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鸟类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林牧增产增收、维护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人类活动扩张使我们的鸟类朋友正逐渐减少。据美国加州大学研究鸟类的动物学家沃尔特-杰兹说:“我们研究发现,如果我们的某个假定成立,那么在2050年,地球上至少会有400余种鸟类彻底灭绝,到2100年前,将有950到1800种鸟类会因为气候变化和栖息地破坏而濒临或完全灭绝。然而,我们目前还无法辨识这些现存的鸟类中哪些将濒临灭绝。”
鸟类作为人类的朋友,让我们的世界变的更多彩多姿。现在鸟类面临环境被破坏、栖息地被毁、违法盗猎猖獗等众多问题,到了人类应当肩负起保护鸟类责任的时刻了。
截止目前,针对濒危和生存受威胁鸟类,绿会已成立上百个中华保护地;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观鸟大赛5次,上千位志愿者积极参与鸟类救助、放生等活动,有力推动着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一位爱鸟人士,确认幼鸟掉落时是否该救?如何救?救助过程中记录哪些事项?掌握这些基本的施救步骤和注意事项是每个爱鸟者在开展鸟类救助保护过程中的正确方法和途径。
编者按/Talina 审/飞 编/Angel
一、野生鸟类救助中必备的施救记录:
一般的施救应该注意这么几种情况:要询问对方的基本信息如手机号码、事发现场是否还有其他人、是否方言、询问对方有没有特殊要求等,这几项是必须要询问的。
最近几年,随着我们的兄弟伙伴、相关单位不断持续行动的影响力扩大、以及全国各环保组织宣传产生的影响,我们中的每一位,都会在以后进行野生动物保护的过程中接收到来自方方面面、有关野生鸟类的报警电话和求助信息。
这其中,就会包括一些本来是野生鸟类正常生理现象,但由于对方不太了解,而把它当成需要救援的对象、当成报警信息。尤其全国由南到北5-7这三个月最集中出现的情况,就是一些幼鸟被自然排挤出来后的求助信息。
这里面有很多求助人是出于好心,但此时的一些鸟类却不是属于施救范围的。
这时,如果我们确定被排挤的幼鸟是国家一级、二级、三友保护动物,那么就需要处理,如果是这三种情况之外的,则可以根据你当时的时间安排选择处理。
比如有些鸟类,一般是中小型鸟类,一窝多不会超过8个蛋、少不会低于3个蛋,但无论是多还是少,这其中有个概率就是,有20%的蛋是为其他的蛋服务的。
也就是说,有20%的蛋是自然需要作出牺牲的,那是它们的正常淘汰。我们也许会感觉残忍,但也正是因为这种淘汰,才促进了它们的进化,保证了它们群体的健康。
此时,若我们好心把这些不该救助的救助下来的话,虽然可以成活,但也会造成它们残疾量的比例增高。
还有一些问题比如有些鸟类,它们是历经自然千百万年的进化形成的规律,如果遭遇了环境和生境的局部的、剧烈的变化,就会出现弃子、甚至完全弃巢的情况。
还有人为过分的干扰,它们也会选择抛弃掉自己的一部分幼鸟、甚至完全弃巢。
二、接收求助的时候,要迅速对鸟的情况进行基本的判断:
举个小例子:2001年,英国BBC在一天之内,收到了32次鸟类异常的求助。
按照英国法律,BBC有义务把这些信息及时的反馈给相关保护、救援机构,同时把这些信息反馈给报案者。
但BBC毕竟不是专业的救援机构,他们对其中有些信息也无法准确把握,那一天,有7只白鹳因为延迟,而救援失败了。
类似的教训在我们国家也多少有所耳闻、甚至是我们自己的亲身经历。我们周边的国家比如:东南亚、台湾、日本等,这种情况也是经常有的。
三、中国和周边国家的救援机构、组织、个人对国际鸟类研究做出的贡献:
你能想到上图中的鸟年龄有多大了吗?
