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各位一起学习科学训犬和正向训练,以下内容均由个人整理,希望各位点赞收藏支持---花生爸
对于幼犬社会化的立场#社会化#幼犬#
网址:www.AVSABonline.org
原文出处:http://www.avsabonline.org/avsabonline/images/stories/Position_Statements/puppy%20socialization.pdf
译者:黄薇菁(Vicki)
译文出处:『动物的事‧响片训练』奇摩部落格
最早也最重要的幼犬社会化时期是在出生后三个月间,在此期间在尽可能考虑到安全性,并且不致刺激过度,使幼犬呈现过度恐惧、退缩或逃避的行为之下,幼犬应该尽可能接触不熟悉的人、动物、刺激及环境,因此,美国兽医动物行为学会相信,幼犬在打完所有预防针之前就接受这类社会化应该成为幼犬照护的标准措施。
由于幼犬出生后三个月内,它们的社交性甚于恐惧,它成为幼犬适应陌生人类、动物和不同经验的主要机会窗口,如果在这个重要时期缺乏完善或良好的社会化,日后出现行为问题的风险即可能提高,包括恐惧、逃避以及攻击行为。行为问题是人犬关系中最大的威胁,事实上,行为问题是导致狗儿被送至收容所的首要肇因,美国三岁以下狗儿的头号死因是行为问题,而不是传染性疾病。
虽然幼犬的免疫系统在这个时期仍在发展当中,相较于行为问题致死的风险,综合来自母体的免疫力、预防注射及合宜照护的作法可使染病风险变得相当低。专攻行为的兽医推荐,饲主应该善加利用所有安全的机会,让年幼的幼犬接触任何它们未来可能接触的各式刺激。三个月前就参加幼幼班是很不错的作法,可增进训练成效、强化人犬关系,也在染病风险降至最低的环境里进行幼犬社会化。
一般而言,幼犬最早在七、八周大(约两个月大)即可开始幼犬社会化的课程,在幼犬上第一堂课及第一次驱虫的七日以前,它们应该至少已接种过一剂。在课程期间,预防针应该按时打齐。
参考数据:
1. Serpell J, Jagoe JA. Early experie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ehaviour. In Serpell J (ed). The Domestic Dog, p.82-10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2. Freedman DG, King JA, Elliot O. 1961. Critical periods i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dog. Science, 133, 1016-1017
3. Miller DM, Stats SR, Partlo BS, 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decision to surrender a pet to an animal shelter. J Am Vet Med Assoc 1996;209:738- 742
4. Duxbury MM, Jackson JA, Line SW, Anderson RK. Evaluation of association between retention in the home and attendance at puppy socialization classes. JAVMA, 223 (1), 2003, 61-66
5. Eskeland GE, Tillung RH, Bakken M. The effect of punishment, rewards, control and attitude in obedience and problem behaviors in dogs. Proceedings IVBM 2007;103-104.
6. Hilby EF, Rooney NJ , Bradshaw JWS. Dog training methods: their use, effectiveness and interaction with behaviour and welfare. Animal Welfare 2004;13: 63-69.
7. Bradshaw JW, McPherson JA, Casey RA, Larter LS. Aetiology of separation-related behavior in domestic dogs. Vet Record 2002;191:43-46.
社会化的过程
幼犬从出生起就应该让人手接触,学习接受被人碰触身体各个部位,并且尽可能让它们接触各式各样的人类、社会化良好的动物、情境或场所等等。人们应该鼓励幼犬探索、查看并且操弄周遭环境,交互式玩具和游戏、各种地面材质、隧道、阶梯等刺激可以丰富幼犬的环境。繁殖者或饲主出门坐车时应该尽可能带着幼犬。为了保持狗儿的外向和社交性,这类接触直到它们长成成犬仍应该持续。
