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对1型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夏夏,夏中元
基金项目
摘要:目的观察1型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大鼠稳定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情况,探讨其对心肌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I组、稳定HIF-1α组、自噬抑制组各8只。4组大鼠均腹腔注射质量分数1%链脲佐菌素柠檬酸盐缓冲液60mg/kg制备1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8周,IRI组、稳定HIF-1α组、自噬抑制剂组结扎左前降支30 min后松开结扎线再灌注2h,制备IRI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再灌注前1h,稳定HIF-1α组腹腔注射HIF-1α表达稳定剂二甲基草酰甘氨酸40mg/kg,自噬抑制剂组腹腔注射二甲基草酰甘氨酸40mg/kg+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苷10 mg/kg,假手术组、IRI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再灌注2h,采用ELISA法检测4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处死大鼠,采用TTC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微管相关蛋白B轻链3-Ⅱ(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Ⅱ,LC3-Ⅱ)、Bcl-2相互作用蛋白3(Bcl-2 ineracting protein 3,BNIP3)、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 结果再灌注2h,IRI组、稳定HIF-1α组、自噬抑制组心肌梗死画积[(43.92±7.34)%、(25.71±4.65)%、(39.24±6.43)%]、血清CK-MB水平[(801.32±86.54)、(512.61±52.32)、(721.42±77.32)u/L]及LDH水平[(621.12±69.13)、(400.23±39.45)、(599.32±55.45)u/L]均高于假手术组[0、(452.12±49.34)u/L、(350.43±37.24)u/L](P<0.05),且IRI组、自噬抑制组高于稳定 HIF-1α组(P<0.05),IRI组高于自噬抑制组(P<0.05)。再灌注2h,假手术组心肌结构正常,纤维组织无肿胀、紊乱,间质少量炎症细胞浸润;IRI组、稳定HIF-1α组、自噬抑制组心肌纤维间质组织肿胀,下突肌松,大量炎症细胞浸润,IRI组病变最严重,自噬抑制组次之,稳定HIF-1α组较轻。再灌注2h,IRI组、稳定HIF-1α组、自噬抑制组心肌组织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1.53±0.13、2.50±0.23、1.73±0.14)、LC3-Ⅱ相对表达量(1.48±0.12、2.43±0.21、1.65±0.15)、BNIP3蛋白相对表达量(1.40±0.09、2.32±0.19、1.67±0.13)均高于假手术组(1.00±0.00、1.00±0.00、1.0±0.00)(P<0.05),稳定HIF-1α组、自噬抑制组高于IRI组(P<0.05),稳定HIF-1α组高于自噬抑制组(P<0.05)。 结论稳定HIF-1α表达可能通过促进心肌组织LC3-Ⅱ、BNIP3表达增强心肌细胞线粒体自噬,发挥对1型糖尿病大鼠缺血IRI心肌的保护作用。
展开剩余74%
关键词:1型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自噬;缺氧诱导因子-1α;大鼠
通信作者:夏中元,E-mail:xiazhongyuan2005@aliyun.com。
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较非糖尿病心肌IRI加重,其机制与氧化应激、钙超载及自噬紊乱等有关。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是异二聚体转录因子,是细胞在低氧条件下反应的关键调节因子,在保护心肌免受低氧应激中起核心作用 [1] 。研究 [2] 证实,心肌细胞过表达HIF-1α对成年大鼠离体缺血的心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强心肌细胞自噬有关。但在常氧环境中,HIF-1α易被脯氨酸羟化酶降解失活,影响其功能,稳定HIF-1α表达可能具有心肌保护作用。