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抗菌药在宠物临床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在宠物临床的合理应用

摘要:抗菌药在宠物治疗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它们的种类众多,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然而,由于不当的药物使用,特别是滥用,导致了大量的药物浪费,并可能引发更多的副作用,从而导致细菌的耐药性,给宠物带来更大的损失,因此,在实践中,必须坚持正确的药物使用方法。这篇文章详细阐述了常见的抗生素的种类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它们,为医生在使用这些药物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关键词:兽用抗菌药;宠物临床;药物应用

引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宠物已成为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的健康和安全也受到了极高的关注。因此,宠物医疗行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对宠物的关爱和照顾。目前,宠物感染性疾病依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而针对这些疾病的抗菌药物也变得尤其重要,它们的种类繁多,作用机制也不尽相同,并且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由于滥用、超适应症应用抗生素的情况日益普及,使得宠物对这些药物产生了极大的耐受性,并且出现了大量副作用,这给宠物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极大挑战,因此,如何正确使用这些抗生素,已经成为宠物医生与宠物主人共同关注的焦点。

1.宠物临床所使用抗菌药的分类

1.1按照化学结构进行分类

在宠物临床当中,所使用的抗菌药按照化学结构的分类,可以整合出以下抗菌药种类:

β-内酰胺类药物有多种,其中包括青霉素、苯唑西林、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药物,分为一代、二代、三代和四代;单环β-内酰胺类药物,例如氨曲南;碳青霉烯类药物,例如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美洛培南;β-内酰胺酶抑制剂,例如克拉维酸和舒巴坦。红霉素、罗红霉素和替米考星属于大环内酯类,而林可胺类则包括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氨基糖苷类则包括链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托布霉素和大观霉素【1】。多种菌素可以用来制造肽,包括多黏菌素B、黏菌素和杆菌肽。此外,还可以使用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来制造酰胺醇,如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此外,还可以使用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来制造糖肽。最后,还可以使用磺胺嘧啶、磺胺异嗯唑和磺胺甲嗯唑来制造。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生长,例如甲氧苄啶和二甲氧苄啶。喹诺酮类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生长,例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硝基咪唑类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生长。

1.2按照微生物作用方式分类

宠物临床中所使用的抗菌药物按照生物作用方式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I类药物可以用于繁殖期,也可以用于快速消灭细菌。II类药物可以用于静止期,也可以用于慢性消毒。III类药物可以用于快速抑制细菌,包括大环内酯类、林可胺类、四环素类和酰胺醇类。IV类药物通常具有缓解作用,如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

1.3按照抗菌谱进行分类

宠物临床中所使用的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谱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抗生素是一类有效的药物,它们可以抑制5-c菌的生长,并对G一茵产生有效的影响。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抗生素,如氨基糖苷和多肽,它们可以提供广谱的抗生素,如四环素、酰胺醇、喹诺酮和磺胺。抗真菌药物包括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抗厌氧菌药物包括甲硝唑和替硝唑。

1.4按作用原理分类

宠物临床中所使用的抗菌药物按照作用原理可分成以下类型:

抗菌药物可以通过阻断细菌的生长和分化来抵御病原体的侵害,包括万古霉素、磷霉素、大环内酯类、林可胺类、酰胺醇类、磺胺和甲氧苄啶。此外,这些药物还可以通过改变叶酸的代谢来阻碍病原体的生长,并且可以降低胞浆膜的通透性,如多黏菌素、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和酮康唑。

2.兽用抗菌药在宠物临床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应用兽用抗菌药是改善病情、降低副作用和抑制细菌耐药性的重要手段。在临床实践中,应该根据抗菌药的使用指征,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兽医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潜在的疾病风险、潜在的威胁、细菌的耐药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效益、对动物来源的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的威胁。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必须遵守《兽药管理条例》《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且坚决杜绝非法使用人用抗生素,避免超出正常的治疗范围和剂量。

2.1兽用抗菌药治疗应用知道原则

2.1.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时使用抗菌药物

在给动物开具兽用抗菌药的处方之前,兽医需要对它们的疾病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如果它们的疾病史、症状、病理改变、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都表明它们是细菌感染,那么就可以考虑使用这种药物【2】。此外,如果它们是由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和真菌感染引起的,也可以考虑使用这种药物。在没有可靠的细菌和病毒感染的证据支持的情况下,应避免采取抗生素治疗。

