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喂肉不喂粮》
没粮方便的生骨肉,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喂?
近十几年来,宠物新鲜饮食大潮席卷全球,不论中外,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肉,甚至生肉作为自家宠物的主食,相关的科学研究也越来越多。可是,这一喂食方式充满争议,支持者立场坚定,反对者亦是浩浩荡荡,视喂生食为异端邪教、洪水猛兽。
反对观点中,时常有这么一句话“没有证据显示生食安全" 诚然,将生食与干粮进行对比的临床研究并不存在,这一点无法否认(证实干粮更安健康可靠的临床研究亦是0);但是不存在针对性的临床研究,是否等同于”没有证据“呢?恕我无法赞同。实际上,有许多证据显示,安全、健康的生食喂养是完全可能的,更是胜过干粮的。
尴尬的是,生食喂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圈内存在着不小比例的逻辑、理论谬误,这些错误进一步助长了对生食的反对之声(我想你一定听过冷冻灭菌说)。本篇文章中,会梳理一遍至2017年为止与生食/生骨肉相关的科学证据,为这种喂食方式正名。使用的资料引用比较多,许多问题没有足够篇幅详细阐述。本篇文章需感谢Plear Littlefield女士的《THE SCIENCE OF RAW PET FOOD 》,没有她本文无法编译成功。
我明白,观念并不会被一篇文章轻松扭转,不过,希望本文科学求真的态度能影响更多的人,至少培养出合理、健康的质疑态度,作出合适自己的选择。
“你们为什么就是不喂粮?”
“喂什么肉,怎么不喂粮?” 这是许多医生面对一些宠物家长时产生的巨大疑惑。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牵扯颇多。喂肉需要挑选、采购、计算、配比....无论从便捷还是精力耗费,乃至经济方面,远远不如拆袋即食的干粮。即便如此,抛弃干粮选择新鲜食物的家长依旧与日俱增,为什么?
不信任
绝大多数摈弃干粮,选择自然饮食的家长不信任制造商,他们不相信这些“大厂”真的把宠物健康置于首位。有不少科学研究证实这种质疑并非空穴来风。随着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大量研究发现无数宠物食品不管是高价还是低价,罐头亦或干粮,在原料方面多少有所隐瞒。许多产品与配料表完全不是一回事,不少家长、兽医无比信任的大厂一个不落,充分体现了这一行业监管的缺失。(引用1、2、3、4、5、6) 此外,发现干粮含有害菌使人致病、真菌毒素(引用7、8、9、10)、安乐死药物(引用11、12)及其他各式污染物(引用13)的科学证据层出不穷,今年(2017)年初还出现了因为罐头使用安乐死的病马肉,导致狗食用后毒发身亡事件。这一切让众多将宠物视为家人的家长无法再继续信任那些光鲜、靓丽的”大厂“以及这些产品背后残破不堪的监管制度。
2017年2月,因戊巴比妥而死亡的小狗,让使用4D动物制作宠物食品的恶行曝光在光天化日之下,这一行业潜规则由来已久。
先天的缺陷
哪怕抛开这些污染与监管缺失不谈,干粮本身即存在先天的缺陷。
尿路疾病与肥胖
干粮低下的含水量(8-10%)并不利于宠物的健康,已经被证实会增加猫、狗尿液中草酸、钙质的排出率,增加草酸钙结石的风险(引用14、15),同时干粮还增加了猫、狗、貂膀胱炎的发病率(引用16、17)。干粮的工艺必须使用淀粉,而这种不自然的淀粉摄入量与尿路结石、肥胖不无联系。(引用18、19)
有酸化剂与氯化钠,但——永远没有水
高温导致的更多问题
干粮制作时必须必须经过多次、长时间的超高温加热,现有证据明确指出这种加工会造成食物营养的大幅损失,更别提干粮长时间的储存也会导致各类营养成份的降解与变质(引用20、21、22)。
是什么让烤肉香气扑鼻?高温导致的美拉德反应(millard reaction)。干粮制造过程中需要超长时间,多次的超高温加工,这同样会产生美拉德反应。这可不是平时的烤肉,而是以小时计的长时间超高温。美拉德反应后会使得氨基酸难以吸收利用,其中氨基酸含量会出现显著的劣化,包括赖氨酸、甘氨酸、牛磺酸、精氨酸、半胱氨酸、蛋氨酸等等,远远不及新鲜的肉食(引用23、24、25)。所以说,这仅仅是营养上不佳?不,这产生了更严重的后果。一个是猫狗最低营养需求标准会因为这种氨基酸劣化而失效,看似营养全面其实吃得氨基酸缺乏(引用26、27),另一个问题是严重的美拉德反应产生了大量副产品:美拉德反应产物(MRP)与晚期糖化终末产物(AGEs)(引用28)
牛排:美拉德反应真棒!