幼犬社会化课程提供安全的系统化方式进行社会化,也可更快改善它们对于口令的反应。每只幼犬在开始上课之前应该已按时接种,且无疾病或寄生虫。可能的话,教室地板材质应该容易清洁及消毒(例如室内环境),应该避免带它们到未经消毒、来往狗儿数量众多但不知接种或健康状况的狗狗公园或其他地方。
上课或到府家教的训练应该以正增强为主,经常以称赞、拍抚、游戏和零食作为奬励,原则一致的正向训练较少出现行为问题,服从性也较佳,但利用处罚或鼓励饲主当老大的训练方法则不然。
人们必须规划出时间让幼犬独自把玩最爱的玩具,或者在安全的地方(例如笼子或围片内)睡觉,这么做可教导幼犬自己找乐子,有助避免狗儿过度依赖饲主。在狗儿满一岁前持续提供各种不同的经验,这也有助避免与饲主分离时的相关问题。
利用笼子或围片适度拘限幼犬活动,这种训练有助确保幼犬有个可以待在里头、可供休息的安全地点。
当幼犬因为住院或搭机坐车而必须被关笼时,习惯住笼子的狗儿较不会出现紧迫,笼子应该作为让狗儿安心或游戏的区域。
充足的早期社会化和正增强训练对于避免行为问题及改善人犬关系可以发挥很大作用,虽然出生后三个月间是幼犬一生中最重要的社会化时期,如果幼犬饲主错过了这个黄金期,我们仍强烈鼓励饲主继续让幼犬多多进行对不同人类、宠物和地方的社会化,然而,如果幼犬已出现恐惧,饲主应该寻求兽医协助(译注:请注意,专精动物行为的兽医较能提供这类协助)。
作者:Robert K. Anderson,兽医师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兽医学院附设动物行为诊所暨人类/动物与环境关系研究中心荣誉主任及 荣誉 教授,写于2004年2月10日
原文出处:http://www.apdt.com/po/rk_anderson_letter.aspx或http://www.diamondsintheruff.com/RKAnderson.html
译者:黄薇菁(Vicki)
译文原出处:动物的事‧响片训练奇摩部落格
译文现出处:动物的事‧响片训练随意窝部落格
致我的兽医同业,
幼犬饲主、训犬师和兽医最常问我的问题有二:1. 何时是幼犬学习的最佳年龄(或阶段)? 2.我建议兽医和训犬师应该为8-9周以上的幼犬提供社会化课程,但这么做对幼犬健康有何影响呢?
幼犬自出生即开始学习,它们的脑子在出生后13-16周对学习似乎反应特佳,所获经验似乎也尤其持久,这意谓繁殖者、幼犬饲主、兽医、训犬师及应用行为专家有责任在这段进行社会化的最佳期间(幼犬出生至四个月大)协助提供幼犬与其他幼犬/成犬、儿童/成人以及各类不同环境的学习(社会化)经验。
许多兽医已逐渐把这个早期社会化及学习的训练计划纳入繁殖者和幼犬饲主应该为四个月以下幼犬进行的全方位身心健全计划──前7-8周由繁殖者进行,后8周则由幼犬饲主进行。这个社会化计划的对象是2-3个月大的幼犬,它应该成为任何预防医学计划的重要一环,藉以增进人与宠物的关系,并且使狗儿往后12-18年间成为珍重的家庭成员。
为了善加利用这个早期学习的特殊阶段,许多兽医建议饲主从幼犬8-9周大起即带它们参加幼犬社会化课程,它们在这个年纪至少应已接种第一剂预防针(而且也可规定饲主这么做),以此为基础,接下来2-3个月间它们可经多次接触低剂量抗原的自然方式或注射疫苗的人为方式而提高免疫力。此外,饲主和开设幼犬社会化课程者都必须尽可能避免环境及上课幼犬自然接触病原,由讲师和饲主特别留意良好卫生及照护。
过去十年全美许多地区开设过幼犬社会化课程,经验及流行病研究数据都支持课程相当安全且不会传染疾病,事实上,狗儿死于犬瘟或犬小病毒肠炎的风险远低于死于行为问题(安乐死)的风险。现在许多兽医在医院或附近训练师或应用行为专家的场地提供幼犬社会化课程,因为他们希望幼犬社会化和训练成为每只幼犬身心健全计划中极重要的一环,我们必须体认,这个特殊的学习黄金期是我们影响狗儿行为的最好机会,也是完整身心健全计划当中最重要、影响也最持久的一环。
这么做有风险吗?是的,不过十年的好经验和数据(除少数例外)提供兽医机会,可以大大推荐早期社会化及训练课程,幼犬从8-9周大即可开始上,然而我们一定要依循兽医的专业判断,依个别幼犬或情况而定,某些幼犬也许需要打完更多剂预防针后才能参与这类课程,如果必须延迟幼犬上课的时间,饲主必须开始针对家人以外的儿童及成人进行社会化训练,好好把握这个特殊的幼犬阶段。
如果您有进一步问题,兽医可致电651-644-7400与我详谈。
(When You Should NOT Socialize Your Dog – Part 1)
原文出处:http://blog.caninesinaction.com/2012/08/when-you-should-not-socialize-your-dog-part-1/
作者:KPA响片训练师Laura VanArendonk Baugh 写于2012/8/30
译者:黄薇菁(Vicki)
译文原出处:动物的事‧响片训练奇摩部落格
译文现出处:动物的事‧响片训练随意窝部落格
这写错了吧?我的意思是,专业训练师绝不会反对社会化,对吧?