本研究探讨稳定HIF-1α表达对1型糖尿病心肌 IRI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 HIF-1α、心肌组织微管相关蛋白B轻链3-Ⅱ(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Ⅱ,LC3-Ⅱ)、Bcl-2相互作用蛋白3(Bcl-2 interacting protein 3,BNIP3)检测试剂盒(美国CST公司),HIF-1α、LC3-Ⅱ、BNIP3 兔抗鼠一抗(美国L1-COR公司),质量分数1%链脲佐菌素柠檬酸盐缓冲液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美国Sigma公司),HRP标记的多克隆二抗、BCA检测试剂盒(英国Abcam公司),HIF-1α稳定剂二甲基草酰甘氨酸(dimethyloxalyl glycine,DMOG)、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苷(3-methyladenine,3-MA)(美国CSN pharm公司)。恒压恒流电泳仪(美国Bio-Rad公司),Odyssey双色红外激光扫描系统(美国Li-Cor公司),CX31正置荧光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
1.2.2 模型制备及药物处理4组大鼠禁食12h后腹腔注射质量分数1%链脲佐菌素柠檬酸盐缓冲液60mg/kg,3 d后尾静脉采血,检测血糖≥16.7mmol/L且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提示1型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造模成功后8周,IRI组、稳定HIF-1α组、自噬抑制剂组注射质量分数1%戊巴比妥钠60 mg/kg腹腔麻醉后固定于手术台,气管插管后连接动物呼吸机,于左锁骨中线第4肋间开胸并暴露心脏,用6-0尼龙线结扎左前降支30 min.然后松开结扎线再灌注2h,用医用无菌纱布覆盖;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再灌注前1h,稳定HIF-1α组腹腔注射DMOG 40 mg/kg,自噬抑制剂组腹腔注射DMOG 40 mg/kg及3-MA 10mg/kg,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1.2.3 血清CK-MB水平及LDH活性检测 再灌注2h,采集4组大鼠左心室血液5mL,离心半径8.6cm,12 000 r/min离心5min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K-MB、LDH水平,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2.4 心肌梗死面积检测 采用TTC法。采集血液后重新结扎左前降支,经股静脉注射质量分数1%伊文斯蓝染液1mL.至未梗死心脏区域蓝染,迅速摘取心脏并分成3份,-20℃冰箱速冻30 min。取1份心脏组织,制备厚约1 mm切片,于质量分数1%TTC 溶液中37℃避光孵育15 min,体积分数4%多聚甲醛固定15 min,红外激光扫描系统拍照。采用Image Pro Plus 6.0图形分析系统分析心肌梗死面积。正常心肌呈蓝色,缺血心肌呈砖红色,梗死心肌呈灰白色。
1.2.5 心肌组织病理检查 取1份心脏组织,切取左心室组织,甲醛固定后脱水、石蜡包埋,连续厚0.5μm切片,脱蜡水化,HE染色封片。每张切片随机选取5个视野,荧光显微镜拍照,使用Image Proplus 6.0图形分析系统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
1.2.6 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HIF-1α、LC3-Ⅱ、BNIP3蛋白相对表达量取1份心脏组织,充分研磨后加入RIPA裂解液裂解30 min,4℃,离心半径8.6cm,12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收集即为总蛋白,采用BCA法进行蛋白定量。取20μg总蛋自,加入5×SDS-PAGE蛋白上样缓冲液20μL,煮沸5min,进行SDS-PAGE电泳分离;采用湿转法将蛋白转移至PVDF膜;4℃、体积分数5%脱脂牛奶常温封闭1h;加入兔抗鼠一抗HIF-1α(1:1000)、LC3-Ⅱ(1:1000)、BNIP3(1:1000)、GADPH(1:1000)4℃孵育过夜;TBST溶液清洗3次,每次10 min;加入HRP标记的多克隆二抗HIF-1α(1:1000)、LC3-Ⅱ(1:1000)、BNIP3(1:1000)、GADPH(1:1000)室温孵育1h;TBST溶液清洗3次,每次3 min;Odyssey红外扫描显影仪扫描并测定条带灰度值。以GADPH为内参,计算HIF-1α、LC3-Ⅱ、BNIP3 蛋白相对表达量。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GraphPad Prism version 6.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4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4组大鼠血清CK-MB和LDH水平及心肌梗死面积比较
