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敏感小狗的攻击行为训练(现阶段)总结

敏感小狗的攻击行为训练(现阶段)总结

在这边也同步更新一下!

哈喽又是我,我在小五1岁半的时候写下了这个帖子。现在小五快2岁半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有了一些新情况,我去学习了一些新知识,感觉是时候来更新一些我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了。为了方便阅读,我会把以前帖子的精华部分挑拣出来,汇总成本篇。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悟是,每个小狗都是独立的个体,可能从我的只言片语中,作为家长的你们也会觉得和我有一样的困扰,但落实到细节处,还是有许多不同。所以在这一版的更新中,我最想强调的是,如果小狗的某种行为已经困扰你很久,那么请你不要犹豫立刻找专业老师对ta的行为进行整体的评估,本文中小五的情况和我的做法仅作为一种参考,也请不要盲目全盘肯定我。

以下是正文开始,内容真的会很长,所以我先做个目录……

一.小五的个狗情况 (1)小五自身性格 (2)小五的经历&攻击的类型 (3)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4)想要解决的问题/本篇内容 二.我对犬行为和训犬的看法 三.奖励和处罚 (1)奖励 (2)什么时机奖励 (3)处罚 四.转移行为 五.解决最终问题前的实操 (1)随行和牵引绳的拖拽训练 (2)保持轻松的心情和坚定的气势出门遛狗 (3)注意语气的变化 (4)制定明确的规则 (5)中断信号的训练 (6)正确使用牵引绳 (7)学会左顾右盼 (8)强化人们想要看见的转移行为 (9)区分有食物的奖励,和无食物的奖励 (10)在脑海中多进行场景模拟 六.最终实操 (1)遇见陌生人搭话 (2)进出大门/电梯门(狭窄封闭空间遇见陌生人) (3)遇见从后面跑过的人 (4)遇见电瓶车 (5)如何引导小狗认识陌生人并留下较好的印象(正确邀请朋友到家里玩) 七.一些心智辅助训练 (1)响片训练 (2)找陌生人投喂 (3)在外面进食 (4)丰富丰荣的形式 (5)嘴套脱敏训练 八.其他的一些观点和tips (1)遛狗的意义 (2)放开牵引绳,让狗自由活动是必要的吗 九.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1)条件反射 (2)操作性条件反射 (3)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异同 (4)如何降低对食物奖励的依赖

一.小五的个狗情况

(1)小五自身性格

截止到2023/06/09,小五2岁4个月,已绝育半年。如果狗狗也有MBTI,那他应该是个100%的i狗。具体表现在对人类非常冷漠且抱有敌意,尤其是靠近他的人,即便是熟人也不太喜欢被抚摸,对大部分的狗狗(除了好朋狗&母狗)也保持着远离的态度。无论是对人还是对狗,在有空间躲避的情况下,会选择第一时间远离。对环境变换和声音高度敏感。

(2)小五的经历&攻击的类型

小五有过多次攻击成功经历,不成功的攻击更是数不胜数。为了方便理解,在这里插一下攻击的类型:攻击主要分为狩猎型攻击和情绪型攻击。情绪型攻击包括恐惧攻击、疼痛攻击、压力攻击、转移攻击、混合攻击、防御攻击、习得性攻击、挫败性攻击、母性攻击、病态攻击、雄性间的攻击等等。

小五主要的问题是情绪型攻击,所以在此不对狩猎型攻击做展开讨论。

以下是部分小五攻击行为的记录(旧版)。由此可以看出,小五的主要问题是恐惧攻击、压力攻击、混合攻击和防御性攻击。

关于如何理性、客观地总结小狗的行为,并找到规律,可以看另一篇帖子:不要情绪化、拟人化小狗,下定义前先分析他做了什么、人做了什么

除了以上这些对人的问题以外,在我完全接手小五之后,他还出现了追车问题,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严重。

(3)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小狗产生攻击行为的原因有很多,合理看待诱因,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小狗。

综合来看,小五出现这些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小五在3个月时被家人送去了寄养式的学校上学。当时并不懂寄养式上学的弊端,在上学时接触出的陌生人很少,因此错过了3个月的黄金社会化时期。

