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储伏龙 文/林立
台州海岸线是鸟类东线迁徙的黄金通道。每年十月底至来年四月初,是大群候鸟越冬迁飞的时节。这些南来北往的候鸟大军,有的沿着内蒙古、河南走中线,最后到达安徽、湖南、湖北等长江中下游地区;有的选择走西线,从俄罗斯飞往新疆、青海甚至云贵高原地区;而走沿海东线的鸟类是最享受的。从飞行的角度俯瞰,海是天然的导航参照线,迷路的几率在这里显然最低。
更重要的是,海岸线上湿地众多,食物丰沛,它们随时可以找到补充能量的驿站,全程享受“VIP 服务”。
有些鸟类甚至因为南方海岸的美好风情,结束流浪,选择留守。台州三个国家湿地公园(玉环漩门湾湿地、黄岩鉴洋湖湿地、临海三江口湿地)近年来都成了鸟类的天堂。翻阅储伏龙电脑中存储的海量相片,堪称一部“候鸟与台州的大纪事”……
“我在看了《俯瞰地球》《帝企鹅日记》等鸟类纪录片后,被候鸟群体感动。候鸟越冬迁徙里程动辄二三万公里,不仅要面对严寒、大风、食物短缺等困难,还有来自人类对它们的威胁。充满艰辛的迁徙之旅,对于很多体弱多病的鸟儿就是死亡之旅。它们中的一些,现在能选择台州作为休憩的驿站,既是鸟类之幸,也是台州之福。”
除了大批的鹭鸟,还有一些非常珍稀的鸟类选择了台州,这让全国各地的观鸟爱好者和自然生态摄影师激动不已。
蛎鹬,黑白相间的羽毛,橘黄色的鲜艳长喙,在爱尔兰享受国鸟礼遇,如今它们在三门、温岭的滩涂上捕食跳跳鱼的倩影,被各地摄影师争相捕捉;黑翅长脚鹬,有一对红色的长腿,在滩涂上优雅地行走,仿佛舞动的芭蕾,如今它们已将我们的沿海湿地当成了自己的繁殖地;全球濒危物种黑脸琵鹭,也在漩门湾和台州湾滨海湿地找到了它们安逸的越冬之所。
“这些群体中最珍稀的,就是萌翻微信朋友圈的大嘴鹈鹕。这种学名为卷羽鹈鹕的珍稀鸟类在东亚的种群不足百只。近几年,在台州湾滨海湿地就发现多达三十余只稳定的越冬集群。”
除了海岸线上千奇百怪的水鸟,那些活泼可爱的林鸟甚至直接扎根于我们的城市,如今在居民小区、城市广场,随处可见人鸟为伴的动人场景……这几年冬春,储伏龙与台州广大市民共同见证了“万鸟云集市民广场”的壮阔景象。
储伏龙介绍,这是中国特有的丝光椋鸟。这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回归,这是无与伦比的空中特技。
*原文刊载于2020年第5期《中国摄影家》杂志,原文标题《台州,鸟儿的栖息地》,摄影/储伏龙 文/林立。
声明丨本文所刊载内容,版权均为《中国摄影家》杂志所有,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提前与本刊联系。
编辑|郑家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