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原创 “猫奴”自古有之,吸花式猫,古人养猫真有一套

原创 “猫奴”自古有之,吸花式猫,古人养猫真有一套

引言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人们大都通过饲养宠物来缓解自己的情绪,养猫绝对是最普遍的选择,“猫奴”、“铲屎官”就成为了养猫人士的称呼。

“铲屎官”绝对是一支庞大的队伍,甚至没有条件养猫的人会选择通过云养猫,来过过“铲屎官”的瘾。科学研究也表明,养猫可以使人放松心情,听猫的呼噜声也可以促进人的睡眠。那古代的人们养猫吗?猫又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的呢?

其实,古代的人们不仅养猫,而且古代“铲屎官”们对猫咪的上心程度一点都不亚于今天,甚至慢慢的形成了一种文化。虽然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中,这种文化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分支,但也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传承了。

一、古代猫的分类和进化

1、古代猫的分类

古人对于猫的名字,大都来自于毛色或者花纹,而且名字非常好听。有纯色的“四时好”;有黑身白爪的“踏雪寻梅”;有黑身白尾的“墨里藏针”;有黑身白点的“梅花豹”等等。古人对于猫的分类特别严谨,每一个种类下面根据颜色的不同,又有着具体的名字,比如说“四时好”。

纯色的猫都叫“四时好”,但纯黑色的猫有“乌云”、“哮铁”之称,也可以叫做“玄猫”。这种猫在古人看来可以辟邪、保平安。身体全是白色的猫叫做“尺玉”或者“宵飞练”;身上全是黄色的猫叫做“金丝虎”、“戛金钟”或者“大滴金”。

简单地说,每一个花色的猫,都有一个具体的名字。给每一种类的猫都起一个这么好听的名字,可见古人对于猫是真爱了。这些经过中国古人训练的猫,生存能力强,不爱粘人,是一个捕鼠狩猎的好手。这里要给大家介绍三种中国的名猫:狸花猫、山东狮子猫和四川简州猫。

狸花猫身上有着漂亮的条纹,像老虎一样,毛比较短。根据花纹的不同,以及各个部位出现的毛色差异,狸花猫又分为了黑狸花、黄狸花、金丝褐、缠得过等八个品种。《相猫经》中记载:“金丝褐色者尤佳。”

山东狮子猫是由波斯猫和鲁西狸猫杂交而成,从名字中我们就可以猜出这种猫长得像狮子,脖子上有长长的毛。但狮子猫可不仅长得像狮子,就连抓老鼠时的身姿,也颇有狮子的风采。

四川简州猫可以说是最为辉煌的猫了,在宋朝至清朝,简州猫可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是皇室的御猫。从太后到官家小姐再到民间百姓,人人都以饲养简州猫为荣。根据古籍《四川通志》记载,“天下猫两耳,惟四川简州猫四耳。”但是简州猫的毛色没有规律,唯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它的耳廓很大。

2、猫在古代社会的进化

世界上最早驯服猫咪并应于捕鼠的国家是埃及,随着农耕社会的发展,埃及人驯服了猫,并将猫咪应用于捕捉老鼠,以达到保护粮食的目的。猫咪什么时候进入的中国,就无据可查了。

有人说是玄奘取经带回来的,用来保护经书;也有人说是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第一只猫咪。我认为,中国最早的猫咪应该出现在秦汉时期,最起码不会早于秦汉时期。

汉武帝时期的东方朔《答骠骑难》中写到:“将以扑鼠于深宫之中,曾不如跛猫。可以推断出在汉朝就已经有养猫捕鼠的风气了。从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文物----四猫纹漆盘,也可以证明汉代养猫的风气。

那为什么又说猫的起源最早不早于秦朝呢?这就要说道我们的十二生肖了。十二生肖中的动物,都是人们已经见过或者熟知的动物(龙虽然没有见过,但作为图腾已经被人们熟知),而猫没有出现在十二生肖中,可能是猫出现于十二生肖之后进入中国,没有赶上十二生肖。秦汉时期十二生肖就已经成熟了,所以我认为,猫应该在秦朝后期才在中国流行起来。

到了唐宋时期,养猫已经成为了社会的潮流,一直以来以硬汉“人设”出现的陆游,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猫女奴,宋人的《尔雅翼》中还记载了一个关于猫来历的说法。明朝的嘉靖时期,猫已经进军了皇室,俘虏了皇帝的心。到了嘉庆年间,王初桐还花费三年时间编著了《猫乘》这本书,也是我国第一本猫的著作。

二、古代最有名的“猫奴”

据陆游的《老学庵笔记》里描写,秦桧的孙女丢了一只猫,非常激动,发动了整个城的人帮忙寻找。从《东京梦华录》和《武林旧事》中也可以看出,养猫已经不是只有宫廷众人的专利了,民间百姓也开始了“铲屎官”之路。

据说宋代人将猫接回家就像接小妾回家一样,还要给聘礼。如果这只猫是有主人的,要想收养这只猫,就要给主人一些食盐;如果是没主人的流浪猫,你就要给猫妈妈一些小鱼干,算作“聘礼”,这个习俗一直沿用到了明朝。

在已经有成型的养猫习俗之下,中国最有名的“铲屎官”也诞生了。

1、陆游

想起陆游,可能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上学背过的课文,这位征战四方的将军竟然也被萌萌的猫咪俘虏了,心甘情愿的当一个“铲屎官”,看到这里,是不是对于陆游的诗句有了别样的心情呢?

