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头足纲二三事(3)鹦鹉螺篇(中)

头足纲二三事(3)鹦鹉螺篇(中)

    之前一篇简单介绍了鹦鹉螺的基本生理构造,这回来聊聊鹦鹉螺的习性与生活史。以下的内容主要以珍珠鹦鹉螺(Nautilus pompilius)的生活史研究为例。谁让人家是优势种呢,相关研究最丰富……

口部特写

    由于鱼类及其他更进化的头足类的生态挤压,现存的鹦鹉螺都不得不选择栖息于深海,以回避生态竞争压力。鹦鹉螺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热带亚热带水域,毗邻大陆架的珊瑚礁海域是它们最理想的栖息地,白天它们隐居于300米以下的深水中,只有夜晚才会上浮到浅于100米的海域。但在少数地区,譬如新喀里多尼亚附近的罗亚尔特群岛,曾有报道鹦鹉螺出现在浅于十米的表层水域。

珍珠鹦鹉螺

    看过鹦鹉螺壳的人应该都是知道,鹦鹉螺壳内部可分为两个部分,靠近开口处是一个大室,鹦鹉螺的几乎全部重要器官都收容于这个腔内,大室后面是一排成等角螺旋排列的小室,小室基本上封闭,只有一根细管(或称腹管),将小室串联。在活鹦鹉螺壳内,这些小室充满气体,用以维持浮力,调整浮力主要通过渗透作用来完成,细管会主动先将盐分抽离,进而产生渗透压,而后水通过渗透抽离出小室,留下代谢产生的气体充满小室,鹦鹉螺通过这个过程维持自身浮力。但这种通过渗透作用调节浮力的方式效率低,速度慢,加之鹦鹉螺壳本身质地薄而脆,对高水压承受能力有限,所以根据模拟估算,鹦鹉螺不能在水深800米以下的海域生存。目前人类对鹦鹉螺的最深观测记录是703米。

鹦鹉螺调节浮力的过程

    鹦鹉螺是半食腐性肉食动物,也是机会主义捕食者。由于壳形圆盾,阻力较大,加上喷水管结构原始,鹦鹉螺的运动能力相较于其他游泳捕食者要笨拙很多,不擅长追击猎物,因此鹦鹉螺更倾向于伏击,或者搜寻泥沙、岩缝里的小型猎物为食,小型甲壳类、蠕虫都位列其菜单之上;鹦鹉螺也不会拒绝捕食濒死受伤的猎物,甚至比较新鲜的尸体它们也不忌讳。鹦鹉螺捕食主要依靠嗅觉,纤细的触手虽然易断裂,但抓取力很不错,加上触手的数量优势,对付小猎物轻而易举。

鹦鹉螺的触手黏住人手

    鹦鹉螺虽然原始,神经系统也算得上头足纲当中最原始的。但这不代表它们智商很低,实验表明鹦鹉螺的长时记忆可以维持24小时,这在无脊椎动物当中已经算是出类拔萃的了。(这项研究的实验方法类似于“巴普洛夫的狗”,只不过是把铃铛换成了光线。)

    不得不提的是,鹦鹉螺对水压变化的适应能力堪称一绝——只要壳没受到严重损坏,从数百米的深海快速打捞鹦鹉螺到海面,鹦鹉螺的存活率几是百分之百;而且鹦鹉螺可以通过闭合头部的厣板保存水分,就算脱离海水也可以维生个把小时。

捕食的鹦鹉螺

    鹦鹉螺的寿命是人类精细研究过的头足动物中最长的,根据人工环境下鹦鹉螺的生长速度,及野生个体壳和喙的生长线判断,鹦鹉螺的寿命可以达到20年(新近研究表明,很多深海章鱼寿命也非常长)和绝大多数寿命不足两年的浅海头足类亲戚比,简直是超级寿星!

    鹦鹉螺的繁殖策略同其他头足类接近,他们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性腺不发育的“童年”,通常要发育十五年之后,鹦鹉螺才能性成熟,性成熟后只有四五年的寿命用来繁衍后代。

鹦鹉螺为爱鼓掌

    鹦鹉螺并不是什么绅士(或者说他们很“绅士”),繁殖中它们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雄性会伺机用触手抓住雌性,并以嘴对嘴的姿势,用穗状触手将精荚传递给雌性,精荚内含有一个精包。不过很令人费解的是,鹦鹉螺种群里莫名的男女比例失调,人类观测到野生鹦鹉螺种群里,雄性的占比几乎都要超过60%,某些海域雄性的比例甚至达到夸张的90%,这一现象一直都没有合理的解释——或许雌性鹦鹉螺天生善于隐藏,又或许是因为鹦鹉螺的性别决定机制导致了这样的性别比例失调?

鹦鹉螺为爱鼓掌 雌鹦鹉螺的卵包腺 雄性鹦鹉螺的交接腕特写 鹦鹉螺的精荚

    受孕后雌鹦鹉螺会产下150—250枚硕大且外形不规则的卵,卵有两层壳,外层卵壳质地薄,形状不规则,有如破布,内层卵壳质地厚而坚实,雌鹦鹉螺会将卵粘附在深海岩石的缝隙里。鹦鹉螺没有护卵习性,只是任其自生自灭。卵的孵化大概需要一年左右(不要惊讶,一年的孵化期并不算太长,有些深海章鱼的孵化周期可长达四年半之久!)

接近孵化的鹦鹉螺卵 孵化 鹦鹉螺胚胎

    鹦鹉螺是深海头足类中,人类研究较为透彻,也是人工繁殖最成功的类群。日本以及欧美的一些水族馆已经成功繁育了人工一代鹦鹉螺,捕捞的野生鹦鹉螺在人工条件下也有存活七年以上的记录的。

    当然对于突然想养鹦鹉螺的小伙伴,我还是劝你们放弃吧。虽然鹦鹉螺不挑食,对水压要求也不大(其实就是没有要求),但他们怕热,水温超过25摄氏度能致死;而且胆小,受惊吓,逃跑甚至可能把自己撞死。何况所有鹦鹉螺都早早进入了华盛顿公约,而在中国法律里珍珠鹦鹉螺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所以想关注鹦鹉螺,还是去水族馆看看吧,邻国日本在鹦鹉螺的人工饲养方面是世界最先进水准,有财力的话可以去日本水族馆欣赏一番!

相关知识

头足纲二三事(2)鹦鹉螺篇(上)
鹦鹉螺是什么动物?
史前活化石——“鹦鹉螺”
#创作灵感 #稀有物种 新生鹦鹉螺(Cenoceras) ,
【TA说】什么?鹦鹉螺和章鱼是一家?
北京海关查获鹦鹉螺!外壳刻画黄金螺旋线,里面藏着4亿年秘密
鹦鹉螺和鹦鹉有什么关系
“一起向自然”生物多样性科普系列
珍珠鹦鹉螺
鹦鹉螺与鹦鹉,这两个名字看似有着...@玄宠宿舍的动态

网址: 头足纲二三事(3)鹦鹉螺篇(中)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39198.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犯法!他在网上买了一个鹦鹉螺壳
下一篇: 拥有94条触手,它才是触手系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