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城市人选择饲养宠物犬来慰藉孤独的心灵,因此城市宠物犬数量呈现出大量增长的态势。据《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调查显示(如图1),2018年中国城镇养宠用户已经达到7355万人(含水族),其中城镇养狗的人达到3390万人,宠物市场保持年均20%到30%的速度增长 。而且在未来10年,中国的宠物词养人数将会出现爆发性增长。”由此可见中国宠物的未来发展趋势。
图1养宠人数及类型
随着宠物犬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城市公园的可到达性和可使用性等因素,“遛狗难”问题日益突显。居住区也时常出现“人”与“宠物犬”在使用户外空间时所产生的矛盾。随着宠物数量的增加,在进行景观规划与设计时,除了关注人以外还应关注与宠物犬所构成生态关系的要素,并通过景观的营造去促进人、宠物犬的健康发展,最终形成和谐统一的良好氛围。
展开剩余92%
一、饲养宠物犬与健康的关系
1.宠物犬与人的关系
宠物犬被越来越多渴望亲近自然的人们所喜爱,它们在社会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研究表明,饲养宠物能够治疗疾病,有益身心健康;寄托情感以摆脱孤独、释放情绪,缓解生活压力、还能陪伴儿童成长,对儿童的性格养成产生积极影响。但在宠物犬与人类的关系中,还存在部分对犬只过敏和恐惧的人群。宠物犬的存在可能会给对犬只过敏的人群带来不同程度和种类的过敏,危及身体健康,给恐惧犬只的人群造成无形的心理压力。
2.宠物犬与社区开放空间的关系
社区中缺乏宠物犬相对独立的活动场所,造成宠物犬常常与人混合使用开放空间的现状。由于宠物犬可能传染疾病,造成交通事故,其叫声也会造成公共景观的污染和破坏,因此宠物犬和开放空间的关系成为了社区发展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3.宠物犬与环境健康的关系
宠物犬的排泄物不仅会散发出令人不悦的气味,还存在大量的致病菌与各种寄生虫,很容易成为潜在的污染源。宠物排泄物在风干后,形成飘浮在空气中的粉末,会顺着人的呼吸道进入体内,危害人体健康。在録地上若不及时清理很可能导致草皮枯萎死亡,另外,雨水能够使排泄物稀释,顺着水流进入地下,污染地下水质。
二、居住区宠物犬活动空间设计研究
1.安全性设计研究
1.1特定活动路线
①由于居住区面积及功能分区的限制,无法做到全封闭设置宠物犬活动场地,因此在动线规划时,可在居住区内部设置宠物犬活动路线,引导宠物犬和主人沿着既定路线在特定区域内活动(如图2),以便在共享景观资源的同时,最大程度的保障居民和宠物犬的安全。
②活动路线应设置规范的整体导向系统,达到引导与警示的目的。封闭式宠物犬活动区域需要在出入口等显著位置设置指示标牌,直观地标示导向与相关守则,规范犬只和主人的行为,对宠物犬的活动范围进行明确限定(如图3)。同时应设置醒目的警示标牌,并在不同位置重复出现,提醒来往的人群注意,防止居民因指示模糊受到无辜伤害。
图2(左) 宠物路线指示牌
图3(右) 入口处标识牌
③社区内制定规章制度对养犬主人在册登记,发放养犬安全须知签署安全养犬协议书。同时对宠物犬主人的行为规范进行宣传教育,遵守相关规范,公共区域需栓绳遛狗。
1.2全封闭的活动场所
①设置单一出入口
出入口是活动空间与外界居民区的连接处,除了保障犬只与主人进出的便利性外,还应能有效防止犬只逃逸事件的发生,建议采用双层门设计(如图4、5),外层与内层相距 1.5 米左右,以形成缓冲空间,让犬只和主人在此稍作停留,主人可以在此完成宠物犬的解绳和系绳,为进入活动空间做准备。入口通道不宜过宽,容下一人一犬即可,双层门的开启方向应一致并朝向活动空间内部,以避免犬只意外逃窜。
