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说说幼儿自我意识敏感期那些事儿

说说幼儿自我意识敏感期那些事儿

首先,咱们先了解下什么是幼儿敏感期。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某些时间范围内,他会只对环境中的某一项特质专心,而拒绝接受其他特征的事物;他还会不需要特定的理由而对某种行为产生强烈的兴趣,不厌其烦地重复,直到突然爆发出来某种新的动机为止,这就是孩子的某个敏感期。

那么什么是幼儿自我意识敏感期呢?

瑞士儿童心理专家让·皮亚杰经过观察得出这样的结论:0—6岁的儿童,几乎将他们全部的热情和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自我的建构中。恰恰是因为有了这种激情和全部投入,婴儿才能形成自我、走出自我,才会塑造出我们所期望的创造力、幸福感、独立性、意志力。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是没有自我的,随着他们的成长发育,会经历自我构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占有属于自我的物品来区别自己和他人,当物品完全属于自己时,他才能感觉到“我”的意思,这也是幼儿自我意识的诞生,所以当孩子不喜欢与小朋友分享玩具,对自己的东西看管的很紧,家长们通常会谴责他的行为,也有可能会给孩子贴上自私的标签。

可我们必须承认,当孩子有了自我意识,就会非常坚持自我,这表明他们的意志在形成,他在表示我和你是有差别的。孩子逐渐发现自己和世界是分离的,这表示他们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

幼儿的第一个自我宣言:我的!

自我的觉醒是在一到两岁期间开始的,当自我觉醒的时候,幼儿首先发现的是:这个东西是我的,那个东西是我的。他用“是我的”来区别我跟你是不同的,我是我,你是你,这两个人是不同的,那这个靠什么呢?就是靠拥有某种物质性的东西,是他对物品的所有权。

幼儿的第二个自我宣言:不!

幼儿通过说“不”来表明我和你是有差别的;通过说“不”使用自我的意志。当我们认为那个凡事都爱说“不”的孩子怎么这么爱“作对”的时候,其实,他是在通过语言来感受“我”与他人分离的快乐。孩子说不,父母不必纠正过来,该做什么照做,不必和他商量分辨,这就不会影响他的敏感期,过了一段时间自然就过去了。让孩子在不违反规则的情况下使用他的自我。家长要可以尊重孩子的选择并满足孩子的需要,在合理范围内让他快乐和顺从。

我们需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

当幼儿处于自我敏感期时,请不要在意他们是否按照你的意见去做事情,家长们应该鼓励并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让孩子能够认识到我已经长大了,有权利决定自己的事情。让孩子们自己尝试,尽量不要给予干扰,让孩子在做的过程中,认识生活的真理。

幼儿自我意识敏感期的表现

1、自我意识敏感期是儿童所有敏感期中最重要的,是孩子未来构建人格最早期的映射,因为孩子未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他未来的内心是不是很强大,都源于自我意识敏感期的形成。

2、自我意识敏感期的最常见表现是,孩子开始认识到“我”与外界的区别,有意识区分“我的”和“你的”之间的界限。我们会发现,孩子好像突然从某一天开始,不再向以前那样,大人说什么都听,说什么都答应,要么点点头,而是开始说“不”,开始表达“我”的想法,“我”的意志,开始意识到哪些行为可以“我”来决定。甚至如果发生不符合他心意的事情,就会大哭大闹,表现出来一副“自我为中心”的样子。

3、自我意识敏感期对有些孩子,会出现比如打人、咬人等现象。此时的“打人”或者“咬人”,与恶意主观伤害无关,对孩子来说,不是打人或咬人的意思,是“排除”的意思,孩子认为我不同意你,你所做的我不高兴,我不愿意,“我”和“你”不一样,所以我要“排除你”,我就用手打你或者用嘴巴咬你。这个时候,在老师或家长的引导下,孩子会明白可以通过其他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一段时间(一般在几个月)之后,这个敏感期表现就会自然过去。

4、自我意识敏感期还有一种表现,就是孩子总是说“不”。你问他吃饭吗?不;喝水吗?不;去厕所吗?不。其实,那个时候他不是真的不吃饭、不喝水、不去厕所,你给他饭,他照样吃,但嘴里依然说“不”。其实孩子通过这种表达,来建立“我”的概念,来表明“我”和你是有差别的。此时不要和孩子较真,而是让他自然度过这个敏感期。

5、自我意识敏感期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表现,就是孩子不愿意分享。许多家长会认为这是孩子自私,至少这样做不是一种美德。其实这与自私、与美德无关。这时孩子已形成了清晰的自我认知,他要区分这是我的,那是你的。甚至小一点的孩子,会把自己看到的喜欢的东西都认为是“我的”,这也是孩子刚刚建立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

幼儿自我意识敏感期家长如何应对

1、父母的心态和示范。父母及其他家人的心态一定要端正、平和,正确理解和认识宝宝所处的成长阶段。父母和家人对彼此的态度、行为,直接影响了宝宝的行为和个性。所以我们在看待敏感期宝宝的各类行为时,也需要反思自己与家人的行为和态度。

2、巧妙使用手语。教会宝宝一些手语,比如“等待”和“不能这么做/Nono”的手语。这些手语,对宝宝在家和在外的行为都能起到很好的引导效果。

3、时间观念的建立。给宝宝买一个数字大的玩具手表,在宝宝在外玩耍时,提前告知指针指向时间,和结束玩耍时指针指向时间,在结束时间之前10分钟和5分钟,分别提醒一下宝宝看表。离开之前,跟所有的玩具、游乐设施、小朋友和陪同的大人说再见/bye bye,开开心心地回家。

4、理性面对攻击性行为,避免以暴治暴。家人之间不要玩拍打的游戏,或者以拍打示亲昵,宝宝会以为拍打是一种示好和获取关注的行为,进行模仿。在外活动时,遇到拍打人的孩子,或者打骂孩子的家长,尽快将宝宝抱走,因为她所看到的一切,她都会模仿,时效惊人。

5、多带宝宝到公共场所玩耍,多接触其他小朋友,利用每一个机会,对宝宝进行示范。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是可以进行短暂的互动、友好的交往以及一定程度的分享的,包括一起玩玩具、玩沙玩水、玩滑梯、分享食物、互相帮助等等。培养规则,时间观念也是可以在这个年龄段开始逐步进行和实现的。

迈瑞老师有话说:

家长常常教育孩子分享东西,但通常会帮孩子做主“何时分享”及“分享什么”,我们认为这个选择权应该在孩子,家长给予适时的引导及物品的提供。

幼儿在主动分享的过程中会为自我储备心理力量和智能,渐渐的把自己建构地强大起来。这是一个需要时间来完成的复杂的过程,希望家长们配合老师做好孩子们的自我意识构建,让孩子们在主动分享的过程中获得应有的喜悦与满足。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揭秘,宠物剪毛那些事儿
如何培养幼儿独立性
宝宝处于敏感期出现攻击行为如何处理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蒙台梭利教育注重方法与技巧
宠物消毒之犬瘟热病毒感染:你要知道的那些事儿
猫有自我意识吗
狗狗有自我意识吗?
给狗狗绝育那些事儿
你的宠物能通过“镜子测试”吗?“照镜子”揭示了自我意识的发展规律
狗的自我意识之谜:从实验看狗狗真的了解自己吗?

网址: 说说幼儿自我意识敏感期那些事儿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55600.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你家狗有自我意识吗?
下一篇: 自我意识的功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