你一定意想不到。
当然,问题不是社会化本身,它永远是个好主意!问题在于许多人对这个词的理解及假设。良好社会化向幼犬或狗儿介绍新的事物,甚至可能给它一点儿挑战,让它对它留下好的经验,对啊!这地板表面是有点奇怪,但是我们学习到如何在上头玩耍;对啊!那家伙的帽子史无前例地怪,但是他也知道如何玩碰目标给赏的游戏!
社会化对于适当的脑力发展及社交发展极为重要,事实上,我认为多数训犬师可能会说缺乏社会化是导致客户问题的首要肇因:对陌生人低吼,对客人过度激动且过度粗鲁,轻咬小孩子,看兽医时需要戴口罩,散步时看到另一只狗就抓狂--所以这些常来自缺乏良好社会化。
我们都听说过幼犬社会化的重要性(至少我是希望大家都听过),很多研究和讨论针对在哪一周的发展过程获得哪种经验化会最好,不过这些是相当细节的争议,没有人争论社会化本身的重要性。
有关社会化的对话
挫折的狗儿饲主:「我不知道它为什么这样,它对[某情境]从未有过不好经验。」
训练师:「那它曾有过多少好的经验呢?」
挫折的狗儿饲主:「...」
挫折的狗儿饲主:「...那你要怎么解决这问题?」
不该做什么
那么,我说「何时不该社会化」的意思是什么?
问题如前述,不是在于社会化,而是许多人对这个词的理解及假设,请谨记,社会化让幼犬接触新事物并且让它在挑战出现时成为「赢家」,不过太常发生的是,人们只想到让幼犬接触新事物,于是有时他们原本意欲的社会化其实制造了更多问题,非预防问题。
这很容易发生于安静表现紧迫的幼犬或狗儿(注),有位饲主无法理解自己的狗竟会对路经的小朋友出现威胁行为,他向我解释他已特意让他的幼犬对小孩子进行社会化,每隔几天他就会带幼犬去附近小学,让十几名小朋友围着它,拍抚它,抱它,在四周兴奋大叫及跑来跑去,他说:「它从来不在意,它喜欢这样,在他们对它上下其手时它只是坐着不动。」
这位善意饲主看来完美的社会化机会其实对幼犬而言是个恶梦,让它无法招架而且无路可逃,由于它表现安静不动,甚至可能表现出摇尾巴、舔舐及其他表示「我只是只幼犬请不要伤害我!」的求和讨好行为,看起来幼犬好像是在学习喜欢小朋友,然而随着它长大,它停止幼犬的求和讨好行为,开始出现较防御性的行为,最后它达成的结论是,最好的防御是主动出击。
同时有几十名小朋友是个极端例子,不过我其实太常看到这类情境的变化版本。社会化时如果有任何时候幼犬没有主动表现乐在其中,倘若直到社会化结束还没有这么表现(如果它学会克服短暂的挑战就无妨),你这么做可能有害无益。
如果幼犬是赢家,你就是赢家
为了避免未来的问题,请确认以下:
幼犬有可以逃脱的路线吗?(它能够远离机车/怪帽子/另一只狗吗?)
它是否不断利用这个逃脱路线?或者它对于回到这个挑战很迟疑?(倘若如此,此时的挑战可能太过度了)
它是否自愿回到挑战前?(很好,让挑战保持在维系它好奇心的难度)
你是否利用食物诱导它回来?
这非常普遍,不过依我所见这是个错误,它显示的不是幼犬的自在程度,而是食物的吸引力。我有时看到幼犬被食物引到令它不自在的地方,专注在它上头以免看到令它害怕的事物,当食物消失,它们抬头一看就突然出现恐惧反应。当然,我在训练时使用很多食物,但是食物是用来当奬励,不是用来贿赂!
下篇我们会谈到在成犬身上一个极危险的常见社会化错误。
注:紧迫反应有两个主要类别,一种是狗狗因紧迫而减少活动,动作变缓慢,变得一动不动,常被误以为是「乖狗狗」或冷静安定的狗儿,我的狗莎士比亚在雷雨时会这样,若不仔细观察可能以为它只是在打盹。另一种是狗狗因紧迫而抓狂出声,它们较易引起关注,令人厌恶的程度较高,但常较早获得帮助!
(When You Should NOT Socialize Your Dog – Part 2)
原文出处:http://blog.caninesinaction.com/2012/09/when-you-should-not-socialize-your-dog-part-2/
作者:KPA响片训练师Laura VanArendonk Baugh 写于2012/9/10
译者:黄薇菁(Vicki)
译文原出处:动物的事‧响片训练奇摩部落格
译文现出处:动物的事‧响片训练随意窝部落格
上篇谈到如何避免幼犬社会化产生问题,但是当你养的是成犬,无论你是进行社会化时出了些差错或把它带回家时已有社会化不佳的背景,问题已经存在了,还有希望吗?