陆游一共有三只小猫,分别叫小於菟(小老虎)、粉鼻、雪儿。这三只猫获得了二十多首陆游的赠诗。

陆游的《赠猫》中写到:“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惭愧家贫资俸薄,寒无毡坐食无鱼。”

这里面的盐就是陆游给猫主人的“聘礼”,换来的小猫(狸奴是猫的代称),目的是让小猫捕捉老鼠,不要让老鼠咬坏了诗书。但是陆游心里非常难受,因为自己家中贫寒,没有给猫的小鱼干。

陆游的三只小猫都被陆游收进了诗中。陆游《赠猫其一》可以看出小老虎刚刚来到家里,陆游非常开心;在《得猫於近村以雪儿名之戏为作诗》中可以看出雪儿是个捕猎高手;在《赠粉鼻》中粉鼻是个捕鼠小能手。

陆游如此喜爱三只小猫,这三只小猫除了守护了陆游的藏书之外,也对陆游不离不弃,陪伴了陆游穷困潦倒的晚年生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就记载了在风雨天气,陆游与猫咪同吃同睡,烤火,撸猫,思国。

我推断,陆游的爱猫情节大概也是受了他祖父的影响。陆游的祖父陆佃曾经解释过“猫”这个字:老鼠啃食庄稼幼苗,猫捕食老鼠,所以“猫”这个字中有“苗”字。看来,陆游的祖父也是一位隐形的猫奴呀。

2、嘉靖皇帝

到了明朝时期,嘉靖皇帝就是妥妥的猫奴。他会专门派人饲养自己的猫,而猫每天的工作就是卖萌。不仅如此,嘉靖还会给猫封赏官职,每月按时发放“工资”,可以说是衣食无忧,比老百姓的生活好多了。

嘉靖的猫是一只狮子猫,特别通人性,所以狮子猫死后,嘉靖皇帝特别悲伤。这时一个大臣说这只猫是龙的转世,嘉靖一听特别开心,给这位大臣升了官职,并给自己的猫赐名“虬龙”,还用金棺材厚葬这只猫。

作为一个皇帝都沦陷在了猫的“猫格魅力之下”,可见普通百姓成为猫奴也就有情可原了。

3、韩锡胙

清朝乾隆年间的韩锡胙做了一个养宠物实验,同时饲养了猫和鸟,相比较之下总结出了养猫的好处。

首先,猫不需要担心像鸟一样飞走,可以放养;其次,猫的食物比鸟简单,不用费心在其吃饭上;其三,冬天时期鸟一冻就僵了,而猫可以用来暖脚。

韩锡胙的这一实验结论,可以说让猫的地位上升了一层,也给大家总结出了养猫的好处,不仅是对于“猫主子”有重大贡献,对于“猫奴”们也起到了帮助作用。

猫最为一种流传至今的宠物,除了能卖萌、能消遣时光外,或许古代重视的是它的实用功效。

在古代,粮食可以说是人的生命也不为过,那么猫能捕捉老鼠自然也就被广泛应用了。除了这一作用外,猫还能勘测时间,不同的时间对应着猫眼不同形状的变化,可以说是古代版的钟表了。

从猫立足于中国至今,凭借着软萌的外表加上实用的功能,成为了如今家家户户都喜爱的宠物,养猫的队伍也越来越大。从某种程度上说,古人们在吸猫方面,是远远超越我们,不论是取名字,还是为猫写诗。简单的一个养猫,竟都透露着精致,不得不让我更加佩服古人的闲情逸致。

在我看来,猫不仅仅是人类的宠物,也是人类的家人,一旦决定养猫,就要负责到底,不要随意抛弃。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原创 “猫奴”自古有之,吸花式猫,古人养猫真有一套
猫奴
夜读 | 王萌萌:与猫契
#猫# 猫奴的起源 ...
“猫奴”鼻祖——陆游|趣闻
半月谈:吸猫成瘾养猫“致贫”?年轻人催热“猫咪经济”
书单| 纸上吸猫,十本猫书与一本万年猫历(内含赠书福利)
中国猫奴撸猫简史:吸猫成瘾背后的人口结构变迁
猫奴竟然还分等级?进来看看你是几级猫奴
小调查丨“云养猫”走红:一日吸猫,终生戒猫

网址: 原创 “猫奴”自古有之,吸花式猫,古人养猫真有一套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84029.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一个合格的猫奴得看看这份报告……
下一篇: 猫奴春节期间可代管寄养猫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