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社区、宠物潮牌、携宠露营……当“吸猫”“撸狗”成为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这条千亿元级赛道不仅催生出了新的消费图景,加速了相关领域认知与技术的迭代,也扩容催生了更多新职业。当城市的“含宠量”直线上升,我们该如何实现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向奔赴”?
当宠物成为“家人”
在养狗的第10年,faye的担忧突然多了起来。
“我家张众星跟着我,从天津到上海,已经第10年了,我希望它能活久一点。”在之前的几次体检中,张众星被查出几项指标偏高,因此不能再吃普通膨化粮,必须吃特制处方粮,而短毛狗到了一定年纪还会怕冷,faye还得及时给它增减衣物。
“它现在关节也有问题,不能经常爬楼梯,所以我希望给它换一个电梯房。”
对faye来说,改善张众星的居住条件是她挑选房子的前提。因此,从去年起,她就一直盯着城开·莘社区开放租赁的时间点。
城开·莘社区位于秀涟路511号,是上海第一家明确提出开放式宠物友好型社区概念的租赁房小区。在这里,位于社区最内侧的6号楼被专门开辟成宠物友好公寓,楼栋的大门与社区的宠物乐园“无缝”相连。
在6号楼,家具布置均依据宠物特性进行调整,管理和服务上也增加了宠物的比重。例如,增加公共空间的打扫次数、将宠物友好相关条款纳入社区公约等。
目前,社区还在进行全部开放前的准备工作。在公共区域,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宠物友好设施的布置,包括自动喂食饮水器、宠物看管区域立牌、宠物用品自动贩售机、便利清洁箱子……
“这是一次令人期待的尝试。”城开·莘社区的运营管理负责人袁轶婷告诉记者,“社区与碰头吃饭、邻宠、宠物icg等机构进行联合共创,将宠物友好与地产开发、商业运营和垂直服务相融合。”
在配套服务方面,已经入驻社区的“碰头吃饭”餐厅布置了易于宠物互动的桌椅,为宠物提供“礼貌裤”和“special menu”,还开辟专门的绿植区域供宠物休息娱乐。
而宠物公园请来了德国著名的宠物公园设计师,他希望尽可能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出宠物嬉戏打闹的乐园,“届时,空间设计解放主人的双手,他们能放心地让宠物自由地在其中玩耍。”
在城开·莘社区的中庭商业区,一座三层开放式的景观楼梯十分醒目,每一层的楼梯都与露台、商品相连,两侧铺设草地,可以供“毛孩子”尽情挥洒。这里已举办过好几次宠物友好活动,包括宠物路冲、宠物市集、宠物知识讲座等。
“宠物天生就带有社交属性,人们会不知不觉地因为宠物而敞开心扉。”邻宠创始人周周举了个例子,去年的宠物市集招募了许多周边的摊主,率先入住的用户得知后纷纷表示自愿无偿帮忙,他们说,能免费“撸猫撸狗”就是最好的回报。
城开·莘社区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人宠共居的“乌托邦”,不仅为养宠人群、喜欢动物的青年群体提供居住服务,也通过这种开放而持续的模式,让更多没有养宠的人可以了解宠物,推动人与宠物的和谐相处及上海的宠物友好进程。
当宠物友好成为切入口,开放和谐的社区氛围也成为吸引年轻人的关键,“很多不养宠的人也很愿意入住社区,与可爱的动物相伴。”周周说。
袁轶婷告诉记者:“通过走访调研,我们注意到,宠物已经成为当代青年的朋友,甚至家人。因此,宠物友好概念的提出,不仅能成为吸引青年群体的因素,一旦形成成熟的商业运营样板,也意味着人宠共居的社区模式能迎来进一步的推广和输出。”
“今天,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住下来,我们在提供适宜的居住条件之外,也应该关注青年更深层次的需求变化,关注他们的情感与内心。”袁轶婷说,“大城市年轻人往往更容易感到孤独,更需要情感上的陪伴。多一些这样的社区,也许能让他们多一些留下来、走下去的勇气。”
细分领域的博弈
《宠物行业蓝皮书:2022中国宠物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宠物数量及养宠人数持续增长,其中19岁至30岁的青年人是养宠的主要人群,“z世代”的加入则让宠物“家人化”渐成趋势。