是的,当然还有希望!不过,这是「社会化」易出错的地方。
误解
我接到很多如下的电话:
饲主:「嗨,我想报名课程。」
训练师:「太好了!你对团体班或个人班有兴趣呢?」
饲主:「我们想上团体班,我们想要社会化。」
附注:这句话对专业训练师而言是最被毒害的讯号之一,它可能代表饲主尽心竭力地设法去做对的事,或者代表饲主不愿面对,很可能顽抗任何训练。
训练师:「是,社会化很重要…你可以确切告诉我你想上什么吗?」
饲主:「它只是需要习惯其他的狗。」
训练师:「它目前遇到狗会如何?」
饲主:「它暴冲得厉害,吠叫,跳扑,不听话,有时它的毛竖起来,所以我们知道它需要社会化。」
训练师:「好,它听来相当激动?这么好了,我们上一堂个人班。。。」
饲主:「噢,不行,我们不想要个人班,它在家很棒,它需要学习和狗相处。」
事实
是的,这只狗需要学习与狗相处,但是它在团体班里大概不太能学到这一点。
当狗出现极度激动的反应,无论是对其他狗,人或任何事物,它这时已激动得无法清楚思考、处理信息或保留这时的知识供日后使用,简而言之,这只狗将无法学习,如果我让它进入团体班,我是在浪费你的时间和金钱(更别提冒着让其他狗留下不良社会化经验的风险)。
对于激动的「友善」狗狗(「它只是想打招呼!」)和激动的「攻击性」狗狗也是一样的。想象一只过度友善的狗狗,用力暴冲,大口喘着气或把自己勒得上气不接下气地咳着,死盯着那只它想做朋友的新狗狗,而在对方的观点,这可能看来极具攻击性或猎杀性,常引起极为防御性的反应,即使你家过度兴奋的狗狗基本上是友善的,让它处于其他狗狗很可能对它动怒的情境,对它的社会化不会有帮助。
在心智依然能够思考时才能发生学习,所以我们需要在狗狗还未激动时开始教导它新的行为,这没法在同一房间里有其他五只陌生狗狗的情况下发生。
所以你的训练师会建议上一堂个人班,让狗狗开始学习以新的方式与环境及饲主互动,最重要的是,它将学习如何中断自己的激动情绪(我的作法是利用垫子制约一个放松的反应,但也有其他作法),然后我们再教它在见到刺激(其他狗、人等等)出现时选择放松。
这些技巧必须先经过学习才能实际运用,这看来相当明显,但是我们太常看到人们利用肢体控制太过兴奋的狗狗,同时设法指示或粗暴地强迫它们进入学习状态,这现象太令人不解。
我最近有位不想浪费时间上基本课程的客户,第一堂课就想要处于刺激出现的情境,我向他解释这等同要一名刚学开车的学生开上高速公路,然后再设法解释换档、变换转弯灯号和左右踏板代表什么,你需要在压力之下表现这些技巧,所以你必须在面对压力之前就学习到这些技巧。
错误的情境
但是事实不然,相反地,善意的饲主常认为自己是做正确的事,他们让自己的狗(和其他人犬)处于不公平的情境,有时甚至处于危险的情境。
这种情形在哪里最常发生?
§ 热门的散步/跑步/自行车步道
§ 狗公园
§ 宠物展,巿集
§ 小区活动
请注意:这些地点违反了上篇提到的一些良好社会化进行要点:狗狗没有逃脱路线,而且它无法自己选择离开或回来,此外,多数人不会在自家狗狗无法面对时就中途离开步道或到了街头巿集二十分钟后就回家,所以狗狗持续接触刺激,变得越来越激动,到后来它变得非常确定自己应该出现这些反应。
有位饲主告诉我,他曾带自家年轻狗狗去参加某个狗狗活动,它对于许多狗狗的接近出现极糟的反应,饲主不想让它得逞而留下来,直到它累得不再反应,看来似乎放弃了这种不合群的行为,问题解决了!可是,在经过五年之后,它依然对狗出现极危险的攻击行为,那次经验留下了极度极度深刻的印象。
参加小区活动的人并没有自愿参与治疗问题狗狗,他们来的目的是享受社交乐趣,把紧迫狗狗带到他们身旁不但无助狗狗也无法增加他们的乐趣,它至多只会让大众确认他们认为狗狗常带来问题,应该禁止到公共场合的看法,最糟的话可能让那只狗产生更多问题,也让其他人犬处于危险。
我曾在某次娱乐活动中见到一只狗,它的饲主刚把这只年轻成犬带回家,想要让它社会化,因为它从未出过它的旧环境,所以他们把狗狗带到一个有几百人参加的一小时活动,那只狗吓得呆若木鸡,它没有获得社会化,而是学习到世界的确很可怕!饲主的观察:「可是它没有吠叫。」所以他们以为这很有效,不对!它是那种因紧迫而减少活动的狗狗(见上篇结尾)而且问题只会变得更糟(他们选择再次带狗狗回到现场才能让它学习,这令人心碎。)
如果你家狗狗需要离开,但你不愿这么做,你就不要带它同行。就是这样,没有别的作法。如果你的狗太过激动,无法恢复,你的训练还不适合这个情境,而且你必须在制造出更多问题之前就喊停。不必多说,没有讨论的余地。
虽然我是响片训练师,我寻求正向的作法,也全心宣扬非暴力的解决方法,我正迅速接近到某个极限,如果有饲主告诉我他要刻意让狗狗处于无法应对的情境,让它「改善社会化」,让我再度必须介入去阻止狗狗打架或小朋友被咬,我会需要保释金和律师的机会相当高。
怎么做呢?
