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药 物治疗 呼吸系统由鼻、 咽 、 喉 、 气 管、 支 气管和肺构成。 由 于呼吸系统与外界相 通 , 肺又是体内唯一接受全部心输出量的器官, 所 以环境中各种有害气体、 粉尘、 病 原微生物及某些致敏原易侵入支气管和肺内而引起相应疾病。 常 见的呼吸系统 疾 病包括感染性疾病、 阻 塞性肺疾病、 限制性肺病和肿瘤。 本 章主要介绍常见的 上 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哮喘和肺结核的药物治疗。 第一 节 急性 上呼 吸道 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 鼻咽部和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临 床表现 主要有 鼻咽部卡他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咽痛、声嘶、轻度干咳、发热、
2、 全身酸痛、不适、畏光、流泪等,以及咽喉部充血、水肿,甚或腭扁桃体肿大、 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等。 临 床上依据症状学特征, 将 其分为: 普通感冒 ( 俗 称 “伤风” , 又 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 ; 病毒性咽炎、 喉 炎; 疱疹性咽峡 炎;咽- 结膜热;细菌性咽- 腭扁桃体炎等类型。 治疗时对于发热患者应适当休息, 多 饮开水, 进半流质。 为 避免并发症应 积 极预防、及时治疗,中西医药物治疗,支持治疗。同时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防止感冒, 改 善环境卫生, 作 好个人防护, 避 免引起发病之诱因。 病 毒感染者注 意呼吸道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药物治疗原则】 由于上呼吸道感染
3、多由病毒感染所致, 而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 一 般以 学 习目标 学 习目的 指导 呼吸 系统 疾病 患者 合理 用药 。 知 识要求 掌握 急性 上呼 吸道 感染 、 肺 炎 、 支 气 管哮 喘、 肺 结 核的 药物 治疗 原则 、 治 疗药 物选 用 、 药物 不良 反应 及防 治; 熟悉 急性 上呼 吸道 感染 、 肺 炎 、 支 气 管哮 喘、 肺 结 核的 治疗 药物 作用 、 药 物相 互作 用 ; 了解 急性 上呼 吸道 感染 、肺 炎、 支气 管哮 喘、 肺结 核的 一般 治疗 原则 。 能 力要求 学会 制定 和评 价急 性上 呼吸 道感 染、 肺炎 、支 气管 哮喘
4、、肺 结核 的药 物治 疗方 案。对症治疗或中药治疗为主。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治疗原则是:药 物 选 择 原 则 : 根据临床类型、 药 物作用特点、 药物不良反应、 患 者个体特征等选用适宜的复 方 制剂; 单一药物治疗原则: 一 般主张采用单一药物治疗, 如 疱疹性咽峡炎最好 选用一种有效的抗病毒药物; 换药与合并用药原则: 治疗中不可随便更换药物 。 必要时可以考虑同类药物替代, 若病人合并细菌感染且较严重者, 可 以酌情加入 有效的抗菌药; 个体化用药原则: 复 方制剂的种类、 剂 量和用法均应注意个 体 化; 全程、 规 律治疗原则: 按 疗程持续规律服药, 避 免产生耐药性, 尤 其
5、是 使 用抗菌药患者。 【治疗药物的选用】 1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药物的分类和作用 由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主 要是中药复方制剂, 所 以依据其药理作用可分为四类: 中草药, 主 要呈现辛凉 解表、 清 热解毒、 镇 静安神等作用: 抗病毒药, 主 要干扰核酸的生成, 阻 止病 毒的复制和释放;解热镇痛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环氧酶,C O X ), 减少 前 列 腺 素 ( P G )的 合 成 、 释 放 而 发 挥 解 热 、 镇 痛 、 抗 炎 作 用 。 中西 医药 结合复方制剂兼有中草药和解热镇痛药, 及同时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常 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复方制剂见表 10
