量过多,还需进行分箱饲养。日常管理:在仔鱼期间,由于黄曼龙鱼的鳃发育尚未完全,或者因培育水体中个体密度较高,容易发生缺氧情况,此时可适当微微充气,在油球消失后开始在水面下游动的一周内,一般不需要加水和换水;一周后可少量添加水,当仔鱼长至12 - 17天时,饲养需格外小心,因为此时仔鱼的附属呼吸器官开始成长,若遭遇水面上的冷空气突袭,便会患上“肺炎”症而死亡,在这个时期,小鱼的死亡率较高,但在该属鱼类中,黄曼龙鱼的小鱼相对较为健壮,属于比较容易饲养的热带观赏鱼类。黄龙鱼的饲养方法
水质管理:黄龙鱼对水质要求较为严格,千万不能直接使用自来水养鱼,最佳的做法是使用经过太阳晒过一两天的水,或者在室内困过六天以上的水,这样能去除水中的氯气和漂白粉等有害物质,因为这些物质对鱼有巨毒。环境布置:如果条件允许,可在鱼缸里铺上底沙并种上水草,为黄龙鱼营造一个类似它们家乡的环境,让它们能在其中若隐若现,更自在地生活。温度控制:温度最好保持在26度左右,夏季室温通常即可满足需求,例如在北京,夏天室内的水温基本就在26度左右。喂食规律:喂食每天一次即可,且要定时、定量,因为多次喂食容易破坏水质,而养鱼的关键就在于养水,保持良好的水质是饲养黄龙鱼的重要基础。红龙鱼的养殖要点
外形特征与性别判断:红龙鱼在体型上,一般以圆钝炮弹型居多,这种体型与生长环境有关,其猎食行为以速度追食为主,所以需要较为流线的体型,主食为小鱼及小虾等水生动物,在鳞片表现上,血红龙的主色系分为三次发色模式,主色会盖满整片鳞片,发色一般以黄橘开始,小鱼整只黄黄的,容易与黄金红龙混淆,差异在于鳞片的表现上,血红龙鳞片上的黄色相当厚实,盖过整个底色,而黄金红龙则没有这样的表现,且血红龙的发色是整只发色模式,在人工繁殖过程中,雄性龙鱼口腔似乎较大,可能为日后育苗做准备,胸鳍和而呈深红色,且鱼体本身略瘦长于母鱼;雌性龙鱼身材较公鱼肥短,腹部较易有膨胀之感,胸鳍与头部色泽较不如公鱼来得深。发色条件:要达到红龙鱼发色目的,需从水质、环境、灯光和饲料的管理等方面入手,水质方面,建议以少量多次的换水方法为主,一般一礼拜换水1/3 - 1/5(视缸中鱼只或排泄量为准),避免大量换水,同时要清除残饵,防止水质恶化,水质以偏弱酸性的软水为佳,软水可通过山泉水、RO水或软水树脂等建立,降酸则可添加黑水、草泥丸、或亚马逊土等,环境方面,包括移缸、下药、背景色等都可能影响鱼只退色,红龙大多以黑色、红色或蓝色背景色搭配,金龙则以蓝色或黑色为主,灯光方面,红龙建议以弱旋光性的植物灯照射为佳,金龙则以蓝灯搭配白灯为主,灯管色系应以龙鱼本身的底色和日后的色泽为准,据说将缸中水高降至10 - 15公分左右也较容易达到诱色目的,还可防止掉眼,降低水压。饲养方法:红龙鱼生存需要弱酸性到中性的水质,硬度要求软水,PH值6.5 - 7.5之间,DH值3 - 12,水温28摄氏度左右为宜,亚硝酸盐含量以及氯含量最好为零,刚刚买回红龙鱼时,鱼缸里的空气泵要经过至少24个小时运行,以彻底根除水中的氯气;如果一直使用生物过滤器,最好让水达到PH值6 - 7,水温为25摄氏度;在鱼缸中加入小食盐,可减少真菌攻击的危险并提升鱼的胃口和健康,若有条件,最好能在新鱼的原缸里取水回自己的鱼缸,取回1/3为佳,以利于新鱼适应环境。日常管理与喂养技巧:日常管理中,每周至少换水20% - 30%,氨含量不要超过0.1百万分率(mg/1),避免温度、PH值突然变化,换水时要小心谨慎,避免红龙鱼受惊,若见到红龙鱼的鳍和鳞片脱落,可能是换水过多造成,此时可暂停换水,它们会自然复原;但换水量也不可太少,否则会使鱼鳍变得不透明、眼球浑浊,严重时会造成腮盖翻转,喂养时,红龙鱼在吃食时用力过猛可能会撞到缸壁受伤,所以喂食最好在鱼缸中间投食,红龙鱼属于肉型性动物,大部分龙鱼的食谱为青蛙、泥鳅、板球、金鱼、蚂蚱、小虾等,但虾肉对其体色有一定帮助,虽龙鱼对昆虫较偏爱,但最好少喂食,以防引起偏食,面包虫、大麦虫等切记别喂,喂食红箭或小虾对红龙的增色有一定作用,喂食小虾时要注意拔掉虾头尖锐的虾剑,避免刺伤鱼内脏,且要少吃多餐,一天投喂四次为宜。挑选方法与扬色说明:挑选红龙鱼时,审美标准共有11点,包括色彩要靓丽、体型宽长对称且各部分鳍完整、鳞片整齐明亮平整且大、胡须长而挺直并齐、鳍大且张开梗骨平顺、鳃贴鱼身软骨平顺有亮度、眼睛大小平均平贴明亮有神、嘴应密合、牙齿整齐无缺损、肛门不凸出与鱼腹弧度吻合、游姿顺畅且在水的上层活动。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宠物空间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