对宠物的角色定位的变化,让宠物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消费场景不断拓展,一方面,传统消费需求走向精细与多元;另一方面,创业者也开始寻求新的跨界、融合、创新。
00后的格温(化名)是个“成分党”,但他钻研的并不是护肤品,而是猫粮。
作为一名新手“奶爸”,从一开始的手足无措到盲目地跟风购物,这是他成为合格“家长”的必经之路。“干粮、辅粮、罐头、猫条、鲜食,我一股脑全买齐了,结果把我家猫吃到医院里去了。”
后来,格温从医生处得知,他领养的猫年龄小,身体弱,从野外环境转到家养环境后存在应激反应,对普通猫粮的适应性并不好。
自此,格温便开始重视猫粮的配方和成分:“除了蛋白质的含量,微量元素的添加是否丰富,诱食剂、防腐剂的种类等都需要纳入考虑范围。另外,野外生存的猫和家养猫所需的营养结构也不同,在饮食搭配上也要有所侧重。”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中国宠物食品市场完成这场跨越的时间非常短。
有人重新定义宠物零食,有人推出益生菌主食,有人等益生菌含量够高了,就去找独有菌株;传统膨化粮、低温烘焙粮、冻干生骨肉、“高鲜肉”粮、玻尿酸猫粮、宠物奶茶、宠物啤酒……各种“花式”概念层出不穷,也让格温不得不练就“火眼金睛”。
宠物行业资深从业者豌豆(化名)告诉记者,从2018年到2022年,宠物粮食完成了从代工贴牌到国产平替、再到自主研发的两轮转变,速度很快。
然而,中国的养宠环境与国外大不相同,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进口猫粮,其研究往往基于全球平均数据,甚至更偏向于欧美地区的数据,因此,在研发和制作上,并不能完全适应中国的养宠需求。
于是,在缺少可借鉴的行业经验与消费需求的迅速升级的“夹击”下,自主研发变得迫在眉睫。
“诚实一口”是个诞生于上海的品牌,其创始人姚懿告诉记者,对于国产宠物粮来说,研发依然是加固品牌护城河的唯一方法。而这也是他们联合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成立东边研究院,推出首个中国宠物肠胃专研品牌“东边”的原因。
不过,国产品牌目前能做的更多的是在生产工艺、原料应用等应用层创新,发挥空间相对有限,要做到真正的底层创新难度不小。
姚懿提到,在宠物口粮方面,中国的高端人才十分稀缺:“在本科及以上的传统农林类院校几乎没有陪伴动物专业,许多学生只有在选修课中部分地了解到宠物方面的知识。在宠物粮的研发上,我国积累的经验也不多,很多时候,只能向猪牛羊等中大型动物研究领域进行借鉴。”
不只是宠物食品,相较于欧美大空间的开放式人宠关系,我国的年轻宠主大多在城市租住小空间公寓,人宠生活空间相对狭小,因此,在宠物清洁和护理方面,也有更加精细的需求。
宠物清洁洗护品牌“再三”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建立了再三清洁实验室,由资深科学家牵头,重点研究养宠家庭的人居环境,不断深化在配方研发和宠物友好上的探索。”
如果说,宠物刚需产品“卷”的是研发,那么“非刚需”产品就要在创意上“突围”。
“洞穴茶几将茶几与猫爬架合二为一,让有限的客厅空间有了新的打开方式。我和猫咪的互动不再局限于一根细长的逗猫棒,我俩相互逗乐就能用一整个下午。”去年,布鲁斯被小红书“种草”,并买来这个“可以让猫躲猫猫的茶几”。
这只来自“meow bloom”的洞穴茶几是创始人卜健庭以自己的小猫为灵感创造的,自2020年在网络平台上线以来,一直备受消费者欢迎。而这种“人宠共享”的理念也被越来越多的家居品牌所借鉴,床头柜狗窝、猫爬架电视柜、模块化猫咪家居……更多元的共居设计走入人们的生活。
其实,消费者愿意为有趣、好玩的设计买单,还不仅出现在家居领域。
周末,在新天地2期的地下一层,lazyeazy的线下门店迎来了几个小型犬顾客。宠物主人将狗狗从宠物推车中抱出来试衣服、照镜子、拍照片,不到一小时,就卖出了好几件。
2019年,从事时尚行业的jennifer观察到,中国宠物服饰大多受国外审美影响,真正进行品牌化经营的很少。想做出中国审美的她误打误撞成为一名品牌主理人兼宠物服装设计师。
“目前,我们一般会根据宠物脖围、背长等身体数据,3d建模打版,确保原创性、舒适性和美观度都能兼顾。”今年,lazyeazy开放了宠物服装设计师的岗位招聘,之后还将在上海时装周主办宠物走秀。jennifer希望,不断丰富的行业积累能孕育出真正专业的宠物服装设计师。
