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挠、被嫌弃、被死亡凝视 … 家长们或多或少都被猫咪这么“虐待”过。最夸张的是,上一秒它还是温柔可爱,下秒就给人灵魂一击。其实,造成猫咪变脸的主要原因,往往是家长一不小心跨过了它的心理防线。如果你想更好的与它相处,不妨了解下猫咪的社交心理。
1. 在猫咪眼里你不是主人,是同居对象
猫咪进入人类社会要比狗狗晚数千至数万年(每次新的考古发掘,都会改变这个时间差,目前还没有权威准确答案),这也意味着,猫咪的驯化并不像狗狗那么成熟。
猫咪的驯化方式属于自发性驯化,也就是说,猫咪是主动同人类建交的,比如捕捉老鼠的行为,就属于一种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猫咪获得了食物,人类避免了鼠患。
所以到了现代,猫咪仍会要求人类给与平等的关系。不像狗狗,一般主人喊名字都会做出反应,而猫咪一般只在有需求、或者心情愉悦才会接受主人的邀请。
2. 对猫咪来说,爱也要爱得有距离
一般来说猫咪的主动攻击意识不强,但领域意识很强,它们特别需要距离感。如果家长超过了猫咪心理的安全距离,它就会想办法恢复这个安全距离。通常猫咪采取的措施都是躲避,但如果这时家长还是对猫咪步步紧逼、导致猫咪心理状态崩溃,它们就会提出警示甚至出现攻击行为(哈气、伸爪、甚至扑咬)。
可以看出,猫咪的牙齿和爪子是保护自身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这解释了为什么很多猫咪对剪指甲表现十分强烈的抗拒。同时,这也是为什么被拔牙、剃指甲后,部分原本很凶的猫咪,会出现精神萎靡、甚至产生心理疾病。
所以,家长尽量不要莽撞地触碰猫咪的爪子和牙齿,这在猫咪看来是非常挑衅、不舒服的行为。必要时,以一种温和、奖励的方式,猫咪接受度会高很多。比如剪完指甲后,给猫咪一点它爱吃的零食。
猫咪对距离的要求也体现在同类上,而且猫咪还是一种不善于化解矛盾的物种。如果两只猫出现矛盾,就会表现出社交距离的加长。即使是原本关系很好的两只猫咪,也是会因为一些突发因素,导致关系决裂。而关系一旦决裂,就很难再恢复了。
3. 有时咬你,只是猫咪爱的正常表达
在猫咪的社交思维中,很注重“相互”的概念。比如猫咪躺在地上,把肚皮露给家长,家长以为这是猫咪在主动邀请家长抚摸肚皮,结果真的摸了,却被猫咪咬了一口。
这就体现了猫咪社交的“相互”概念,猫咪的行为表达希望和家长玩耍,但是如果家长用肢体触碰猫咪,在猫咪看来它也可以对家长做出肢体接触。更普遍的例子就是,多只猫咪之间的互舔或磨蹭,这都是建立在“相互”的基础上,也是猫咪正常的心理状态。
对于多只猫家庭,很容易出现猫咪之间不和谐,导致某一只或一些猫咪的心理压力,甚至造成猫咪的心理疾病。此时,猫咪之间最明显的不和谐,就体现在它们之间不“相互”。
Tips:帮你读懂猫咪的这些肢体语言
耳朵直立、面向前方:我很好奇
尾巴高举、胡须向前:我很好奇、我在和你打招呼
翻滚、露出腹部:要不要一起来玩呀
瞳孔放大、耳朵向前:我很兴奋、我准备出手捕猎了
踩奶:我很爽、很巴适
飞机耳:你想干什么、离我远点儿、是不是要害朕
趴在地面不动:完了,我吓尿了,我放弃抵抗
以上就是猫咪心理学小知识,我们一起多学一点儿,做猫咪优嗅(嗯,优秀)的好家长吧!
我们是“优嗅”,欢迎家长们提问、留言、关注,我们将继续分享猫咪的专业养护知识~
相关知识
宠物心理学 有没有相关的书或视频 我学兽医的 想做宠物方面 想学下动物 尤其是猫狗的心理学
爱猫者的自我修养——读《猫咪心理学》
家里养猫咪,家长用六个小窍门,让孩子和猫咪和谐相处
如何正确饲养拉布拉多犬类心理学你了解多少一起学习一下吧
猫咪心理学:解码你家猫的行为背后的含义
常州市区有什么大点儿的花鸟市场吗? 卖兔子和仓鼠的地方!兔子品种要好点儿的~,金坛卖宠物鼠
猫咪独特的特性,你真的了解吗?
「宠物心理学」看懂你的宠物,让你们的相处更加融洽
宠物训练的心理学原理了解宠物行为背后的原因
心理学研究动物的心理
网址: 想做更好的家长?先了解点儿猫咪心理学吧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67301.html
上一篇: 不能忍受这一点,我劝你别养猫 |
下一篇: 原创 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