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荐读

荐读

荐读 | 蛇、蝾螈、蜥蜴……接纳不美的它们,才是人与自然平等(赠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一些很美的动物,大家都说,这么美丽的生物,我们要努力地保护它们,千万不能让它们失去家园。那么,若是不那么美丽的动物呢?

自然之友总干事张伯驹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保护动物不能“看脸”。

难道动物的颜值和我们的保护真的有那么强的关联吗?难道颜值对于动物就这么重要吗?颜值的评判标准到底来自于哪里?

“如果人类的审美真的能够影响到对野生生物保护的关注和资源分配,那可能就是人类智慧需要去超越的地方。张伯驹说,因为无论是动物的珍稀与否,还是它们和我们的关系,都不是被颜值所决定的。很多时候,我们对外和对内的映射直接相关。

他说,如果我们认为眼睛或大或小、身材或好或坏的动物都与人类平等,我们可能会更愿意接纳自己的小众、偏门和不好。如果我们能更好地和自己相处,我们跟自然的关系就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因为我们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斑马尾蜥蜴

在被认为“不那么美丽”的动物中,两栖爬行类是重要的一个群体。许多人对它们的感受,不如像圆滚滚的大熊猫等“萌物”那么喜欢。但是,它们在人类文明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在生态平衡中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尊重。

我们可能是蛇、蝌蚪、蛙的后代?

在人类文明中,一些两栖动物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象征,有些甚至是矛盾的结合体

青蛙据说能带来雨水,但也可能引发洪灾。乌龟因为智慧长寿被人崇拜,因为胆小懦弱遭人嘲笑。蛇因为愈合和复生能力受人尊重,但又被视为邪恶的象征。蜥蜴被尊为慈悲的守护神,但又被视为魔鬼,让人胆战心惊。

以蛇为例。在亚当和夏娃的故事里,蛇是邪恶、魔鬼的化身。然而,在澳大利亚原住民心中,彩虹蛇就是土澳人的先祖神灵之一

它原本沉睡于地下,当它苏醒后,爬到了地面上,降下了雨水、造就了山脉,身躯蜿蜒而过形成了河流。当空无一物的大地丰富起来后,彩虹蛇便唤醒了其他动物,也唤醒了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教会人们生活,教导人们守护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蛇是创世神明还不够让你惊奇,那么你可以再看看缅甸佤族人的故事——他们认为自己是蝌蚪的后代

在佤族人的传说里,他们的祖先曾以蝌蚪的形态生活在一个高原湖中。当他们变成蛙之后,以鹿、野猪、山羊和牛为食。然而他们却没有子孙后代,于是有两个佤族人游历到人的居住地,抓了一个人吃肉,便生出了许许多多长成人类模样的小食人魔。

蝌蚪是人类的祖先这件事虽然听起来不太靠谱,但不仅是佤族人,在很多地区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中,蝌蚪、蛙类都是生育、重生的象征,与人类的繁衍关系紧密。

逐渐变成了盘中餐、笼中物

除了将它们奉为神明,人们还有最常对待动物的另一种方式——治病。这种做法在欧洲中世纪和中国古代就有了。

那时候人们通过联想蟾蜍、蝌蚪、蛇、乌龟的自然属性,为它们设定了许多“治病奇效”。比如,往树蛙嘴里吹气就能治疗哮喘、吃拌了蜂蜜的碎海龟壳能治头痛、用蝌蚪的骨灰塞住鼻孔可以止鼻血、每年用乌龟血漱口三次永远不会牙痛……

比起这些像是在胡扯的治疗手段,我们或许更熟悉可以壮阳的蟾酥、治头疼的壁虎,还有五蛇酒、龟苓膏。当然,很多都已经被证明为——绝无奇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代人的心里,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逐渐变成了盘中餐、笼中物

很多人觉得,蛇肉、乌龟肉、青蛙肉是大量蛋白质的来源。在印度尼西亚每年都有1.4亿只青蛙出口,但本地人吃掉的更多,是出口的7倍;