6、- 1。 表 1 0- 1 常用 于治 疗上 呼吸 道感 染的 复方 制剂 的成 分、 剂量 用法 、用 药注 意 分类 药物 主要成分 剂量用法 用药注意事项 中草药 清开灵胶囊 胆酸、 珍 珠母、 黄芩、 栀 子、 金 银花、 板 蓝根、 水 牛角、猪去氧胆酸等 2 4 粒/ 次 , 3 次/ 日, 口服 久 病 体 弱 者 如 出 现 腹 泻 时慎用 双黄连口服液 金银花、黄芩、连翘等 2 0 m l / 次 , 3 次 / 日 , 口服 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感冒清热颗粒 荆芥穗、 薄 荷、 防 风、 柴 胡 、 紫 苏 叶 、 葛 根 、 桔 梗 、 苦杏 仁 、 白 芷 、 苦 地 丁
7、 、 芦根等 6 g / 次,2 次/ 日, 口服 开水冲服 流感丸 诃子、 亚 大黄、 木 香、 獐 牙菜 、 藏 木 香 、 垂 头 菊 、 丁 香 、 镰 形 棘 豆 、 酸 藤 果 、 草乌、 安 息香、 豆 豉、 龙 骨、人工麝香等 1 2 丸/ 次, 2 3 次/ 日,口服 嚼碎吞服或开水泡服 中西医 药结合 维 C 银翘片 金银花、 连 翘、 荆 芥、 淡 豆豉 、 淡 竹 叶 、 牛 蒡 子 、 芦根、 桔 梗、 甘 草、 氯 苯 2 片/ 次,3 次/ 日, 口服 1 忌 烟 酒 、 辛 辣 、 生 冷 食物 2 服 药 期 不 宜 同 服 滋 补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药物的
8、选择和治疗分期 药物治疗时通常为预防 性治 疗 和 对 症 治 疗 阶 段 。 ( 1) 预防 性 治 疗 : 当 出 现 流行 性 感 冒 流 行 期 , 未 传 染者 可以服用板蓝根颗粒加以预防。 ( 2) 对症治疗: 应 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 药物的主要成分等来选择合适的复方制剂。 可 以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参照表 10- 1 选择合适的复方制剂。 建 议给药有: 急性上呼吸道初期患者, 由 于多以病毒感 染为主, 所以可选择抗病毒类的复方制剂如抗病毒感冒片等。 对于临床表现主 要有咽痛、 咽 干、 四 肢酸痛、 鼻 塞、 流 涕等症状的患者可选用解热镇痛类或中 西 药结合类的复方
9、制剂如感康、 感 冒灵颗粒等, 若 患者伴有咳嗽、 咳 痰的, 还 可以 加入止咳化痰药如鲜竹沥口服液或急支糖浆等。 对 于伴有高热的患者还可以加 入 中草药类如清开灵胶囊、 双黄连口服液等。 对 于伴有细菌感染者还应当适当加 入 抗生素如阿莫西林、 罗 红霉素等。 流行性感冒的患者可选用中草药类、 解 热镇 痛药类、抗病毒类及中西医药结合类等中的一至两种。 类 那敏、 对 乙酰氨基酚、 维 生素 C 、薄荷油等 性中成药 感冒灵颗粒 三叉苦、 金 盏银盘、 野 菊 花 、 岗 梅 、 对 乙 酰 氨 基 酚 、 咖啡因、 氯 苯那敏、 薄 荷 油等 1 0 g / 次,3 次/ 日, 口服
10、开水冲服 解热镇 痛药类 中联强效片 对乙酰氨基酚、 伪 麻黄等 2 片/ 次,2 3 次/ 日 口服 在 药 师 指 导 下 购 买 和 使 用。 代尔卡 对 乙 酰 氨 基 酚 、 金 刚 烷 胺、 氯 苯 那 敏 、 伪 麻 黄 、 咖啡因等 1 2 片/ 次 , 3 次/ 日, 口服 1 疗程不超过 7 天。 2 高 血 压 、 甲 亢 、 青 光 眼、肺气肿等不宜服用。 3 . 在 药 师 指 导 下 购 买 和 使用。 感康 对 乙 酰 氨 基 酚 、 金 刚 烷 胺、牛黄等 1 片/ 次,2 次/ 日, 口服 在 药 师 指 导 下 购 买 和 使 用 快克 对乙酰氨基酚、 金
11、刚烷胺 等 成人:1 粒/ 次, 2 次/ 日,口服 1 . 预防用药 2 . 连 续 用 药 不 能 超 过 1 0 天。 白加黑 对 乙 酰 氨 基 酚 、 伪 麻 黄 碱、 氢溴酸右美沙芬、 氯 苯那敏(夜片)等 1 片/ 次,3 次/ 日, 口服 在 药 师 指 导 下 购 买 和 使 用 抗病毒 类类 抗病毒感冒片 盐酸吗啉胍等 2 片/ 次,3 次/ 日, 口服 1 . 严禁超量 2 . 在 药 师 指 导 下 购 买 和 使用。 板蓝根颗粒 板蓝根等 5 1 0 g / 次 , 3 4 次/ 日 , 口服 开水冲服3给药方法的选择 一般为口服 。 【药物不良反应及防治】 1胃肠道
12、反应 偶见轻度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等胃肠道 反应,饭后服用可以减轻。 2 神 经系统症状 偶见头晕、 失 眠等, 严 格控制剂量、 疗 程可降低发生率。 第二 节 肺炎 肺炎是指由多种病原体引起肺实质的炎症。 临床表现 主要有寒战高热 (体 温 可达 39 40, 呈稽 留 热) ,咳嗽 胸 痛 、 咳 铁 锈 色 痰 , 鼻 翼 扇 动 , 紫 绀 , 呼吸 实例 分析 患者,男,23 岁,建筑工人。于 3 天前熬夜受凉后出现咳嗽,随后出现咳黄色痰,较 粘稠,并且伴有吞咽痛。 1 天前,再次着凉后,症状加重,并伴有恶寒、发热,故来就诊。 查体 : 神 志 清楚 , 体 型 中等
13、 。 面 色 较红 , 声 音 嘶哑 , 咽 部 充血 , 扁 桃体 1 度肿 大。 体温 38 , 脉搏 85 次 / 分,呼吸 22 次/ 分,血压 100/ 70m m H g , 心率 85 次 / 分、律齐。肺部未闻及干湿 罗音 , 余 未 见异 常, 诊 断为 急性 上呼 吸道 感染 。 治 疗 方案 : 一般 处理 : 适当 休息 , 多 饮 开 水, 进半 流质 ; 药物 治疗 :选 用复 方制 剂, 如感 冒灵 颗粒 ,一次 1 袋, 3 次 / 日 开 水 冲 服 ; 板蓝根 颗粒 ,一 次 1 袋, 3 次 / 日,开 水冲 服; 鲜竹沥 口服 液, 一次 20m l ,
