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6月12日电 (记者 应妮)第十六届“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遗演出季”正在恭王府大戏楼上演,并将持续至6月17日。总计九天的演出将由五场古琴和四场昆曲演出组成,来自高校的古琴社团和昆曲剧目为演出季平添一抹青春亮色。
为庆祝“古琴艺术”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周年,演出季首场演出定于6月9日举办古琴名家名曲与琴歌专场。6月14日、15日,“古琴名家名曲”连演两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悉数登台。老、中、青三代琴人同台,亦充分体现了20年来,在恪守传统,挖掘经典的“非遗”理念下,古琴艺术得到的有效保护、传承以及前所未有的发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林晨(左)和天津音乐学院教授王建欣表演琴箫合奏 恭王府博物馆供图 来自昆曲发源地的昆山当代昆剧院联合昆山“小昆班”,10日晚为本次演出季拉开昆曲专场的帷幕。除了传统折子戏,他们还将带来几个非同寻常的剧目:《芦花荡》和《小放牛》。众所周知,历史上恭王府的堂会向来名伶汇聚,《五十年来北平戏剧史材》一书中记载了1887年恭王府堂会戏的戏目单,萃集了当时京中各大名班的诸大名伶,连演数场,演出剧目达70余出,创当时王府堂会戏规模盛大之先例。以上两个剧目即从恭王府《1885年堂会戏单》选出。在同一所大戏楼内,穿越历史再现当时盛景,是当下的记录亦是历史的重现,以此庆祝恭王府博物馆创建40周年。
恭王府非遗演出季昆曲专场剧照 恭王府博物馆供图 6月11日、13日晚,北方昆曲剧院分别带来《天官赐福》《鸣凤记·吃茶》《金雀记·乔醋》等折子戏以及《奇双会》。演出开场戏独具匠心——历史上恭王府堂会有一个惯例,即以《天官赐福》作为开场戏,6月11日的折子戏专场便将这一惯例延续下来。
恭王府非遗演出季昆曲专场剧照 恭王府博物馆供图 12日晚,本次演出季昆曲专场将迎来另一个特别的团体——来自全国6所大学及中学的13位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及青年教师,他们将为观众奉上高校版《牡丹亭》专场演出。值得一提的是,6月16日、17日晚,演出季还将迎来“全国高校琴社汇演”。此次汇演聚集了来自24所高校古琴社团的青年学子,他们将代表全国五十余所高校古琴社团,演奏不同流派的代表性琴曲以及《神奇秘谱》《西麓堂琴统》等琴谱的打谱作品。该汇演集中展现了古琴艺术成功申遗20年来,青年知识分子和高校大学生群体对古琴艺术的全面学习和继承,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的动人画面。
据悉,第十六届“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遗演出季”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共同主办。(完)
【编辑:黄钰涵】相关知识
恭王府里好戏连台 非遗演出季迎来青春力量
全国首个非遗大师合伙人平台非遗徽街金秋盛放
听音乐、赏非遗、看英歌舞巡游……跨年来海口有N种“新玩法”
入境游开门红,国内非遗游火爆
苏州工业园区水巷社区开展“文明养犬 共建幸福水巷”环保宣传活动
周末好天气 适合逛展看戏 《百鸟归巢》8日在泉州公演
年终冲刺跑·冬游海南 | 听音乐、赏非遗、看英歌舞巡游……跨年来海口有N种“新玩法”
传“非遗”文化,送新年福气
非遗贺春!AI与非遗交融,魔多蛇年春节AI模型创作大赛盛大启幕
福州开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 再现“非遗”佾舞
网址: 恭王府里好戏连台 非遗演出季迎来青春力量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312406.html
| 上一篇: 文物里的蛇文化“密码” |
下一篇: 何以中国丨西安博物院:探寻文物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