2. 家长不懂训练,对小狗比较严厉(会大声说话,语气严厉),因此给小狗带来了一定压力,曾经在他的攻击事件中,攻击次数比较多的,是和家长形象类似的人。

3. 作为主人的我们没有及时干预,甚至因为一些错误操作,给狗带来错误的判断。同时人进入到一种害怕他再出现攻击行为的心理,两害相加,进入恶性循环。因此,在这里高亮一下,建议完全没有接触过正向训练、且狗已经有行为问题的家长,直接去上一下课,不要看了网上的一些言论后产生错误的判断,从而使狗的行为进一步恶化。(这里所说包括我的内容)

4. 小五的追车问题十有八九源于我,我本人是个听障群众,对高频声音不敏感,尤其从后面经过的人或车。遇到这种情况时我通常会被吓一跳,动作也变得紧张和仓促,所以小五在接收到我这种反应之后,会认为这种情况对他有威胁,久而久之,行为就更加严重。

(4)想要解决的问题

从上述中不难看出,小五最应该解决的是对人的攻击问题,在训练过程中,他在最开始会在散步过程中对大部分人有攻击行为,到现在他可以比较自如的散步,但仍然会攻击靠近想要搭话的陌生人。(这里又要展开一下了,陌生人靠近搭话时的攻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只针对主人的也就是护资源的攻击,另一种是无差别攻击所有靠近的人,即防御性攻击。小五是后者,两种训练方法不同,不要搞混啦!)除了这点以外,本帖还会说到社会化、追车、平时的增强默契度等等的训练。(是个长长长文。)

二、我对犬行为和训犬的看法

陪伴犬出现问题,作为主人的都要先反思自己。与其说是训犬,不如说是训练主人学会应对各种情况。当然,并不是要主人无限提升自己对小狗的容忍度哈,问题还是要得到解决,才会有和谐的人狗关系。

训练最重要的一个意义是:和狗狗一起玩耍。其次,训练能够帮助主人更好地管理狗狗,这个管理并不是类似“残忍军训”的意思。而是让他意识到你是家庭成员的管理者和物资的分配者,不管是好事情或者是坏的事情,都能由你解决,这能充分地给狗狗安全感。合格的管理者绝不是靠暴力、武力、压制、恐吓等方式达成目的,而是通过正确的引导,捕捉小狗的正确行为并给予肯定,最终引导小狗走上人们希望的道路(cpu小狗)。经过训练的狗狗更容易意识到任何事情都是可控的,且能hold住不同场合。

攻击行为问题的调整涉及到小狗的心理问题,和训练“坐卧定握手”等技能不一样。心理问题需要长时间地、像吃饭喝水一样训练小狗,主人要做到手比脑子快,遇到情况条件反射地用最佳方案解决问题,过程会很挫败,但要对自己和小狗有信心。

三、奖励和处罚

所有行为的引导,都要建立在正确的奖励和正确的处罚上。在训练前,需要知道怎么样合理运用奖励和处罚去达到训练效果。

(1)奖励

对狗狗的奖励主要分为:本能奖励、功能奖励、额外奖励(包括次级奖励)。

本能奖励:指狗通过自己的行为使本能得以实施而得到的奖励。这种主要指狗本能、发自内心的行为。比如嗅闻,别管狗闻了什么东西闻了多久,只要他能嗅闻,他就开心。再比如吠叫,有的时候狗吠叫是没有原因的,他就是想吠叫,只要成功叫出来了,那么他就得到了奖励。

功能奖励:指狗通过行为实施达到了目的。比如说狗通过扑这个动作,得到了人类的关注(抚摸呼喊等),人类的关注对他们来说是奖励。

额外奖励:指狗在完成了目的之后,得到的额外的喜欢的奖励。比如某些情况下,零食对狗来说就是额外的奖励。次级奖励也包含在额外奖励中,打个比方,在最开始学习响片的时候,会按一下响片就给一次零食,所以小狗会有响片响了=会得到零食的反射,那么按响片这个信号,就是次级奖励。

在以上三种奖励中,本能奖励和功能奖励至关重要,所有行为训练中,最应优先得到的奖励就是本能奖励和功能奖励。本能奖励对行为的强化效果最好。而额外奖励并非必要。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建议大家先想一想,小狗最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再用这个目的去进行训练。

(2)什么时机奖励

有三个时机可以奖励:一种是负面刺激物刚出现,小狗看见但很淡定;第二种是负面刺激出现,小狗有转移行为;第三种是负面刺激从出现到消失,小狗全程很淡定。

(3)处罚

处罚不是体罚,处罚的目的是告诉小狗这件事情不能做。最常见的做法是:通过拒绝处罚小狗,比如离开就是一种拒绝;通过让狗失去他想得到的东西进行处罚,比如说狗看见肉想吃,那么把肉拿走让他吃不到就是一种处罚;通过消退让小狗的某个行为没有得到回应来处罚。