首先,以情境配合狗狗目前的技巧。这只狗狗是否曾出外旅行或参加过群众活动呢?如果没有,那么参加街头巿集,踩在首次接触的柏油地面,看到一千人,几十个食物摊子,其他(可能紧迫)的狗狗或听到车展震耳的引擎声可能不会是好的活动选择,不如从邻居的院子聚餐开始,你可以让狗狗认识数量较少的人们,在它有段开心时光后就送它回家?
当我带狗狗出去社会化,尤其当我知道这对它很挑战的话,我会确保自己的行程除了它没有别的。如果你真的必须逛遍整个展场的古董摊位才回家,不要带狗去。如果持续跑步比起让你的狗在近身遇见自行车之后有时间自我评估及放松更重要的话,不要带它去跑步。(这不代表你永远不能带着它去跑,它只意谓你跑步时有时必须愿意把它的训练放在优先,这样日后多年才能有个很棒的跑步同伴。)
或者,我可以待较久的时间,但必要时有个让它撤退的选项。例如我的车对于已受过训练、可在笼内自在放松的狗狗可以成为非常具安全感的「安全处所」,保护它不受高温寒冷或陌生人的侵扰,并且作为它进入社会化环境多次接触控制刺激后再返回的基地(如果狗狗不认为车内笼子是天堂或车内不安全的话,车子显然不是个选项!)
如果你的狗需要社会化,请协助它!依它所需的程度提供社会化。你将看到一点儿一点儿的刺激会比直接把它丢入极度刺激的环境来得进步快,如果你看来似乎没有进度,考虑寻求专业协助。有了好的训练计划较可能有较好的进度,不会只是期待着情况改善,当然也较不会意外让问题变本加厉。
你要当个知道何时应让你的狗社会化的人!
(ARE DOMESTIC DOGS LOSING THE ABILITY TO GET ALONG WITH EACH OTHER?)
作者:美国正向训练师Laura Brody
原文出处:https://positively.com/contributors/are-domestic-dogs-losing-the-ability-to-get-along-with-each-other/
译者:黄薇菁(Vicki)
译文出处:动物的事‧响片训练随意窝部落格
半年前,我旅行至中美洲伯利兹一处小镇,在一周期间我有多次机会观察「村落狗儿」(Village dogs),它们是四处游荡的狗儿,可能有主或无主,我看到它们的第一个反应是同情,它们普遍很瘦,缺乏欧美典型宠物犬的健壮外型及活动力。
但是我越观察它们,我开始越来越同情我家里的狗,村落狗儿能自由来去,睡在院子或当地商店的店门外,有些狗会接近人讨取关注或食物,有些狗会一起玩,不会有事端,它们的肢体语言松散且放松。
在我的六天观察期间,我没有看到任何狗打架或攻击人的情形,这些狗狗懂得什么一般美国狗儿不懂的事吗?已发展国家的家犬正逐渐丧失与同类合得来的能力吗?
依据我们这些行为专家每个月接到狗对狗攻击相关的电话数量来看,我会说答案是没错!那么,既然有钱可以让狗过得更好,为何我们的宠物犬越来越会攻击同类呢?