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知年龄最大的一只鸟。
它的腿上有一个白环(上面写着它的释放地:音译 法恩岛),此时它已经30岁了,如果没有这个白环的话,是无法确定以上信息的。原本这个环也不是白色的,因为时间太长,跨越了30个春夏秋冬,因此褪成了白色。科学家由此断定它的年龄,确实是有据可依的,因为其它的释放单位、回收数据都有记录,唯有这一只没有回收到,最后收到时,已经是三十年以后的事情了。
我们国内释放彩旗、脚旗、环志的时间不长,回收率也很惭愧,不到1%,这说明我们国家官方的宣传、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是相当短苛的。
近几年,我们国家对环志的回收报告多一些的仍然是大天鹅和大型飞禽,比如黑脸琵鹭等。这也说明宣传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更多的还是以欣赏的角度做的宣传。
因此我们在施救过程中,有很多副业是需要做的,这也是我今天要讲到野外观察这个环节的目的所在。
2016年,我国投放中心的官方报告是一共收到9种,50只次,水鸟、鸻类足旗。其中大天鹅报告是20只,以三门峡越冬地为主。黑脸琵鹭12只、黑嘴鸥8只、黑尾鸥4只、粉红燕鸥2只、棕头鸥 1只、遗鸥1只、斑头雁1只、丹顶鹤1只。共十中,发现地:四川。大家记住,四川。
这些环志分别在中国、韩国、蒙古、日本、澳大利亚等5个国家的11个地区反馈回来,也就是说上面的十中鸟,只有一个数据是我们国内反馈回来的,其余的反馈,都来自境外。
比如河南三门峡鸟类的环志信息,也都是外国友人反馈回来的,而不是国内游客,挺滑稽的吧。
再比如2007年七月,我国环志队在蒙古北部为七八只斑头雁、豆雁等一共30只鸟类佩戴了咱们国家的彩环,编码是:A01-A30,截止到2007年年底,只回收到3笔数据。
有卫星跟踪的资料显示:它们绝大多数在河南三门峡、和山西南部的运城,但明明人们都可以看得到,但就是没有人报告、反馈。
另一个原因是,国外投放环和脚旗的规定和限制没有我们国家的严格,他们的施救单位一般都有自己的足旗或脚旗,环带的编码也是统一的。而我国的60个投放点,多数都是委托给、当地救援组织的,而当地,又是转包给个人做的。
近些年,金属环环志已经基本淘汰了,但我国还有少量使用。国外已经基本不再使用金属环了。
@火箭班 邢世杰:我们志愿者发现环志信息可以怎么反馈?
国内是有通讯中心的。按照规定,通讯中心每接收到报告后,要给报告人发出中国野生动植物保协会的感谢信和精美纪念品。但事实上,他们没有做到,也做不到。
刚开始的5.6年,做野保较早的朋友们,也按规定反馈、提交过环志信息,但并没有收到感谢信,有些地方的电话还打不通。
但我建议:我们可以对发现的境外的环志信息进行反馈。途径:可以向中国环志投放中心报告,由他们向第三方转达。
而第三方收到反馈后,也会通过中国环志投放中心向你表达感谢,并且还会赠送一架相机。你还可以请翻译写封回函,如果运气好的话,对方接到回函后,通常是会邀请你的。
这是境外投放中心的一般的例行规定。
向香港反馈也可以,他们是按英国惯例表达谢意的。
需要提交的内容,国际上的规定是统一的:你,或你和身边旁观者的:职业、观鸟史、野保史、职称、学位。
@火箭班同学:观察环志标记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观察的内容包括:环志足旗、脚旗的颜色、第一个字母、序号,别忘了要分清左右。
方法有:望远镜(倍率大)观察、接近鸟类观察,这个我们在后几节课中再慢慢涉及到。
2017年,我国给中小型鸟类佩戴的脚旗是红色的,澳大利亚、南韩、日本的是星红色、星黄色、三色、蓝白色的。
@小(1)班 菜鸟:环志的作用是什么?
