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无人机的应用领域从快递送货扩张至医疗急救,给人们勾勒出未来科技发展的模样。随着无人机进军物流界,人们不禁有个小小的疑问:无人机不会在运输过程中损坏包裹吗?
调查公司Gartner表示,随着商业和个人消费级无人机产量扩大,到2017年,全球无人机产生的收入将增长34%至60亿美元。2017年将生产近300万台无人机,比2016年预计增加39%。
Gartner的高级分析师Gerald Van Hoy说:“由于低价消费级无人机越来越受投资者青睐,个人与商业级无人机市场正加速重叠。个人无人机厂商也想在商用市场分一杯羹,而最近技术的进步让这些个人无人机在许多特殊场景中使用,比如监视、三维地图绘制以及建模。”
而正因如此,个人与商用无人机都有着相似的技术瓶颈。交付时出现问题只是小事,但对于工程师来说却是急需修复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作者收集了近几年来的几项技术公告和专利申请,以揭示目前送货无人机遇到的困难,以及人们是如何想办法解决的。
技术壁垒:如何精准安全地飞行
无人机最基本的续航问题已经研究了很长时间,但目前还没有最好的解决方案。现在,像亚马逊、Flirtey和Zipline这些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公司,为无人机的物流问题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
去年,科技巨头亚马逊就提出要建立一个“空中仓库”,无人机从空中取到货物后直接降落到运送地点,这样就省去了起飞时所需的电量。送完货物后,有专门的摆渡车会将这些无人机回收,听起来是个“省力”的好方法。
今年6月,亚马逊又推出了一款形似蜂巢的无人机塔,这款多层仓库内部配备机器人,无人机可在此停靠,装卸货物。弥补当前配送中心大多位于郊区导致的配送不利,服务人口密集的地区。
另一项专利是在无人机上配备降落伞,从而避免无人机与儿童、宠物、房屋相撞。无人机必须能够在运送途中监控周围环境,若有特殊情况,自己能够调节,避免发生意外。位于旧金山的Zipline公司已经通过降落伞向卢旺达境内的偏远医院运送药物。不过,这也许只能在地广人稀的地方做到,我们不太可能在密集的城市中看到降落伞的身影。
其他的技术发展包括给无人机装上支架、遇到紧急情况停用螺旋桨等。这些专利都是在保证无人机和它周围事物的安全。未来若有立法支持,这些抢先注册的专利可能会给公司带来红利。
除了上述几个公司,IBM最近也获得了一款无人机之间互送的专利。该技术可以让无人机的送货范围更加广泛,同时,用户还可以让自己的无人机去接送货无人机,而不必让货物孤零零地等在门口。
综合看来,这些技术突破让无人机送货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但是,纯粹的技术问题并不是唯一障碍。
空中飞行监管:确保飞得自由
交通管制是一个技术和监管挑战并存的问题。无人机不可避免地会与客机、军用飞机和其他飞机共享空域。若要无人机充分发挥送货的潜力,我们需要设立一个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来防止撞击。所以空域安全是一个比快递的“最后一公里”更大的挑战。
与目前的空中塔台相比,有人预测未来的空中管理将是自主进行的。美国宇航局(NASA)目前正在与无人机行业领导者合作开发这样的系统,但落地还需要很多年的时间。
另外,天气也是影响对无人机交通管制的重要因素。在NASA和无人机公司进行的一次现场测试中,几架无人机被风吹离预定航线100多英尺,迫使它们离开其工作区域。由于无人机的飞行高度较低,所以更易受天气的影响。
同时,跟踪和管理大型无人机队也是一个难题。据报道,Alphabet公司正在开发自己的无人机管理系统,他们想让一个人安全操纵多台无人机。其他功能还包括实时路线规划、天气通知和禁飞区警报提醒。
最后,无人机监测和无人机管理系统一样重要。为了加强交通管制法,机场和其他空中管制区域需要监测是否有不明身份的无人机进入。美国联邦航空局(FAA)正在美国达拉斯沃斯堡机场进行测试,防止无人机“黑飞”事件的产生。
AirMap是一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莫尼卡的公司,他们已经开始用无人机的空域管理平台维护空中安全。该公司能够支持每天超过10万次的无人机飞行,无人机飞行员能够绘制飞行路线,并以数字的方式反馈给机场地面,从而能有效避免出现事故。
赢得监管者和使用者的信任
无人机行业必须克服的最后一个障碍就是用户的信任。
首先,想要取得监管人员的信任,就需要对公共安全作出明确的承诺。这意味着无人机厂家要展示出更多的数据、更多第三方评估结果并且加持更多尖端技术。在获得监管机构的认可前,行业还需要做更多研究。
但是取得消费者的信任也同样困难。像任何新技术一样,消费者对于大规模的无人机运行仍然很迷惑。如果行业领导者不能百分百解决无人机在运行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消费者仍然会心有疑虑。现在,许多人还会担心无人机会造成空中混乱。
幸运的是,监管部门批准的研究结果越多,消费者的信任程度就越大。另外,消费级无人机必须要达到一定规模,技术才能有明显的进步。
未来几年,无人机产业的前路依然困难重重,但是几家大公司正不断探索前进。解决交付问题是无人机实现多样化的第一步,一旦我们建立了新的空域管理系统,并且技术有所突破,无人机的应用场景将越来越广泛。因为人们对“即时到达”的需求是无人机发展的强大动力。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从实用性角度出发 谈谈无人机送货还有哪些困难
亚马逊宣布关闭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无人机送货项目
亚马逊今年将在英国推出无人机送货服务
亚马逊在美国部分地区试运营Prime Air无人机送货
揭秘博美幼犬的行为特点(从宠物角度出发)
猫咪发情期的生理变化与行为特征(从宠物主人角度出发)
探究狗狗牙周炎的症状与治疗(从宠物健康角度出发)
亚马逊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推出无人机配送服务
雪纳瑞如何立耳(从宠物角度出发的耳朵立起来的秘籍)
探究以狗囊为主题的图片文化(从宠物文化与视觉艺术的交集角度出发)
网址: 从实用性角度出发 谈谈无人机送货还有哪些困难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94229.html
上一篇: 在那里可以找到不卡的免费伦理电影 |
下一篇: 宠物医疗乱象频发纠纷难解 专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