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生态学
一 分析年龄结构或组成的意义:
年龄鉴定是研究鱼类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的基础,也是分析和评价鱼类种群数量变动趋势的基本依据。
1、预测鱼类资源变动情况,判断渔捞对于鱼类资源的影响,进而判断捕捞强度和渔具渔法的合理性。
高龄鱼比重过大:资源利用不足
低龄鱼比例过大:捕捞过度、资源衰退
2、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养殖计划:确定该种鱼的养殖年限,了解鱼类生长的好坏,引种驯化。
3、通过产卵群体的年龄组成分析,可帮助分析产卵群体的类型,为估计鱼类蕴藏量和可能的渔获量预报提出可靠的根据。
鱼类的发育过程:渐变——从量变到质变
二 鱼类生活史所经历的发育时期:
(1)胚胎期:受精——仔胚孵化出膜
(2)仔鱼期 仔胚孵化出膜——鳍条初步形成
(3)稚鱼期:鳍条初步形成——鳞片逐步履盖
(4)幼鱼期:与成鱼有相似外形和内部结构,但性腺发育不成熟,第二性征不明显或无 (5)成鱼期:从初次性成熟开始,第二性征明显,有生殖行为,能繁衍后代。
(6)衰老期:性机能衰退,体长生长接近渐近值。
三、鱼类的寿命
各种鱼类的寿命长短不一,有活了200年的鲟鱼,而银鱼活不到1岁。
绝大部分鱼类的寿命介于2—20龄之间;其中约60%左右的鱼类,在5—20龄;30龄以上的不超过10%;大约5%的鱼活不到2龄 。
寿命的概念
(1)寿命:是指鱼类整个生活史所经历的时间。它取决于鱼类的遗传特性和所处的外界环境件。
(2)生理寿命(Physiological longevity):能正常完成整个生活史所经历的时间;
(3)生态寿命(Ecological longevity):因遭遇到不合适外界环境条件而无法完成整个生活史所活的寿命。
四 年轮和年龄
Leeuwenhoek(1684荷兰)首次提出:根据生长时在鳞片、耳石、以及各种硬组织上留下的轮纹标志鉴定鱼类的年龄。
1、鱼类的生长特点:(1)周期性—年周期;(2)在四季中的不平衡性。
2、鳞片上年轮的形成:(1)“宽带”或“夏轮” :春夏季---鱼体生长快---鳞片生长快---环片粗、且环片之间距离也较大,形成较宽的环片带。(2)“窄带”或“冬轮” :秋冬季---鱼体生长慢----鳞片生长慢----环片细,且环片之间距离很小,形成较窄的环片带。(3)生长年带:一年之中所形成的宽带和窄带。(4)年轮:当年秋冬形成的窄带和次年春夏形成的宽带之间的分界线。
3、骨片上的年轮——宽层和狭层
4、年轮的形成的原因:(1)水温及食饵条件;(2)遗传因素;(3)生理状况;
5、年轮标志的类别
(1)疏密型:最常见
特点:当年密带向次年疏带过渡的最后一条密的环片。 例小黄鱼、牙鲆、刀鲚等。
(2)切割型:同一年形成的环片互相平行,不同年份形成的环片群相切割(走向不同)。 特点:当年生长的环片带被次年生长的环片带所切割。鲤科鱼类,前后侧区明显。
A.普通切割型:主要表现侧区呈切割,有时也伴有其它一些特征,如环片断裂、稀疏,甚至出
相关知识
鱼类养殖 Microsoft Word 文档
蛇的规律 Microsoft Word 文档
鱼类生态学(fishecology)
鱼类生态学:研究鱼类与生活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研究内容包括个体生态学、种群数
鱼类生态学
动物行为生态学论文文档
鱼类生态学 知识点.
鱼类生态学是什么专业
鱼类生态学(fish ecology)
鱼类生态学 知识点
网址: 鱼类生态学 Microsoft Word 文档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207142.html
上一篇: 鱼类生态形态学研究进展 |
下一篇: 鱼类生态专业学什么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