从携宠出行,到双向友好
宠物瑜伽、携宠旅行、宠物民宿……随着人宠关系的进一步紧密,更多的日常生活场合开始能容纳下宠物的身影。
“从去年夏天开始,我带它露营、徒步、观星、冲浪、参加朋友聚会和各种宠物party,跟它在一起,我交了很多朋友,也开始自己创业,生活的掌控感又回来了。”养狗3年的多多给记者展示了她手机里数千张宠物照片。
携宠出行,露营往往是宠物主们的第一站。
今年,“早安野宿”的携宠城市露营活动已经办到第四场,场场爆满。
“户外露营对宠物的限制相对较少,它们能撒开来玩,泳池、草坪以及各类玩具、音乐会都是营地的基础标配。”早安野宿新媒体营销负责人沙琪玛(化名)告诉记者,携宠露营的玩家在宠物装备上也十分讲究:牵引绳、项圈、防水服、拴狗地钉,再加上宠物gps、安全驱蚊液、驱虫剂、安全灯等,狗子的花销一点不比主人少。
另外,在携宠露营的活动中,宠物摄影师、宠物服装搭配师、宠物训练师等职业出现的频率也很高。对宠物新手而言,露营确实适合叫上老师,对宠物进行社会化训练。
场景的扩展并不局限于户外,近年来,城市空间的宠物友好程度也在逐步加深。
在不具备户外露营条件的情况下,早安野宿的活动会选在宠物友好餐厅举行,一周1—2个主题,收费在200元左右,“宠物生日party、宠物相亲、宠物主题围炉煮茶等,都很受欢迎。”
还有一些宠物活动会走上街头,进行宠物友好的“探店”与“打卡”。
周日下午,在乌鲁木齐南路288号,一群年轻人正带着自己的爱宠开启一次packwalk,根据行走地图,他们在16处标注地进行“打卡”,其间共同漫步于城市中心,感受阳光与风景。
这天,丁丁提早了20分钟到达集合地点,他发现,参与这次活动的年轻人比想象中更多。“一开始,我们只开放了50个名额,没想到迅速被抢空。”发起方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天现场的气氛十分火爆,最终到场了约100只宠物。
这次的packwalk沿途路过了几家明确贴出了“宠物友好”标签的商家,包括比较出名的lululemon和马里昂巴咖啡,在终点的lululemon,服务员还给到来的宠物准备了专属的零食奖励。
从2018年开始,上海的部分咖啡店、商场开始推出“宠物友好”概念作为宣传。“商业+萌宠”似乎已经成为引流的新密码。
在大众点评搜索“宠物友好”,包括咖啡厅、餐饮、酒店等在内的相关商户就有超千家。在小红书,专注宠物友好目的地推荐的“哈布宠物友好地图”也收获了大量点赞收藏。
不过,究竟什么样的环境能够称得上“宠物友好”,似乎还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一方面,部分未经驯化的猫狗对城市环境、消费者人身安全及健康仍存在威胁。另一方面,部分商家并未真正做好准备,并不清楚“宠物友好”真正的内涵。
宠物icg创始人代文超告诉记者,大量商业体希望通过宠物活动吸引人流,却忽视了对宠物的责任。因此,宠物友好很容易沦为无法持续的营销噱头,甚至因为管理不善出现人宠冲突。
“其实,宠物友好是一种双向的友好。真正的宠物友好不仅要照顾养宠人群的心理和体验,也要提升养宠人群的素质和专业能力,照顾非养宠人群甚至恐宠人群的体验。”代文超说。
packwalk就是宠物的社会化训练的一种,让宠物在面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时能够保持冷静和克制,让宠物自身能更好地融入复杂的都市环境,让其他居民能够放下戒备。宠物训练师mike告诉记者。
“目前,宠物友好还没有一个客观的衡量标准,在不同的场所,应该配备怎样的设施和服务,宠物主自身应该做好哪些准备,这些都还在探索阶段,未来也需要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哈布宠物友好的创始人小王(化名)说。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去年11月,上海有100万条宠物狗和120万只宠物猫,其宠物经济产业链也在不断拓展。
当萌宠经济走向深处,问题也逐渐凸显:行业能否尽快适应由消费认知变化所带来的需求升级;人才培养和产品标准体系的建立能否跟上时代发展;宠物友好如何在承载商业价值的同时兼顾社会责任……这些疑问将随着各方的不断探索而被解答,并推动中国宠物经济由“量变”走向“质变”。