MRP与AGEs
这两个美拉德反应物与诸多健康问题存在联系,包括并不限于:食物过敏、糖尿病、老年痴呆、心血管疾病、肾脏功能损伤(引用29、30、31、32),对猫狗同样有所影响(引用33、34)。研究者们认为,过量摄入这些美拉德产物会对肠道益生菌群产生负面影响(引用35),并且影响各类氨基酸的活性(引用36)与其他营养、矿物质的吸收。包括镁(引用37)、磷(引用38)、钙(引用39)、铁(引用40)等。此外,晚期糖化终末产物 (AGEs)还会造成肝脏炎症的恶化(引用41、42、43)许多人爱说:抛开剂量谈毒性是耍流氓。坏消息,干粮的美拉德反应时间不仅长于人类的烧烤食品,还被猫狗当主食在吃。我们可以推测,这些美拉德反应物的负面效应在猫、狗身上只会更为影响深远。
肉粉:把上面的牛排再烧个几小时也许就有了
营养均衡的假象
“科学配比 营养均衡”似乎是当今宠粮自带的光环。宠物营养标准来自三个组织:NRC、AAFCO和欧洲的FEDIAF,这些组织使用现有的科学研究结果,制定宠物食品营养标准,以满足宠物的基础营养需求。然而,这些标准的可靠性与准确度在近年来愈发受到质疑。以AAFCO的前身NRC为例,NRC制定的宠物蛋白质、氨基酸需求量时,靠的是高消化率、未经过复杂加工的食材。这一标准被延续给了AAFCO,但是原料质量下降,加工方式变为高温干燥、膨化,这些因素劣化了氨基酸活性,使得原先的最低氨基酸需求量形同虚设。
不仅如此,如果追根溯源看看这三大组织(NRC、AAFCO、FEDIAF)设定营养标准时所用的生物活性(bioavailability)数据会发现更大的问题。当前的宠物营养标准中,充斥着陈旧的数据、不科学的研究与武断的假设。这些问题在十余年前就被业内专家一再警告(引用45),却如泥牛入海般毫无结果。
“inadequately referenced, not citing scientific studies, and lack scientific veracity”
“(现今NRC、AAFCO与FEDIAF标准)引用失当、未使用科学研究,且缺乏科学准确性”——《犬粮蛋白质与氨基酸生物活性评估 》by Hendriks WH (引用44)
Feed and Food
综上,将许多不明不白的自发性疾病与宠物干粮联系起来并非牵强之举。反之,默认干粮安全无虞,是养宠首选才是一种自我麻痹。商业宠粮是许多宠物猫狗主要的食物来源,这种食物营养、生物活性上的缺失,其加工方式对宠物会产生何种长期、潜在的负面影响,不应继续被视若罔闻。
生食?为什么非是生食?
谈完主流喂食方式的不足后,许多人依然抱持疑问:那么应该怎么喂?
