猞猁(学名:Lynx lynx),属于猫科,为喜寒动物,栖息环境极富多样性,主要生活在森林灌丛地带,密林及山岩上,广泛分布于欧洲和亚洲北部,是罗马尼亚国兽,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猞猁体型似猫而远大于猫,体粗壮,尾极短,通常不及头体长的1/4。四肢粗长而矫健。耳尖生有黑色耸立簇毛。两颊具下垂的长毛。上体浅棕、土黄棕、浅灰褐或麻褐色,或为灰白而间杂浅棕色调;腹面浅白、黄白或沙黄色。尾端呈黑色。
猞猁是一种离群独居、孤身活跃在广阔空间里的野生动物,是无固定窝巢的夜间猎手。白天,它可躺在岩石上晒太阳,或者为了避风雨,静静地躲在大树下。它既可以在数公顷的地域里孤身蛰居几天不动,也可以连续跑出十几千米而不停歇。
猞猁的性情狡猾而又谨慎,遇到危险时会迅速逃到树上躲蔽起来,有时还会躺倒在地,假装死去,从而躲过敌人的攻击和伤害。
猞猁的主要食物是雪兔等各种野兔,所以在很多地方猞猁的种群数量也会随着野兔数量的增减而上下波动,大致上每间隔9-10年出现一个高峰。
除了野兔外,它猎食的对象还有很多,包括各种松鼠、野鼠、旅鼠、旱獭和雷鸟、鹌鹑、野鸽和雉类等各种鸟类,有时也会袭击麝、狍子和鹿的幼崽,以及猪崽、小羊等家畜。中国大兴安岭的猞猁在冬季捕获猎物后,会将吃剩的肉埋在积雪下“冷藏”,待饥饿时取食。
粗略估计,中国的野生种群可能有7万只左右,种群数量在减少。 致危因素是猞猁皮是传统的重要毛皮资源和出口种类之一。
数量如此稀少的直接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人为滥杀及森林的大面积开发导致生境破坏,以及作为猞猁的食物来源匮缺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