【专家把脉】宠物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记者:在您看来,目前中国的宠物行业发展呈现怎样的特点?
朱源(宠物行业管理专家、资深从业者):中国宠物行业已进入连锁集约化、产业生态化、数字化、智慧化新时代。宠物经济逐步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90后”是宠物主的主力军,占比超46.3%。宠物主中年轻人、高学历、高收入人群不断增加。另外,中国宠物逐渐呈老龄化趋势,对高水平医疗服务需求提升。
在《宠物的历史》中,诺贝尔奖得主芝伦兹说道:“人类愈都市化,离开自然愈远,宠物在人类生活里的重要性也愈增加。”据估计,未来中国的宠物数量将继续增长。与国际市场相比,中国宠物市场10年来保持30%的复合增长率,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宠物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需求逐渐走向多样化和精细化,但品牌效应不强,产品同质化趋势明显。
记者:在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宠物行业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朱源: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宠物主收入提升和消费升级,大城市宠物消费呈现猫经济崛起、国货潮、医疗线上化、服务多样化、销售渠道化、人才供给制度化等六大特征。宠物消费也随之呈现多功能化、人性化、时尚化的特征,升级换代加速、产品附加值不断增大。在大城市的青年群体中,这一趋势更为明显,潜力和需求也更大,为宠物行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而挑战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这是目前制约宠物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需要职业能力强的、高水准的专业人才的持续加入和扩充,希望科研院校等机构能够加大对宠物人才的培养,满足市场化需求。二是在一些行业技术标准和行业规则的制定上,缺少制度化的方案,在许多领域比较模糊,不成熟,不完善。三是与国外品牌相比,国内宠物用品品牌尚未建立稳定、规模化的销售渠道,企业开拓国内新市场的成本较大。
记者:宠物行业的发展是否已经有了机制性创新,未来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哪些支持?
朱源:随着宠物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专业技术人才在行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学历水平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宠物行业、品牌商业机构和院校的合作将进一步深化,保证人才输入并提供实习和培训机会,越来越多的专业技术人才迈进行业大门。例如: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上海朋朋宠物有限公司组成跨地区的校企混合所有制的产业学院,探索出产教融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未来,“宠物+科技”潜力巨大,宠物产品在科技的加持下或许能呈现更多可能。因此,科研机构与行业的合作应该得到巩固和支持。另外,“宠物友好空间”可能成为“柔软的”消费入口,通过提供社会服务的方式重新打开商业价值,让管理者、商家、宠物主多方协同,将“宠物友好”的概念打造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栏目主编:龚丹韵
本文作者:肖雅文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曹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