答案是:
。隔离
。限制活动范围
。缺乏与不同年纪、各式各样的稳定狗儿,经常性地进行频繁互动
。对于犬类文化及社交沟通技巧的无知
。所有狗都必须合得来的期待
隔离、限制活动范围、缺乏好老师、没学过犬类文化、错误期待
典型家犬从离开同窝幼犬,与人类生活时开始了社交隔离的狗生,家中常只有一只狗,幼犬时社交隔离阻止幼犬从稳定成犬及其他幼犬处学习极重要的社交技巧和肢体语言。
但是,对于社会化这个流行词,人们不甚了解,进行时也常缺乏成功社会化的特定技巧。
我遇见埃玛时,她已成了统计数字,集所有错误社会化之大全。新客户从地方救援机构认养了四个月大的埃玛,有人告诉他们:「这只狗需要很多社会化。」然后就送走他们,让他们自己去猜「很多社会化」是什么意思。接下来四个月里,这只狗被大量轰炸:经常去狗狗公园,在农夫巿集的拥挤街上牵绳散步,直接被领到其他狗狗鼻子前,还去宠物旅馆寄宿了一周。
结果,埃玛的天性本就极为小心谨慎,这么做让她对这世界学习到一些重大糟糕的事。它的饲主如同许多人一样,本意良善却缺乏可靠信息,他们相信多数人相信的事:「所有狗狗都必须与它遇见的任何狗或任何人合得来。」埃玛到了八个月大开始对其他狗狗出现恐惧攻击,遇见陌生人也极为胆怯。
伯利兹的村落狗儿比埃玛这样的狗多了极大优势。它们从不会被牵绳牵制,所以它们永远能够移动,与可能威胁保持安全距离。我们的狗绑在我们身边,像是电影侏罗纪公园里的羊,无法逃脱,而村落狗儿则学习利用本能肢体讯号,和平进行社交接触。
当宠物犬被带到另一只上牵绳的狗儿面前,结果通常是以下两种反应之一:
。过度兴奋活泼(缺乏社交技巧教育所致)
。回避及恐惧
第一种反应可能导致另一只狗以低吼或空咬「纠正」它。第二种反应可能导致恐惧狗儿学习到省略低阶警告讯号,直接以吠叫、空咬或开咬防御自己,因为只有这么做才有用。
根据身兼兽医、行为专家、讲师及作家数职的伊恩唐拔博士,四处闲逛的村落幼犬进入功能性社交团体,它们处于最低位置,很快学习到该回避谁,何时该回避它们。
唐拔博士分享,村落狗群的稳定成犬不须用到显著攻击行为就能教导幼犬以下课题:
。有礼貌,冲到成犬面前是不行的
。把视线移开
。承认自己的低阶位置
。想接近、探索或游戏都要先请求允许
为了在我们的文化里安全生活,我们的幼犬和成犬被围起来,关笼,限制在屋内,扣上牵绳。一般来说,它们没有社交团体教导它们如何与同类相处,所以我们带它们去上幼幼班,让它们至少有几周的社交接触。如果饲主幸运的话,也许找得到一位对于幼犬行为有广泛了解的讲师,但是许多饲主在幼犬进入青春期后却不持续它的教育。
越来越多年轻狗狗变得难以控制,社交笨拙,有些狗狗霸凌别只狗,有些狗则完全具有危险性。这类狗儿有些后来到了狗狗公园去「进行社会化」。狗的天生本能是回避出现威胁的狗儿,但是受惊的狗儿如何能回避一只从公园另一端朝它们横冲直撞过来的失控「狗狗飞弹」?但当这发生时,却罕见其中一只狗儿饲主出手干预。
动物行为学家马克‧贝考夫博士(Marc Bekoff,)在著作《动物宣言:延伸我们同理心足迹的六个理由》(暂译,原书名为The Animal Manifesto: Six Reasons for Expanding Our Compassion Footprint)中写道:
『游戏的动物一直都在设法了解并遵守规则,也沟通它们想要公平游戏的意愿。它们边玩边微调自己的行为,小心监测玩伴的行为,并仔细留意是否违反了双方同意的规则。动物的公平游戏有四个基本层面:先询问,诚实,遵守规则,认错。当游戏规则遭到违背,公平性不再,游戏也不再。』
改变什么才能给我们的狗儿有效的社会化?