以人类营养学,或是单纯常识来看,新鲜、完整的食物一般比精加工的食物更营养健康。偶尔吃一些高加工的食物并不件要命的坏事,但完全靠高加工食物活就是另一种概念了。猫、狗非要吃饼干才能维持营养均衡吗?以新鲜、完整,没有过度加工的食物为主食岂不是更好?许多宠物家长正是认可这一观点才开始尝试喂新鲜肉食,有的选择熟食开始。(一样值得鼓励,熟食配方请见这里)也有的家长在经历熟食阶段后,被生食的优点所吸引,进一步返璞归真,选择了生骨肉。接下来我们谈谈,生食存在哪些益处,以及哪些广为流传的“危害”。
更佳的肠道菌群
肠道益生菌影响着身体的方方面面,小至食物消化,大至免疫系统协调都有肠道菌群的参与。错误的食物与抗生素使用会导致肠道菌群的紊乱、失衡,这是现代医学至今难以解决的困境,远非吃几粒益生菌即可解决的简单问题。 如果身边有喂生食的宠物家长,不妨问问“你家宠物拉的屎臭吗?”回答大多是完全不臭!甚至有人说一丝臭气都没有。乍看之下这似乎只是方便了人,但更深层的原因是习惯生食的动物会有更多样、均衡的肠道益生菌结构,这已经在科学上被证实。(引用59、60)
对一些宠物家长来说,这并不意外,只是印证了自己多年来的经验。十来年前生食在北美的二次兴起,一大部分原因就是许多宠物罹患炎性肠炎靠处方粮、激素却治疗失败,反倒依靠生食瞬间获得了生机。这些经验丰富的家长多年来早已知悉自然的饮食、均衡的肠道菌群对遏制、缓解这种免疫层面的消化系统疾病有多么关键。
Facebook上的炎性肠炎猫生食小组,拥有众多成功案例
不少宠物猫肠胃单薄、娇弱,这其实是肠道菌不平衡的体现(纯种猫尤甚),这些猫往往无法一下子适应新鲜肉食,甚至更换干粮品牌就出现严重的负面反应,这并不正常!如果你想给猫更换自然的饮食,务必循序渐进一点点来,切莫求快。健康、均衡的肠道环境是抵抗外界病原体的最重要防线,这是动物本该拥有的能力,可一经丧失很难瞬间回复,给予充足的时间与耐心吧!
更佳的口腔健康
合适大小、粗细的带骨生肉对口腔健康很有帮助,可以有效遏制牙结石的产生,减缓牙菌斑的产生速度。这一发现早在80年代动物园界即广为人知,在大型肉食动物身上颇为成功。换个对象,宠物呢?也是一样。以一个较为近期的研究为例,12天-20天的实验期间,每天食用177-235克带骨生肉后,牙结石减少了70.6-87.8%。(引用67)此外,我们还发现,生肉中含有独特的抗菌成份,如Beta防御素( beta-defensins)与白介素-6(interleukin-6),这也许能进一步帮助我们理解为何吃生食的宠物更难(但不是不会)出现口臭和严重的口腔疾病?
如果想就这方面进一步阅读,可参考很久以前的旧文:罗恩 海因斯博士:生骨肉与动物口腔健康
更少的抗营养作用
熟读猫狗营养文献的人可能会发现,不少实验结果与行业标准存在不小的差距,使用纯净饮食(purified diet)产生的实验结果明显低于猫狗粮标准。这种差别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商业宠粮活性低下,不得不增加总量。另一方面是因为新鲜食材中并不存在那么多的”抗营养作用“(引用61、62)同时,这使得现存的不少宠粮营养标准无法直接套用给自制。
更高的消化率
生食在各项试验中都表现出更高的消化率,无论是狗(引用56)、猫(引用57)还是宠物貂(引用58),其消化率之高,有时甚至超过熟肉。这种全方面的高消化率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营养,除了生理方面,对行为与认知也有改善。这一现象无论在人(引用63)还是狗(引用64、65、66)都有发现。
更优质、完善的氨基酸
生食中富含更加优质、丰富的氨基酸(引用46、47、48、49),这一点众所周知;在配置饮食时,食材稍加丰富就可以达成氨基酸的完善。除了宠物营养标准中的必须氨基酸,肉食中的其他非必须氨基酸对身体好处颇多(引用50、51、52)这一点是许多使用植物蛋白和高温膨化的宠粮难以企及的。
其他有益成份
除此之外,这类未经高加工的食材还富含各类有益菌群、抗氧化物、脂肪酸、酶、植化合物、 活性多肽(Bioactive Peptides),这都是新鲜食材独有的优势(引用53、54)基于这些原因,当今的营养学研究开始重视“食物”的研究,而不是像以往那般,仅仅着眼于单个的“营养”(引用55)。人们开始发现,对于“营养”一词,我们所了解的仅仅是冰山一角,越来越多的营养学家开始建议人们靠新鲜食材获取各类营养成份,而不是纯靠各式人工补剂来硬凑。
需要不只是营养,更是食物!
"Food, not Nutrients, Is the fundamental Unit in Nutrition."
