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家长会为孩子安排好课余学习内容、查看孩子的日子或通信记录、照顾孩子洗澡、整理床铺或是收拾书包、陪孩子做功课等等,基本上很少会让孩子帮家长干活,养成孩子做事依赖别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家长认为这种对孩子的监管和服务是对孩子的爱,对孩子负责任,和对孩子的关心。殊不知这种如此周到的偏爱已经剥夺了孩子独立应对困难与挫折的机会,养成了孩子依赖性过强的坏毛病。
孩子成才主要依靠两个因素:
一是智力因素,即聪明才智和学习能力的强弱;
二是非智力因素,属于人的心理品质,它大致包括道德、意志、性格、兴趣、爱好、情感、勤勉刻苦,对事业的理想、信念,对前途的信心,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认真细致的态度和较强的适应能力。
经研究证明,非智力因素对孩子的成长影响相当巨大,因为这是孩子智力发展的源动力,对智力发展起着促进的作用。大多数的专家学者都认为,注重开发孩子的非智力因素,会对孩子成长为能适应社会竞争和发展人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曾在20世纪30年代在给许寿裳先生的信中这样写道:“孺子弱也,失母则强”。意思就是说,小孩子自主能力是比较差的,但是一旦离开了大人的庇护,就会慢慢的变得坚强起来。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的好处就是,可以增强其自信心,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慢慢增强。遇到难题首先会自己去思考解决的办法,而不是再去依赖父母或他人。相应的学习成绩也会提高变好,做事慢慢的有计划、有步骤,责任感和组织能力也会随之慢慢变强。
生活自理过程的磨砺会让孩子知苦识甜,知道感恩,懂得付出,待人富有爱心、同情心。从小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会让孩子各个方面都表现的很优秀,让孩子的身体在劳工中变得更加健康。除此以外,最为重要的是孩子会因此树立自立有为的人生价值取向。
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就要让孩子学会如何经历磨难。孩子的人生道路,很长的一段需要他自己独立前行,父母是不可能照顾他一辈子的。要让孩子能够自己肩负起明天生活、工作的重担,就必须把自立自强的这把人生钥匙交到他的手里,虽然这不是金山银山,但却可以让孩子一生受益,这是父母花多少钱也不能为孩子买来的人生财富。
过于溺爱、娇宠孩子的父母首先要学会放开双手,解放孩子。独立性的培养要从小抓起,从小事做起,坚持不懈,否则等孩子大了就很难在培养了。家长要明白家庭教育事无巨细,而是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要在孩子的意识中播下自信、自强的种子,让孩子自己穿衣、吃饭、洗漱、整理床铺、收拾书包、收纳图书等等。宁可让孩子因为自己不能按时起床而迟到,也不要天天去按时叫醒孩子,一两次迟到后的羞愧感会让孩子自己有意识的按时起床,要告诉孩子自己的问题要自己想办法去解决,不能完全分摊和依赖于大人。这样慢慢养成孩子遇事不退缩,逐步让孩子树立起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意志和能力。就像陈鹤琴先生所说的:对孩子“最好只有一只手”,只用一只手去帮助,照料。孩子自己能做的,要让他们自己都手去做。这个过程就是孩子学会自强、自立的过程,之后父母就可以慢慢的完全放开手了。
怎样解放孩子?一起来看看下面六个解放:
一、解放孩子的头脑,让孩子能自己去思考,卸下束缚在孩子头上的紧箍咒。
二、解放孩子的双手,让孩子可以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活,父母不再去包办,但可以对孩子进行指导。
三、解放孩子的双眼,让孩子能够看到更多有益的书报,多去观察了解周围新鲜的事物。
四、解放孩子的嘴,让孩子能说会道,给孩子提问的自由,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五、解放孩子的空间环境,不要把孩子总关在家里,要让孩子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去开拓视野。
六、解放孩子的时间,不用功课占满孩子所有的时间,给孩子一些空闲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消化知识,做一些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不能让孩子失去对自己兴趣的培养。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家长应该怎么做?
怎样培养宝宝独立性.doc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的7个建议!转给家长!
想要培养孩子独立性,爸妈可以从这些方面做起
如何通过日常活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孩子的“独立性”怎么培养?送你5招,解你烦恼!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培养孩子独立性应该怎么做?这7点是核心,家长早知道孩子早受益
培养孩子独立性:有效策略减少孩子依赖性
家园共育,共同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网址: 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45826.html
上一篇: 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提高儿童 |
下一篇: 培养孩子独立性,不仅仅是自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