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河南的杨老伯(化名)得了“怪病”。二十多天前,他觉得自己得了“流感”,发烧、咳嗽,吃了药也不好,反而越来越重。家里人觉得这个病不简单,赶紧把他送到了上海,几经波折最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感染科。
“肺部已经有大片‘白肺’出现,这肯定不是普通的感冒。”但蹊跷的是,流感、新冠,以及结核、真菌、霉菌、血培养等多项可能引发感染的检查结果均是“阴性”,无疑给感染科的医生们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畏寒、尿急、乏力、体温39度以上高热不退……既不是甲流,也不是新冠,“会不会是少见的鹦鹉热病?”感染科副主任陈小松大胆猜想。在进行自主纤支镜检查和肺泡灌洗等检查后,检测结果验证了陈小松的判断:鹦鹉热衣原体。
陈小松介绍,治疗鹦鹉热衣原体感染,一些常规的抗生素是没有用的,它只对特定的抗生素敏感。首选是四环素类药物。
经过针对性治疗,两天后杨老伯体温恢复正常,随后,身体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炎症指标稳步下降,肺部感染灶逐步吸收,近期已经出院。
据悉,“鹦鹉热”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由一种不典型病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引起。不仅是鹦鹉,其他禽鸟类包括家禽和野生动物都可能携带并感染这种病原体。
陈小松表示,作为一种传染病,鹦鹉热主要存在于沿海地区,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5-14日。感染前期与禽流感、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症状极为相似,过去由于临床检测困难,“鹦鹉热”很容易被漏诊、误诊。近年来,随着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mNGS)在微生物检测中应用日渐广泛,这一曾经被认为罕见的疾病才被大众逐步了解。
“鹦鹉热”主要经呼吸道吸入或密切接触病鸟感染,传染来源是带菌的禽鸟及其分泌/排泄物。宠物鸟饲主、兽医、宠物店或从事家禽饲养售卖加工人员,都是“鹦鹉热”的高危人群。
特别提醒:如果所处环境可能会接触鸟类,特别是接触禽鸟后,必须及时洗手。从事禽类运输、售卖、宰杀等工作的人群,应正确佩戴口罩,做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如果在接触禽鸟后,出现高热、咳嗽、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时应及时至医院就诊,并告知禽鸟类接触史,让医生更好地进行诊断。
来源:浦东发布
相关知识
高烧40℃不退,竟是感染这种病毒
突然高烧不退?想养宠物鸟的小伙伴注意了!警惕鹦鹉热
深圳39岁女子高烧不退!有人“烧进”ICU,养这宠物小心
39岁女子高烧不退!有人“烧进”ICU,养这宠物要小心
68岁老人被宠物狗传染患Q热高烧不退 医生:避免过度频繁接触宠物
深圳73岁大爷高烧不退、呼吸衰竭住进ICU!养这宠物小心!
养鸟也可能导致重症肺炎?医生提醒广大市民警惕“鹦鹉热”
不是新冠!一家5口突发高烧、全身乏力,养这宠物小心→
西安一医院接诊1例!专家提醒:养鸟谨防“鹦鹉热”
不是新冠!一家5口突发高烧、全身乏力,背后“元凶”竟然是……
网址: 高烧多日不退……这位“鹦鹉热”患者经仁济医院专家治疗已出院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23141.html
上一篇: 东胜区狗狗宠物会所 (内蒙古自治 |
下一篇: 小主人嚎啕大哭,狗狗叼来球哄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