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动态】非语言沟通带你走进心理学

【动态】非语言沟通带你走进心理学

为什么有人习惯说话绕弯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习惯,懂得什么时候应该说怎样的话,而且,话语修辞、语气等也有着很鲜明的个人特征,因而,从一个人说话的习惯中,也可以看出他的性格特点。

比如有的人在说话时通常都比较客气委婉,给人彬彬有礼的感觉,这样的人大都比较温柔和善,不愿意难为他人,考虑问题也比较周到;

还有的人在与人交谈时,总习惯说“我怎么样”,这类人性格比较强势,自我,喜欢成为焦点;

而习惯说“果然、肯定、绝对”的这类人,一般都做事积极果断,有魄力,不过这类人有时会给人自以为是的感觉;

还有的人总习惯说“老实说、不骗你”之类的话,这类人的性格通常比较急躁、敏感,而且有些不够自信,所以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

还有人习惯说“我觉得、我估计、可能、大概”这一类的词语,习惯运用这类词语的人,大都比较随和、谨慎。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的说话习惯能够反映出不同的性格特点。

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他的语言习惯中都或多或少地表现了他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在诸多语言的习惯运用中,说话习惯绕弯子,也是很显著的一个语言表达特征。

生活中,很多人经常喜欢说“别人都那么说”“也不是经常那样做”“虽然不起眼”之类的话,而且说话习惯模棱两可,喜欢绕弯子。这类人大都防御意识很强,习惯在说话时看对方的脸色。

有时候由于揣摩不出对方的心思,他们也不敢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要求。用一种模棱两可的方式表态后,往往还故作从容,但实际上,他一直小心观察着对方的反应,这充分体现了这类人高度的防御意识。

事实上,在人际交往中,防御意识过强,往往会使交流变得更加复杂。由于高度的警惕性和怀疑心理,当事人总是处于局促不安的状态。这对于交流双方来说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为这种不愿敞开心扉的交流,费时又费力。和防御意识强的人交流,也会令自己产生自我防御的顾虑。其实,人的这种说话习惯,主要是在自我保护意识作用下形成的惯性。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想向他人提出某种要求时,由于不能确定对方会给予怎样的反应,便用一种模棱两可的话语来表达,这样,即便对方不接受请求,他也不至于颜面尽失。具有这种交流习惯的人,大都敏感、谨慎,有着很强的自尊心,或者比较自卑,很害怕被拒绝。事实上,这样的交流习惯对于沟通而言,是有一定阻碍的。

因为交谈一方不能明确提出问题,会使对方对其所需缺乏清楚的认识。这样的交流,会让彼此陷入一种僵持状态。FBI在多年与犯罪嫌疑人的周旋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交谈开始后,应该适当地暴露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样会让对方在心中增加对你的信任度,同时也有利于自己进入他人的内心,并制造灵活运用话语的局势,然后看准时机,讲出自己的要求。而如果一个人把自己包裹得太严实,就会让彼此都很难进入相互了解的情境中。对于FBI而言,越是习惯绕弯子说话,就越是容易将自己的内心需求隐藏起来,这种看似保护自己的行为,其实恰恰让自己陷于不利境地。事实也的确如此,心理学研究认为,习惯绕弯子说话的人,对自己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迟钝,而且没有足够的信心来主导自己的生活。毋庸置疑,说话习惯绕圈子,是不利于彼此交流的,人们更喜欢言行诚恳之人,而一个人的言行态度,也决定了对方与自己的交流态度。

我们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和我们肢体表达是完全不同的含义,这种情况非常常见。当面对这些混合的信号时,聆听者就要做出选择,到底要以听到的语言还是观察到的非语言信息为准?英国心理学家阿盖依尔等人的研究,当语言信号与非语言信号所代表的意义不一样时,人们相信的是非语言所代表的意义。

任漠楠 博士(Dr Monica Ren)

现任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市场营销及企业国际战略终身职教授/博导(麦考瑞大学商学院被《金融时报》评为全球顶尖40大商学院之一),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客座教授,曾受美国波士顿马塞诸塞州大学、中国中央财经大学、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英国牛津大学邀请做讲座,曾多次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法国、巴西、印度、日本等国家参加国际顶尖学术会议并做演讲,联手非语言沟通的顶级业界专家共同发起成立澳大利亚非语言沟通协会及美国非语言沟通协会,旨在推广非语言沟通应用。2016年入选《2015澳大利亚华人年鉴》。

任漠楠博士现研究方向主要在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商业网络中的“关系”、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战略、跨文化管理。《阴阳哲学在中国商业网络中的作用》在加拿大温哥华获得AOM(世界管理学会,管理学界奥斯卡)2015年年会最佳定性研究提名,并在2017年SSCI国际营销核心期刊上发表。澳洲主流媒体对此研究进行了特别报道。

近年,她为管理、营销学的国际级学术期刊做编审,是国际管理协会(Academy of Management)、国际企业战略协会(Academ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成员,澳大利亚营销协会(Australian Marketing Institute)评审团成员。

任漠楠博士有丰富的产学跨界经历。任漠楠博士曾任中国某商业地产投资集团市场总监、副总裁,曾任澳中某农业基金的企业战略和营销顾问,澳大利亚ASX主板某上市肿瘤治疗医药企业的中国战略顾问。

她精于多业态的市场营销、公司管理、跨文化管理、商业网络整合、国际营销与企业战略重组。尤其对澳中两国之间的国际市场营销、商业网络富有经验。她致力于推动“学术与商界”的“理论与实践”的跨界合作,做实践型学者。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非语言沟通
名词解释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的特点
你不得不知的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的巨大影响力
非语言沟通,有时比语言更有效
七种非语言沟通方式的重要性
何谓非语言沟通 包括哪些内容,沟通方法多样化:除了语言还有什么?
护理工作中的非语言沟通概述
“非语言沟通”在沟通过程中的重要性你知道吗?

网址: 【动态】非语言沟通带你走进心理学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64606.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非言语沟通不包括身体语言和声音的
下一篇: 何为非语言沟通,沟通非语言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