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广西农牧工程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40年,其前身为广西省立柳州高级农业职业学校,由著名农学家、教育家马保之博士创立,最初开设农林、畜牧兽医两科。彼时,学校承载着推动广西农业现代化、培育专业人才、增加农民收入的使命,在艰难时局中应运而生。
进入21世纪,学校发展驶入快车道。2003年晋升为第一批自治区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7年晋升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9年被认定为自治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目前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自治区五星级学校、广西“双优计划”建设单位、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校、自治区绿色学校、自治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自治区文明小区。
历经80余载风雨洗礼,学校坚持“自强不息 德技并修”,扎根八桂大地,秉持初心,从一所初创的农业职业学校发展成为如今专业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成果丰硕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学校现有在校生是全国农牧类专业在校生人数最多的学校,建校至今,为社会培养了7.8万多名技术人才,为乡村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八桂畜牧兽医人才的摇篮”。
农校姓农 培养“一懂两爱”人才
学校坚守“农校姓农”初心,聚焦“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人才培养目标,办学实力与规模持续跃升。先后荣获全国第三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第二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自治区五星级学校、自治区“双优计划”建设单位、自治区“三全育人”典型学校等多项荣誉,同时被认定为自治区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广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广西科普教育基地。
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从2016年的1386人增至2025年的7617人,增长了5.5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设置联合办学点,在校大专学历学生438人。在社会服务领域,2021年至今累计培训基层农技人员、水库移民、高素质农民等农村实用人才12403人,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办学条件持续优化。2018年以来,学校通过自治区级办学条件达标项目建设,实现“1卓越4达标”:学历教育在校生规模是“3600人以上”卓越标准的2.11倍;教师配备、校舍面积、实训条件、图书配备均达到达标等级,学校占地、信息化建设等非核心指标同步达标。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学校着力完善“双师型”队伍建设,创新“七级递进”精准培养模式,2021年以来,教师队伍中6人晋升正高职称、14人晋升高级讲师,新增“双师型”教师21人,涌现出全国轻工技术能手2人、自治区新型农民培育教学名师5人,教师获国家级竞赛一等奖等荣誉5项、自治区级一等奖等荣誉22项。科研与教学能力同步提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柳州市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2项,桂林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4个自治区级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品牌专业通过验收,新增2个广西优质专业、1个自治区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首批广西职业教育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课程与资源建设成果丰硕,建成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1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门,打造畜禽生产技术、宠物养护与经营2个自治区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东盟国际化职业教育资源11项(数量居全区中职首位),并牵头完成“越南国家职业标准开发项目”中畜禽种繁育人员(初、中级)2项职业标准制定。
校企融合 构建产教协同育人新格局
学校牵头组建广西现代畜牧业职业教育集团(吸纳56家行业企业参与),并深度融入中国现代畜牧业职教集团、广西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等平台,推动人才培养集团化、体系化发展。与广西扬翔集团校企共建的全国首家智慧猪场实训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首届畜牧类专业智能化养殖实践基地建设研讨会在学校举办,“智慧猪场实训中心”遴选为2025年广西信息化赋能高质量发展案例。华南农业大学、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等全国20余所高校、职业院校的领导及师生650余人次参观了实训中心,进一步扩大了智慧养猪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的示范作用。