14、 3 次 / 日 , 口 服 , 阿莫 西林 胶囊 ,每次 0.5g , 3 4 次/ 日 ,口 服 。 分 析 : 依据 患者 的临 床表 现及 发病 特点 与急 性上 呼吸 道感 染相 符; 由于 上呼 吸道 感染 多 见于 病毒 感染 , 目 前 尚无 特效 抗病 毒药 物, 所 以 治疗 药物 以复 方制 剂为 主, 主 要 发挥 辛凉 解 表、 清 热 解毒 、 镇 静 安神 作用 、 解 热 镇痛 作用 、 抗 病 毒作 用和 提高 机体 免疫 力。 同 时 辅以 止 咳化 痰。 课堂 互动 患者 , 女 , 30 岁, 打 字 员。 2 天前 夜间 着凉 , 次 日 晨起 出现
15、鼻塞 , 伴 流 涕, 色 清 , 无 异 味;打喷嚏时流涕加重,无咳嗽、咳痰,表情倦怠,说话带鼻音。 2 天未治疗,也无好转, 遂 来 药 店 买 药 。 经 检 查 : 咽 无 红 肿 , 体 温 36.9 , 脉 搏 78 次 / 分 , 呼 吸 20 次 / 分 , 血 压 94/ 67m m H g ,心率 85 次/ 分,律齐。肺部未闻及干湿罗音,余未见异常,考虑是普通感冒。 请给 予指 导用 药。 1诊 断为 普通 感冒 的依 据有 哪些 ? 2依 据患 者的 临床 表现 ,建 议推 荐哪 些复 方制 剂?运动减弱, 语 颤增强, 肺 部可闻及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或湿罗音, 甚 或
16、神志模 糊 、 烦躁、 呼吸困难、 嗜 睡、 谵忘、 昏 迷等。 依据微生物学特性和流行病学特征, 将 肺炎分为: 典型肺炎: 肺 炎球菌肺炎、 葡 萄球菌肺炎、 克雷伯杆菌肺炎、 军 团 菌肺炎;非典型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炎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 对 症处理, 支持疗法和并发症治疗, 及 早使用 有 效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 【药物治疗原则】 由于肺炎是由多种病原体感染所致,所以药物治疗以抗微生物药为主。抗 微生物药的用药原则是:首选药物对致病菌敏感原则:这是选用抗生素的基 本原则。要及早确立病原学的诊断,确立正确的病原为合理选用抗感染药的先 决条件;非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不用抗菌药物原则:
17、临床上有许多疾病并非 细菌感染所致,判断疾病是否由细菌感染引起则至关重要,非细菌感染性疾病 一般不应使用抗生素;用药剂量和疗程适当原则:给药时间、给药方法应合 理,不用低剂量,疗程不宜过长,通常抗菌药应持续应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 退后 72 96h,但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炎、化脓性脑膜炎、伤寒、布 氏杆菌病、结核病等除外;防治延缓抗药性产生原则:尽量缩小可诱导产生 耐药菌株的血药浓度范围 (M S W ) , 限制菌株的耐药突变, 如药物浓度仅仅 大 于 M I C ,容易选择耐药菌株。联合用药原则:首先必须有明确指征,合理用 药。其次,一般宜限两种抗菌药,最多也不应超过 3 种。一般
18、而言,同类抗菌 药由于作用部位相近,不一定产生协同作用,且可使不良反应相加;个体化 用药原则:根据病人体质及病史选择药物并密切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药物的选用】 1. 肺炎治疗药物的分类和作用 由于肺炎主要是多种病原体感染, 所 以 治 疗药物以抗微生物药为主,用于治疗肺炎的抗微生物药依据化学结构、抗菌谱、 抗菌 活 性 等 有 不 同 分 类 , 临 床 上 主 要 按 化 学 结 构 分 。 ( 1 )按 化 学 结 构 分 : - 内酰 类 抗 生 素 , 通过 与 细 菌 细 胞 壁 上 的 青 霉 素 结 合 蛋 白 ( P B P s )结 合 , 抑 制粘 肽的合成, 从 而
19、造成细菌细胞壁的缺损, 导 致菌体破裂死亡, 包 括青霉素类、 头 孢菌 素 类 和 - 内酰 胺 酶 抑 制 剂 ; 大环 内 酯 类 抗 生 素 , 通 过 抑 制 t R N A 肽 酰 酶 , 阻止肽链的延伸, 从 而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代表药有红霉素等;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通过抑制 t R N A 肽酰酶和移位酶, 影响始动复合物的生成, 阻 止肽链 的延伸, 从 而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代 表药有阿米卡星、 西索米星等; 喹诺 酮类抗菌药, 抑 制细菌 D N A 回旋酶 (型拓扑异构酶) , 阻断 D N A 的复制, 代 表药有左氧氟沙星等; 磺胺类抗菌药, 通 过干扰
