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大学生网评大赛】首设宠物本科专业,产教融合是关键

【大学生网评大赛】首设宠物本科专业,产教融合是关键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老师们在新一轮的本科招生宣讲中介绍道,今年开设了全国首个“宠物”本科专业——动物科学(伴侣动物)专业,引起网友广泛关注。与此前已经开设的动物科学有所不同的是,“宠物”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聚焦在猫、狗、马等能够与人生活在一起、进行情感交流、给人们带来快乐的伴侣动物方面,而非之前的猪、鸡、牛、羊等家畜。

宠物经济催生了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设立该专业是应对市场规模扩大的必然举措。根据《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4年城镇(犬猫)消费市场规模增长7.5%,达到3002亿元,并且呈现食品主导、医疗增速加快的格局。与爆发式增长的消费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严重不足的人才供给。根据发达国家对于每千人所需的宠物医生的需求比例显示,我国宠物医生的人才缺口大约有30万人,但目前国内农林院校动物科学专业中,大多都侧重畜禽养殖,而宠物方向课程占比不足,导致产业需求与教育供给错配。因此,通过设立宠物专业,培养具备专业能力并且与市场适配的人才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农业大学首次设立宠物专业,是因为抓住了宠物市场繁荣但人才缺乏的痛点,展现了其对学生发展的关心和对市场前景的敏锐洞察。据悉,宠物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是围绕宠物市场的产业需求展开的,包括宠物营养与食品、宠物繁殖与育种、宠物行为学、宠物护理等,这种“按需设课”的培养模式,让教育输出的不再是与市场脱节的“通用型人才”,而是能精准匹配市场需求,能快速填补岗位缺口的“即战式”人才。这种“毕业即能上岗”的人才供给,不仅为学生铺设了清晰的职业路径,还能直击宠物市场“人才荒”的核心矛盾,实现了市场与个体发展的双向赋能。

要让宠物专业持续扎根生长,而非风口上的昙花一现,仅靠初期的“按需设课”还远远不够,还需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学校应主动打破课堂与产业的壁垒,与行业相关单位例如宠物医院、宠物食品企业、宠物行为训练机构等建立深度绑定的合作机制,共建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此外,还可以邀请行业资深从业者参与课程设计与教学,把一线的技术难题、市场动态转化为鲜活的教学案例,让课本知识始终与产业前沿同频共振。

唯有如此,宠物专业才能从“填补缺口”的应急性培养,升级为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培育,最终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与共赢。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唐芷茜(湖北大学)

责编:詹蔷

相关知识

首设“宠物”本科专业是产教融合的缩影
【新闻随笔】首设“宠物”本科专业是产教融合的缩影
长三角宠物行业产教联盟成立,开启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新篇章
全国宠物医疗产教融合论坛在温科院启幕,共谋产业高质量发展
现代宠物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
【学习交流】动物科学学院教师参加全国宠物养护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
长三角宠物行业产教联盟在上海成立
我校参加国家现代猪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宠物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以及第三届亚洲小动物专科医师大会
窥见|“产教融合”如何撬动资源|教育&文旅成就叠增价值
全国首个宠物医疗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

网址: 【大学生网评大赛】首设宠物本科专业,产教融合是关键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208067.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宠物食品与产品
下一篇: 牛肉主食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