貉原产在什么地方;在我国分布怎祥
貉俗称为狸、毛狗等。属哺乳纲,食肉目;犬科,貉属的杂食性毛皮动物。原产在西伯利亚东部。主要分布于我国、苏联、朝鲜、日本、芬兰、丹麦各国,北美洲的部分地区也有零星分布貉在我国分布很广,尤以东北为多。长江以北所产的貉习惯称为北貉,长江流域或以南所产的貉统称为南貉。北貉多属于乌苏里貉亚种,体型大,毛皮质量好。
北貉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黑河、萝北、抚远、饶河、虎林、密山等地。其主要特征是体型大,毛绒高而密,毛亮有光泽,呈青灰色。尾短毛绒紧密,貉皮质量为全国之冠。分布在齐齐哈尔、牡丹江和松花江地区的骆,体型较前者稍小,毛绒色泽光润,呈灰黄色,但毛线稍短薄,品质仅次于前者。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北部的貉,其质量与黑河、萝北等地的貉大同小异,质量也很好。
分布在吉林省东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通化地区的貉体型稍大,毛绒厚足,呈青黄色。吉林北部和中部及其它地区的貉,体型略小,多呈青黄色。
分布在辽宁东部山区的宽甸、桓仁、新宾、清原、西丰等地的貉,体型较大,针毛尖呈杏黄色或茶黄色,毛绒平齐,绒根呈淡紫色,故又称“紫绒根貉”。体态圆胖、紧凑,体质结实健壮,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与繁殖能力,堪称地方优良品种貉。
分布在河北省、山西省及西北地区的貉,体型与辽宁省的貉相似,针毛较细而尖,底绒较东北貉略少,呈黄色,有黑色毛尖。
南貉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体型均比北貉小,针毛短,底绒稀疏,但色泽多比北貉美丽。
貉外形有哪些特征
貉的外形似狐,但两耳、四肢、尾巴均比狐短小。比狐肥胖,举止行动比孤呆笨。吻部灰棕色,两颊横生淡色长毛,长毛稀疏,头部两侧在眼的周围生有黑色长毛,突出于颜面两侧,构成明显“八”字形黑纹。由于貉产地和栖息环境不同,被毛色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北貉背部毛绒多呈青灰色略带桔黄色,毛干的颜色基本分为三节,基部为黑灰色,中部为桔红色,毛尖为黑色,底绒呈褐灰色。由于背部掺杂较多的黑色针毛尖,故形成界线模糊的黑色条纹,直延伸到尾根部。体侧色泽较淡,呈灰黄色或棕黄色,腹部被毛更淡,呈褐黄色或淡灰色,没有黑色毛尖。四肢毛色较深,多呈黑色或栗壳色,足底无毛。
成年公貉体重多在75~8.0公斤,最大体重在12公斤以上,母貉体重多在6~7公斤,最大体重在11公斤以上成年公貉平均体长65(59~82)厘米;母貉体长52(45~81)厘米。公貉尾长18~23厘米母貉尾长15~20厘米。公貉针毛长9厘米,绒长6厘米;母貉针毛长8厘米,绒长5厘米。貉皮耐用程度相当于水獭皮的65%。比狐貍皮、滩羊皮结实耐磨。
野生貉常哲息在什么地方,食性有哪些特点
野生貉常栖居山地丘陵、草山、草坡、河谷、苇塘和靠近河流、湖泊附近的灌木丛中。