20、核酸生成, 阻 断目的蛋白质 的 合成, 代 表药有磺胺甲 z a oz i 00 2 唑 等 。 ( 2) 按 抗菌谱分: 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 菌的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以及喹诺酮类、 磺胺类、 万 古霉素等抗菌药; 主要用于作用于革兰阴性菌的药物, 包 括氨基糖 苷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 磺 胺类等抗菌药; 主要作用于支原体的药物, 包 括大 环内酯类抗生素、 喹 诺酮类和磺胺类等抗菌药。 ( 3) 按 抗菌活性分: 繁殖期杀 菌剂, 包 括 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 抗生素等 ; 静止期杀菌剂 如氨基糖苷类抗生 素等;速效抑菌剂如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慢效抑菌剂如磺
21、胺类等 抗 菌 药 。 常用于治疗肺炎的抗生素见表 10- 2。 表 10- 2 常用 于治 疗肺 炎的 抗生 素的 分类 、剂 量用 法、 每日 总量 分类 药物 剂量 用法 每日 总量 内 酰 胺 类 青霉素类 注射用青霉素 G 钠 1 8 0 万 U ,2 次/ 日,肌注 2 1 0 0 0 3 0 0 0 万 U ,1 次/ 日,静滴 1 0 0 0 3 0 0 0 万 U / d 青霉素 V 钾 0 . 5 1 . 0 g , 小儿 2 0 8 0 m g / k g , 3 4 次/ 日,口服 1 . 5 6 . 0 / d 头孢菌 素类 氨苄西林 2 g / d , 小 儿 :
22、5 0 m g / ( k g d ) , 1 次 / 日,静滴 成 人 : 2 4 g / d , 严重 者 2 4 g / d 。 儿 童 : 5 0 1 5 0 m g / (k g d ) 头孢唑林 成人:0 . 5 1 g / d ,1 次/ 日,静滴 小儿: 2 0 4 0 m g / (k g d ) ,分 3 4 次 静滴 成人:2 6 g / d 儿 童 : 2 0 4 0 m g / (k g d ) 头孢拉定 成人:1 4 g / d ,4 次/ 日,口服 儿童: 5 0 1 0 0 m g / (k g d ) , 4 次/ 日, 口服 若 肌 肉 注 射 或 静 脉
23、滴注 成人:不超过 8 g / d 儿童:同口服剂量 头孢呋辛( 成人:4 . 5 6 g / d ,1 次/ 日,静滴 小 儿 : 5 0 1 0 0 m g / ( k g d ) , 分 2 4 次,静滴 成人:4 . 5 6 g / d , 小 儿 : 5 0 1 0 0 m g / (k g d ) 头孢克洛 成人:2 4 g / d ,4 次/ 日,口服 儿童 : 2 0 m g / ( k g d ) , 3 次 / 日, 口 服 成人:2 4 g / d 儿 童 : 2 0 m g / (k g d ) 头孢曲松 0 . 5 2 g / d ,1 次/ 日,静滴 每日不超过 4
24、 g2. 肺炎治疗药物的选择和治疗分期 肺炎的药物治疗主要是抗感染、 对 症 、 抗休克以及并发症的处理。 (1)对症治疗:对于肺炎伴有高热的患者通常以物理降温为主或口服阿司 匹林等解热镇痛药, 若 出现毒血症则可在给予足量有效抗菌药物的前提下适当给 予少量的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 2.5m g 小壶入,咳嗽剧烈者可用镇咳化痰药。 (2) 抗 菌药物治疗: 一 经诊断应立即开始抗生素治疗, 不 必等待细菌培养结 果。 通常是: 对于肺炎球菌肺炎可选择 - 内酰类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的青霉素 V 钾或氨苄西林等; 对于葡萄球菌肺炎依据病情可选择 - 内酰类抗生素如头孢菌 素类的头孢唑林、 头 孢呋辛
25、或头孢哌酮等, 必要时直接选用万古霉素等; 对于 克雷伯杆菌肺炎最好选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西索米星等 ; 对于军团菌肺炎和 肺炎支原体肺炎, 最好选用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 阿奇霉素。 对于上述不论是典 型 肺炎还是非典型肺炎, 若 患者 为过敏体质, 通 常都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对 于 严重感染者也可以在上述选药的同时合用喹诺酮类抗菌药如左氧氟沙星, 或 磺 胺 类抗菌药如磺胺甲 z a oz i 00 2 唑等, 总 之最好依据临床适应证或药敏试验选择适宜 的抗菌药。疗程一般为 5 7 日,或在退热后 3 日停药。 (3)并发症处理:心功能不全时应使用作用快的强心苷和利尿药。有脑水 肿时
