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鸟会活动】在观鸟中走进公民科学——2019年春季野鸭湖观鸟

【鸟会活动】在观鸟中走进公民科学——2019年春季野鸭湖观鸟

参加鸟会这些年,带过不少次京郊及京外的观鸟活动,3月23日带的北京延庆野鸭湖地区观鸟活动同我以往带的活动不太一样,这次活动与中国观鸟会2019年春季北京湿地鸟类同步调查的时间重合,观鸟活动中的观察结果可以直接被用于野鸭湖地区湿地鸟调的结果,这让我们此次外出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具体来说是什么不同寻常呢?

如本文题目,这次活动与“公民科学”联系起来了。那么,什么是“公民科学”?我简单百度了一下,公民科学是指“大量没受过专业训练的业余科学爱好者,通过网络组织的号召,去参与科研任务,这种科研组织模式被称为公民科学。”“公民科学为业余科学爱好者找到贡献自身力量的途径,为科学研究网罗了大批日常基础工作的人手,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多合理性的辩论和更多的解决思路。”‍

观鸟大部队直接参与了野鸭湖地区的

2019春季湿地鸟调

摄影/游客

在去程的中巴上,我和活动指导李苞老师把本次观鸟活动的任务和意义讲给19位参加活动的鸟友听,里面有不少刚刚开始观鸟的新鸟友,大家都跃跃欲试,为能在修身养性观鸟的同时,给鸟类研究提供基础数据素材出一份绵薄之力而感到开心和自豪。

一项业余爱好如果不再仅仅是个人的爱好,还能有更深一层的价值,特别是科研价值和社会价值,对持有这一爱好的人来讲,无疑是非常愉悦和倍受鼓舞的。普通公民参与科研任务,这一愿望,恰恰可以通过观鸟来满足。

每年春季有大量候鸟途经野鸭湖地区向北方繁殖地迁徙,它们在这里做短暂停留的时候,一边休息一边补充营养,有的鸟儿就地开始求偶,甚至筑巢、繁殖。它们的种群类型、种群数量、种群行为无一不折射出我们的环境状况、生物多样性保护状况、野生动物福利状况,尤其是常年的数据积累,更能从趋势上对上述属性的变化做出真实反应:环境更好了,还是更糟了?应该如何改善、如何巩固?无疑,鸟类的状况是环境变化的指标,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参照。

由于同时要执行鸟调,我们不再像以往的观鸟活动那样,只停留于记录见到了什么鸟和拍下它们的美照,而是耐心观察并记录每种鸟的数量、行为和栖息环境等看似琐碎的大量信息。

23号的风很强劲,野鸭湖地区又有大量水面,水边瞬时风力达到5~6级,体感温度接近零度,马场上竖立的远远近近几十个风力发电风车不停地转,这让从春暖花开的北京城一路“春游”过来的鸟友们措手不及,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冬天。原本在刚刚抵达马场的时候,我们从车内望到了雪白的天鹅,待兴奋地下车准备支起单筒望远镜,却发现老天爷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身体几乎站立不稳。我把单筒望远镜架在我最重的三脚架上,观测画面仍然止不住地颤。及至野鸭湖公园,风力仍不见减弱。

风力发电的风车在大风里不停地转

摄影/吕玥

大天鹅在马场的水面时飞时落

摄影/吕玥

但这并未影响大家参与科学观察的热情,虽然风大影响了对林鸟的观察,但透过望远镜,远处水面上,大天鹅、小天鹅、灰雁、罗纹鸭、针尾鸭、白眉鸭、赤膀鸭、赤颈鸭、红头潜鸭、赤麻鸭、普通秋沙鸭、白秋沙鸭、鹊鸭、白骨顶等等,悉数登场,中途遇到娄方舟同学,又有野鸭湖公园邱宾老师加入,大家对湖面游禽做耐心的分辨和统计,仅罗纹鸭就有将近300只!

