鸱鸮是鸮形目鸱鸮科鸟类,俗称猫头鹰。 [4
]雌鸟体形一般较雄鸟为大,头宽大;眼周羽毛呈辐射状,细羽排列成脸盘;嘴短,侧扁而强壮,先端钩曲,嘴基没有蜡膜,多被硬羽所掩盖;脖子转动灵活,脸能转向后方,头的活动范围为270度;耳不对称,左耳道明显比右耳道宽阔。周身羽毛多为褐色,散缀细斑,稠密松软。 [5
]
鸱鸮分布于除南北极地区外的世界各地,在中国各地都能看到其身影。 [6
]通常都栖息于树上,部分种类栖息于岩石间和草地上。大部分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惯,白天隐匿于树丛岩穴或屋檐中不易见到。以鼠类为食,也捕食昆虫、小鸟、蜥蝎、鱼等动物。有吐“食丸”的习性。 [7
]每窝1-7枚,孵卵期约1个月。卵多为白色。 [8
]
鸱鸮是农民的朋友,在大量消灭老鼠,保护农牧业生态环境中起着巨大作用。 [9
]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10]
鸱鸮
【词目】鸱鸮(鸱鴞)
【拼音】chī xiāo
【注音】ㄔㄧ ㄒㄧㄠ
【释义】[Strigidae] 鸟类的一科,俗称猫头鹰。头大,嘴短而弯曲。吃鼠、兔、昆虫等小动物,对农业有益。鸺鹠、猫头鹰等都属于鸱鸮科。也作鸱枭。常用以比喻贪恶之人。
【示例】
《诗经·豳风·鸱鸮》:“鸱鴞鸱鴞,既取我子,无毁我室。”
《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鸱枭鸣衡扼,犲狼当路衢。”李善注:“鸱枭、豺狼,以喻小人也。”
明王錂《春芜记·解嘲》:“他奸谋恣行,恨鸱枭恶吻,把凤雏喧憎。”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今凤凰、麒麟不来,而鸱鸮数至。”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我们能够大叫,是黄莺便黄莺般叫;是鸱鸮便鸱鸮般叫。”一说,指鹪鹩。又称桃虫鸟。见《诗·豳风·鸱鸮》王先谦集疏。
《文选·张悛》:“鸱鴞恤功,爱子及室。” 刘良注:“鸱鴞,鸟也。言此鸟忧毁其室。” [1]
鸱枭
鸱鸮俗称猫头鹰,它们的大眼睛只能朝前看,要向两边看的时候,就必须转动它的脖子。猫头鹰的脖子又长又柔软,能转动270度。由于是夜间出来捕食的猛禽,因此听力显得特别重要。猫头鹰的头骨不对称,两只耳朵不在同一水平上,有利于根据地面猎物发的声间来确定猎物的正确位置。
猫头鹰的雌鸟体形一般较雄鸟为大。头大而宽,嘴短,侧扁而强壮,先端钩曲,嘴基被有蜡膜,且多被硬羽所掩盖。它们还有一个转动灵活的脖子,使脸能转向后方。它们的眼睛形大而向前方,上眼睑能自由活动,瞬膜板发达。角膜和水晶体具有较高的曲率,瞳孔大而圆,视网膜中的视杆细胞丰富,特别还有反光色素层,可在夜间视物,有的种类在白昼时成为白盲。耳孔大,周围有雏襞,有的在头的两侧还具有显著突起的耳簇羽,有利于收集音波。听觉十分灵敏,内耳大,脑部的听觉神精细胞丰富。此外,它们的左右耳朵不对称,在捕捉同一声音时可产生细微差别,使它们极其准确地测定猎物的立体方位。
猫头鹰的体羽通常为暗褐色,在白昼栖息时不易被发现。体羽蓬松,羽毛柔软,翅膀宽大而稍圆,初级飞羽为11枚,第五枚初级飞羽缺如,次级飞羽第一枚缺如。羽毛的表面密布着绒毛,飞羽边缘还具锯齿般的柔软的缘缨,飞行时可以减弱和空气的摩擦,减弱或消除噪声,便于向猎物发动突然袭击。尾羽较为短而圆,尾羽共有12枚或10枚。脚粗壮而强,多数全部被羽,这样能在夜间捕食时减弱噪声并御寒。第四趾能向前后转动,爪大,弯曲而锐利。
许多种大型猫头鹰外形很相似,但叫声不同,根据叫声可以把它们区别开来。鹰鸮是大型猫头鹰的一种。,头上有簇状羽毛,不少人误认为是耳朵,实际上它与耳朵没有任何关系。大型猫头鹰中,栖息在美洲的只有大角鸮,还有大约17种分布在欧洲、亚洲和非洲。北方的鹰鸮分布最广,从斯堪的纳维亚和西班牙的日本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长大约有71厘米。猫头鹰的体型大小不一,最大的体长约73厘米,小的体长仅有12-14厘米。巴西鸺鹠是猫头鹰中体型最小的,产于美洲巴西。身长只有12厘米,以食小昆虫为生。 [2-3]
相关知识
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哪些 二级保护鸟类鸟名汇总→买购网
鸮鹦鹉
3种猫头鹰现身昆明,来认识下→
鸟中宠物狗鸮鹦鹉
鸮鹦鹉的繁育方式
2021《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新变化(鸟纲)
隆德公安成功救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鸮鹦鹉种群全基因组序列公布
雪鸮:我天生不是做宠物的料
鸮:美丽的猫头鹰亚科,拥有神秘的文化象征意义
网址: 鸱鸮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68917.html
上一篇: 《鹡鸰女神 1~2》百度云网盘下 |
下一篇: “鸮”字的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