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浅谈行为的遗传学基础

浅谈行为的遗传学基础

综述:
浅谈行为的遗传学基础
南开大学鲍梦寒
摘要:行为遗传学是在多门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是21世纪生命科学交叉研究的前沿热点。本文借助行为遗传学,初步探讨行为与遗传、进化的关系以及行为遗传基础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并提出自己最这方面的认识。
关键词:基因,行为遗传学,环境
行为及其遗传机制
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
行为的分类
在动物行为学上, 把动物的所有行为分成本能行为和忆或基因组贮存的信息的行为就称为本能行为;凡以个体记忆或个体经验为基础的则称为获得行为或习得行为。例如,母鼠不需要学习就能够哺育幼崽;不同种属的蜜蜂其筑巢行为和所筑蜂巢的形状都有所不同;而即便是同卵双生的两头小牛,其采食、反刍、躺卧等行为也不完全相同。本能行为更多地表现在亲代和子代及群体行为的相似,即遗传上, 而习得行为更多地表现在亲代和子代及个体之间行为的差异,即变异上。
行为的遗传机制
行为是生物(包括人类在内)的神经元及由其构成的神经系统对身体内外刺激做出反应的专一表型。神经系统在结构上包含多种蛋白质,同时,在执行其生理功能的过程中又涉及许多蛋白质。当其中任何一个发生改变,都有可能导致动物或人类某些行为的改变。而基因能够控制蛋白的表达,因此基因通其产物来体现自己具有影响行为性状的能力。
行为遗传学

对于行为遗传学的定义,目前并不统一,有些文献中仅指精神疾病的遗传学研究。综合多篇文献所述,我认为行为遗传学的全面定义应该是指研究支配生物的向光、向地、摄食、求偶、育儿、攻击、逃避以及学忆等行为的基因和基因表达的时间、场所及作用途径等的遗传学分支学科。它是在遗传学、心理学、行为学和医学等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交叉学科。它以解释人类复杂的行为现象的遗传机制为其研究的根本目标,探讨行为的起源,基因对人类行为发展的影响,以及在行为形成过程中,遗传和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

1869 年,在Francis Galton出版的书中认为“智力和性格是大自然赋予的可遗传的能力并决定一个人的社会地位。”Galton作为第一位系统地研究人类行为特征遗传性的科学家,可以说是行为遗传学的奠基人。
20世纪初期,遗传学发展早期的一些遗传学者曾注意到行为与遗传的关系。但是在后来的遗传学的迅速发展中,那些容易被识别的形态性状(例如果蝇的体色、眼色、刚毛性状等)成了主要的研究对象。。他们通过多代的选择得到了为多基因所控制的具有明显正、负趋光性的群体,但是人工选择一旦停止,差别就迅速消失。
1960年,Fuller 和 Thompson出版了《行为遗传》(Behavior ics)一书,它是行为遗传学作为一门系统的科学被提出来的标志。60年代后期,、。他们在多种生物中通过诱变处理得到影响许多行为(如趋光性、趋化性、回避运动、求偶行为等)的突变型。然后从神经生理学、生物化学、组织胚胎学、细胞遗传学

浅谈行为的遗传学基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知识

动物行为的遗传基础
动物行为的遗传基础.pptx
海鸥学会“捕食”鲸鱼|浅谈动物的学习行为
遗传学
遗传学观后感
宠物遗传学与品种改良研究.pptx
动物的遗传学
探索猫咪遗传学之谜(从经典遗传学书籍到宠物遗传学)
动物遗传学
《动物遗传学》9787040442717.pdf

网址: 浅谈行为的遗传学基础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87678.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家犬基因组研究国际联盟发表dog
下一篇: 行为遗传学(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