图4、5遛狗公园双层门
②全封闭式围栏
四周封闭设置安全围栏,围栏的高度一般应大于 1.5m,确保宠物犬不能随意翻越。还可在围栏处种植篱带,形成厚实的天然屏障,在区域分隔的同时,起到美化与装饰的作用。围栏一般选用厚敦的金属材质,同时要注意接口以及边角的处理,由于宠物犬在活动空间内极易兴奋过度发生冲撞,因此建议采用圆角设计,或使用橡胶等弹性材质进行包裹,以避免尖锐的突起对犬只造成伤害。
2.功能性设计研究
2.1功能的划分
①娱乐功能
在活动区域内部应提供宠物犬游乐器械、 训练器械以及休息场地。游乐设施的设置比较灵活,通常以训练犬只的跳跃、 平衡、 攀爬等能力为主,可以直接购买成品,也可以利用现有场地自行改造设计。常见的游乐和训练器械有球类、钻环、 圆桶、 平衡木、 跷跷板、爬板、跳圈、跳越栏杆等(如图6、7)。
图6(左)宠物犬活动器械
图7 (右)运动流线长度109.25米
器械一般选用木材、橡胶等材质,满足犬只天性喜好磨爪刨地的需求,同时也具有防滑作用.因为活动空间面积有限,游乐设施和训练器械数量不宜过多,以免犬只在活动中相互干扰,器械的设计应注重犬只与主人的互动。
②休息功能
活动区域内应为宠物犬的主人提供休息交流的空间,由于宠物犬外出活动的时间段大都较为集中,主人多数相互熟悉并乐于交流,为了防止主人们彼此交谈而忘记看管犬只,在设计时应将座椅刻意分散布置,避免人与宠物犬聚集妨碍活动。宠物犬休息区布置在主人的座椅附近,场地内还应考虑设置垃圾桶、拴狗桩等设施。
图8 (左)休息交流区
图9 (右)带有栓狗桩的休息座椅
2.2配置服务设施
①设置取水点
一般情况下,宠物犬持续活动超过 30 分钟,即会口渴不适,需提供足够的水源避免犬只中暑。可以考虑将宠物犬饮水与清洁用水合为一体布置(如图10、11),在距地面 150mm-200mm高度处设宠物饮水盆,700mm-800mm高度处设主人洗手池。蓄在池中的水深不应超过20mm。饮用水及洗手的水必须是符合相关标准。
图10 (左)分体式宠物饮水处
图11(右) 室外一体式饮水处
全封闭的活动场地至少应设置1处饮水点,也可以设置地下涌泉,供犬只饮水(如图12、13),涌泉可分布于道路两旁草坪中,同时可以用来浇灌草坪,节约水资源。还可将跌水或喷泉景观和戏水池相结合,喷泉可供犬只饮用,以供犬只嬉戏。戏水池的水源也须采用生活用水,并内设循环系统,以保证池内的水质。
图12(左)涌泉式宠物犬饮水口
图13(右)自助式宠物饮水口
②宠物犬便溺处
宠物犬便溺处即犬只厕所,一般分为犬只粪便收集箱和沙地厕所两种形式。
粪便收集箱,设置在宠物活动路线的一侧,在宠物犬活动空间的内部与出入口处设置多个犬粪便收集箱(如图14),在犬只便溺后,主人用报纸、塑料袋等物品收集粪便放入收集箱,以保持居住区的环境卫生。也可以和垃圾箱结合设计,在 “可回收”、“不可回收” 的之外加上“犬只粪便” 这一分类,(如图15)方便环卫工人清理。
图14(左)单一型狗狗粪便箱
图15(右) 分类垃圾箱
沙地厕所是在园内直接设置便溺场地,面积约为1m×1m,上面铺设细沙,每日都有专门人员进行清理。沙地厕所一般设置在草地的边缘,池内沙的深度应大于0.4米,在沙池底部需设置排水装置。
图16、17沙地厕所
③照明设备,受到养犬人士的作息影响,宠物犬外出活动的时间多集中于清晨与傍晚,这就以保证犬只及主人活动的安全性。犬只具有夜行性,夜视性好。因此宠物犬活动空间不宜采用单独大灯的方式照明,设计小型照明灯柱与地灯相结合的方式,分散在园区内部。所有灯具都应注意避免眩光,地面灯具应造型简洁,坚固耐磨,避免引起犬只的好奇心,造成灯具损坏。
3.舒适性设计研究
3.1活动场地的选址与面积
①位置
宠物犬活动场地在规划时应综合考虑居住区内主体使用人群的倾向,通常倾向于将活动场地设置于居住区的边缘,尽量避免影响其他居民的日常生活。活动场地远离居住区内的其他活动场所,如广场、活动中心、游泳池等,充分利用道路或绿地的尽端等边角地带,力求将宠物犬活动对其他居民的干扰降到最低。
