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6日,四川成都崇州市一小区,一名随母亲下楼玩耍的2岁女童,遭到一只未牵绳罗威纳犬攻击,女童母亲虽努力保护,但无法摆脱攻击,女童全身受伤严重,目前仍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治疗。
罗纳威撕咬女童事件报道 图源:新浪微博
这起震惊全社会的恶犬伤人事件发生后,全国多地宣布将加强养犬管理,其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凡在城区内获准养犬的单位和个人,需到派出所登记;个人禁止饲养烈性犬、大型犬,违者将收缴犬只,并处罚款;对巡查发现、群众举报的无主犬,进行捕捉或收容处理等。
安徽合肥宣布,发现出门遛狗不牵绳,一律捕捉。河南郑州、江苏无锡......多地都有针对不牵绳犬只的抓捕行动。
源自网络
四川射洪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的举措则温情得多——工作人员为路遇的养犬市民免费发放牵狗绳、狗嘴套。
然而,收紧犬只管理的同时,迅速出现一些令人发指的极端情况——“重庆高校打死流浪狗事件”,保安以“有人被流浪狗追逐”为由,残忍地杀死一只长期在该校流浪的“大黄”。“大黄”的所谓追逐,不过是爱笑的它,因长期被学校师生投喂,在“亲人”地寻求投喂。以至于,当它被保安捉进网兜,还在笑。因为它不知道,是怎么样的残忍在等着它。
图源:网络
这几天,几乎全国各地都在有组织地大面积捕捉流浪犬只。各个新媒体平台,几乎都是城管、保安或拿着带金属杆的网兜,或手持钢制叉狗工具,在气势汹汹地抓狗、叉狗。网兜里、叉子下,是挣扎、哀嚎的小狗。
各地、各色的犬只被“打狗队”套入网兜、叉在金属圈内的情形在短视频平台上反复展现。还有执法人员欲带走未拴绳的狗,老太太把爱犬抱在怀中,坐地哭泣;投喂流浪狗两年的老太太,给“打狗队”下跪。
社交平台迅速出现舆论“撕裂”。由起初全网同情被恶犬咬伤小女孩,到或为养狗群体,或为理性反思者,开始在社交平台上发声:
“咬人的是罗威纳,为什么要伤害流浪狗?”
“任何生命都是平等的,它们有生存的权利?”
“只因为你不喜欢,就想让一个物种灭绝吗?”
图源:微博
这是由一根缺失的牵引绳引发的悲剧,是由一个不文明养犬人引发的全国流浪猫狗惨案。因为一个不文明的人、一只未被文明饲养的狗,有无数个无辜的生命在为之买单!
如网民所言:难道因为车祸,就要消灭汽车?因为有杀人犯,就要灭绝人类?
事实上,犬只伤人,绝大多数系人为引起。根源在于主人的不文明养宠,或者因缺乏养宠知识——很多时候,犬伤人是因为受到外界伤害或刺激,出于自卫,或因恐惧所致。
图源:网络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现代城市生活节奏快,人际关系疏离化,导致许多人在心灵上感到孤独和寂寞。而宠物的陪伴,可以缓解这种情感。研究表明,养宠物可以促进人类产生爱的感受,减轻压力和孤独感。
很多人,尤其是退休后的老年人和日常饱受竞争压力的年轻人,生活中的幸福和愉悦感,来自伴侣宠物。是它们——猫猫狗狗,在治愈城市人的心灵。
但不可否认的是,宠物主的素质却参差不齐。从遛狗不牵绳、不捡拾狗便的不文明行为,到崇州这起烈性犬严重伤人事件。社会性应激,导致矛盾加剧,使依法合规养宠的人连同被文明喂养的宠物狗一起被社会指责。
更有一些机关、学校、社会的基层管理者,借这次恶犬伤人事件,疯狂地将日常生活未能释放的乖张戾气,宣泄到流浪猫狗身上。
一个国家的国民如何对待动物,可以反映出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富裕和文明程度越高,对待动物的态度也会越尊重和友好——甘地说:
“一个民族的伟大之处和她道德的进步,可以用他们如何对待动物来加以衡量。”
当今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高达1210207亿元,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却在城市动物管理和动物保护方面,与国民经济大国的地位不相符。
尤其当下,正在全国范围弥漫的“一刀切”式捕捉流浪犬只,已经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形象,撕裂了社会民心。
这样大规模地捕捉,是否有法可依?期间是否存在虐杀行为?流浪狗、流浪猫究竟有没有生存权?它们的生命,不该受到尊重?
