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人们推测,一定是猫首先遇到了人类

人们推测,一定是猫首先遇到了人类

理查德·琼斯

动画片《猫和老鼠》(又叫《汤姆和杰瑞》)是上个世纪风靡全球的电视热播节目。 这部创作于1939年的作品横跨一个世纪,不但无意间将不同年代的文化代入到影片中,还将猫和老鼠的形象深刻印在每一个守在电视机前的小朋友脑子里。

聪明的杰瑞减少了人们对于老鼠形象的厌恶。 对于人类来说,猫和鼠与自己一同进化的生物,在与之相伴的过程中,人类研究出诸多保全自己的智慧。

今天我们想要为大家介绍一下猫、老鼠和人类之间纠葛不断的前世情缘。

01

猫——自我驯化的动物

古埃及陵墓中,著名的猫首贝斯特(Bastet)女神雕像,以及制作成木乃伊的猫,长期以来就一直激发着人们的猜测,认为猫是大约5000年前的古埃及法老王时期,首先被驯化的动物。法老确实很尊重猫,但在这之前,猫科动物已陪伴了人类至少有5000年。在新石器时代的塞浦路斯,一只8个月大的猫和它的主人葬在了一起(Vigne etal.,2004)。

那个时间,1万年前,刚好与农业革命的时间非常吻合。人们推测,一定是猫首先遇到了人类,并且由于它们在近东地区的玉米田、谷仓或鼠害横行的腐烂垃圾堆上捕鼠的英勇表现,而被视为人类的好朋友。遗传学的研究印证了这个观点。

家猫是野猫(Felis sylvestris)的后裔,虽然有时它的学名叫作 Felis catus,但更常被看作一个亚种Felis sylvestris catus。真正的野猫在非洲和欧亚大陆仍有分布,从苏格兰到伊比利亚半岛,到纳米比亚、阿拉伯半岛、印度支那和蒙古,因此在这些地方有很多驯养猫的机会。对自然分布区内的野猫所进行的DNA分析,鉴定出了5个遗传群,它们与来自欧洲(F. sylvestris sylvestris)、近东地区(F. sylvestris lybica)、中亚细亚(F. sylvestris ornata)、非州南部(F. sylvestris cafra)以及中国荒漠(F. sylvestris bieti)的这5个野生亚种密切相关。在全世界范围内,已测出的家猫DNA与近东地区的亚种( lybica)最接近,与依然生活在以色列、阿联酋、巴林岛和沙特阿拉伯的野猫最匹配(Driscoll et al.,2007)。

野猫并不原产于塞浦路斯,因此在莱梅索斯(Limassol)附近希洛乌罗坎博斯(Shillourokambos)新石器遗址中发现的那只埋葬1万年之久的猫,一定属于史前时期被安纳托利亚农民第一次定居该地区时带过来的种群。这也许可以作为对有害生物进行生物防治的一个早期实例。

纵观历史,猫一直作为捕鼠动物而受到重视,虽然它们傲慢、自由,但依旧是地球上最受欢迎的宠物。小鼠一直在侵犯我们的食物,也许目前我们的宠物猫饲喂得过分好了。我最后一次在室内发现小鼠是在后门附近,当时它藏在一大袋猫砂的后面。从脚印、粪便和食物残渣的样式推断,实际上是猫把这只小鼠带了回来,并放在室内。这只小鼠已经在其藏身之所内畏缩了好几天,但趁猫不注意的时候,就偷偷地溜出来吃喂食碗里的一些猫食饼干。我不知道自己是该感动呢,还是愤怒。事实上,小鼠现在也被当作宠物饲养着,这表明如果远离食品仓库,我们对小鼠的态度还是相当宽松的。真的,与我们真正的仇敌相比,小鼠的确显得相当微不足道。

02

大鼠——噩梦之源

有一种大鼠在古典时期之前就已经出现在欧洲了,那就是黑鼠(Rattus rattus)。 我们现在已经有考古学证据来证明这一点。 然而,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认为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在1500年到2500年前写的书中根本就没有提到过大鼠。 例如,在《圣经》的十灾(《出埃及记》7: 14—12: 36)中没有大鼠入侵的描述。 如果石器时代的埃及人就知道大鼠的话,复仇之神肯定会把大鼠释放到充满罪恶的埃及。 第四灾在现代解释中通常认为是蝇灾(flies),但传统的翻译已经引用了成群结队的“野生动物”(wild animals)在埃及四处游荡,所到之处,无所孑遗。 在这个背景之下,大鼠可能看起来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也许在翻译时有些东西被遗漏了。