需要注意的是,当这个行为完全消失后,不可以进行处罚;不是每个事情都需要处罚的;奖励要大于处罚。

关于奖励和处罚,还可以看看组员饺子的这一篇文章,讲得也非常清楚:https://www.douban.com/note/845141752/?dt_dapp=1

四、转移行为

要训练小狗,首先要读懂狗的肢体语言,其中转移行为至关重要。转移行为通俗点来说,可以看作为狗在情绪激动/有压力/过于兴奋等情况下,发泄情绪的行为。

转移行为有很多,比如舔自己、轻轻啃咬自己、打哈欠、甩毛、舔嘴巴、耳朵往后飞、尿尿、低头闻地面、撇头、吠叫、转圈、咬玩具、吃草、喝水等等。转移行为包括安定信号。

不过,转移行为并非都是好的,也会有不好的转移行为,比如转移攻击。而训练要做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捕捉狗狗好的转移行为,并不断奖励。打个比方,在散步过程中,小五只要一甩毛我就奖励,那在之后他遇见压力时,就会更多地选择甩毛,而不是去攻击。

关于转移行为,也可以看看饺子的这一篇文章,里面有更详细的解释:https://www.douban.com/note/848774251/?dt_dapp=1

五、解决最终问题前的实操

行为问题并不是单一、独立的问题。因此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不可能彻底解决,只能说人为将风险降到最低),不是说单一地模拟出现攻击时行为的场景并进行训练就能解决的。打个比方,小五会对靠近的陌生人攻击,单纯让我练习观察他的状态、打断他,进展会很慢。我们进度快的原因,离不开平时的随行、唤回等等训练,也离不开平时小狗信任度的培养。

因此在解决根本问题之前,我会写一些我认为比较重要的辅助训练,在末尾也会提及一些心智刺激训练。有这些的辅助,可以更快地解决攻击问题。

(1)随行和牵引绳的拖拽训练

随行这个组内有很多帖子了,不展开,但是这个非常非常重要,一个爆冲的狗是很难被控制的。

如果有牵绳压力的小狗,非常建议做牵引绳的拖拽训练。即散步时突然换个方向走,利用牵引绳的拉力,如果狗主动顺着力跟上来了就给予奖励(夸奖/零食)。这个训练有助于遇到刺激物时,及时且顺利地带走狗。如果狗狗不走的话,可以跑起来。

btw不要等到狗狗趴下/坐下的时候再跑,因为此时他们以及进入到准备状态了。另外,如果你对当下情况没有把握,也建议用拖拽训练直接把狗带走。每一次的刺激都是对犬行为的强化升级。

(2)保持轻松的心情和坚定的气势出门遛狗

在出门的时候,作为主人要改变自己“害怕小狗攻击”的心理,这种心理是会被小狗察觉到的!出门时尽量让自己保持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我带了狗我巨牛逼的心理,会让小狗觉得这次遛弯是个很轻松很开心的事情。

所以在训练/散步前,可以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一定要让自己是开心的,如果当时你有别的烦心事的话,就不要训练/散步,因为狗狗能因你的低落而失落,训练/散步应该是开心的玩耍过程。

(3)注意语气的变化

狗狗小时后并不懂人类的语言,更多时候他们是通过手势和语气来判断的,你说的内容是次要的,说出来的语音语调才是最重要的。语调应该上扬,且简短。应该是“坐!”而不是“坐~~”让狗狗通过语调来感应到你的气场。

在不同的情况下,语气还应该有所变化,让狗狗感知到你的情绪变化。训练开始时,应该用积极的语气引导狗狗开始训练。在口头奖励的时候,语调也应该上扬且开心,比如“好棒啊!小狗”、“好狗狗!”不要吝啬奖励,尽量大声夸夸。

(4)制定明确的规则

对狗狗的规则应该是清晰明了的,不可以模棱两可犹豫不决。比如说不让狗狗上沙发,那么只要他跳上沙发,就应该坚定地推开他、把他抱下去。而不是说,小狗今天洗了澡很干净,可以上沙发。因此在拒绝/允许小狗做某事前,都要再三考虑一下。

(5)中断信号的训练

可以用零食开始,也可以用玩具。具体做法是往远处丢颗零食在地上,让小狗去吃,在他过去的中途喊停,再把他喊回来,接着给他比地上更多/更好吃的食物。用球的话就比如,把球扔出去,让他在捡球中途停下来,接着再让他去捡。这些目标物可以轮流替换。中断信号的训练有利于小狗在遇见刺激物时,中断他对刺激物的靠近/攻击。