在日本和菲律宾等地,都有吃海蛇的习惯,还有无数海蛇被加工熏制成肉干,变成珍奇特产卖给游客;

当东南亚地区的淡水龟被捕杀到濒临灭绝后,人们甚至开始从北美地区进口龟类,然而龟类的生长繁殖十分缓慢;

甚至就连蝌蚪,也难逃被人类放入口中的命运:在尼泊尔等地,蝌蚪可以被熏烤、被生吃或者被晾干腌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食用海蛇在日本冲绳岛上很普遍。左:伊良部汤,即海蛇汤。右:干海蛇碎末。

食用包括两栖动物在内的野生动物,或许在一些地区是原住民的饮食需求。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人只是为了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口腹之欲,但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物种的繁衍、生存,也可能让人类自己引火烧身。

此外,还有人把两栖动物当做成宠物饲养。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很多两栖爬行动物最好的生存环境是其在野外的栖息地,由于非法贩卖的链条,一些野外个体甚至是濒危物种也进入宠物市场。

无论是猎奇还是真心喜爱,对于饲养“爬宠”的人来说,怎样才是对“爬宠”最好的爱,值得深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美国钝口螈,是很多人会选择的宠物

而且,与我们所饲养的其他任何宠物一样,它们需要负责任的主人——不合格的照料、随意遗弃、失去兴趣,都正在发生,甚至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有不少“爬宠”主人,就因为“怀疑它们携带病毒”,而把这些小动物,扔出了家门。

它们正在丧失身为生命应获得的尊重……

在神话传说、民间故事里,充满了神秘、承载了某种文化意义,在生态平衡中不可或缺的它们,如今正在丧失身为生命应获得的尊重。濒危的野生动植物中,也有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但由于其貌不扬,有些物种被重视的程度或许还不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邮票上的两栖动物

珍·古道尔说,“ 唯有了解,我们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我们才会行动;唯有行动,生命才会有希望。

如果你希望了解更多的这些“爬爬”,不是以猎奇的菜品、或很酷的宠物的方式,可以看一看爬虫学家兼科普作家马蒂 · 克伦普写给他们的颂歌——《两栖爬行动物的神话与传说》

在这本书里,你可以认识到蟾蜍、蛇、蝾螈和蜥蜴、鳄鱼和乌龟,了解到世界各地、从古至今关于它们的民间传说。

两栖爬行动物在民间医药和魔法中的用途到它们在文学、视觉艺术、音乐和舞蹈中扮演的角色,克伦普揭示了我们为什么会对这些动物又爱又恨。

《两栖爬行动物的神话与传说》

[美] 马蒂 · 克伦普丨著

黎茵丨译

尽管都是动物,人类对它们或许也有自己的爱憎喜恶,你认为这种不同是“看脸”吗?你或者孩子对动物爱憎喜恶有什么理由吗?欢迎和我们分享你的感受和故事,本期我们会从中挑选位伙伴,赠送《两栖爬行动物的神话与传说》一本,或者自然之友特别礼物一份(含明信片、手账本)。

上期荐读栏目中,下面两位小伙伴获得赠书,请你们在后台留下联系方式,特殊时期寄书会延迟,谢谢大家的理解,小编会尽快将书寄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关知识

荐读
【荐读】宠物每日小知识-狗狗日常7种病症的常规护理
【荐】哈尔滨宠物医疗夜间急救中心资讯
百馆荐书 全省共读丨治愈系宠物书单——万物有灵 和谐共处
荐读|宠物猫是如何成为人类家庭成员的
母语读宠·艺术生活空间
鹩这个字怎么读
应鸟合起来读
派读宠物大数据平台
读创

网址: 荐读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78367.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有图慎点! “异宠”不宜宠
下一篇: 稀奇!蚂蚁也能当宠物?盘点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