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自主】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自主】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现在的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可是独生子女的增加,使大多数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较差,经不起生活的磨炼,有的甚至是父母包办,而每一个学生最终都要承担起社会赋予的责任,所以从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显得尤其重要。

那什么叫自主?什么叫独立呢?顾名思义,自主,就是自己做主;(当然这里所说的自主是需要建立在老师、父母的正确引导之下)独立,就是单独的站立,不依靠他人。

这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技能和先决条件,当然学生也不列外。特别是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他们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更应该从小就能够独立自主。

但独立性和自主性并非天生就有的,更不是靠一时的说教就能培养的,它是在生活实践中反复强化、长期积累的结果。那怎样才能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主性、独立性呢?

一、要放开手放下心,给孩子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常听到一些做父母的说:“孩子还小呢!没关系,长大了自然会做。”殊不知学生的独立性是从小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长大了定性了,很难改变一些不良的习惯。

在班级里常常让他们遇到事情自己解决,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实在解决不了,我可以试着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但绝不会自己动手,不过有时候我也会自己亲自去做,但事后发现结果并不是很好,反而助长了他们对我的依赖性。

二、要提供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我国传统的教育中十分注意学生“听话”、“顺从”,但是在这样的教育中学生往往变成了“机器人”。没有自己的想法,缺少自主性。

在家里一概由父母决定,在学校更是由老师决定,学生缺乏自己作决定的机会,这就不能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将来他们就无法面对复杂的社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独立性和自主性是互相依存的,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自然就会产生,学生也能自主的选择,这件事想做还是不想做,就像学习,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你说一句他动一下,很多老师课下会说“这些孩子就像给我学了似的”。

所以培养学生们的自主性时一定要告诉他们方法,并适时的鼓励,善意的提醒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上让学生思考问题,听取学生的答案后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是给予提示看看回答中还有哪些不足之处,让学生反思得出结论,减少对老师的依赖性。

很多家长和我说孩子回家写不完作业就哭,所以我在和家长沟通时告诉他们,让学生自己主动思考,可以适时提醒,但不要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这样慢慢下去也可以减少对家长的依赖性,培养其自主性。

三、培养学生活泼开朗、坚强灵活的性格,使他们更善于自我调节

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如果他们在生活中或学习上遇到一点点困难就一筹莫展,遭到一点点挫折就焦躁失落,所以在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同时,往往更需要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

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

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

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思考;

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

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

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

>>>>

>>>>

本栏目长期征稿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自主】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成长的独立之路:家庭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生活能力
培养独立性,从2-3岁开始
活教育理念下小班幼儿独立性培养策略探索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可不是自己玩,自己睡觉
独立宝宝养成记 如何培养独立性格
培养孩子独立性:有效策略减少孩子依赖性
如何在亲子旅行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女孩与猫咪:一种独特的情感连接
现代班级学生自律行为的生成机制及其操作实践

网址: 【自主】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45726.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培养独立性,从2-3岁开始
下一篇: 培养孩子独立性:有效策略减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