深化“七个共同”校企合作模式。学校开展自治区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渗透融合“实习+就业”模式,促进学生就业质量,就业率达96%以上。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与优质资源引入教学实践,与柳州市柏恩宠物医院、广西扬翔集团等共建宠物医院、智慧猪场实训中心等实践基地,1个项目被认定为广西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产教融合育人成效显著提升。
专业建设形成特色集群。学校以畜禽生产技术(自治区级品牌专业)、宠物养护与经营两个传统优势专业为核心,构建起畜禽生产技术专业群、宠物养护与经营专业群两大优质集群,同步培育休闲农业生产与经营、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两个特色专业群,覆盖畜禽养殖、电子商务、装备制造等六大领域,形成“2优2特”的专业发展格局。
职普融通圆学子大学梦。学校与广西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制造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广西城市职业技术大学等本科院校开展联合办学,构建“中职—高职—本科”升学通道。2021年以来,7237名学生参加升学考试,4647人被高职(大专)院校录取,231人就读本科。
技能竞赛展风采。学校不断夯实“金地”根基,创新“虚拟仿真+模拟猪场+实物实训”三级体系,建成全国首家智慧猪场实训中心,带动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等5所院校建产教平台。建成5个自治区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1个全国一流智慧猪场实训中心。举办职业教育活动周暨职业教育体验活动,深化校企合作,展现师生技能风采,吸引各界人士咨询,扩大了学校影响力。2021年以来,学生斩获国家级技能竞赛一等奖等荣誉23项、自治区级一等奖等荣誉244项,获自治区教育厅文明风采一等奖117项、二等奖183项、三等奖231项。
西南标杆 铸就农牧人才培育摇篮
近年来,学校开设畜禽生产技术、宠物养护与经营、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等19个专业,覆盖农林牧渔、信息技术、财经商贸等六大类,涉农专业在校生5758人,占比74.93%。
创新推行“12+3”模式。学校积极投身乡村人才培育,精准承接水库移民、高素质农民、基层农技人员3项重点培训项目,严格抓好培训过程管理,创新推行“12+3”模式——12天送教下乡扎根田间地头、3天到校集中考核强化实效,既贴合农民生产实际,又保障培训质量,获项目方与学员广泛认可。凭借专业教学实力,《“五方联动”滴灌式农民种养技术精准培训的实践探索》被列入全国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培训典型案例公示名单,在广西农民教育培训教师说课大赛中斩获一等奖1项、优秀奖1项,彰显了培训工作的专业水准。
服务乡村振兴有动力。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以吃苦耐劳、技能扎实著称,广泛扎根于长江以南及西南地区。在广西扬翔、广东温氏、广西桂柳等知名农牧企业中,30%以上技术骨干出自学校。在广西市县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中,20%以上为学校校友,学校因此被誉为“八桂畜牧兽医人才的摇篮”,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
面向东盟有活力。学校主动服务对外开放战略,国际化职业教育成果丰硕。2024年新增面向东盟国际化职业教育资源4项,包括国际化教材1项、国际化课程1项、国际化培训资源包2项;截至2024年底,累计拥有此类资源11项,数量居全区中职学校前列。同时,深度参与“越南国家职业标准开发项目”,成功开发畜禽种繁育人员(初、中级)2项职业标准,为东盟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借鉴,助力农牧技术与标准跨境共享。
学校扎根八桂、辐射西南,始终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2018年以来累计输送毕业生11717人,其中农类毕业生8964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以“吃苦耐劳、专业扎实”深受用人单位认可。社会服务能力突出,2018年至今开展基层农技人员、水库移民、职业农民等培训21796人次,为农村培育了大批实用技术人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继续秉承“农校姓农、为农育才”的初心,以昂扬之姿深耕农牧教育,以奋进之势勇担时代使命,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服务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续写新的华章,让“农牧摇篮”的荣光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蒋漓生)
相关知识
2023年广西农牧工程学校招生网址是什么?
广西农牧工程学校与企业携手共建宠物医院,开启校企深度合作新篇章
广西农牧工程学校专业有哪些?专业介绍
3项特等奖、6项一等奖!广西农牧工程学校师生在第三届全国宠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表现出色
广西农牧工程学校选手在“校园杯”全国职业院校宠物美容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2023年广西农牧工程学校有哪些招生专业?
击鼓催征稳驭舟 奋楫扬帆启新程——广西农牧工程学校召开2024年春学期开学工作会议
校企携手共建宠物医院,开启宠物健康新征程!——广西农牧工程学校
广西农牧工程学校召开畜禽生产技术、宠物养护与经营专业群组群逻辑分析与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与提升项目启动会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农牧专宠物医院——广西农牧工程学校
网址: 广西农牧工程学校:八十五载深耕 铸就农牧人才摇篮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238756.html
上一篇: 国海证券:动保行业“马太效应”加 |
下一篇: 宠物店经营策略和管理论文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