刚开始训练中断信号时,可以借住牵引绳,如果小狗get不到口令,依旧走向目标物时,可以利用牵引绳将他引导回来。这里借用牵引绳的力可以回到前文的牵引绳拖拽训练部分。如果你判断小狗已经稍微有一点这个训练的意识了,可以去掉牵引绳,单纯用口令/肢体引导。如果对自己的小狗比较有信心,也可以直接尝试用比较夸张快乐的语气引起他的注意力喊他回来。

在散步过程中,我会用弹舌音提醒小五。弹舌音-小五回头看我-给零食奖励。如果学会运用响片的话,也可以用响片作为信号,响片的声音不带感情、时刻保持一致。

(6)正确使用牵引绳

曾经的我会认为小五可以使用P绳,但实际情况是:当外界的压力已经足够时,P绳相当于额外压力,会进一步加快、强化他的崩溃,产生压力叠加但攻击。

不过有些训犬师人为对压力的接受度高的狗可以用P绳,在这里不做讨论,仅以敏感小五为例子。现在我用的是带有前扣的胸背,在负面刺激的场景下,狗狗会习惯去扑刺激物,如果扣背上的扣眼,那么牵引绳的拉力和他扑出去的力就相反,会很难拉住。而扣胸前的话,力被分解掉,就会轻松许多。

(7)学会左顾右盼

散步时,提前比小狗看到、看得比小狗更远很重要。可以养成左右前后看的习惯,这样就能最大化避免刺激物的冲突。

(8)强化人们想要看见的转移行为

前文有说到转移行为的意义,通俗一点来说,可以把转移行为看作为小狗发泄压力的一种方式。像小五这种类型的小狗,对陌生人会攻击,一部分原因是他们没办法去面对这种情况,不知道自己这个时候要怎么缓解压力,所以就会攻击。狗狗都是利己动物,多次得到奖励好的结果,就会更愿意去接受去做你引导的事情。肯定小狗的(好的)转移行为,其实就是在引导小狗,让他学会在面对压力时走另一条路,而不是去走攻击的路。

强化喜闻乐见的转移行为并不是只能在训练时进行,可以在生活中时刻观察并给予肯定。举个例子,小五喜欢玩球和巡回,但高强度的巡回其实会让狗累积压力,在小五玩了几次之后,他会自己甩毛/嗅闻地板/停下来打呵欠等等,这时我就会抓住机会迅速奖励他(食物/口头夸奖)。

再比如小五对正常路过的人没有那么敏感,看起来好像是正常路过。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在有人正面过来时,他会先看对方,然后当对方靠近了会微微撇头/闻路边的树,这个时候就可以奖励他。

这项训练是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虽然看起来和对陌生人攻击问题没有太大关联,但训练次数多了,就会发现,即使面对陌生人,他也会主动做喜闻乐见的转移行为。

(9)区分有食物的奖励口令,和无食物的奖励口令。

我现在会用yes=有零食,好棒好狗狗=无零食。这点是对奖励口令做了一个强化,训练的时候我并不是所有情况都会给零食奖励的,有时候刺激性不大,且我知道小狗大概率会比较好的处理时,我就只会用口头奖励。如果有食物和无食物口令混用,那么小狗也会感到混乱:“为什么以前有零食这次没有了呢?我不是做得很好了吗?”久而久之,会减弱奖励对他行为的肯定作用。

(10)在脑海中多进行场景模拟

当小狗“突然”发起攻击时,人其实也是受到冲击的,这种情况下,可能无法在第一时间想到正确处理方法。所以就要我们在遛狗的时候进行一些脑中模拟。比如说我知道小五在进出门的时候,比较容易收到刺激,那么我就会模拟一下,如果遇见人,我应该在这个时候做什么。对小狗对行为进行提前预判,这样自己也不容易慌张。

五、最终实操

(1)遇见陌生人搭话

适用于遇到突发情况,比如有人问路、请求帮忙、上来请求接触小狗。

1. 先停下来,挪动一步挡在小狗面前,挡住他的视线,让他注意力在人身上,如果小狗还是明显表现出对陌生人感兴趣时说明遮挡不成功,需要继续遮挡,动作需要迅速,幅度可以大一些,遮挡成功后给零食奖励。