②面积
场地的面积取决于居住区的规模,分为综合型(如图18)和紧凑型两种(如图19)。
300 平方米以上可布局多种活动区域,称之为综合型。300 平方米以下可以草地或沙地为主,称之为紧凑型。场地的面积建议按每户 0.1 平方米计算,且单个宠物犬活动场地不宜小于 100 平方米。
图18 (左)综合型宠物乐园
图19 (右)紧凑屋顶型宠物乐园
③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
宠物犬活动空间的植被选择同样重要,配置植物时应选择能够抵御恶劣环境的本土植被。在草地中心可布置几棵冠型丰满的落叶乔木,如悬铃木、 国槐、 元宝枫等树种(如图20),可以起到良好的遮荫避暑效果,犬只还可绕树奔跑,增加活动的趣味性。种植在铺砌场地时,还应在底部根据树木的生长状况设置一定面积的种植池,以细小的卵石和细砂充填。
在宠物犬活动区域的外围,植物的选择上应考虑削弱噪声,避免犬吠声干扰其他居民,可用多排的桧柏或高低错落的乔木与灌木的组合配植(如图21)。应选择耐践踏的草种,避免有刺和有毒的品种。
图20 (左)中间孤植大乔木
图21 (右)四周用植物围合
④地面材料的选择
地面材料在选择时除了要充分考虑耐用性以外,还要考虑舒适性。犬只嬉戏追逐留出充足的活动空间。因犬只跑动较多,草地是宠物犬活动空间地面材料的首选(如图22)。
图22(左)草坪最适合宠物犬奔跑
图23 (右)混凝土是很好的铺装材料
不同的功能设置对地面材料的选用也有影响。出入口人流量较大,可选用耐用的水泥地面;在行人道路的路面铺设时,应注意石材的选择不应过于光滑,防止犬在活动中摔伤。石砖地面可能有些不平坦,但犬只行走时有一定的抓地性,较少发生摔伤问题,在选用时尽量选择粗糙的品种(如图23)。花岗石地面较硬,尤其是对大型犬非常不适宜,且费用较高,可小面积的用于休息区,饮水区等。在宠物犬活动区域,可设置大面积生长缓慢、耐践踏的草种。
四、结语
除了空间环境的规划和基础设施的配备外,有效的宣传和合理的维护也是居住区宠物犬活动空间能否长期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居住区宠物犬活动空间投入使用时,应同时制定一套长效的维护方案,使活动空间真正能够解决宠物犬与居民冲突的矛盾,从而最大程度地满足居住区内不同使用者的需求。我国在社区中设置宠物活动专区的项目甚少,并非居民没有需求,更重要的是居民在遛狗的过程缺乏安全意识,在社区中到处可以见到没有栓绳的宠物犬,这是因为我们的社区管理制度缺乏相应的对策,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监管惩罚制度不够完善。本文对居住区宠物活动空间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根据现有的资料及相关的案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对构建和谐文明的健康社区起到一定的作用。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对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关于转载:请在公众号后台留言“机构名称+文章标题+转载”,转载时需注明作者及出处,谢谢!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对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关于转载:请在公众号后台留言“机构名称+文章标题+转载”,转载时需注明作者及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