2.1.2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

在选择兽用抗生素时,应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和对药物的敏感性来决定。因此,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于被诊断为细菌感染的动物,应该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及时收集样本并进行病原学检测,以便尽快确定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如果发现既往使用的抗生素对新出现的细菌或病毒都有敏感性,应该优先考虑使用老药,并根据这些信息来调整治疗方案。如果发现既有人类也有动物,那么应该优先考虑使用动物专用的抗生素。如果确定了细菌的种类,那么应该优先考虑使用窄谱的抗生素。

2.1.3兽用抗菌药的经验性治疗

当兽医确认患有细菌性感染时,他们需要综合考虑感染部位、病情、使用抗生素的历史和治疗反应,以及当地的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如果没有确定的病原菌和药敏结果,他们需要先进行抗生素治疗,然后再根据之前的治疗效果来调整用药方案。

2.1.4依据抗菌作用及其药代动力学特点选择使用抗菌药

根据“各类抗菌药物简介”,不同的抗生素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和药物代谢途径,因此它们具有独特的临床适应症。为了更好地控制疾病,临床兽医需要根据这些特征,选择最合适的抗生素。比如,针对动物的肠道感染,可以使用氨基糖苷类,这类药物的内服吸收率较低;而针对动物的细菌性或支原体性肺炎,除了使用对致病菌具有良好的敏感性之外,还需要使用能够在肺部组织中达到更高浓度的药物,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例如,替米考星和泰妙菌素。

2.1.5综合感染动物的病情、病原种类及抗菌药特点制订治疗方案

根据病原体的特性、感染的范围、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受试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应该制定一个针对性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的种类、剂量、服用方式、服用时间、疗程以及联合用药等。

(1)品种选择

在确定病原菌的种类和药敏反应后,最好选择具有较高抗菌活性、广泛的作用范围、安全的剂量以及较低的成本。在实践中,应该根据可能的病原体和当地的耐药情况来决定是否采取治疗措施。如果一个动物或一群动物患上了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疾病,应该查明其原因,并采取措施改变不良的生产方法和饲养管理,以消灭感染的细菌。为了避免耐药性的发生,应当严格遵守国家规定,不得在没有获得管理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滥用人用抗生素。在使用列入食品动物特殊使用级别的抗生素之前,应当进行严格的药敏试验,并结合相关的流行病学资料,以确保该药物的安全性。

(2)给药剂量

根据不同的抗生素的推荐剂量,应该给予适当的治疗。对于重症感染(如败血症)和难以用常规抗生素治疗的部位感染(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应选择较高的抗生素剂量;而对于单纯的尿道感染,如果尿药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则可以使用较低的抗生素剂量。

(3)给药途径

为了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重症和全身性感染患者建议采取静脉注射的方式,以加快药物的吸收;而轻度和中度症状患者则建议采取肌肉注射、皮下注射或口服的方式。同时,为了防止出现过敏反应和耐药菌的形成,建议在治疗全身性和脏器感染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使用局部的抗菌药物。少数情况下,抗生素的局部使用是必要的,比如,当全身治疗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时,可以考虑使用局部药物来补充治疗,比如奶牛乳腺炎。对于某些皮肤表层、口腔、阴道等黏膜表面的感染,应当采取局部治疗的方式,以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同时也要注意避免使用那些对全身有害的药物。为了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建议使用低刺激性、易于吸收、不会引发耐药性和过敏反应的杀菌剂。在群体给药时,无论是混饮还是混饲,都必须按照兽医的处方进行,并且必须有证据表明这种情况是由细菌引起的,而且需要进行治疗。在给药之后,应该持续监测饲料或饮水中抗生素的含量,并严格按照兽医的指示进行剂量和疗程。为了确保药物的有效分布,混饲时应该确保每只动物都能获得充足的治疗剂量。

(4)给药间隔

为了确保药物有效地抵御疾病,应当遵循药动力学与药效学的统一原则,并严格按照国家兽药质量标准的规定,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

(5)疗程

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因感染的类型而异,但都应该充分考虑。对于普通的感染性疾病,建议连续使用3~5天,而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如支原体病,则需要更长的治疗时间,通常需要5~7天。在症状消失后,最好再使用1~2天。