野鸭湖水暖鸭先知摄影/金晶

‍‍

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本次鸟调的覆盖区域,达到最佳观察效果,我们在野鸭湖公园内将二十多双眼睛分为2组,简称南线组和北线组。南线组在靠近马场的湿地见到了黑翅长脚鹬和一只先行抵达的红脚鹬,“交换场地”去北线的时候,几位幸运的鸟友看到了文须雀;北线组则见到了从空中掠过的一只秃鹫,并在尚无一丝绿意的黄草堆里辨识出了一只隐藏极好的扇尾沙锥和若干只环颈雉。

观鸟大部队分小组做鸟调摄影/娄方舟

北线组穿越芦苇荡摄影/李慧

李苞老师给大家耐心讲解摄影/金晶

一只先行抵达的红脚鹬摄影/曹勇斌

在环境色里隐藏极好的扇尾沙锥 摄影/田术

本次的明星鸟是一只孤零零的白枕鹤,左脚戴黄色环志标,右脚戴蓝色环志标。它在北侧一片割了芦苇的水洼区域忘情地觅食,对周遭几乎不予关注。它是在哪里被环志的?这成了我们共同的疑问。感谢网络和大家对自然科学的热情,第二天,我们便从Terry那里获知,这是一只2017年8月在蒙古北部Khurkh河谷被环志的白枕鹤,当时它还是一只亚成鸟,今年已经两岁了。Khurkh附近有一个鸟类环志站,而候鸟作为无国界“大使”和洲际行者,穿连起了地球上太多的国家和民族,就像这只白枕鹤,让我们的心瞬间飞到北方的蒙古。

飞来一只佩戴环志标的白枕鹤

摄影/曹勇斌

白枕鹤在觅食 摄影/齐凯

同每次野鸭湖地区观鸟活动一样,我们在返城前去了橡胶坝,风力渐弱,近200只红嘴鸥或漂浮于水面,或在水面上空飞翔,间或有二十几只蒙古银鸥,小群的鹊鸭和普通秋沙鸭也在水中与红嘴鸥为伍。今年的水位比往年高,不见了在浅水滩觅食的鸻鹬类,只有几只白鹭和一只达乌里寒鸦飞过,三只白鹡鸰在岸边玩耍。

这一天,算上小娄和邱宾,我们一行23人观察到近70种鸟!遗憾的是,野鸭湖范围太大,当天风又很强,我们不能覆盖全部区域,对林鸟的观察也受到了大风的影响。但这仍不失为一次科学的观鸟。

风中的远山格外清晰 摄影/吕玥

风中的楔尾伯劳 摄影/曹勇斌

野鸭湖正在以她广袤的湿地迎接着南方飞来的候鸟,有些鸟如大天鹅和小天鹅,以她为中途驿站停歇、补给;有些鸟如苍鹭,抢在草鹭之前,早早开始成双成对卿卿我我,向周遭鸟类“撒狗粮”;而有些鸟,如大杜鹃,通过这些年的跟踪定位,我们知道它们正在从遥远非洲飞回来的路上,很快,野鸭湖上空就将回荡起它和它的宿主——东方大苇莺的二重唱。

公民科学刚刚兴起,宛如野鸭湖的春天,在不知不觉中发芽。

透过单筒望远镜,我们见到苍鹭已成双成对

摄影/楚建梅

一只草鹭“悻悻地”离开苍鹭们的繁殖区域

摄影/金晶

编辑/海风

相关知识

【鸟会活动】在观鸟中走进公民科学——2019年春季野鸭湖观鸟
野鸭湖观鸟
2020北京秋季观鸟月系列活动之游野鸭湖·观冬候鸟
【鸟会活动】2021年北京公园观鸟大年活动通知
春季踏青观鸟好去处
第21届野鸭湖北京高校观鸟赛发现新鸟种!北长尾山雀现身野鸭湖自然保护区
观鸟基础知识之观鸟的时间
多地迎来“观鸟”黄金期
万鸟北归,声鸣十里|黑龙江的26个春季观鸟旅游目的地→
爱鸟周:跟随北京观鸟地图开启观鸟之旅

网址: 【鸟会活动】在观鸟中走进公民科学——2019年春季野鸭湖观鸟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204619.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爱鸟周活动预告|把爱送给所有长着
下一篇: 养蛇当宠物的我见过,可是养这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