26、, 在 镇静吸氧的同时加用脱水药、 利 尿药。 有 脓胸时采取反复抽液, 生 理盐 水灌洗,青霉素胸腔内注射等。 (4)感染性休克的解救:应及时、有效,以挽救患者的生命。补充血容 量, 一般先注射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平衡盐液以维持血容量, 有 条件者根据测得 的 头孢他定 成人:1 . 5 6 g / d , 小儿: 5 0 1 0 0 m g / (k g d ) ,分 3 次, 静滴或肌注 成人:1 . 5 6 g / d , 小 儿 : 5 0 1 0 0 m g / (k g d ) 头孢哌酮 成人:2 4 g / d , 小 儿 : 5 0 1 5 0 m g / ( k g d ) ,
27、 分 2 3 次,静滴或静注或肌注 成人:2 4 g / d , 小 儿 : 5 0 1 5 0 m g / (k g d ) 头孢吡肟 1 2 g / 次,2 次/ 日 静滴或肌注 2 4 g / d 大环内酯类 阿奇霉素 成人:5 0 0 m g / d 儿童:1 0 m g / (k g d ) 1 次/ 日,口服,连用 3 天 成人:5 0 0 m g / d 儿 童 : 1 0 m g / (k g d ) 氨基糖苷类 西索米星 3 m g / (k g d ),分 3 次,肌内注射 3 m g / (k g d )中心静脉压指导补液; 血管活药物的使用, 在 补充有效血容量的情况下
28、, 应 用 多巴胺等血 管扩 张药 ; 积极控制感 染, 青霉 素 G 400 万 U 1000 万 U / d ,静脉 滴注,严重感染患者可根据经验选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休克、 提高 机 体 应 激 能 力 的 作 用 , 可 根 据 病 情 静 脉 滴 注 氢 化 可 的 松 100 200m g 或地塞 米松 5 10m g;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3. 给药方法的选择 轻症可口服,较重者可肌内注射和(或)静脉滴注。 【药物不良反应及防治】 1胃肠道反应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多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等,饭 后服用可以减轻症状。 2 过 敏反应 青霉素多见, 轻 者表现
29、为皮疹、 药 热等, 停药后症状可消 失 。 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表 现为: 呼吸衰竭症状, 如 胸闷、 憋 气、 呼 吸困难 , 实例 分析 患者 , 男 , 32 岁, 工 程师 。 因 着凉 感冒 , 发 烧、 咳 嗽咳 痰近 1 月, 期间 自行 服用 感 冒 药和阿 莫西 林, 未见 好转 ,近 日出 现寒 战高 热, 咳铁 锈色 痰, 量多 粘稠 ,伴 胸闷 、胸 痛、 气短,遂来院就诊。查体:急性病容,唇绀,咽充血,叩诊:左肺下叶呈浊音,听诊:左 肺可 闻 及 胸 膜 摩 擦 音 和 支 气 管 呼 吸 音 , 体 温 39.1 ,血 压 110/ 80m m H g ,呼
30、 吸 28 次 / 分 , 心率 96 次 /分,律齐, X 线片提示:左肺可见大片致密阴影,余未见异常。诊断为大叶性 肺炎。治疗方案: 一般处理:卧床休息,多饮开水,进半流质; 药物治疗:给予头孢 唑林钠 1.0g 加入 0.9% 氯化 钠注 射液 200m l , 静 脉滴 注, 每日 1 次; 左 氧氟 沙星 0.4g 加 5% 葡萄糖注射液 200m l , 静脉滴注,每日 1 次;地塞米松 2.5m g 加 5%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500m l , 静脉 滴注 , 1 次/日, 共 6 次; 清 开 灵胶 囊, 4 粒 /次 , 3 次/ 日,口服 ; 化 痰 口服 液 , 10m
31、 l / 次, 2 次 /日, 口服 。 分析 : 依据 患 者 的 发 病 特 点 、 临 床 表 现 和 X 线片 提 示 符 合 大 叶 性 肺 炎 的 诊 断 标 准; 药物治疗:由于大叶性肺炎的病原体主要是肺炎链球菌 ,敏感药物有 - 内 酰 胺 类 抗 生 素 、 大环 内酯 类抗 生素 、 喹 诺 酮类 等, 患 者 自行 服用 阿莫 西林 无效 说明 青霉 素类 抗生 素已 产生 耐 药, 而 患 者的 病情 较重 , 因 此 依据 药物 治疗 原则 入院 后采 取了 抗菌 药联 合用 药, 并 控 制了 液 体入 量。 患 者 出现 了毒 血症 如高 热和 肺渗 出变 , 所
32、 以 在配 合足 量有 效抗 菌药 前提 下, 短 期 小 剂量 应用 糖皮 质激 素不 仅可 以控 制体 温, 而 且 可以 减少 渗出 , 发 挥 抗炎 、 抗 毒 作用 。 清开 灵 胶囊 和化 痰口 服液 ,主 要是 对症 处理 。唇绀等; 循环衰竭症状, 如面色苍白、 血 压下降、 四肢冰冷、 尿 量减少等;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眩 晕、 烦 躁不安、 甚 或意识丧失、 二 便失禁等。 过 敏性休克 重在预防, 防 治措施是: 掌握适应证、 避 免局部用药; 详细询问过敏史, 有 青霉素过敏史者禁用, 有 其他药物过敏史者慎用; 注射前必须做皮试 ( 初次注 射或停药 3 天及换批号