2. 在小狗状态稳定的前提下,再回答陌生人的话,甚至一开始可以保持住面对小狗背对人的姿势,虽然看起来不太礼貌,但这种做法是对于小狗来说最安全但做法。在谈话期间可以一边给小狗零食,一边答话。

3. 如果小狗状态不好的话,就不要回答陌生人,可以大步后退到一定距离,然后转身直接带他离开。如果陌生人持续靠近,可以伸出手掌心对着对方,表示拒绝谈话。

遇见人靠近不要慌张,也不要想着同时做多件事情,而是一件一件来。

(2)进出大门/电梯门(狭窄封闭空间遇见陌生人)

电梯快到一楼时但还没开门时:

1. 收短牵引绳,握着牵引绳的手朝里固定住不动,确保万一小狗会冲时,他被牵引绳限制住无法冲出去/扑人。

2. 人稍微挪动,稍微面朝着狗,背斜对着门,给“等”的口令,加上手势(掌心对着小狗)要求小狗在角落中坐好。

电梯开门后:

1. 如果小狗是稳定状态,则立即夸奖,不一定要用零食夸奖,因为可能会出现手忙脚乱来不及掏零食但情况。

2. 奖励完之后,握牵引绳的手仍然固定住,然后另一只手伸开,做拦着的姿势(就是那种领导这边请的姿势),带着小狗自然走出去。身体依旧略微斜着面朝小狗。

3. 需要确保小狗在迈出门的时候,是稳定状态,不可以快步冲出去,如果冲了,那么又再次挡在他面前,要求他等待,接着再带出去。

4. 全过程中不需要关注门口的人,只需要用余光确定门外是否有人,以及门口人的站位即可。

5. 在出电梯的过程中,出电梯过程中,酌情给零食,如果一开门就在比较近距离看见人,且对方直接往里走,可以在侧身遮挡视线同时给零食。但是不需要理陌生人,不需要谈话,只需要重点关注自己的小狗就行。

6. 开门时用余光确认门口人物的站位,如果对方没有挡住出门路线,那么直接带走小狗,如果对方挡住路线,那么维持挡住小狗的姿势,等人进来之后,按流程带走小狗。

这种方法可以运用于一切狭窄路口/门口。

如果进出门时,小狗挤在门前,那么要先用身体面对挡住他,让他后退等待,再开门。

(3)遇见从后面跑过的人

主人没有及时发现后面有人跑步靠近时:

1. 如果有人跑过,小狗下意识要追过去的话,就立马后退,等他扭头跟过来的时候用零食奖励他。形成一个“有人从后跑过—回头找我要奖励”的习惯性意识。

2. 也可以原地不动,等他回过头之后奖励他。如果原地不动等待过程,他还是往前冲了,那么可以回到1,立即后退。

主人及时发现后面有人跑步靠近时:

前文说到遛狗时需要学会左顾右盼前后看看,所以当我形成这个习惯之后,用这个方法会更多一点。即我看见有人从后面跑来时会带小五停下来,随后稍微挡住他(等他熟练不追了之后我就没怎么挡了)。

接着我会观察小狗的状态来选择:一直投喂零食,直到跑步的人完全路过;用弹舌音提醒小狗看我,并给予零食;让小狗自己在不提醒的情况下把注意力转移到我身上,并给零食。

(4)遇见电瓶车

遇见电瓶车时的应对方法可以分为应急方法和脱敏方法。

应急方法:

适用于无路可退的情况。

1. 在看见有车过来的时候,观察小狗状态,在他冲出去之前(信号是身体前倾&耳朵竖起),一手抓短牵引绳 (通常在人车同行的大路上会比较多遇到这种情况,所以我会选择在这种路上牵短绳子,要求小狗随行,这样在应急的时候就可以省略一步),一手伸开,可以俯身,迅速挡在他面前,如果小狗比较执着,可以加上声音,比如说我会说“嘿”。

2. 在这过程中,需要观察小狗的身体动作,如果他有往另一边绕的趋势,那么要迅速换手抓牵引绳和遮挡。(需要练习一下换手,确保另一只手抓好的前提下,再放开手,这个需要练习熟练,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

3. 遮挡动作要迅速&果断。如果小狗全程没有攻击行为(只有扑出去也算是有攻击行为),那么可以零食奖励,若有,则不奖励,平静带离即可。

脱敏方法:

追车的脱敏训练我一般会选择找一个T字型的路口,就是说车在我面前经过,并不会开上来,我可以带狗和车经过的路保持一段距离,并且有向后退的空间。接着站在小狗的安全距离处开始训练。比如说小五对车的安全距离是5米,那么我一开始就站在5米处训练,只到在这个位置上,小五不需要我的提醒就能做出我想见到的转移行为时,我才会带他往前一步,缩短距离。

A. 退后的脱敏。

在看见有车过来时,大步后退,让小狗跟上来。如果他回头跟上,则奖励他。如果没有回头跟上,那么加快步伐,或者小跑带离。最终形成“有车过来—回头要奖励”的习惯性意识。

前文提到的,在平时时不时进行弱干扰下的牵引绳拖拽训练,可以巩固这一操作。

B. 原地不动的脱敏

1. 让小狗在足够安全的位置,指在这个位置时他大部分时候不会追车。

2. 一手控制牵引绳,收短并固定住手。有车经过时,用余光看车,主要注意力在小狗身上。

3. 可以零食奖励的情况:a. 盯住车但没有其他动作,目光从车上移开时给予奖励。b. 盯住车,耳朵向后撇的那一瞬间给奖励。c.车刚出现的一瞬间就奖励。注意不能在盯住车且身体开始蓄力时奖励,如果出现该动作,需要立即阻挡;

4. 注意,车出现时如果发现小狗有盯住车、耳朵和身体前倾、开始蓄力时,那么不能奖励,并且要迅速进行阻挡,即回到应急方法。

脱敏可以在每日散步中专门用十分钟左右练习。

(5)正确邀请朋友到家里玩

Part1 户外部分

初次见面,建议在户外空旷地带。

提前在不带狗的情况下告诉对方: 1. 不要和狗狗对视,可以放松地站着/四处走走看风景,但不要注意小狗。

2. 不要原地退缩和后退

3. 任何时候如果紧张,都可以撇头+定格不动

接下来是主人带着狗的操作:

1. 主人牵着小狗,在陌生人附近散步走动,在靠近陌生人时,如果小狗有比较好的行为(比如说主动看主人)时,给予奖励,之后带离。

2. 经过一段时间的散步后,可以将小狗带到陌生人旁边(这一步时,为了保证安全,可以让主人站在陌生人和小狗中间),观察小狗的情况,如果小狗注意力集中在主人身上/看了一下陌生人但注意力很快转移回来时,可以给予奖励。奖励之后带离小狗,如果他状态ok可以继续重复。

3. 进一步的做法是,让陌生人给小狗零食,这个过程中不要产生视觉对视,可以侧身对着小狗,在手掌上放着零食,伸出手给小狗吃。小狗吃了之后,主人带离。

4. 在陌生人持续给予几次零食之后,小狗可能会对陌生人产生好奇,此时可以让陌生人站在原地,掌心面对小狗,让小狗嗅闻。这里依旧不要对视,小狗嗅闻之后,如果情绪平稳,没有过激行为,可以给予零食奖励。

5. 几个回合下来后,可以一起在户外散步一会,之后再一起回到家里。

PART2 室内部分

1. 到家门口之后,先让陌生人进入家里,再带小狗进去。(不要携带大包的东西,狗看到会觉得很奇怪)

2. 进入到室内后,先让陌生人在家里走动几步,小狗肯定会出于好奇心跟上去,这时候让陌生人给他吃零食。随后可以让陌生人去到家里的不同角落,重复这个做法。

3. 在熟悉室内环境后,可以让陌生人拿起桌子上的一个物品,然后给小狗零食。

4. 在坐下和起来等动作的时候,避免幅度过大,尽量平缓放松地去做这些事情。

5. 陌生人从沙发上起来并在家里走动时,小狗会跟上去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个时候需要陌生人放松,不与小狗直视。如果小狗主动回到主人身边,需要主人给予零食奖励。

在前几次见面中,不要轻易动小狗的东西,比如玩具、饭盆、零食等。

六、一些心智辅助训练

(1)响片训练

响片训练对攻击行为的调整没有直接作用,我一般是日常用来开发一下小狗脑袋,作为一种和小狗玩耍互动的方式,培养人和狗的正向关系。

响片训练要先建立小狗对响片的正向印象,即按一下响片—给零食,反复多次,只要响片响了,就会有零食。建立关系之后,可以尝试爪碰训练,即在小狗面前摆一块地毯,捕捉他站到地毯上去的一瞬间,按下响片,之后给奖励。不过一般情况下,小五不会主动思考,只会坐我面前抬头看我……所以我会用动作/零食等方法诱导一下,在他熟练之后就让他自己思考并做出动作。