人类营养学研究高声疾呼:食物!真正的食物才是营养学的根本,干巴巴的营养元素并不是。反观"猫狗不要食材,他们要营养"这句某干粮巨鳄滥用的洗脑名言,你是否听过,作何感想?他们为之奋斗的,当真是猫、狗健康,还是为了更大的商业利益,用这就句话为低劣的原料进行辩护呢?
生食=危险?
营养失衡的危险切实存在
夸大、妖魔化风险不对,另一方面也不能无视。许多医生对宠物家长喂自制/生食时能否认真研究、妥善执行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引用71、72)我们得承认,在浩瀚的因特网中,找到正确的信息来源并不如想象中容易(你会找到成吨不加钙质的所谓猫饭),而能够认真学习并付诸实施的人又更少了,所以选择生食/自制天生是小众的,并不具备彻底取代干粮的条件。不过,有难度从来不等同于没人做得到,也不等于所有自制/生食都会不均衡。
我们正在努力!
不论哪个国家,中国、美国亦或欧洲诸国,总有一群人凭着热诚在努力,尝试教导更多人正确配置宠物饮食,而不是仰赖于不可靠的商业干粮。这个公众号很荣幸地参与其中,正在制作帮助大家配置正确宠物饮食的应用。感谢众多猫友的努力,从程序员到UI设计、数据采集,大家自发的组织起来,全凭义务制做着相关应用。现在,简易但可以使用的雏形已经完工,在更新调整与多次测试后,我们才会正式发布,大家再耐心一些!
营养不均衡被人为放大
现存的研究大多集中研究生食是否营养均衡(引用68、69、70、71),许多人借此抨击生食与自制,将营养配比视如畏途,认为普通家长没有这方面的能力。这一点实在无法让人赞同,一方面,当今生骨肉喂食群体的蓬勃发展,出现了许多合理、正确的配比建议,稍加研究并不是秘密。另一方面,抨击生食配比无法均衡的研究,往往自身就有无法掩盖的错误与缺陷,假若缺乏相关训练与研究精神,很容易忽视这些潜藏的谬误。
举例来说,大多数生食/熟自制反对者最喜欢引用的研究之一,UC Davis 在2013年发表的《Evaluation of recipes of home-prepared maintenance diets for dogs 》,这份研究中检测的200个配方中,仅仅有5个符合NRC或AAFCO标准。若是不熟习食物配比和NRC/AAFCO标准的读者,看到这里大抵会放弃自制的”荒谬“念头而选择干粮。事实上,这一研究的确被许多公司、组织用来吓阻想自制的家长们。
一番研究后,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有趣的细节。比如说,在维生素D方面,这份研究将NRC标准定为339iu/kcal,导致61%的食谱因此直接不合格。但NRC的标准根本不是339,而是2.75微克,即110iu/1000kcal,是该研究中的三分之一。(见NRC2006 202页) 网友致函询问,该研究的主导人Jennifer Larson女士至今没有回应。
此外,关键的类维生素胆碱(Choline)缺乏在这份研究中导致了129份食谱全部失格。但细细一想,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甚至是奇葩的现象。胆碱存在于所有动物肌肉组织中,动物内脏中含量更是极端丰富,往往一点肝脏、蛋类就可以让食谱胆碱充足,而肝脏又几乎是自制中必备的原料。想做出一份胆碱缺乏的食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或者说,能做到这样的,也只有纯鸡胸混胡萝卜这类了。
鸡蛋:胆碱补充的上上之选
真实情况并不难解释,问题出在这份研究使用的工具。这份研究采纳的200个食谱,只有15个进行了实际检测,剩下185个都是填原料使用BalanceIT进行电脑计算。BalanceIT这软件的数据来源挑选自USDA的食物数据库,而USDA数据库是出了名的不统计胆碱、碘、锰,这造成许多数据直接为0,计算错误就此产生。
营养学家乎?饲料专家也
国外亦有猫友遇到这类不堪,一份使用充足动物蛋白质、动物内脏的食谱,在俄亥俄大学付费二百美元电话咨询后却得来胆碱不足的结论,同时被抨击没有给猫的食谱里添加碳水化合物。收费方最终坦白——自己不太懂猫的饮食,都是拿BalanceIT这个软件配的,食谱里接近一半食材软件里没有,所以算出来不足。最让人无语的是,收费方的确是在俄亥俄大学任职的动物营养师( Valerie Parker DVM, DACVN),也许我们该早点认识到,营养师(nutritionist)与饮食学家(dietican)终究是有差别的,一个配置动物饲料的专家,并不一定会比一个用心钻研的家长更会配置真正的食物。
如果你看懂这些,你可能会气炸....或者笑出声?