33、的患者) ; 必须临用前配制; 避免饥饿时注射; 做 好抢 救 准 备 , 一 旦 出 现 过 敏 性 休 克 症 状 , 则 立 即 皮 下 注 射 或 肌 内 注 射 肾 上 腺 素 0.5 1m g, 严 重者应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症 状无改善者可重复使用。 心跳停止者可心内注射肾上腺素。 必要时静滴糖皮质激素, 血 压持久不升者可 给 予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 3耳、肾毒性 氨基糖苷类多见,用药期必须定期检查肾功能、听力等。 【药物相互作用】 1 - 内酰 类 抗 生 素 不 能 与 大 环 内 酯 类 抗 生 素 合 用 , 前 者 为 繁殖 期 杀 菌 剂 , 后者为速
34、效抑菌剂,二者合用可降低- 内酰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 2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液稀释时不能应用盐水,属于药物体外配伍禁忌。 3 - 内酰 类 抗 生 素 和 氨基 糖 苷 类 抗 生 素 联 合 用 药 时 , 避 免 混 用 产 生 拮 抗作 用。 第三 节 支气 管哮 喘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 肥 大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 与 的气道慢性炎症。 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性、 间 歇性发作的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 喘 息、 咳 嗽、 发 绀、 胸 闷和呼吸困难等。 临 床上根据病因学特点分为外源性支气 管 哮喘(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和内源性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预防治疗
35、和对症处理,主要是药物治疗。 课堂 互动 患者 , 女 , 40 岁, 因 患 大叶 性肺 炎医 生给 予如 下处 理: 头孢 唑林 1.0g 加入 0.9% 氯 化 钠 200m l 静 滴 ; 清开灵 40m l 加入 5% 葡萄 糖氯 化钠 100m l 静 滴 ; 氧氟 沙星 100m l 静滴 。 当患 者静 滴氧 氟沙星 5 分钟 左右 自觉 胸闷 、憋 气, 随即 自行 停药 。 1该 患者 治疗 方案 是否 合理 ? 2如 何解 释患 者应 用氧 氟沙 星时 出现 的症 状? 如何 防治 ? 3患 者自 行处 理是 否得 当? 为什 么?通过药物治疗可以迅速消除病因, 缓 解症
36、状,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对 症处理主 要是根据病情, 因 人而异, 采 取综合措施。 由 于支气管哮喘大多数是过敏原引 起 , 因此寻找和避免接触过敏原是关键。 【药物治疗原则】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主要体现在平喘、 抗 炎、 对症处理等综合治疗。 支 气 管哮喘的药物治 疗 原 则 : 药物选择原则: 根 据支气管哮喘类型、 药 物作用特点 、 药物不良反应、 患 者个体特征等选用茶碱类、 2 受体激动药、 肥 大细胞膜稳定 药 等 ; 单一药物和合并用药的原则: 一 般主张采用单一药物治疗, 如 不明原因哮 喘可以直接选用氨茶碱, 不必合用其他平喘药 。 若病情严重也可以考虑合并用 药
37、 , 一般视病情而定; 急症处理原则: 对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或哮喘持续状态患 者, 应 该立即给予气雾剂吸入, 迅 速控制症状; 预防治疗原则: 积 极寻找、 避 免接触过敏原和预防性用药,可以防止支气管哮喘的发作。 【治疗药物的选用】 1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分类和作用 由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包括平喘、 抗炎和对症处理,其中以平喘为主。平喘药按作用机制分为: 2 受 体 激 动 药 , 通过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 2 受 体 ,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增加 c A M P 的合 成,提高细胞内 c A M P 的浓度而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代表药有沙丁胺醇、 特布 他 林 、 丙 卡 特