不过关于响片我的认知还很浅见,这里就不多展开讨论哈。

(2)找陌生人投喂

小五的攻击行为一般发生在被动打招呼的情况,即别人找我搭话。但如果是我主动开心、热情地和别人打招呼时,他会先看看再说。所以为了让他get到陌生人到善意,我有时会在路上随机找人问能不能帮我喂一下狗,开场热情大声打招呼,接着掏出零食,在人投喂到时候夸夸小狗。零食我会选择长条状到肉干,这样别人也会觉得安全&卫生,不用直接接触到狗嘴。

(3)在外面进食

在对小五社会化的时候,我们每天都是带着狗粮和饭碗在外面吃(那时候还没有熟自制),专门找人多的广场,一开始可以先在人相对少的地方,再慢慢过渡到人多的地方。对小狗来说,食物=安全感,吃饭的地方=安全环境,通过吃东西他可以意识到,外面的环境也是像家里一样安全的。

(4)丰富丰荣的形式

先贴一段百度百科对丰荣的定义:丰容(enrichment),一种动物园术语。是指在圈养条件下,丰富野生动物生活情趣,满足动物生理心理需求,促进动物展示更多自然行为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称。

而在通过构建和改变动物的生活环境,允许动物表现出正常的行为和为动物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用来排解动物的无聊,这是提高动物福利的一个重要技术工作。

丰荣包括:食物丰荣、环境丰荣、感知丰荣、认知丰荣和社群丰荣。所以我会给小五做漏食玩具,布置益智玩耍场景,带他去人少的环境活动。个人感觉,在丰富了丰荣形式之后,他的敏感度会下降许多。

(5)嘴套脱敏训练

保证安全是训练的前提,戴嘴套会给人带来足够的安全感,首先是保证了路人的安全,其次作为主人也有安全感了,会觉得咬不到人,更有信心去训练。不过,戴嘴套需要提前给狗狗脱敏,直接带上去会给狗狗带来压力。如果是将牵引绳扣胸背前扣也无法唤回注意力的狗狗,建议使用嘴牵,嘴牵会更容易拉回注意力,但脱敏难度比嘴套大一些。

七、其他的一些观点和tips

(1)遛狗的意义

遛狗是为了满足小狗的精神需求,比如说探索世界、社交、成就感等等,并不单纯是体力消耗,所以“拉车”式遛狗不可行。全程随行也不行,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应该让狗有在牵引绳范围内随意活动的自由。

(2)放开牵引绳,让狗自由活动是必要的吗

自由活动只是给小狗多了一个玩耍互动的方式,但是对他的生活质量并没有质的提升,因为环境始终都是固定的。自由活动还会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养狗遛狗的意义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小狗的精神需求,不单只是体力上的消耗。满足他探索、社交、成就感这些更加重要(这里可以参考狗狗的需求金字塔)。所以比起在固定点松开牵引绳活动,我会更愿意牵着绳子,带他去不同且安全的环境散步。

来填一下之前的大坑。

如何让小狗持续选择人们喜闻乐见的行为?

在前文,我提到最多的是用食物奖励,或许其他小狗家长和我有一样的疑问:难道以后遛狗都离不开零食了吗?没有零食奖励,会不会让小狗的行为衰退?

这个内容稍微有点复杂,在回答这个具体问题前,我想先解释一下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这两个概念,属于心理学上的基础理念,可以活跃一下训练思维。

九、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1)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进食行为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来源于网络)

也就是说,在狗狗遇见无条件刺激引起无条件反射的过程中,反复引入中性刺激,一段时间后中性刺激会成为条件刺激,最终形成条件反射。

我们可以利用经典条件反射这个概念,给小狗植入一些中性刺激。比如说:响片,在按下响片之后,给小狗零食。久而久之,小狗就知道,响片=鼓励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在训练条件反射的过程中,中性刺激要早于非条件刺激出现,才能达到最佳匹配效果。具体例子:在按下响片之前,把零食藏在身后或放在兜里,不要让小狗看见。

条件反射可以泛化和分化。泛化即,当小狗建立起某一条件反射后,与这一反射的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都可以引起条件反应。比如说,小狗知道响片会有食物,是肯定他的行为之后,用弹舌音作为提示音也可以起到一样的作用;再比如夸小狗“好狗狗”和“真棒”对小狗所产生的效果可能是一样的。分化即,只对条件刺激进行强化,而不对近似刺激强化,小狗就会对近似刺激产生抑制效应。我个人的理解是:按响片后会有奖励,但弹舌音没有奖励,一段时间后小狗会对弹舌音脱敏。

