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明适应和暗适应的机制是什么?
情感生活谈
高粉答主
2019-06-16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2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7万
关注
1、明适应的机制
其机制是视杆细胞在暗处蓄积了大量的视紫红质,进入亮处遇到强光时迅速分解,因而产生耀眼的光感。只有在较多的视杆色素迅速分解之后,对光较不敏感的视锥色素才能在亮处感光而恢复视觉。只要环境中光照亮度超过每平方米10-3烛光,视锥细胞就会被激活。
光适应的过程一般比较迅速,由于所用的测定方法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但是,一般说来,在最初半分钟内感受性下降很快,以后适应的速度有所减速慢,2—3分钟内即可达到稳定水平。
在视杆细胞外段的各层中,排列着一种叫视紫红质的光敏实体,可在光的作用下漂白,这是视杆细胞暗适应和光适应的光化学基础。
因此,有人下结论说,光适应等同于用漂白来减低视紫红质的浓度,而暗适应则是在无光的条件下重新合成视紫红质。于是,任何给定的适应水平都代表着漂白和恢复反应之间的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在任何给定的光感受器中,这个平衡状态都将因落在它上面的光量的增减而被破坏,视觉兴奋就与平衡被破坏的程度成比例。
但是,上述观点到20世纪40—50年代已不再被人们接受了。克劳福特等人指出,很大的阈限变化可能是神经性的而不是光化学反应性的,因为它们可以在适应光呈现或消失后不足100微秒的时间内发生。
有一种视网膜“贮存处”的假说认为,适应是由一种神经反馈来调节的,这种反馈发生在当高强度的光使大多数感受器都把信号传送到一个神经调节中心或贮存处的时候。
2、暗适应的机制
在黑暗的地方,人眼睛中的锥状细胞处于不工作状态,这时只有杆状感光细胞在起作用。在杆状感光细胞中有一种叫视紫红质的物质,它对弱光敏感,在暗处它可以逐渐合成,据眼科专家统计,在暗处5分钟内就可以生成60%的视紫红质,约30分钟即可全部生成。
因此在暗的地方待的时间越长,则对弱光的敏感度也就越高。但有的人杆状感光细胞的功能有障碍,在暗的地方,杆状色素细胞不能正常地工作,不管他在暗处待多久,都不能提高对弱光的敏感度,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夜盲。
扩展资料:
在人类的劳动生产活动中,许多场合同样要考虑到视觉适应问题。一般来说,目标的照明条件略高于眼睛的适应光的水平,则视觉功能最佳。在明适应下产生良好的中心视力包括形觉和色觉。
在低照明的环境下经过调节,已经适应的眼睛,若在极短的时间里暴露在极亮的光线下,虽然也能迅速明适应,但在闪光照射之后,眼睛将处于非常高的明适应状态,此时再回到低照明的环境下,视觉功能大大降低,并可短暂丧失。这种由于高强度的闪光引起的暂时性光敏感度下降,称为闪光盲。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明适应
百度百科-暗适应
![](http://img.mcbbbk.com/upload/news/2024/0914/photos/middle/20240914130007_4i6j_falf8v0.jpg)
树苹果
2016-05-18 · TA获得超过7006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558
采纳率:90%
帮助的人:570万
关注
视觉中有使感受性提高的暗适应,和使感受性降低的明适应(又叫光适应)。暗适应是从亮处进入暗处,开始什么也看不见,经过一段时间,我们才能看清楚暗处的物体。传统心理学认为这是视觉分析器对光的感受性不断提高的结果。明适应是从暗处进入明处,在最初一瞬间感到光线刺眼,什么也看不清楚,经过几秒钟至一分钟,视觉恢复正常的现象。传统心理学认为:这时光刺激是由弱到强过渡,视觉分析器对光的感受性迅速降低。
在眼睛的视网膜最外一层含有直接感受刺激的特殊的神经细胞,即感受细胞。感受细胞有两种:一种是短粗的圆锥细胞,又叫视锥细胞,它接受亮光和颜色的刺激,另一种是细长的柱状细胞,又叫视杆细胞,它接受暗光的刺激。它们兴奋后发出神经冲动,经二、三层神经细胞,把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向中枢。人进入暗处最初不能看见物体是由于此时感受亮光视觉的圆锥细胞,不再起作用,而感受暗光的柱状细胞又不能立即代替它们的位置起作用。因此,有一段时间不能感受刺激。柱状细胞所以不能立刻发挥感受暗光视觉的作用是因为柱状细胞内含有一种感光物质,名视紫红质,尚未恢复的缘故。视紫红质是柱状细胞发挥作用的必需品。这种物质在亮光照射下被分解,到了暗处后需一段时间来逐渐恢复。暗适应的过程,实质就是视紫红质恢复的过程。
明适应则是因为长时间处于暗处,视网膜中的圆锥细胞几乎不感光,而一走出暗处,柱状细胞的视紫红质马上又为强光所破坏,瞳孔也因强光而显著缩小,故从暗处走到明处,不能立刻形成强光视觉或白昼视觉,看不见任何东西,经过数秒钟后,圆锥细胞发生了作用,感受性才恢复正常。可见,明适应过程是感受细胞由不能接受强光刺激,到恢复正常接受刺激的过程。
为你检索到以下内容
视觉中有使感受性提高的暗适应,和使感受性降低的明适应(又叫光适应)。暗适应是从亮处进入暗处,开始什么也看不见,经过一段时间,我们才能看清楚暗处的物体。传统心理学认为这是视觉分析器对光的感受性不断提高的结果。明适应是从暗处进入明处,在最初一瞬间感到光线刺眼,什么也看不清楚,经过几秒钟至一分钟,视觉恢复正常的现象。传统心理学认为:这时光刺激是由弱到强过渡,视觉分析器对光的感受性迅速降低。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