我们也欣慰地看到,在这场激烈冲突中,一些人在积极努力,希望弥合社群的撕裂。
图源:网络
图源:网络
中国探险协会一贯倡导 “在探险中认识自然,谋求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基于此,我们诚挚呼吁全社会:文明养犬,从你我做起!
宠物主人应该对所养的宠物负起责任,遵守当地犬只管理规定,在日常养狗、遛狗时自律、不妨碍他人。
遵守法律、法规
首先,要了解并遵守当地的养犬法规,做好登记、狗牌、疫苗接种、遛狗牵绳等。确保你的宠物狗已具备所有必要的法律文件和标识。
控制狗的行为
用绳索控制你的宠物狗,除非在封闭、指定的无绳区域,这有助于防止它对其他人或动物造成伤害,同时也能保护它免受潜在危险。
妥善清理排泄物
请随时清理你家狗的排泄物,无论是在社区、公园、街道还是其他公共区域。这是一种基本的礼貌和卫生习惯。
避免噪音扰民
狗常会吠叫,但你应尽力减少因此给邻居形成的干扰。合适的训练和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对狗和邻居都有好处。
关心狗的健康和福祉
定期带你的宠物狗去看兽医,确保它接种必要的疫苗。保持科学喂养、定期驱虫,保证它的健康。
总之,文明养犬是一个关乎公共安全、社区和谐、社会和动物福祉的重要问题。宠物主人应该对他们的宠物负起责任,遵守法律法规,以确保我们的社区安全、和谐、亲善。
至此,有关城市犬只管理和动物法律保护的议题再次被提出。
目前,我国统一的法律法规中,仅《民法典》中有关于动物伤人的处理,以及《动物防疫法》规定,养犬人应当为犬只接种疫苗,携犬外出时应佩戴狗牌、狗绳。具体的养犬细则,交给各省、市的人民政府,根据当地情况自主制定。
很多城市目前正在实施的是地方性法规。以成都为例,《成都市养犬管理条例》由成都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亦即,该《条例》是一个地方性法规。除成都以外,重庆、广州等地也有养犬管理条例。
《广州市养犬管理条例》
而国外的动物保护立法实践距今已有近200年历史,动物保护法律体系亦日趋完善。
日本有《动物保护和管理法》来规范犬只的饲养和管理。法规包括对狂犬病疫苗接种的要求、狗的登记、拴绳、狗的持有和散养等规定。此外,日本也有一些市级法规,如东京都规定了宠物狗的户外活动时间。
在英国,养犬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狗法》(Dog Laws)和《动物福祉法》(Animal Welfare Act)。根据这些法规,饲养者必须确保其狗具备狂犬病疫苗接种、狗牌标识、适当饲养和散养的条件,以及不威胁他人的规定。此外,英国有一些地方性法规,对狗在公共场所的拴绳等做出要求。
德国有《德国动物保护法》(Tierschutzgesetz)和各州的法规来规范犬只饲养。根据这些法规,饲养者必须提供适当的食物、水、住所和医疗照顾。德国各州制定更具体的法规,包括对狗的登记、拴绳、狂犬病疫苗接种等方面的要求。此外,德国禁止一些特定的狗种(如斗牛犬)饲养,或者对其饲养施加更严格的规定。
中国香港有一系列法规,包括《动物保护法》和《犬只法例》。这些法规规定了犬只的登记、饲养和管理,以及疫苗接种等要求。香港的法规要求犬只必须接种狂犬病疫苗,并且饲养者需要注册。
而在我国,动物保护立法起步较晚且进展缓慢,对动物福利及权利方面的立法更为欠缺。尽管不少专家、学者为推动我国动物保护立法持续努力,但立法进程仍很艰辛。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动物保护立法直到21世纪才被正式提出,2009年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专家建议稿)》,2010年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虐待动物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开始重点关注动物保护的立法及相关问题。
抖音视频截图
网络截图
当今中国,伴随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口结构的改变和居民收入水平提升,饲养猫狗作为宠物的需求异军突起,家庭养宠规模持续增长。而犬、猫所具有的较强情感陪伴属性,使得宠物犬猫已成为养宠人群必不可少的家庭成员。
鉴于人与宠物、与动物的复杂关系,完善、制定全面的法律法规变得至关重要。
这些法律法规应包括涉及养宠物、遛狗和处理流浪动物的具体规定,以及对虐待、虐杀行为的明确惩罚。
很多网友长期呼吁《动物保护法》出台,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人与动物双方的权利,更标志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关于动物保护法的话题 图源:微博
图源:网络