38、罗 等 ; 茶碱 类 , 通 过 抑 制 磷 酸 二 酯 酶 ( P D E ) )减 少 c A M P 的水解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代 表药有氨茶碱; 抗胆碱能药, 通 过阻断支气管 实例 分析 患者,男,31 岁,教师。于 1h 前进入一正在刷油漆的房间后,出现呼吸困难伴胸闷、 出汗,无胸痛,休息后无缓解,出房间后稍缓解,遂来就诊。查体:神志清楚,体型中等 , 面色 较 白 , 唇 略 发 绀 , 呼 气 时 间 延 长 , 体 温 36.4 ,脉 搏 93 次 / 分, 呼 吸 22 次 / 分, 血 压 95/ 70m m H g , 心率 93 次/ 分, 律 齐 。 双 肺 闻及
39、 哮鸣 音, 余 未 见异 常。 诊 断 为支 气管 哮喘 急 性 发作 。 治 疗 方案 : 休息 、 避 免 接触 油漆 类刺 激性 物质 ; 药物 治疗 : 沙 丁 胺醇 气雾 剂, 每 20 分钟 4 8 喷可 延长至 4h,然后 按需 每日 1 4 次。 分 析 : 该患 者的 临床 表现 与支 气管 哮喘 相符 ; 药物 治疗 : 由 于 该患 者的 哮喘 发作 与 接触 油漆 有关 , 所 以 发作 时可 以选 用任 何类 型的 气雾 剂吸 入, 便 于 缓解 呼吸 困难 。 该 病 人 预 防性 用药 可以 选择 肥大 细胞 膜稳 定药 色甘 酸钠 或酮 替芬 ,于 1 2 周
40、前 用药 。平滑肌细胞膜上 M 受体,抑制鸟苷酸环化酶,降低细胞内 c G M P 的浓度而发挥 平喘作用。 代 表药有异丙托溴铵等 ; 肥大细胞膜稳定药, 通 过稳定肥大细胞膜 , 减少过敏介质的释放。 代 表 药有色甘酸钠、 酮替芬;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 是 目前最有效的药物, 可 以预防和抑制炎症反应, 降低气道反应性。 代 表药有 氢化 可的松、 倍氯米松和地塞米松等。 哮喘发作期急诊和住院治疗的药物剂量见表 10- 3。 表 10- 3 哮喘 发作 期急 诊和 住院 治疗 的药 物剂 量、 用法 2 支 气 管 哮 喘 治 疗 药 物 的 选 择 、 治 疗 分 期 和 治 疗 措
41、 施 治疗 支 气 管 哮 喘 , 一般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病情以及药物的作用特点,采用单用或联合用药。 (1)急性期治疗:目的是尽快解除支气管痉挛,缓解呼吸困难。一般而言 对于不明原因的支气管哮喘可首选氨茶碱, 对 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或哮喘持 续 状态 可 选 用 任 何 类 型 的 气 雾 剂 。 必 要 时 氨 茶 碱 或 肾 上 腺 素 或 糖 皮 质 激 素 常 规 用 药,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剂量和疗程,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2)重度哮喘的处理:病情危重、病情复杂,必须及时合理抢救。治疗措 分类 药物 成人剂量 儿童剂量 受体激 动药 肾上腺素 每 2 0 m i n 0 . 3
42、 0 . 5 m g , 共 3 次,皮下注射 每 2 0 m i n 从 0 . 0 1 m g / k g 起 可 至 0 . 3 0 . 5 m g ,共 3 次,皮下注射 克仑特罗 每 2 0 m i n 2 . 5 5 m g , 3 次 。 然 后 必 要 时 每 1 4 h 2 . 5 1 0 m g 或 1 0 1 5 m g / h 持 续用药 每 2 0 m i n 0 . 0 7 5 m g / k g ( 最 小 剂 量 1 . 2 5 m g ) , 3 次 , 然 后 必 要 时 1 4 h 0 . 0 7 5 0 . 1 5 m g / k g 最 大 可 至 5
43、 m g 或 0 . 1 5 0 . 2 5 m g / ( k g h ) 持续雾化 特布他林 每 2 0 m i n 0 . 2 5 m g ,共 3 次 , 皮下注射 每 2 0 m i n 0 . 0 1 m g / k g , 共 3 次 , 皮 下注射 沙丁胺醇 每 2 0 m i n 2 . 5 5 m g , 3 次 。 然 后 必 要 时 每 1 4 h 2 . 5 1 0 m g 或 1 0 1 5 m g / h 持 续用药 每 2 0 m i n 0 . 1 5 m g / k g ( 最 小 剂 量 2 . 5 m g ) , 3 次 , 然 后 必 要 时 1 4
44、h 0 . 1 5 0 . 3 0 m g / k g 最 大 可 至 1 0 m g 或 0 . 3 0 . 5 m g / ( k g h ) 持续雾化 茶碱类 氨茶碱 0 . 2 5 g 加 于 1 0 % 葡 萄 糖 2 0 4 0 m l 静脉缓慢注射 酌情减量 抗胆碱药 异丙托溴铵 每 3 0 m i n 0 . 5 m g , 3 次 , 以 后按需 q 2 4 h 应用 每 3 0 m i n 0 . 5 m g , 3 次 , 以 后 q 2 4 h 应用 糖皮质激 素类 倍氯米松 5 0 2 0 0 u g , 3 4 次/ 日 酌情减量 醋酸泼尼松 甲泼尼龙 醋酸泼尼松龙