貉喜欢穴居,常隐居在天然的石缝、树洞或坟丘里。也有的貉利用狐、獾及其它野兽废弃的洞穴为巢。偶尔发现与獾同居一个洞中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里,貉属于弱者。由于天敌(狼、虎、豹、猞猁等)较多,使其养成昼伏夜出的习惯,常在夜幕降临或拂晓前后出来觅食或活动。
察的食性很杂,野生貉常潜伏在河边捕鱼或在鼠洞前捕鼠为食。亦喜食青蛙、蛇、刺猬、鸟类、野兔、蚕、甲虫、蜜蜂等。此外,亦采食各种浆果、农作物子实和块根、块茎及野菜等。
貉有哪些习性
·性情温顺,胆小易惊:貉较其它野兽温顺,易于调教,容易建立起条件反射,这样给饲养管理带来很多方便。貉胆小多疑,喜欢安静,突然听到声响,正在分娩的母貉常发生难产,哺乳母貉往往衔仔貉四处躲藏。
·喜欢清洁干燥的生活环境:貉怕潮湿,厌污秽。在饲养管理上,必须创造干燥清洁的条件,貉棚舍、笼箱围栏要保持清洁,定期消毒,饲养用具每天坚持刷洗。阴暗潮湿,空气污浊,饲料发霉变质等是貉感染疾病的主要原因。
·昼伏夜出野生貉更为明显。白天在巢穴中卧伏休息或睡眠,夜间出来活动釆食。活动范围较狭窄,多以直线往返运动,一昼夜可行走3~4公里。因此家庭养貉必须考虑到运动这一环节。
·貉有冬眠习性:秋季貉的体重比夏季平均增加25~30%主要是皮下脂肪。“秋高貉肥”为冬季御寒或冬眠打下基础。野生北貉往往有冬眠习性,一般从11月下旬开始到翌年的2月上旬结束。它的冬眠是非持续性的冬眠,呈香睡状态,有时醒来,稍许采食或少量运动。人工饲养的貉,虽然没有冬眠,但出现食欲减退和活动减少现象。
·有合群习性:野貉通常是成对穴居,往往一洞居住一公一母,或一公多母,或一母多公。幼貉直到临近冬季找到洞穴后才离开成貉。
·有在固定地点排粪习性:无论野生或家养貉,多在固定地点排粪便。野生貉多在隐避处排便。家养貉多在笼舍某一角排粪便。若第一次排到产仔窝附近或槽边,以后便固定在该处,这样不便于清扫。应采取逐步移粪的方法,即每天由原排粪地点,逐日向外移动4~5厘米,经4~5天后,便移到笼舍的一角。也可以用一块暗色“引粪石”,放在笼舍合适地方,令其在附近排粪,待习惯定点排粪便后再撒出“引粪石”。
怎样捕捉与驯养野貉
家貉均系捕捉的野生貉驯养而成。每当霜降前后,貉常昼夜四处觅食,贮存饲料越冬,最易捕捉。捕捉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扣网捕捉法:扣网形似踩夹子。如发现貉的洞穴时,将扣网置于洞口周围。当貉出入洞时,踩到扣网的踩盘,扣网两翼合在一起,把貉包在网里捕获。此种方法捕捉率高,不伤及貉体。
·套捕法:当发现貉洞时,根据洞门附近的足迹、粪便或其它痕迹,判定有貉栖息时,在洞穴周围或貉常来往的过详上,放置用油丝绳制成的套子。因貉毛绒厚密,且胆小懦弱,一旦套住,就不拚命挣扎,也勒不死,但应勤查看套子是否已套住野貉,一经发现套住,尽快取回。
·树棍卷捕法:取一根前端有叉的粗树棍,伸入洞内,触及到貉体后,连续迅速拧动树棍,这样把貉毛绒缠到树棍的叉上,然后轻轻往外拽,将貉拽至洞口擒获。
·徒手捕捉法:每当秋后,貉经常出没在草地、田间成灌木丛中觅食,发现人时就躲藏起来,趁机跟踪追捕,迅速抓住颈部长毛捕获。或用带叉树棍卡住貉的颈部捕获徒手捕貉必须选择南风天气,刮北风时貉在洞穴里躲藏。
·掏洞法:在貉栖息地方,根据附近粪便、足迹等判断是貉的洞穴,就可以刨土掏洞,逐渐接近貉窝就可捕获。第一天没掏出来,可以把洞堵好,第二天再继续掏,直至将貉掏出为止。
·震烟法:将秕壳、白蒿等点着,向貉洞鼐烟,貉无法忍受烟熏,自动逃出可以捕获。