可以建立多级的条件反射。当一种条件反射巩固后,再用一个新的刺激与条件反射相结合,可以建立二级或三级条件反射。比如说,当小狗能理解按响片会有奖励后,引导(不是诱导)小狗坐下,再按响片,再给奖励,就形成了二级刺激,小狗会知道要先坐下才会有奖励。

(2)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他进行了一个实验:在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箱外有一装置记录动物的动作。

斯金纳的实验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的不同在于:1.在斯金纳箱中的被试动物可自由活动,而不是被绑在架子上;2.被试动物的反应不是由已知的某种刺激物引起的,操作性行为(压杠杆或啄键)是获得强化刺激(食物)的手段;3.反应不是唾液腺活动,而是骨骼肌活动;4.实验的目的不是揭示大脑皮层活动的规律,而是为了表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从而有效地控制有机体的行为。(来源于网络)

举个实操的例子:比如有电瓶车路过,小五做出耳朵往后撇或者扭头或者闻地板的动作,我给予奖励,就属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实操起来有点难度,只是举个例子。)

(3)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异同

共同点主要有:都需要反复刺激、得到反应,才能强化反射;都有获得、消退、泛化、恢复和分化的规律。

不同点:1. 条件反射是先有刺激的出现,再有反应;操作性条件反射是狗狗先做出某种行为,并由此引起刺激的出现。

2. 条件反射中,小狗被动接受刺激。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小狗是自由的,主动达到目的。

3. 条件反射中,小狗接受的是中性刺激,即这个刺激对他来说是没有意义、无关痛痒的,需要人为的去建立积极或消极联系;而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小狗最后接收到的刺激是有奖励或惩罚性质的,就比如小狗跳水游泳,他可能会扭到脚,是一种惩罚,但也可能畅游,是一种奖励。

以上是一些基本概念。

下面用一些具体例子帮助理解:

比如,以前有电瓶车经过时,小五会吠叫,这是一种条件反射。那么当遇到电瓶车时,我提前持续给予零食奖励,是一种经典关联。在他做出行为前,将车和零食关联到一起。从而使他产生新的条件反射,即车出现,找我要零食。

(4)如何降低对食物奖励的依赖

在这个基础上,回到一开始的问题,脱离零食奖励之后,小狗的行为会不会衰退,如何降低对食物的依赖性呢?

我个人是简单地把小狗的行为训练理解为:培养和建立新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无论是条件反射还是操作性条件反射,都会获得、消退、恢复等规律。所以通过训练形成的条件反射,在减少或取消食物刺激的情况下,是会衰退的。但不用担心,当我们重新给予刺激时,这些条件反射又会出现。

那么如何降低对食物的依赖性呢,我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1. 从训练的开始,就要区分有食物奖励的口令和无食物奖励的口令,比如yes=有零食,好狗狗=仅口头表扬。

2. 不要用食物引诱小狗去做出某种行为,当奖励小狗时,一定是先说yes,再伸手掏零食。

3. 当小狗已经形成稳定的某种条件反射或操作性条件反射时,可以降低给予零食奖励的频率。有两种频率,以趴下这个口令为例,一种是固定频率:当小狗第一次趴下时给零食奖励,第二次不给,仅有口头夸奖,第三次给,第四次不给。接着是中间间隔两次、三次口头夸奖才给。另一种是:第一次趴下时给零食奖励,第二次不给,仅口头夸奖,第三次给,第四、五次不给,第六次给,第七、八、九次给……(大概就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区别吧)。间隔了一定次数后,我们又可以回到高频奖励开始,往后类推。

相关知识

敏感小狗的攻击行为训练(现阶段)总结
【讨论】关于胆小敏感狗的训练(现阶段)总结
狗狗的食物攻击行为
防止宠物猫的异常攻击行为,宠物猫咪不喜欢洗澡怎么办
猫咪攻击行为简介
小狗性格太敏感怎么办 猫咪特别怕生怎么解决
咬你并非我所愿——狗的攻击行为
训练小狗的方法有哪些?
为什么狗生了小狗很凶怎么办
福鼎市小狗怎样训练

网址: 敏感小狗的攻击行为训练(现阶段)总结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40653.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有的宠物攻击性很强、根本起不到宠
下一篇: 攻击性强烈的犬种:了解与管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