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BirdDetail

BirdDetail

特征描述: 较白尾梢虹雉为大。雄鸟体长可达800ram;头顶后部耸立的紫铜色冠羽向后转为红铜色,覆盖后颈;上体金属红铜、紫及蓝绿色相杂;下背白色;尾蓝绿色;下体黑色。雌鸟羽色与白尾梢虹雉相似,但下背呈白色

亚种分布:

分布: 为我国特产种。省内见于中旬碧塔海自然保护区(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l989),留鸟。省外分布于四川、青海、甘肃等地繁殖期为3月底或4月初至6月上中旬,基本上属单配型。巢营于陡峭的岩石下,紧贴石壁。巢很简陋,仅将原生苔藓压成一浅窝状,产卵于其中,或是仅将地表碎石、土屑刨成一浅窝,上面略加草茎等铺垫。巢的量度约200X 350mm。每巢产卵3—5枚,卵呈卵圆型,黄褐色遍布褐斑。测量3卵,平均重78(74--80)g,大小为69(67.5—70.5)×46 (45—46.5)mm。孵卵由雌鸟承担。笼养条件下孵化期28—29天。 对其染色体组型的研究结果表明:2n=82。其中大型染色体20个,只有第一号染色体及性染色体2为中部着丝点,其余都是端着丝点。微小染色体的形态很不明确,但看来也是端着丝点。 绿尾虹雉的天敌有猎隼、普通狂+鸟等。体内寄生虫有异刺线虫和同刺线虫2种。体外寄生虫有长羽虱、绿尾虹雉圆羽虱、姬羽虱、雷羽虱和鸡体羽虱5种。 栖息地高度约海拔3500--4200m。资源现状为罕见种,属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区系从属西南山地特有种。

资料: 在省内无该种的生态资料记载。据卢汰春等(1991),绿尾虹雉为高山雉类,常年生活于林线以上,多见于海拔3500--4000m处。栖息于亚高山至高山灌丛群落和灌丛与草甸混生的生境中,尤喜多陡崖和地表岩石裸露且灌丛发育良好的地方, 很少到较大面积的单一草地类型的生境中。常集成群,但并不真正结群,多为单只或成对活动。叫声高亢婉转,类似单簧管所发出的音响,数公里外都可听到。 基本上是植食性鸟类,以植物的根、地下茎、嫩叶、幼芽和花蕾为食,兼吃昆虫。在原产地被人们叫做贝母鸡,据说是由于嗜食贝母而得名。但调查结果表明,贝母仅占食物的很小部分。绿尾虹雉觅食时用喙在地面上挖掘、啄食,基本上不用爪刨。这是虹雉属种类的行为特征之一。

网址: BirdDetail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69881.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第一百八十四章 直入云霄望天树,
下一篇: 412国际仓鼠节,遭弃叮咚找到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