对野生鸟类的环志,是在上个世纪由丹麦发起的,现在他们每年环志的数量是150万只次。这150万不是用网把鸟抓住环志的,而我国几乎99%是用网将鸟抓住然后再环志的。
但在我国古书上,也可以找到类似于环志功能的记录。
环志有很多目的:因为野生鸟类是自由生物、它们的活动半径又很大,我们人类为了解野生鸟类,就需要给它们环志。环志也是人认识自然的一个必要的环节。
通过给鸟类环志,我们可以了解它们的年龄、健康状况、疾病情况、疾病抵抗能力、温差适应能力等;还有活动范围、规律、甚至地球的大气环流、生物带的走势等;总之有许多许多的科研项目,都是需要环志来完成的。
环志、脚旗、足旗目前仍然是科研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电子仪器的监测目前还有很多无法克服的困难,并且也只适合部分大中型鸟类。(比如鸟类佩戴的跟踪装置如果超过它本身重量的0.3%,就会影响它的安全。)
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一下向中国环志中心提供过环志信息的朋友的名单:(略)
环志大概先说到这里。
四、救助过程中,对鸟类伤情的观察和记录:
救助野生动物,有像我们星期一到星期天一样。比如在特殊天晴情况下 5-9月四个月中,雨雾、连阴雨、不正常的夜间,尤其是城乡结合部,野生鸟类容易受伤,我们也很容易发现它们。
救助中一定要对鸟进行记录的:
1.羽色:要尽可能详细的记录。视频(可有可无)、图片(应该有)、文字(必不可少);2.三液的观察(口、鼻、肛);3.翅膀的观察(翅长:初级飞羽的长度,喙长:也就是嘴巴,头长、尾长、体长、体重、身高、性别、月龄等)这些一般都是通过羽毛来读取的。4.自然状态、行为状态、行为过程、行为过程的频率、眼睛是否闭合、是半睁还是半闭等。
通过读取这些信息,基本可以推导出被救助对象是急性、还是慢性伤情。
释放时的注意事项:
一般我们大家在施救过程中和在借鉴经验时,往往只能借鉴到常见鸟类或大型鸟类。而实际工作中,我们接触到的施救鸟类,多数还是中小型鸟类。而中小型鸟类的救助和救援,远比大型鸟类的情况要复杂。
释放鸟时,要避免向空中抛,有许多小型鸟类释放后,它还有一个智障期,通俗的讲就是有一个适应期(有些鸟可以很快起飞,有些不行,因此有个释放滞留期。这时我们不要着急靠近它,最好再观察20-30分钟,我最短的一次释放记录是24分钟,最长的一次是将近四个小时。)
注意我释放鸟时的形体动作,我采取的是蹲姿,两只手缓缓接触地面。
1.根据施救情况:外伤大小、轻重、体能、双手接触时它们的反应、力量等综合判断它的体能是否适合放飞。
2.释放后,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每种鸟对人类的安全距离是不一样的。
3.我们救助鸟类,还需要掌握一些动物心理学。它们在许多情况下,也有自己的规则和规矩。(这些以后的课程会慢慢涉及)
“鸟类救助志愿者”培训班 第二讲
“鸟类救助”培训班微信群
转播/整理:容静
导师:康宾桥(2017.4.)
—END—
来源: 中国陆栖野生动物救援网络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gdtAJzYRNdtN-ahcZueyEg
【公益项目】 一片痴心护水鸟
联系我们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鸟类应急救助指南(一):成鸟救助
【独家·24小时】鸟类救助指南
如何对鸟类进行救助
不可不知的养宠基本常识
【步骤图】狗狗鲜食——集中四个食谱的做法
捡到鸟儿怎么办?鸟类救助指南
如何救助野生鸟类? 听听专家怎么说
宠物健康基本常识
救助流浪动物的步骤
【搬运】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教你如何正确救助幼鸟
网址: 四个步骤掌握鸟类救助基本常识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58224.html
上一篇: 妄想山海宠物蜕变攻略:宠物蜕变方 |
下一篇: 中国各地野生动物救助联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