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行为主义派,你们是幼稚心理学,只研究动物和儿童的心理。”其实,确实是这个样子的,行为主义很多的理论都建立在对动物和儿童的实验研究之上。今天我们就共同的来探索一下从小动物“萌宠”实验而得来的行为主义观点。
行为主义创始人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在研究唾液在消化作用的过程中发现,当给狗吃食物的时候,狗会分泌大量的唾液,并且吃干食要比吃流食分泌的更多;紧接着,他将声音和食物相结合,保证声音和食物出现的时间大致同步。经过多次结合之后,发现只要铃声一响,狗就会分泌唾液。这种一定铃声刺激条件下,萌宠分泌唾液的现象被巴普洛夫称为“经典性条件反射”。由此,巴普洛夫进一步得出了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学习规律。具体如下:
一、无条件反射VS条件反射
(一)内涵释义
无条件反射:是指不需要学习,先天具备而自动产生,并且同一物种的无条件反射大体相同。无条件反射的例子有:灯光熄灭后人的瞳孔会放大,听到巨大的声音时人会跳起来,食物进入口中时人会分泌唾液等等。无条件刺激引起无条件反应形成了无条件反射。在上述巴普洛夫实验中,食物就是无条件刺激,而唾液分泌则是无条件反应。
条件反射则正好相反,它需要通过经验或学习获得,并且在同一物种的不同成员中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巴甫洛夫实验室的狗听到铃声时分泌唾液,或者人闻到牙科诊室的气味时会感到牙疼等,这些都是条件反射。
(二)图解简记
二、泛化VS分化
(一)知识释义
泛化在条件反射形成后的初期,它是指建立起联结关系后,相类似的刺激物未曾与无条件刺激相结合,但也能引起反应,这种现象就是泛化现象。例如:巴普洛夫的实验中,给狗摇铃铛狗会分泌唾液,但是出现敲鼓的声音狗也能分泌唾液,这就是泛化。简单来说,就是分不清刺激物和刺激物的相似物。
分化是通过强化训练,即只在原来条件刺激物出现时才给予强化,而类似刺激物出现时不予强化。久而久之类似物就不能引起条件反射了,这就是分化。例如:学生能够清楚的分清自己的“己”和已经的“已”。简单来说,就是分得清刺激物和刺激物的相似物。
(二)图解简记
以上就是今天我们分享的知识点释义,下面我们来做两道练习题,对知识进行巩固:
1.小学生小月最近学习了“未”这个字,老师告诉小月这个是“未来”的“未”,于是小月最近无论是看到“未”字还是“末”字,头脑中马上想到的都是“未来”这个词。这种现象属于( )。
A.保持 B.消退 C.分化 D.泛化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泛化的含义。泛化在条件反射形成后的初期,它是指建立起联结关系后,相类似的刺激物未曾与无条件刺激相结合,但也能引起反应。从题干中可以看出,小月对于“未”和“末”都能引起相应想起“未来”一词的反应,故应该是泛化,选择D选项。
2.小红因为小时候被猫严重抓伤过,从那以后她对具有爪的动物都十分惧怕,这种现象属于刺激的( )。
A.分化 B.泛化 C.消退 D.抑制
2.【答案】B。解析:刺激的泛化是指人和动物对相似刺激做出相同反应,刺激的分化是人和动物对相似刺激做出不同反应。题干中小红因被猫挠伤,所以对所有有爪的动物都产生惧怕是刺激泛化的表现,所以此题选B。
中公教育解析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公教师资格考试)
回复【试讲汇总】获得教资面试各学科试讲亮点
回复“520”查看全部学科题本梳理+易错指导+示范课视频!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文来自中公教师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相关知识
经典条件反射与工具性条件反射在营销中的应用及其区别
条件反射和习惯的起源
消费者行为学课件(全).ppt
疯马牛萌宠乐园丨萌宠乐园客流旺盛的深层原因及宝贵经验的借鉴
有哪些知名的萌宠公众号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实验的狗狗们,后来性情大变,它们经历了什么?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宠物领养启示,宠物领养启事【唯觅宠物,网络寻宠平台】
湖南省株洲市宠物领养启示,宠物领养启事【唯觅宠物,网络寻宠平台】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宠物领养启示,宠物领养启事【唯觅宠物,网络寻宠平台】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唯觅宠物,网络寻宠平台】寻狗启示,寻猫启示,丢失宠物,找狗,招领启事,寻狗主人,寻宠启事
网址: “萌宠”的启示——经典性条件反射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28692.html
上一篇: 看见可爱的小动物就想一屁股坐死, |
下一篇: 宠物的心理世界:一场深入心灵的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