黑鼠

在经典的作品中没有专门提到大鼠,也许是由于这些作品只注重实用性,而不注重啮齿动物科学的分类知识。 在当时,认为小鼠和大黑鼠差不多是同一个东西,虽然中世纪的动物寓言集中据说已经描述了大鼠(mus major)和小鼠(mus minor)的区别(Zinsser,1935),但现在仍有很多人搞不清楚两者之间的区别,他们偶尔还会问小鼠(mouse)是否会最终长大变成大鼠(rat)。

黑鼠很像是大型的小鼠。 毛皮黝黑(通常是这样,但也有相当大的变异),大耳朵,身体细长且光滑。 虽然目前在欧洲并不存在,但它在史前时期的欧洲确实出现过,尽管数量并不多,在1世纪前后,随着东南亚移民的新浪潮而传入。 铁器时代的农业以及古罗马帝国的贸易路线也牵涉其中。 在约克郡一个木头围成的古罗马井中发现了一只大鼠的头盖骨,有证据表明,大鼠在那个时代早期的地中海沿海地区广泛分布(Rackham,1979)。

小鼠可能已经被认为是令人讨厌的动物,大鼠也很快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厌恶。 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体型比小鼠更大(因此食量更大),还因为它们与肮脏、破坏和疾病密切相关。 不像怕羞又鬼鬼祟祟的小家鼠,大鼠很大,并且很显眼,有更广泛的腐食活动基地,它们大模大样地在家里的垃圾堆里活动,就像在草垛中一样。 这种“溃烂边缘”无序混乱,而这些地方本应是秩序井然的古罗马居民区。 这些讨厌的居民(人类和啮齿动物)继续折磨着乡镇和城市,直到中世纪。

欧洲对大鼠的误解,部分是因为后来人们发现大鼠与疾病有关联,这要回溯到11世纪和12世纪,当时的人们称是返回的十字军把瘟疫从近东地区带了过来。 其实是携带疾病的大鼠偷偷地随着十字军士兵和随从的车队来到了欧洲(Cloudsley -Thomson,1976)。

在当时,黑鼠很有可能就已经广泛分布于欧洲了。 鼠疫(以及伤寒和麻疹等其他疾病)早已经反反复复地在欧亚大陆蔓延了数百上千年。 第一次真正的鼠疫大流行于541年至542年发生在东欧。 从埃及开往大都市君士坦丁堡的运粮船,很可能是染病大鼠的来源(Little,2007)。 和之后的鼠疫一样,这种传染病的最终消失(直到下一次爆发)的部分原因,是患病老鼠的大量死亡,这些大鼠染病后也病得很重。 根据现代流行病学家的观点,鼠疫的病原菌叫鼠疫耶尔森氏杆菌(Yersinia pestis),起源于非洲北部,生活在北非的沙鼠对该病具有免疫力,是该病原体的天然宿主。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假如是沙鼠(而非大鼠)在1万年前农业兴起的近东地区成为主要的粮食害鼠,人类的历史很可能会更加险象环生。

到目前,人们可能会认为黑鼠是欧洲的本地种,但体型较大的褐鼠(Rattus norvegicus)则肯定是近期定居的一个外来种。 虽然褐鼠有时也称为“挪威鼠”(其学名就是如此),这个名字在18世纪中叶很流行,但这是关于一个伟大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可怕谎言。 1728年左右,褐鼠来到英国,人们将此归咎于挪威的船只。 这一时期,褐鼠正在全欧洲蔓延,但在当时挪威还没有褐鼠。 在当时直言不讳批判君主立宪政体的一些人中,查尔斯·沃特顿(Charles Waterton)是一个古怪的旅行家和博物学家,他将褐鼠称作“汉诺威大鼠”(Phelps,1976)。 这简直是对1714年安妮女王驾崩后登上英国王位的汉诺威新教徒家族里的乔治一世至高无上权威的挑战。 虽然英国国内还有许多与安妮女王血缘关系更近的亲属,但由于他们是天主教徒,因此禁止继承王位。 褐鼠在这个时候到来,看起来像是对那个时代宗教迫害的一种审判。

