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宠物看病,不能总让消费者“雾里看花”。
▲一只小狗在宠物医院进行核磁检查。图/新华社
文| 迟道华
当前,随着“它经济”发展,宠物医疗市场逐渐成为竞逐赛道。然而,一些乱象的出现却掣肘着行业发展,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据新京报报道,不少宠物医院在团购网站上线低价绝育套餐,成功引流后,宠物绝育过程中再抛出各种收费项目,对宠物主人进行“收割”。比如,一个218元的团购套餐,生化检查、术后消炎针均不包含在内,这两项就要补差价480元。再如,虽然检查项目中包含血常规,但并不包含采血所需的耗材费用,需补交35元。
宠物医院的类似操作,实际就是先以低价的幌子揽客,然后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和套餐内容表述的迷糊性,变着法地让宠物主多花钱。甚至,一些套餐标注的价格本身就缺乏完成治疗的必要项目,消费者受低价吸引,选择治疗套餐,然后再一步步补差价,其最后治疗费用并不便宜,甚至很是高昂。
宠物医疗不具备明显的公益性质,基本是按照商业逻辑在运行。目前,我国的宠物医疗市场处于由资本带动的高速扩展阶段,宠物医疗费用贵,可以认为是市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但是,收费标准混乱,检查项目的必要性难以衡量等问题,却是相关部门需要予以足够重视并着手治理的。
尤其在涉及消费者切身利益的价格问题,明码标价、标准统一等是每个市场主体都应遵循的市场准则,这也是避免行业低水平高烈度竞争的必要措施。
而宠物医疗市场动辄冒出的“医疗刺客”,既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也是行业发展乱象的一种表征。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以“宠物医院”为关键词搜索看到,截至3月6日,相关投诉已多达2058件,收费不合理、过度医疗及医疗质量不佳、医院及医师资格资质等为主要槽点。
也就是,消费者对价格的不满,往往蕴含着对过度医疗的担忧、对各种信息不透明、操作不规范的难以容忍。这些也导致宠物诊疗纠纷接连不断,宠物诊疗市场发育良莠不齐,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给宠物看病,不能总让消费者“雾里看花”。加强宠物医疗市场监管,已是大势所趋。一方面,按照《动物诊疗结构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宠物医疗从业人员需树牢依法守法从事宠物诊疗的意识,救治生命的事,别只追求“绩效”,别总想着“多赚点”。
另一方面,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管理,强制辖区内宠物诊疗机构完善收费管理制度,明确各个项目的收费细则,完善乱收费现象的投诉途径,严惩违规宠物诊疗机构。同时,也可考虑联合行业协会等,借助专业力量设立宠物诊疗事故鉴定机构,便于相关纠纷的专业化、法制化的处理。
此外,行业自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也应提速推进。2022年9月,中国兽医协会联合中国畜牧业协会,面向全国动物诊疗机构、执业兽医发出《关于加强行业自律促进宠物诊疗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提出科学定价,明码标价;依法从业,规范诊疗;练好内功,优化服务等要求。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大支持力度,扩大行业协会覆盖范围,以提升其标准化、专业化发展水平。
宠物诊疗不能“见人开价”,维护宠物市场秩序和行业信誉,需要各方携手努力。在宠物诊疗市场发展的上升期,尽快对其建章立制,纳入规范化轨道,才能切实维护每位宠物主人的合法权益。
撰稿 / 新京报评论员 迟道华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张彦君
相关知识
#宠物做绝育遇医疗刺...
百元宠物绝育团购,隐性消费下套“铲屎官”
百元宠物绝育团购隐性消费下套“铲屎官”
315系列调查 | 218元绝育套餐最终花费上千元?揭秘宠物看病贵背后
315系列调查|218元绝育套餐最终花费上千元?揭秘宠物看病贵背后
买来一周就死亡的宠物,有何“猫腻”?| 新京报快评
“低价领养宠物”套路深,当心落入骗局!
新京报
必胜客持续以“宠”探索公益,携手新京报小读者团关爱流浪动物
资深动物训练师 详解动物心理学 — 新京报
网址: 以低价幌子引人上钩,宠物医疗隐性下套不厚道|新京报快评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36007.html
上一篇: 新手铲屎官如何辨别这个医院靠谱不 |
下一篇: 用一宠物实例吐槽一下美国的宠物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