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给它准备好狗粮,晚上带它去滨江散步,周末还要给它做鸡肉蔬菜泥。”在互联网公司做运营的小林,在阳台隔出了自家狗狗的专属区,“朋友说我对狗比对自己好,可它明明是我的家人啊。”
这样的想法正在成为主流。《2025 宠物行业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近六成养宠人将宠物纳入长期生活安排,58.5%为其打造专属空间,85.5%养宠是为“获得情绪价值、缓解孤独和焦虑”。
情感重构:从附属品到生活共同体
“以前觉得宠物就是宠物,现在更像室友。” 住在厦门的“95后”小吴,去年带着猫咪搬进新租的家,“它晚上会趴在我枕头边打呼噜,加班晚了,一开门就看见它蹲在玄关等我,每次都让我有点想哭。”
在空巢老人占比日益提高、独居青年超过9200万的中国,越来越多人选择宠物,正是因其能填补“情感赤字”。
来源:《2025宠物行业消费趋势报告》
随着宠物地位提升,宠物友好型场所不断涌现,宠物主题餐厅、咖啡馆等场景化消费备受青睐。在上海,宠物友好健身房兴起,全国首家宠物健身房也在此开业,小狗小猫们有了专属运动基地。
来源:小红书
出行领域同样瞄准宠物市场,滴滴宠物快车在全国上线,解决带宠打车难题。海南航空、南航等多家航空公司升级服务,推出宠物进客舱、宠物专属座位等选项,让宠物与主人的出行不再受限。这些场景化消费,极大拓展了宠物与主人共同的生活空间。
来源:《小红书2024宠物行业洞察报告》
疗愈力量:无声的心灵医师
“做动物方舱时,有人骂我‘本末倒置,不以人为本位’,但做疗愈犬后,没人骂过我。”上海三三宠物公益服务中心的翟江说起这话时,带着点感慨。他带的10只疗愈犬,已经服务了近8000人,从自闭症儿童到敬老院的老人,都被这些小家伙“治愈”过。
这些疗愈犬的公益活动,总在细微处藏着动人的力量。一开始,有人拘谨地在远处观望,孩子们会怯生生地伸出手指,老人们则带着点试探抚摸狗狗的背。慢慢的,笑声多了起来——自闭症孩子会对着狗狗微笑,疗愈犬们在养老院会主动用鼻尖轻触老人手背。“它更像是一个能读懂情绪的毛茸茸的家人。”中心负责人介绍道。
但它们并非天生“懂事”。“脱敏训练要能忍受被拽毛、踩脚;情绪识别课上,它们要学会分辨哭泣和笑声,听到前者会安静依偎,听到后者则会跳起来互动。就像教孩子察言观色,”负责人说,“但狗狗比人更纯粹,它们的安慰不带任何目的。”
场景融合:生活的参与者
从猫咖、狗咖,再到水豚咖啡馆,特色宠物空间在主要城市兴起。在上海首家卡皮巴拉咖啡馆Capyland,两只8个月左右大的水豚“呆呆”和“土豆”正趴着吃草。一位客人蹲在旁边,“看它们嚼草能看走神,好像烦恼也被嚼碎了。”
店主小郑以前曾在大厂过着“996”的生活,创办这家店的初衷很简单,“卡皮巴拉那种‘天塌下来先吃草’的peace,太适合当现代人的精神图腾了。现代人非常需要允许自己像水豚那样发呆的权利”。
这家今年五月开业的水豚咖啡馆,外国顾客占比近半。很多人带着水豚周边前来合影,还有外国人试图让现实中的卡皮巴拉模仿玩偶姿势,特意来验证“能不能顶橘子”。
“其实水豚啥也没做,但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在说‘不用急,慢慢来’。”店员笑着说,“这就是水豚的魔力,它们不是来陪你玩的,是来告诉你偶尔浪费时间也没关系。”
宠物业态的升级暗合着人的需求变化: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撸宠",而是寻求沉浸式的精神共生。就像Capyland主理人说的:“我们不是仅仅在卖咖啡,而是在提供一个让人和动物一起发呆与放空的角落。”
共生文明的温度刻度
从咖啡馆里的一起发呆,从疗愈犬的温柔依偎,到家里的日常陪伴,宠物正在变成我们生活里的万能搭子。它们不会说安慰的话,却能在你落泪时安静陪伴;不懂健身计划,却能陪你跑完最后一公里;甚至不用做什么,只要趴在那里,就成了治愈焦虑的良药。
从“附属品”到真正的“生活搭子”,这种身份跃迁背后,是人类对亲密关系的重新定义。我们不再需要通过掌控或被掌控获得安全感,而是在平等的陪伴中彼此支撑。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相关知识
为什么宠物正在成为当代人的「生活搭子」?
宠物,成为「人生搭子」
搭子社交兴起,动物文学成热门
为什么宠物,开始成了更多人的运动搭子?
“电子”:年轻人的生活“搭子”
为什么猫容易成为厕所搭子 猫咪有哪些特性
滳滴宠宠上线宠物交友搭子户外玩耍搭子萌宠搭子本地单身交友搭子
“搭子社交”:青年社交模式的新表征
人类幼崽的宠物搭子
幸福的毛孩子们:我的过冬萌宠搭子大揭秘
网址: 为什么宠物正在成为当代人的「生活搭子」?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238779.html
上一篇: 宠物健康免疫证 |
下一篇: 免疫以后,对散养户猪牛羊免疫证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