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第一教育专业圈」可快速关注
心理弹性,对应的英文是 resilience/resiliency,通常可以理解为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心理协调和适应能力。在 OECD 的“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框架中,“心理弹性(stress resistance/resiliency/anxiety)”位于“情绪调节(emotional regulation)”维度下,是反映社会与情感能力的重要指标。
英文单词 resiliency 的原意是弹力或还原能力,因此心理弹性又被广义地引申为主体对一切变化的心理及行为上的反应状态,即不仅仅特指人在受挫后的百折不挠,还有一层对环境适应良好的意思。比如,成功人士津津乐道的“自律”,固然是取得成绩的必备品质,但是过了头,就走向刻板;又比如,“乐观”并不等于乐天派地相信坏事情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而是拥有征服困难的气场。心理弹性强的人能够游刃有余地掌握自己的生活,懂得收放自如,即便遭遇不测风云,也会尽快走出阴霾。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及经验表明,心理弹性是保持心理平衡的关键因素,而心理弹性的养成,首要的是抓住关键期,也就是从儿童早期就开始塑造;同时,需要发挥个体、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等多主体的功能,协同构建良好的生态支持系统。
重视心理弹性的关键可塑期
儿童早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心理弹性塑造的关键时期。在儿童心理弹性塑造过程中,危险性因素(risk factors)和 保 护 性 因 素(protective factors)会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理弹性发展。美国发展心理学家 Emmy Werner 等人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就针对夏威夷地区生活于高风险环境中的儿童开展了长达30 余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在 2 岁以前经历过 4种或更多危险的孩子成长到儿童中期和青少年时,有三分之二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及社会问题。
为了在儿童早期阶段塑造心理弹性,首先,需要尽量让儿童远离较大的危险性因素,降低不良因素对儿童的消极影响,为儿童发展创造较好的生长环境;其次,与父母较好的依恋关系是促使儿童早期心理弹性发展的重要保护性因素,父母应注重对儿童的陪伴与支持,积极营造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在《弹性的成长——培养儿童和青年心理弹性的方法》一书中,加拿大学者 Tatyana Barankin 和 Nazilla Khanlou 针对婴幼儿的心理弹性培养提出以下建议:第一,为婴儿提供适当且多样的刺激与体验,如唱歌、背诵诗歌、微笑、给他们摇铃和其他玩具等;第二,在家为幼儿提供一个特殊区域,让他们可以自由地玩各种玩具,鼓励孩子的自主性和想象力;第三,给蹒跚学步的孩子自由玩耍的机会,如让他们在公园里爬上爬下、在纸上乱涂乱画、玩积木、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玩耍的机会可以帮助幼儿发展身体机能、专注力、社交和语言技能,这些都是他们未来所需要的。
社会生态系统协同培育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的塑造是整个社会生态系统协同运作、联合培养的过程。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支持在培养心理弹性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充分发挥个体的自主能动性
美国综合排名第一的医院 Mayo Clinic 总结出增强个人心理弹性的六大技巧,分别是:第一,建立联系,即与亲人和朋友建立牢固的关系可以提供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所需的支持;第二,使每一天都有意义,即尝试每天设定目标,并做一些能让自己有成就感和目标感的事情;第三,从经验中学习,即回想那些可以帮助自己度过困难时期的技能和策略,也可以通过日记记录过去的经历以指导未来的行为;第四,保持希望,即通过接受或降低预期目标难度,让自己可以更轻松地适应和面对新挑战,而不必过于担心;第五,照顾自己,即多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多参加喜欢的活动,在日常活动中保持体育锻炼、充足睡眠和健康饮食,并练习压力管理和放松技巧,例如瑜伽、冥想、深呼吸或祈祷;第六,保持主动,即面对问题不消极应对,相反,要弄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并制订计划,采取行动。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
2006 年,美国儿科学会首次发布心理弹性的 7Cs 模型(The 7 Cs of Resilience),分别是信心(confidence)、能力(competence)、联 系(connection)、应 对(coping)、控制(control)、性格(character)和贡献(contribution),并明确指出父母在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弹性建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尤其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父母要为孩子提供无条件的爱,给予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如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或明确告诉孩子“我不会去任何地方”。第二,父母应对孩子寄予期望,鼓励并支持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当然,父母需要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基础上提出要求,当孩子完成要求时与孩子共同庆祝,当他们做出不适当行为时也要追究责任。第三,父母应建立“弹性语言(language of resilience)”,即在与孩子沟通时,谈论他们所知道的,而不是他们所不知道的,例如应该对孩子说“告诉我你的理解”,而不是“你还太小,无法理解”;谈论孩子的观点,而不是父母自己的观点,例如询问孩子“你如何看待这种情况”,而不是“我认为你应该以这种方式处理情况”;与孩子沟通时谈论他们的需求,而不是父母的需求,例如对孩子说“我该怎么做来支持你处理这件事情”,而不是“我需要你立即处理,否则我将为你处理”;与孩子谈论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由父母想出解决方案,例如向孩子询问“你有什么想法可以提高成绩吗”,而不是“你目前需要学习更多知识,并且要专注地学习”。
美国纽波特学院(Newport Academy)提出,增强青少年的目的感有助于培养其心理弹性,具体来说,父母需要引导青少年寻找自己的生活目标,可以通过鼓励青少年去国外旅行,参加志愿服务、演出或户外体验等方式;父母还要增强青少年的信心,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独特的天赋和长处,并在他们追寻自身目标时给予足够的支持与鼓励。
充分发挥学校集体的力量