再灌注2h,IRI组、稳定HIF-1α组、自噬抑制组心肌梗死面积、血清CK-MB及LDH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IRI组、自噬抑制组高于稳定HIF-1α组(P<0.05),IRI组高于自噬抑制组(P<0.05)。见表1。
2.2 4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改变
再灌注2h,假手术组心肌结构正常,纤维组织无肿胀、紊乱,间质少量炎症细胞浸润。IRI组、稳定HIF-1α组、自噬抑制组心肌纤维间质组织肿胀,下突肌松散,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且IRI组病变最严重,自噬抑制组次之,稳定HIF-1α组较轻。见图1。
2.3 4组大鼠心肌组织HIF-1α、LC3-Ⅱ、BNIP3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
再灌注2h,IRI组、稳定HIF-1α组、自噬抑制组心肌组织HIF-1α、LC3-Ⅱ、BNIP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且稳定HIF-1α组、自噬抑制组高于IRI组(P<0.05),稳定HIF-1α组高于自噬抑制组(P<0.05)。见表2及图2。
3 讨 论
糖尿病可增加心肌对IRI的易感性,影响心肌细胞内信号转导,使心肌对缺血的调节发生障碍[3] 。心肌IRI可导致心肌梗死,且IRI越严重,心肌梗死面积越大。CK-MB是心肌损伤的标志物,心肌IRI时血清CK-MB升高[4] 。LDH水平增高提示心肌炎症性损伤[ 5] 。HIF-1α是对氧敏感的转录因子,在缺氧状态下能调控下游促红细胞生成素、血红素氧合酶-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等多种促细胞生存基因的转录激活,发挥心肌保护作用,但在非缺氧环境中易被降解,应用HIF-1α稳定剂可避免其被降解[6] 。刘艳等[7] 报道,HIF-1α稳定表达可抑制线粒体途径介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发挥对IRI心肌的保护效应。本研究结果显示,再灌注2h,IRI组、稳定HIF-1α组、自噬抑制组心肌组织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心肌梗死面积、血清CK-MB及LDH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且IRI组、自噬抑制组、稳定HIF-1α组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依次增高,心肌梗死面积、血清CK-MB及LDH水平依次降低;假手术组心肌结构正常,IRI组、稳定HIF-1α组、自噬抑制组心肌纤维间质组织肿胀,下突肌松散,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且IRI组病变最严重,自噬抑制组次之,稳定HIF-1α组较轻;提示稳定HIF-1α表达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轻心肌IRI,发挥心肌保护作用,抑制自噬可减弱HIF-1α的心肌保护作用。
自噬被认为是心肌IRI最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文献[8] 报道,自噬通过清除受损的细胞器(破碎的线粒体)、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细胞内病原体或回收细胞成分,在细胞体内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增强自噬可使细胞损伤最小化,并加速组织恢复,从而保护心肌细胞][9] 。BNIP3是线粒体外膜蛋白,在自噬体-溶酶体融合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是功能性线粒体自噬必需的蛋白[10-11] 。LC3-Ⅱ是细胞自噬的标志物,其表达增高提示自噬增强[12] 。文献[13-14] 报道,HIF-1α可通过激活下游蛋白BNIP3表达,诱导线粒体自噬,促进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存活。宋海岩等[15] 报道,敲除缺血缺氧大鼠心肌H9C2 细胞株HIF-1α基因表达,细胞LC3-Ⅱ/LC3-Ⅰ比值及心肌细胞活性降低,认为HIF正向调控缺血缺氧的自噬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再灌注2h,缺血再灌注组、稳定HIF-1α组、自噬抑制组心肌组织LC3-Ⅱ蛋白相对表达量、BNIP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假手术组,且稳定HIF-1α组、自噬抑制组、缺血再灌注组依次降低,提示稳定HIF-1α表达可能通过促进心肌组织LC3-Ⅱ、BNIP3表达,增强自噬,进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但本研究为动物实验,确切结论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