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4日电 据司法部网站消息,青少年健康成长,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幸福安宁,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发达。近日,围绕“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这一主题,司法部发布6篇指导案例。
此次发布的案例,是从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9500余个戒毒案例中挑选出来的,分别来自安徽、广东、广西、山西、福建、北京等6个省份,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综合运用多种教育矫治方法促进未成年戒毒人员身心康复。案例一中,安徽省南湖强制隔离戒毒所针对未成年戒毒人员心理不成熟、认知能力差等特点,运用多种矫治方法,帮助未成年戒毒人员消除不良情绪,建立正确认知,激发戒毒动机,塑造积极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二是渐进式动感蹦床训练打造运动康复新模式。案例二中,广东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创新引入小蹦床运动项目,通过分级分段开展训练,有效提升戒毒人员的体适能和心理健康水平,在科学戒毒道路上做出了有益探索。
三是贯通强制隔离戒毒和后续照管开展全链条教育矫治。案例三中,广西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二十年来深耕“十步脱瘾法”,在所内开展认知行为教育,激发戒毒人员内驱力,出所后持续照管助力保持操守,帮助17岁戒毒人员保持操守16年,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四是精心探索戒毒康复新方法助力自愿戒毒人员保持操守。案例四中,山西省戒毒康复管理所探索总结出“四步五疗”自愿戒毒康复法,采取掌握吸毒诱因、修复亲情关系、多措对症治疗、开展衔接帮扶等形式,综合运用多种矫治手段,帮助自愿戒毒人员戒断毒瘾,持续保持操守。
五是全方位打造禁毒品牌提升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质效。案例五中,福建省厦门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通过创建“红罂”禁毒品牌,聚焦青少年群体实施“三点连一线”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法,有效提升了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意识,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毒之墙。
六是创新开展线上直播拓宽禁毒宣传教育覆盖面。案例六中,北京市天堂河强制隔离戒毒所深入分析青少年群体身心发展特点,系统设计宣讲内容,与多部门联合举办“金盾护航 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线上系列讲座,扩大了禁毒戒毒影响力,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案例一
未成年戒毒人员刘某的教育矫治案例
案例简介:
当前,新类型毒品及替代物质叠加滥用问题持续蔓延,吸毒群体呈现低龄化趋势,以青少年为主体吸食麻精药品和非列管成瘾性物质问题日益突出。未成年戒毒人员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与成年戒毒人员有明显差异。安徽省南湖强制隔离戒毒所针对一起未成年人戒毒案例,深入研究探索,运用改变不合理认知、情绪疏导和亲情帮教等方法,帮助未成年戒毒人员消除不良情绪,建立正确认知,激发戒毒动机,塑造积极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戒治效果。
案例二
开展动感蹦床训练提升戒毒人员体质的康复训练案例
案例简介:
蹦床运动能够让戒毒人员感受到规律的弹振、腾空,体验到自由飞翔的愉悦和突破难度动作的兴奋,激发其运动的积极性,培养其协调性、平衡感和团队精神。广东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选取60名身体健康且无运动禁忌症的青年戒毒人员,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动感蹦床训练,每周3次、每次2课时、每课时30分钟,同时通过基础心率、舒张压、收缩压、肺活量、纵跳、台阶指数、选择反应时、跪姿抛药球、闭目单脚站立等体能测试和一般健康问卷(GHQ-12)等心理测试,评估戒毒人员训练前后的整体状况。实践证明,蹦床运动能够有效提升戒毒人员的体适能和心理健康水平。
案例三
十六年接续照管青年戒毒康复人员彭某保持操守的案例
案例简介:
毒品滥用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新型毒品滥用群体低龄化的特征凸显,青少年涉毒群体戒毒过程更易出现反复。广西司法行政戒毒系统20年来坚持不懈用“十步脱瘾法”激发戒毒人员内驱力,戒毒所内,开展教育矫治帮助戒毒人员正确认识毒品危害、健全完善人格、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戒毒所外,实施后续照管持续赋能助力戒毒康复人员保持操守。17岁吸毒的彭某,解戒后连续保持操守16年,是“十步脱瘾法”成效的生动体现,为青少年涉毒群体戒断毒瘾提供了鲜活经验。
案例四
帮助自愿戒毒人员赵某戒断毒瘾保持操守五年的案例
案例简介:
山西省戒毒康复管理所探索总结出“四步五疗”戒毒康复方法,特别针对初吸、偶吸的自愿戒毒人员,抓住“未病、初病”窗口期,耐心细致开展矫治,搭建平台修复亲情。综合运用医疗、膳食营养、物理治疗、心理矫治、康复训练等手段,扎实开展就业帮扶、随访帮扶和心理帮扶,帮助自愿戒毒人员持续保持操守,取得良好成效。
案例五
运用“红罂”品牌提升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效果的案例
案例简介:
福建省厦门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聚焦青少年群体,通过建队伍、强基础、创品牌等手段,形成了在厦门家喻户晓的“红罂”禁毒专业宣讲团队,以集美禁毒社工和高校学生为核心的“集美分团”,在校中小学生组成的“红罂小卫士”,正在和已解除社区康复人员组成的“阳光小分队”,打造出红罂禁毒生力军。积极推广“健康人生、无毒生活”的理念,面向青少年推出“两城三所十校禁毒云课堂”,依托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等平台推送禁毒内容,编排“手语操” “答嘴鼓” “闽南语顺口溜”等特色创新曲目。截至目前,戒毒民警已累计开展校园毒品预防教育178场次,受众达38万余人次,基本实现了厦门市岛内学校的全覆盖。
案例六
运用线上直播形式向青少年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的案例
案例简介:
北京市天堂河强制隔离戒毒所以“金盾护航”项目为依托,发挥专业资源优势,探索使用线上直播的形式,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特点,以“护航青春、绿色无毒”为主题,设计认识毒品与远离毒品、抵御诱惑与拒绝毒品、守护心灵与健康生活3个宣讲单元,通过“大兴土著”公众号面向社会直播。直播观看人数达到1.9万人,点赞10万余次,受到社会各界好评,也进一步提升了禁毒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丰富了禁毒宣传教育的内容,强化了禁毒宣传教育的质效。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司法部于2021年1...
“ 阳光成长”停学青少年家庭综合指导服务项目开始招募了!
儿童青少年健康指导方案(含运动、饮食、睡眠)
青少年大脑研究规模空前——可揭示精神疾病根源以及滥用药物的影响
青少年心病别过度依赖药物 亟待多方共筑心理健康防线
最高法发布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典型案例 明确规则,依法治理“宠物伤人”
如何加盟宠物骨灰盒生意?专业指导与成功案例分享!
营养“缺乏”与“过剩”困扰青少年健康
抚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抚州行动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推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典型经验案例的通知
为青少年心灵撑一片晴空
网址: 司法部发布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指导案例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65987.html
上一篇: 训练狗狗都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
下一篇: 幼儿园温馨提示:九月份入园的宝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