褐鼠似乎起源于中国北部,在那里,野生的大鼠今天依然生活在远离人类活动的地洞里。 17世纪和18世纪,随着全球贸易的扩展,褐鼠也得到了广泛传播。 但也有证据表明,从中世纪的考古学遗迹和瑞士博物学家康拉德·格斯纳(Conrad Gesner)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人们早已在欧洲发现了褐鼠。 格斯纳在16世纪50年代描述了经常发生在褐鼠身上,却几乎不发生在黑鼠身上的白化病。 顺便说一下,这种白化病随后在19世纪早期导致了实验室用的白鼠和花斑鼠的产生(Donaldson,1915; Krinke,2000)。

18世纪褐鼠大批涌入欧洲西部的资料记载很多。 俄罗斯博物学家帕拉斯(Pallas)描述了大鼠1727年穿越伏尔加河的一次大迁移,这些大鼠大批滋生于阿斯特拉罕(Astrakhan)的房子里,然后扩散到俄罗斯(Donaldson,1915)。 这不太可能是第一次大迁移,因为到这一时期,褐鼠在整个欧洲出现的历史记录很频繁: 1722年在爱尔兰,1728年在英国,1735年在法国,1750年在德国。

与黑鼠相比,褐鼠更大、更重、更肮脏,且其褐色更鲜明,也更好斗,因此很快就取代了黑鼠。 褐鼠于1750年至1755年到达北美洲,很快就战胜了比它早来250年的黑鼠,成为北美洲的优势种。 褐鼠也战胜了很多其他动物,是普遍承认的全球最具侵略性、生态学上成功的生物入侵物种。 事实上,地球上的每一个偏远岛屿都被随着人类一起到来的褐鼠败坏了,紧接着就是大量本地物种的灭绝,比如毛里求斯的渡渡鸟、新西兰的不会飞的巨型螽斯(驼螽、丑螽)。

在大部分分布区,褐鼠现在都是人类生活区主要的共栖大鼠,特别是在温带地区,黑鼠被限制在沿海地区,很可能是由于敏感的温度需求。 黑鼠依旧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优势种,但在太平洋地区的很多地方,褐鼠和黑鼠都被波利尼西亚鼠(Rattus exulans,在新西兰称作“kiore”)取代了。

被大鼠糟蹋的痕迹,经常出现在粮仓内,也出现在许多其他日用品仓库里,几千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谴责。 和小鼠的情况一样,大鼠不仅仅沉湎于“盗窃”,给人类造成伤害和痛苦,它们还破坏建筑物和财产,经常出现在肮脏的地方,并且随地排泄。

本文节选自《不速之客:藏在家里的自然史》

《不速之客:藏在家里的自然史》

著者:[英]理查德·琼斯(Richard Jones)

译者:花保祯等

尽管我们今天生活在舒适、设备齐全的房子里,但我们仍然不断地遭遇不速之客,有一大群小动物侵略者觊觎我们的居所。无论是地窖里的甲虫,还是卧室里的蚊子,我们都无法完全躲开它们。事实上,它们已经成为我们和我们家庭的一部分。

本书以英国为中心辐射全世界,介绍了世界性分布的各种典型的小动物,探索它们如何逐渐适应进入人类家庭中生活。同时,本书附有鉴定指南,详细描述所列动物的外观、生活习性以及对人类的影响等等,读者可以了解到自己遇到的入侵者是何种生物,以及如何应对等基本生物学常识。

相关知识

人们推测,一定是猫首先遇到了人类
西昌市宠遇宠物服务中心怎么样
辟谣!猫能看到人类看不见的东西?黑猫更是不吉利?
猫狗在澳洲的“发家史”,人类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鸟打喷嚏一定是感冒吗
敦敦走了|回到喵星的猫咪,不需再被衡量生命的价值
微发布 | 我在校园遇到了触手可及的彩虹!
揭秘人类与宠物情仇:猫狗晋升人类各大宠物榜首
遇见你的猫游戏下载最新版
宠物狗遇车祸后的“荒唐闹剧”

网址: 人们推测,一定是猫首先遇到了人类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23266.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混养小鼠或有类似成人免疫系统 成
下一篇: 实验小鼠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