捕获野貉之后,将其放在干燥、清洁的暗室内进行初养,一屋可放数只,屋内墙壁、地板必须坚固,严防掏洞逃脱。室内投入垫草、树枝等,尽量模拟野生环境,以减少惊恐不安。驯养初期给貉爱吃的鸟类、老鼠、鱼等,以后喂些窝窝头、肉、蛋、乳等,直到过渡到混合日粮。饲料必须清洁,严防变质,免得引起胃肠疾病。
初期驯养阶段,除饲养人员正常喂饲以外,尽量减少人为干扰。当食欲正常,体重渐增时,可以将笼箱小室门关上,增加貉在笼里活动时间,尽量创造与人接触机会,饲养人员可以利用貉爱吃的饲料作诱媽,逐渐形成对人不反感。经2~3个月,野性大大减少时,再增加人与貉接触机会。尽量使貉习惯各种音响、场面、色调等,这样可以减少惊恐现象,有利于以后繁殖。
人工驯养野貉时,可与家养貉同时喷上消毒浓度的酒精或来苏儿;然后野生公貉与家养母貉放一块饲养,野生母貉与家养公貉放在一块饲养。白天将野貉赶出小室,饲养人员用手抚摸驯致家貉,令野貉观看,这样逐渐使野貉不怕人,直到人貉亲和,就基本驯养成功。
从捕捉到配种开始这段时间越长,驯化效果越好。若驯化时间短,野貉一时不适应人工饲养条件,常常出现繁殖障碍,不按时发情,或配种后受胎率低。
对提获到的烈性野貉,可内服少量氯丙嗪或白酒,使其镇静或麻醉睡眠,对消除暴烈、惊恐,加速驯化进程有良好效果。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捕捉野貉必须立足于驯养。严禁用枪支弹药捕杀取皮。捕貉一定要遵守当地政府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条例和自然保护区的有关规定。
貉寿命有多长,养貉当年能受益吗貉寿命一般可达10~16年。2~4岁是繁殖力最强时期。由于饲养管理水平不同,有延长或缩短利用年限的可能,种貉一般可利用5~6年。
养貉当年就能受益。仔貉只要长到6~8月龄便可屠宰卖皮。8~10个月龄就可以达到性成熟进入繁殖阶段。每年2月上旬至4月上旬是配种时间,妊娠期平均60天(57~65天)。每年产1胎,每胎产仔多在6~8只。在饲养管理良好的情况下,每胎可产仔10只左右。1胎最多有产24个仔豁的记录。
相关知识
养貉:如何了解貉的习性,把它驯养起来?
上海近300个小区都发现了貉 已经产生冲突!宠物犬频遭袭
“貉”常出没小区 引起居民恐慌 新闻链接:嘉定一小区现野生“貉”多次攻击宠物犬
你在上海看到过貉吗?这部条例下月施行,明确禁止投喂野生动物
犬猫狐貉貂常见病系列--滴虫
防止瘫痪确实牛,阿拉斯加鱼肝油(狐、貉、貂、犬、宠物专用)
鸡笼鸽笼兔笼狐狸笼貉笼宠物笼价格、多少钱
小熊猫、小浣熊、小狸猫,谁才是真正的“干脆面君”?
在小区里主动攻击人和宠物?这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妖魔化”
鸽笼兔笼狐狸笼鹌鹑笼鸡笼貉笼貂笼宠物笼运输笼鸭笼鸽子笼兔子笼
网址: 养貉:如何了解貉的习性,把它驯养起来?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95768.html
上一篇: 宠物狗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喂养的好 |
下一篇: 我有一座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