如看不清:http://pan.baidu.com/s/1kVMOIoB
最后,一点小小的阴谋论,博君一笑。上述研究的主导Jennifer Larson女士,在2013年研究发布之时,在UC Davis旗下BalanceIT公司任职。BalanceIT公司的主要业务,即是出售自制均衡粉与付费咨询,而美国只有BalanceIT公司、密歇根大学、PetDiet、俄亥俄大学有公开的咨询服务。联系到这篇研究最终的结论:“we recommend that recipes for home-prepared diets for dogs be obtained from or evaluated by board-certified veterinary nutritionists....”,外加对众多医师致函质疑一律不予回复的态度,很难相信这篇研究公正客观,而不是有弦外之音。
如何辨别一篇糟糕的“黑生食”研究?
A.大量使用来源诡异的食谱进行分析,试图证明整个喂食概念不可行。
B.食谱中充斥低级错误,如维生素A不足,胆碱低下,缺乏维生素B12等,即便这三者只需要加点肝就可以一并解决。
C.针对奇葩的个案进行无限放大,如0钙、大量饲喂牲畜血脖子肉造成甲亢等。
D.无法给出确切依据,全凭主观记忆讲述”临床经验“并进行简单的因果联系。
寄生虫问题
这是一个所有人都害怕,怕到没有人去细想的问题。经过详细的研究,我们并没有发现常见市售肉类中有什么极难冷冻灭活的寄生虫,许多人担忧的虫卵一说更是没有什么根据。
在具体操作时,注意购买来源可靠,品牌冷冻/冷鲜产品,避免淡水生物即可。值得一提的是猪肉,猪肉的旋毛虫冷冻灭活有一定要求,但并非不可行,可生猪肉依然有极低几率携带伪狂犬病毒(奥叶兹基病,Aujeszky's disease),这是猪特有的问题,虽然不属于寄生虫,这里还是要提一下。诸位尽量避免生猪,如果要喂,选择丹麦、美国正规进口的猪肉,价格并不高昂。
针对寄生虫问题,公众号有过详实的文章解释:生骨肉&寄生虫(上):诸位,到底在怕些什么?
细菌问题
猫、狗及宠物貂本身就有对各类潜在有害菌的强大抵抗力,只要肠道环境健康(小心,肠道菌薄弱的宠物其实肠道不健康)食物上沾染的杂菌并不是什么问题(引用87)对细菌的担忧,主要是介意生骨肉是否会造成家中成员被感染。
对于有婴幼儿、体弱老人以及免疫系统缺陷(HIV、接受器官移植者)来说,养宠本身就是有一定风险的事情,更是不建议这类家庭选择生骨肉喂养。因为当出现问题时,哪怕不是源自宠物,也会让宠物遭殃。
对健康的成人与青少年,喂食宠物生骨肉使人受到细菌感染之类的观点并不存在高级别的证据予以支持,亦没有记录下任何实例。显这与传统的宠粮、罐头的历史记录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引用7、86)许多时候,将生食默认为危险,将塑料袋与铁罐里的产品等同安全洁净,只是成见作怪。
屎里带菌,有何不对?
至今的科学研究中,诸多潜在有害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经常与生骨肉联系到一起。相关研究也不少,许多研究对比了食用干粮、食用生肉后,粪便中排出的沙门氏菌含量。一项研究里,16只狗喂食含有沙门氏菌的生食后,其中的7只狗经粪便排出了沙门氏菌,最久的长达一周,但所有的狗都没有出现任何不良症状。(引用76) 另一个2007年的研究发现,食用生食的狗更容易排出沙门氏菌(引用77)更早期的一项研究中发现,食用生食的狗,30%排出了沙门氏菌(引用78)。为了证实生食的危害,上述这些研究被广为引用,但是,这些研究是否真的告诉了我们全貌?也许并没有。
Greyhound,日常食用近变质生肉的可怜赛犬,经常被当作生食有害的证据
即便不喂任何生食,健康犬只的粪便中分离出沙门氏菌的几率都可高达36%(引用79),而猫则可达到18%或更高。换句话说,不管喂什么,任何猫、狗都可能经粪便排出沙门氏菌。这种自然现象也没有使人致病的前例,单纯以粪便中含有沙门氏菌作为生食有害的直接证据颇为牵强。 另外,食用生食后排出沙门氏菌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这仅仅意味着猫、狗将这部份杂菌排除了体外,携带、排出沙门氏菌并不受其害本就是肉食动物的自然特征。(引用80)如果非要怪罪,就怪养了肉食动物做宠物吧?