图源:网络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对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之道,古圣先贤早已为我们指明方向。
明代大儒王阳明认为,人不仅对鸟兽之死、草木摧折有不忍之心,对瓦石毁弃也要有顾惜之情。有一颗善待万事万物的心,万物才会微笑地亲近你、帮助你、呵护你。
当前这种对犬只全国性“一刀切”的粗鄙管理方法,不但背离历史、文明,更将严重损害中国的国家形象,撕裂社群,导致社会的不公平、不合理、不和谐。应当以更为文明、合理的管理方法,以人文关怀精神,视养犬人和犬只的具体情况而定,以平衡人类的需求和动物的权益。
希望中国对于犬只管理、宠物伤人的处置等制度上,更多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解决根本性问题。
希望成都崇州这起恶犬伤人事件,引发全社会更深刻的思考,提醒我们文明养宠和犬只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社会议题,需要在保障人与动物权益的同时取得平衡。
以下是中国探险协会在这一议题上的立场:
教育和意识提高
教育是实现人与动物和谐共存的关键。教育应包括宠物主人的责任,包括适当的宠物护理和训练知识,以确保它们不成为社会问题。宠物主人应了解动物的需求、行为、习性和权益,以便更好地训练、照顾和尊重它,使之适应城市生活,减少对周围的干扰。
法律和法规
城市需要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以平衡、保护人与动物的权益。这些法规除了宠物管理规定,如对防疫、遛狗、牵狗绳等方面的要求,还应包括动物福利标准、对虐待行为的明确惩罚。由此可确保人与动物间的交往在规定、安全的范围,并为那些不遵守法规的人如何惩处提供法律依据。
动物保护组织
城市中的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团体在实现和谐共存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可以提供流浪动物的领养、流浪动物收留与保护等服务,以及相关的教育、宣传,从而改善流浪动物的处境。这些组织是动物福利和保护的倡导者,通过提供资源和支持,帮助城市中的动物更好地生存和茁壮成长。社会应向这些合法存续的动物保护组织给予更多的资源倾斜等公益支持。
社区主动作为
每一个城市社区,都会有投喂和反对投喂流浪动物两种人群。社区应主动作为,通过多方合作来解决流浪动物的相关问题;可与动保组织、居民一起制定规则,妥善处理社区中的流浪动物问题。比如选择社区中合适的位置设置流浪动物屋舍、投喂点;发动爱心居民,通过众筹等方式,为流浪动物绝育、注射疫苗、医疗。共同努力,可以避免社区的民心撕裂,可以改善整个城市的动物福祉,建立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理想家园。
在城市中人与动物共存,是不可改变的事实,需要人类和动物达成理性的平衡和相互尊重。这是一个长期且将永远存续的复杂课题。需要全社会正视现实,理性、科学对待。
作为人类,我们是规则的制定者,我们有责任建立人与动物和谐共存的制度和方式,确保人和动物都能在城市环境中得到尊重和照顾。
文明养宠和犬只管理不仅是法规问题,更是社会伦理和文明进步的标志。
我们需要从源头治理,而非“不共戴天”——各地的“打狗队”应被紧急叫停!
《为了猫猫狗狗,至于吗?》
《带上狗子一起穿越沙漠、山川湖海,这探险旅行,真香!》
《没错,一只狗带着一只猫,环游世界去了!》
《牛人 | 徐可意:在城市里和野生动物“约会”》
《悼祁云|中国野生动物摄影第一人:把世间生灵刻进了灵魂》
我们致力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希望得到你的支持!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源头治理,而非“不共戴天”——“打狗队”应被紧急叫停
孩子被狗咬伤,如何紧急处理?
带狗狗出去遇到打狗队该怎么办
宠物快递被投毒?商家辟谣、数百家宠物品牌发布紧急声明和措施
宠物弃养频现,治理还存哪些难题?
成都宠物殡葬一单最高3888 不少无证经营公司被叫停
生活观察|宠物弃养频现,治理还存哪些难题?
借值得买宠物活动晒晒我家不共戴天的两只娃吧!丁克家庭的孩子们健康成长中!
拿什么叫停虐待遗弃宠物?多地出台宠物管理规范
宠物绝育手术应推广
网址: 源头治理,而非“不共戴天”——“打狗队”应被紧急叫停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49596.html
上一篇: 探索和谐之道|促进人宠之间的可持 |
下一篇: 【周末精选】荷兰内阁规定可在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