。遵照「社会化行动」(Operation Socialization)的常识规则:
「社会化行动」提供在线信息,旨于养成情绪及行为都健全的幼犬。
。绝不强迫:
让成犬或幼犬慢慢来,不要强迫它面对令它害怕或不舒服的事物,相反地,逐渐把令它害怕的事物建立起正向关连,直到幼犬能够自信地,自愿面对挑战。
。协助狗狗保持适当距离:
因为我们必须让狗狗觉得上牵绳散步是安全的,请制造出距离,远离其他狗,然后再评估对方狗狗的行为。阅读吐蕊鲁格斯的安定讯号,学习如何以绕半圈方式经过其他狗狗,以模仿狗狗天生的安定行为。
。教育自己:
去上以尊重对待狗狗的课程,采取正向方法,这将会建立狗儿的信任,对其他狗狗(及其他人)建立起安全又乐见的关连性,寻求专业协助。
。提供安全社会化的情境:
除了幼犬社会化,考虑让青春期狗儿上安亲班。
许多狗狗安亲班提供尊重每只狗狗游戏风格的游戏团体,于是活泼乱跳的狗狗不会与害羞或安静的狗狗混群。你的狗应该先经过知识丰富的安亲班人员评估游戏能力。
或者找只游戏技巧合宜又和你家狗玩得来的邻居狗狗,经常让它们一起玩。
。围篱:依据土地权法和狗狗家人的安全,我们的确需要围篱。
如果你的狗狗从窗户或围篱看见别只狗就会吠叫、沿着围篱叫吼或变得极度情绪激发,建起一个视觉屏障,让狗无法重演这类挫折攻击行为或领域性攻击行为。
许多饲主想让狗「看」世界,因为这是它唯一消磨无聊旳活动,请给它安全的啃咬玩具或益智玩具,带它们去公园散步久一点,消耗多余精力。
中断狗狗沿着围篱跑或对窗外吠叫的行为,并且让狗狗无法进入这类情境。
。狗狗公园呢?
如果你的狗曾出现攻击行为或有恐惧问题,不要带它们去狗狗公园。狗狗公园是让社交健全狗狗安全游戏的地方,它们有权玩耍,而不是遭到设计,成为其他攻击性犬只的「诱饵」。如果你的狗有恐惧问题,即使其他友善的狗儿接近也可能让它很快出现攻击行为,去找位行为专家或训练师,协助你为狗狗找出适合的活动,并且教导你如何安全并具同情心地改善狗狗对他狗的反应。
。狗狗能区分。能够判断与谁接触安全、与谁不安全的能力对狗来说是一大优点。没有狗必须和每只遇到的狗成为朋友,如果你的狗「纠正」另一只狗不当的危险社交行为,不可处罚它。狗狗对无法无天的青春期狗狗低吼或空咬,它有权教导对方狗狗做错什么了。那只无法无天的狗事实上需要这种反应才能学习到社交互动的规则。把两狗分开,别让「纠正」升级成自卫。
。分享不是生存策略。
别期待你的狗分享高价值的食物或啃咬对象。如果有只狗接近时,你的狗把头压在填满的kong玩具上头,定格不动并且皱起嘴唇,你要了解这是正常狗狗行为,对另一只狗也是有效的沟通。资源价值越高(尤其食物资源),狗狗越有可能主动保护它。有必要时,给予高价值啃咬对象时把狗隔开。
。帮你的狗发声。尊重它的个性,保障它的安全。
北美和欧洲依然有很多对狗友善的狗狗,但是整体趋势开始倾向新的「常态」:狗狗缺乏与狗相处的实用社交技巧。我们是狗狗的守护者,要负责为它们创造出安全快乐又精彩的狗生,我们需要促成良好的社交教育。
我们至少应该为它们做到这些。
原文出处:美国财富杂志专访
http://www.forbes.com/sites/allenstjohn/2012/03/01/the-dr-spock-of-the-dog-world-reveals-the-secrets-of-training-the-perfect-puppy/
作者:Allen St. John, 专栏作家
译者:黄薇菁(Vicki)
译文原出处:动物的事‧响片训练奇摩部落格
译文现出处:动物的事‧响片训练随意窝部落格
伊恩‧ 唐拔博士直接了当说:「好狗是训练出来的。」他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
唐拔 博士可说是这世上最受尊敬的犬类行为专家及训练师,他运用常理的温和训练方法悄悄地颠覆世界,使他成了犬界教父。在他的诸多殊荣当中有什么呢?他是皮克斯狗狗动画电影「天外奇迹」的顾问。
唐拔 博士创立旧金山天狼星训练课程的三十周年庆当天,他在以下访谈中慷慨畅谈训犬艺术的现况。第一部分访谈中,他强调早期训练的关键重要性,以及繁殖者对于幼犬社会化应该扮演什么重要角色。在第二部分访谈(尚未刊登)中,他将论及训犬的基础,包括他对于犬地位说的争议性立场,以及他坚信狗开咬不仅是好事,它也有其必要。
问:让你的狗接受训练及社会化为何如此重要?训练及社会化不足与收容所犬只的问题有关系吗?