学校作为学生心理弹性特质塑造的重要主体,可通过以下路径对学生积极的弹性特质进行培养与塑造。第一,充分发挥教师作用,帮助学生舒缓情绪、提高认知水平。教师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需要及时发现问题,使用减压球、听音乐等方式帮助学生疏导情绪,并结合自身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理性归因,积极应对困境。第二,积极创设情境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学校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设施设备,组织开展彩绘人生、音乐人生等主题活动,为学生提供轻松愉悦的视觉听觉体验环境,引导学生感悟丰富多样的生活图景与人生意义,同时,也可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体验正面的情绪情感。第三,通过科学设计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提高心理弹性的技能是可以传授的,为此,美国积极心理学领域专家 Lynne Namka 基于 30 年的从教经验提出一个通用的基本模型(表 1),供教师在课堂上引入任何一个新的心理学概念时使用。教师可依据模型中的步骤层层递进,科学地设计教学活动,授予学生心理弹性相关的概念和技能,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性格品质,增强处理逆境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应注意在日常教学环境中,通过积极的言语表达强化对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其中,对于能轻松完成任务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增加一些挑战,比如告诉学生“好吧,你很快就做完了,所以这对你来说一定太容易了,我们需要找到更难的东西来挑战你的脑细胞”“处理更有难度的任务是件好事,因为这样可以锻炼你处置挫折的能力,以后遇到难事时就知道怎么应对了”;而对于那些挣扎于任务中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对他们说“你真的很努力,我为你感到骄傲,你会掌握这些的”“请对自己说:‘这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但我终究会弄明白的。’”“让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会帮你找出你不明白的地方”,等等。
充分发挥社区互动的影响
良好的社区教育能够促进个体自我意识的完善、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社区弹性模型 CRM(Community Resiliency Model)是由美国创伤资源研究所创建的一项突破性的健康计划,通过带领训练,向社区成员传授六种基于神经科学的健康技能,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神经系统。1. 学会注意身体内部的感觉,区分愉快或中性的感觉和不愉快的感觉。个体越关注中性或愉悦的感觉,弹性区域就越强,该项练习可帮助个体回到弹性区域。2. 学会调动积极的资源来恢复神经系统的平衡,如通过回忆自己与母亲的愉快经历使心情更加舒畅。3. 学会通过基本训练进行自我调节,个体可以找一个舒服的位置,感受自己的身体如何与墙壁、沙发、大地等接触,并在这个过程中摆脱消极情绪。4. 学会利用手势或自发运动使自己保持平静,如果个体感到有压力、不在自己的弹性区域时,可以有意识地做出令自己平静的动作,并通过有目的地重复这些动作帮助自己回到弹性区域。5. 学会通过一些合适的动作使自己回到弹性区域,如喝一杯水、将注意力放在房间的温度、注意房间内外的声音、感受自身的肢体运动等。6. 学会将注意力从不愉快的事情转移到并停留在中性或愉快的事情上来。
此外,美国儿科学会指出当青少年致力于改善社区时会产生有意义的目标感。具体来说,青少年可以通过参与社区清洁、帮助社区老年人健康生活、充当社区年幼孩子的指导者等,获得积极的保护性信息(如“谢谢”),从而增强自身的心理弹性。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完善社会支持功能
社会支持是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之一。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国际社会正在探索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统一的心理弹性监测评估及干预系统,为不利处境群体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支持。在这方面,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在多国进行的食品安全领域的心理弹性测量、英国国际发展部支持的“建立应对极端气候和灾害的心理弹性和适应能力(building resilience and adaptation to climate extremes and disasters)”系列研究项目、“埃塞俄比亚 - 塔夫茨 / 范斯坦查尔斯生计项目(Ethiopia–Tufts/Feinstein,Chars Livelihoods Programme)”、索马里“建立弹性社区(building resilient communities in Somalia)”项目等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监测评估经验,并尝试构建用于测量和分析心理弹性的工具。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认为,要评估和理解冲击带来的影响和外部干预的作用,必须间断性地频繁收集数据。为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干旱土地资源管理项目(arid lands resource management program)自 1988 年至今在肯尼亚最干旱地区收集用于监测和分析脆弱性的高质量数据,这项长期的、高频率的监测评估为调研家庭和个人层面遭遇冲击和压力源的原因及后果提供了测评和解释,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应用案例。
鉴于已有的探索经验,未来可以通过开发科学化、标准化的心理弹性测评工具、搭建心理弹性评估档案、形成可视化反馈报告、系统经预测模型分析预测后自动采取干预措施等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发挥和完善社会支持对构建心理弹性的作用。
(本文作者单位系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本文原载于《上海教育•环球教育时讯》杂志2021年9月10日出版,版权所有,更多内容,请参见杂志)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如何正确地使用皮筋绑法来断尾,让狗狗快速恢复?
牙套皮筋的作用
惠比特犬如何训练?抗重阻力与弹性阻力训练
狗狗断尾皮筋绑法?如何用皮筋轻松搞定?一篇专业狗狗断尾指南
猫吃了一根皮筋会怎么样?——揭秘猫咪吃皮筋的真相
猫咪为什么喜欢玩皮筋
为什么猫咪喜欢小皮筋绳子
如何提高“心理弹性”,让孩子压不垮打不倒
如何提升“心理弹性”
宠物美容皮筋狗狗皮筋 宠物发箍 宠物橡皮筋小皮筋彩色皮筋
网址: 特稿|如何让心灵像皮筋一样有弹性?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94381.html
上一篇: 【原命题的逆否命题如果a=1且b |
下一篇: 儿童青少年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