(6)抗菌药联合应用

对于那些尚未被确定的严重感染,以及那些单一抗生素无法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和重症感染,以及那些治疗时间较长,病原菌容易产生耐药性的感染,比如深部真菌病,应该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3.兽用抗菌药治疗性预防应用指导原则

3.1治疗性预防用药的目的

为了防止特定病原菌引起的感染,应该在特定时间和动物群体中采取预防措施。

3.2治疗性预防用药的指征

对于那些没有明显的细菌感染迹象,但仍处于易受致病菌感染的高危动物群体,在养殖场发生感染动物,需要将其隔离并采取治疗措施时,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播,可以采取群体治疗性预防措施,使用抗生素来控制和消除这种疾病。兽医应该仔细观察动物的病情变化,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

为了防止动物患上严重的疾病,应该采取更有效的预防措施。例如,在动物接受长途运输、转群或季节变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然而,由于抗生素的局限性,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它们【3】。请勿在任何时候给没有疾病风险的健康动物使用常规的预防药物,也不要将大量的预防药物用于替代良好的饲养管理。

在使用治疗性预防药物时,应该积极纠正可能增加感染风险的原发疾病或基础状况。如果这些疾病可以得到治愈或改善,那么这种药物的价值就会更高。但如果这些疾病无法得到治愈或改善,那么这种药物的效果就会有限。因此,在权衡利弊后,应该谨慎地考虑是否使用这种药物。

早期发现疾病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尤其是在动物群体中,应该尽早使用抗生素来预防和控制疾病。

在没有特殊疾病的情况下,不建议使用抗生素来预防病毒感染。

3.3抗菌药物的选择

在考虑到动物可能会患上的疾病,以及抗菌药的有效性和成本效益的前提下,应该尽量选择那些具有较高抗菌活性、安全性高、成本低廉的抗菌药,而不是那些容易导致交叉耐药的药物。此外,也不应该把WHO认定地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的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药物用于预防。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多种细菌的感染,应该采取单一的抗生素,而非多种抗生素的混合使用,以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

3.4给药途径

根据患者的症状、药物的类型、性质以及药效学特点,确定最佳的给药方式。对于群体性的预防措施,通常会采取混饲和混饮的方式,以获得更佳的效果,而对于那些溶解度较高、稳定性较差的药物,则需要使用混饲的方式。为了有效的预防疾病,应该使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法,无论是通过注射还是局部给药。同时,应该避免使用任何含有抗生素的原材料或残渣进入动物的饲料和饮水中。

结语

为了有效地应用抗菌药物,必须深入了解影响药效的各种因素,并结合宠物临床和药理学的知识,以便更好地发挥其疗效,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韩婧娥,李晓,赵文鹏,高健,秦顺义. 上海地区宠物犬源沙门菌的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J]. 中国兽医杂志,2022,58(11):54-58.

[2]耿娟,韩荣嘉,刘建华,陈上将,翟亚军,范钟锈,苑丽,吴华. 宠物猫源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22,56(04):634-641.

[3]张勇超,田苗苗,王思寒,刘广芹,孙虎芝,郑倩,任慧英,潘强. 宠物常见细菌性疾病及其防治研究进展[J].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22,47(03):112-117.

[4]王倩倩. 宠物源大肠杆菌tet(X4)基因的流行及传播机制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22.

[5]朱道咪. 长春市部分宠物医院气载头孢噻肟耐药菌分布规律及耐药情况分析[D].吉林农业大学,2021.

相关知识

抗菌药在宠物临床的合理应用
宠物临床常见消毒剂的分类及应用
合理合规使用宠物抗菌药,东西部兽医联合汉维宠仕及多家协会、专家发起联合倡议
中药注射剂在宠物医疗的合理应用.docx
当前临床兽用抗菌药有哪些种类?
医用臭氧在宠物医疗中的临床应用.docx
临床资讯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附247株检测报告
影像技术在宠物临床中的应用.pdf
支持疗法在宠物临床中的应用课件

网址: 抗菌药在宠物临床的合理应用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294078.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冠毛犬滥用抗生素的危害(以宠物为
下一篇: 宠物尿血结石药排行榜:五大热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