细菌从未缺席
其他与生食、细菌相关的研究,着重于抽查市面上的宠物生食有多么”污染深重“。2012的一项研究中发现,60份商业生食中,7%呈沙门氏菌阳性。(引用81)更早的一份研究测试了20个品牌240个生食样本,与罐头、干粮样本各24个。但尴尬的发现,传统的商业产品中,一样含有细菌污染,即便样本数量远低于生食。该研究里,罐头中检测出大肠杆菌的几率为33%,干粮8%(引用82)近年来,这类研究愈少使用传统宠物食品进行对比,改为只检测生食。
对于细菌污染的担忧能够理解,但现实是细菌无处不在,不论生骨肉与否,大家都在接受着各类潜在有害菌的洗礼。与其担心成功喂食几十年的生骨肉会一下子毒害全家,不如多注意在外就餐时勤洗手,不要吃来源不明的外卖食品。生食的确有细菌沾染,注意购买优质的肉品,认真的卫生习惯缺一不可,可将生食的潜在危险无限妖魔化,无视商业产品糟糕的污染记录(引用83、84、85),忽视人因干粮、罐头感染沙门氏菌的历史(引用86),将干粮默认为安全、洁净,反而会对人造成危险。
更多细菌的分析与探讨,可以参考公众号的旧文:生骨肉喂食细菌谈
洗手,不管你喂什么!
在此必须提醒诸位,宠物食品致人感染沙门氏菌爆发,大批入院治疗的事件主角从来只有干粮和罐头。(引用7、86)切记切记,根据美国CDC的建议,摸了干粮要和切了生肉一样洗手!
沙门氏菌感染暴发与宠粮有直接联系,记得洗手
结语
干粮的便捷与经济对大多数养宠家庭至关重要,无可辩驳。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宠物家长不再满足于宠物饮食仅仅”经济方便“,将宠物视同家庭成员,对猫、狗健康愈加珍视的家庭正越来越多,这是选择生骨肉饮食家庭暴涨的最直接原因。生骨肉饮食的发展情况似乎中外类似,无论在中国还是远在欧美多年来都面临反对与质疑,但增长趋势没有减缓。从第三方角度看,这一群体对营养方面的执着计算,饮食方面的坚定态度尤为突出。从兽医角度看,这个群体可能是最难以改变,最"顽固不化"的。你可以阻止一个人去考虑生骨肉,但很难让一个喂生骨肉的家长回头喂干粮,他/她很可能只会阳奉阴违。
这种看似顽固的态度被一些人简单解读为"被洗脑",这样武断、简单的解读,忽视了生食运动的本质—— 一种缺少资本助力,仅靠肉眼可见的实际效果,口耳相传流喂食方式,We feed it,because it works。
生食群体与主流观点的分化日趋明显,并没有改变的意思,兽医自然首当其冲。2017年五月的一项调研中发现,绝大多数喂生食的宠物家长对兽医的建议信任度更低,不仅限于营养知识,整体信任度都不乐观。(引用88)这个现象在中国也有苗头。即便并没有什么刻意的舆论引导, 这种不信任的态度不少讨论中开始显现。
只有9%的人会就生食喂养咨询兽医:也许是因为他们早知道自己无法获得指导?
除了宠物家长,国外兽医圈中也因此产生了明显的分歧。一方面,如塔夫茨大学旗帜鲜明的反对生骨肉喂食(引用89)几乎在美国生食圈内众人皆知,一些家长会刻意避免与塔夫茨大学毕业的医生接触,更别提塔夫茨大学的附属医院本就不收治生食喂养的宠物。还有一些医生明确表示支持生骨肉喂食,对生食喂养的临床效果表示赞许(引用90),近年还出现了RFVS这样明确支持生骨肉喂食的兽医组织。
许多动物医学方面的专家坦然承认,关于家庭自制饮食之类,他们并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引用91、92)或是担心宠物家长能力不足造成危险,使宠物受害甚至让医生自己产生连带责任——这是许多兽医不推荐自制饮食的原因,可以理解,又有些无可奈何。也许单纯推荐某品牌的干粮、处方粮作为”营养建议“的习惯应该有所改变?也许营养方面的知识不该像以往那般只是”饲料“与”日粮“?