45、 4 8 h 之 内 , 1 2 0 1 8 0 m g / d , 分 3 4 次 给 与 , 然 后 6 0 8 0 m g / d 直至 P E F 达预计 值或个人最好水平 7 0 % 4 8 h , 4 次 / 日 , 1 m g / k g , ( 最 大 6 0 m g / d ) , 分2 次给药, 直至 P E F 达预 计值或个人最好水平7 0 %施 是 : 补液, 根据失水及心脏情况, 静 脉给予等渗液体, 每 日用量 2500 3000m l , 纠正失水, 使 痰液稀薄; 糖皮质激素, 适 量的激素是缓解支气管哮喘严重发 作 的有力措施。 一 般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静
46、脉滴注, 每 日用量 100 300m g , 病 情 缓解后改口服; 氨茶碱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如果病人 8 12h 内未用过茶碱类 药, 可 用氨茶碱 0.25g, 加 入生理盐水 40m l 静脉缓慢注射, 15m i n 以上注射完毕 。 1 2h 后仍不缓解, 可按每小时 0. 75m g / kg 的氨茶碱作静脉滴注, 或 作血浆茶碱浓 度监测,调 整至 血药 浓 度 10 20m g / L 。每日总量 不超 过 1.5g 。如果近 6h 内已用 过茶碱类者,则按维持量静脉滴注; 2 受体激动药雾化吸入;应 用 抗 生 素 , 患者多伴有呼吸道感染, 应 选用抗生素; 纠正酸中
47、毒, 因 缺氧、 进 液量少等 原 因可并发代谢性酸中毒,可用 5% 碳酸氢钠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氧疗,一般 给予鼻导管吸氧,如果严重缺氧,而 P a O 2 35m m H g 则应面罩或鼻罩给氧,使 P a O 2 60m m H g 。如 果 仍 不 能 改 善 严 重 缺 氧 可 用 压 力 支 持 机 械 通 气 。 适 应 证 为, 全身情况进行性恶化, 神 志改变, 意 识模糊, P a O 2 60m m H g, P a C O 2 50m m H g ; 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 部分病人可因反复应用 2 受体激动药和大量出汗出现 低 钾低钠,不利呼吸肌发挥正常功能,必须及时补
48、充电解质。 (3)缓解期治疗 目的是巩固疗效,防止或减少复发。常用方法有:脱 敏疗法; 预防性治疗, 可 选用色甘酸钠雾化剂吸入或酮替芬口服。 与 此同时 还 要给予抗菌药物抗感染,以及镇咳祛痰药解除诱因。 3 给 药 方 法 的 选 择 要根 据 疾 病 病 情 选 择 不 同 的 给 药 方 法 。 一 般 情 况 下, 可选择口服给药, 对 病情急症、 重 症患者宜采用吸入、 雾 化和静脉注射, 但 不宜 长期注射,病情稍加控制后改为口服。 知识 拓展 哮喘 的治 疗目 标 N I H 的哮 喘防 治指 南制 定了 如下 治疗 目标 : 控制 慢性 令人 不适 的症 状 ( 如清 晨、 夜 间 或运 动后 的咳 嗽和 气喘 ) ; 维持 或接 近 “正常 ” 的肺 功能 ; 维持 正常 的活 动水 平 ( 包 括 运动 和其 他体 力活 动) ; 防止 反复 发作 急性 加重 , 减 少 急诊 科就 诊或 住院 次数 ; 提供 最 佳的 药物 治疗 , 使 药 物的 副作 用最 小或 没有 副作 用; 达到 患者 和家 庭期 望和 满意 的哮 喘 治 疗。【药物不良反应及防治】 1. 2 受体 激 动 药 少数 病 人 应
相关知识
第十章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
犬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展.doc
呼吸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狗狗呼吸不顺可能患有什么病(狗狗的呼吸异常征兆和治疗方法)
宠医课件8.犬猫的主要呼吸系统疾病
西安西北农林科大动物医院关于犬的主要传染性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一文详解:教你认识狗狗呼吸系统疾病
狗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用X光或CT对猫咪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
网址: 第十章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92835.html
上一篇: 糖皮质激素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下一篇: 宠物的常见肠道问题及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