如果能弥合这种不信任,建立沟通桥梁,我想这一定能为宠物/病患带来更大的好处,许多医生也会发现,不少选择生食的家长是容易沟通的优秀顾客。
全文完
如果你感觉这篇用得上,欢迎赞赏支持俺。铭记:Food, not Nutrients, Is the fundamental Unit in Nutrition. 谢谢大家!
接下来是一堆引用源,小心,你可能要很久才能看到留言...
Ref: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3639015
https://iheartdogs.com/breaking-news-blue-buffalo-admits-to-lying-about-ingredients-here-is-why-you-should-care/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8247445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1039924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5028437
https://actavetscand.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028-015-0097-z
https://www.cdc.gov/salmonella/dog-food-05-12/
Mycotoxins and the pet food industry: Toxicological evidence and risk assessment Author links open overlay panelHerman J.Boermans et al
Determination of moulds and mycotoxins in dry dog and cat food using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mass spectrometry and fluorescence detection. Błajet-Kosicka A et al
Mycotoxins in pet food: a review on worldwide prevalence and preventative strategies. Leung MC et al.
https://www.fda.gov/Safety/Recalls/ucm539900.htm#recall-photos
https://www.fda.gov/AboutFDA/CentersOffices/OfficeofFoods/CVM/CVMFOIAElectronicReadingRoom/ucm129131.htm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8689873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2735988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2589739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9868257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2044328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1697365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8119466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081988
http://ajcn.nutrition.org/content/24/5/562.extract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SICI)1097-0010(199608)71:4%3C520::AID-JSFA612%3E3.0.CO;2-X/full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6530877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9160426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144588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473178/
http://jn.nutrition.org/content/136/7/1998S.full?related-urls=yes&legid=nutrition;136/7/1998S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5088431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4066/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3492561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4505139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0949364
http://www.veterinaryworld.org/Vol.6/Sept-2013/10.html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3916186
http://rnd.edpsciences.org/articles/rnd/pdf/1980/06/RND_0181-1916_1980_20_4A_ART0014.pdf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8558301
http://journals.sagepub.com/doi/abs/10.1177/1082013207078524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0122814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0560622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9753604
http://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035143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028816/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4316518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6523572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7996231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9160426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6530877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2864905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6400072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9179765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898551/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0093739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2936943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7935080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7972438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2738053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6400072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6101601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8245817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8265505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6001874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699045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805706/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5585348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6481404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043524/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6814157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7598702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9366336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8139162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5082994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2005436
https://www.darwinspet.com/wp-content/uploads/AHVMA-bldg-beef-growth-v-2-for-printing-_-.pdf
https://www.darwinspet.com/wp-content/uploads/AHVMA-bldg-ckn-adult-_-.pdf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6927818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7310625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8811908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2058569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834511/pdf/16363323.pdf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9279402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2551080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6478425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8987615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1682515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6810148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0696725
http://scienceline.ucsb.edu/getkey.php?key=1288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8265510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4/01/140102112034.htm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40283/
http://veterinaryrecord.bmj.com/content/178/22/549.long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4951339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我们为什么喂肉不喂猫粮
为什么要喂宠物高蛋白宠粮?其目的是什么?
告别无处安放的肉肉,我家巴扎黑的的减肥利器:宠咕咕自动喂食器
如何喂养猫
原创 小狗一次喂多少狗粮?狗狗餐量大盘点,喂多喂少不再愁!
为什么说,人吃的钙片不能喂泰迪?
狗狗营养粮怎么弄 宠物狗的狗粮怎么喂
主食冻干有必要喂吗?养猫必喂的主食冻干分享
为什么猫咪不胖,肚子上却有层垂下来的肉,像个小袋子?
袖虎宠物提醒不要给猫咪喂垃圾食品!这些食物才利于发育!
网址: 《为什么我们喂肉不喂粮》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49935.html
上一篇: 第一次接触大狗狗,网友惊了:原来 |
下一篇: 生骨肉宠食科学喂养,小主馋了或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