伊恩:绝大多数犬只因为行为问题才进了收容所。
某个家庭去买只幼犬,幼犬都有着明亮双眼,膨毛尾巴及十足热情。但人们不明白的是,幼犬两个月大时,他们即可选择一只已接受大量伴侣动物训练的幼犬,或只是选择买了只「牲畜」(livestock,译注:指被养在与人类隔离环境中的畜养动物)
你可以养只接受定点大小便及啃咬适当玩具训练已一个月的幼犬,它懂得一些礼仪:过来、坐下、趴下翻滚,也已进行了对人的大量社会化。
或者,你可以买只已「训练」成随时随地大小便、什么都咬、以吠叫为乐趣且怕人的幼犬。
人们不懂这一点,他们认为如果买只纯种狗,一切会很完美,可是只有当繁殖者做了这些所有训练,一切才会完美。
问:但是,这些训练多半留给了饲主自己负责。
伊恩:幼犬到新家后的第一个月极为重要,饲主必须确保这只幼犬不养成在家乱大小便,破坏家里及过度吠叫的习惯。
否则,接下来他们就会把幼犬放到院子里,一个半月过去,直到邻居抱怨狗没事不停乱叫。
然后,狗被关到车库里,车库被它毁了,于是它就进了收容所。
它被关入笼子里,最后被放入一个黑色塑料袋里。
可悲的是,有这样故事的狗多不胜多。
问:这是相当悲惨的情形,所以你相信狗一生当中的最初几周真的极为重要吗?
伊恩:狗一生中的前三个月基本上决定了它未来是怎么样的一只狗。在狗一生中的任何时间你都可以教它礼仪,也可以解决行为问题,即使狗的年纪越大得花越久时间解决。不过性情训练(教导狗儿喜欢人类)必须在狗满三个月龄前完成,否则就不会发生。
问:但是有人抗拒这么早就进行训练吗?
伊恩:兽医告诉饲主不要让狗外出,不要带它们去上幼犬班。从某层面上来说,这是明智的建议,因为你不想让幼犬接触到犬瘟病毒,但是兽医也说:「不过,你必须让狗进行社会化,你可以在家里安全地这么做。」你可邀请人们到家中,邀请几百人去,只要让他们脱鞋再进屋即可。
问:您最知名的建议之一是让新幼犬在2~3个月龄之间见过一百个人,我帮我的黄金幼犬塔西这么做过,起初我认为这有点疯狂…
伊恩:你大概心想:「我认识的人甚至不到一百人,这下麻烦了!」但是这么做很好玩,你和狗都获得了社会化。
作法太简单了,你到酒吧里说:「我需要十名男士回家帮我进行幼犬社会化,有免费比萨和啤酒。」一个晚上就有十个人,热闹得不得了!你可以打电话给所有你一年半以来很想连络却一直拖延没这么做的人;你可以回到现实生活中与人们见面,而不是在脸书上碰头,你们会有一段好时光,这么做可能真的很好玩。
问:是很好玩,而且结果是塔西喜欢每个它遇见的人,真的不害怕任何人或任何事物。
伊恩:你可给狗儿的最大礼物就是处在人们身旁的自信,你可以购买最贵的狗食和最赞的狗屋,但如果你没有给它社会化,即使我满腹知识也不可能让你的这只狗产生它今日的自信。如果你错过了这么做,你永不可能让狗儿出现它原本可能会有的自信。
问:你对于先天与后天的问题有何观点?
伊恩:很多繁殖者认为性情是天生的,以我的经验,好狗是养出来的。
问:所以,你建议社会化应该由繁殖者开始进行吗?
伊恩:人们没有理解到他们可以有选择。
我问人们,你想养幼犬,那你要一只完成居家大小便训练的幼犬吗?对耶,我们想要大小便训练好的幼犬。
你想要友善的狗或恐惧的狗?我们想要友善的狗。
你可以养到这种狗。
饲主是吃了闷亏,他们以为自己买到了伴侣犬,但是他们买到的是或许必须处理掉的「牲畜」,坦白说,人们花了大钱买到了「不良品」,成了冤大头。
换句话说,任何进行早期训练和社会化的繁殖者可以此作为极棒的营销,他们可以广告自己有不一样的幼犬,它们是陪伴犬等级的幼犬。
问:如何找到这么训练幼犬的繁殖者呢?
伊恩:如果我在找寻好的繁殖者,我会问以下问题:
。幼犬见过多少个人?
。见过多少位男士及儿童?
。它们是否已接受大小便训练?
。它们是否已接受啃咬适当玩具的训练?
。它们能坐下、趴下及翻滚吗?
我是相信结果的人,让我看看幼犬能做什么。
问:这过程得从问聪明的问题开始。
伊恩:我对于接受过适当教育信息的大众有极大信心,他们是我们所需的种子。现今专业人士(繁殖者、训练师、兽医等)站在高位上把这些信息传递给饲主,其中有些人提供很棒的建议,但是有些人提供最愚蠢又极度危险的建议。我希望看到这种情形逆转过来,由饲主问问题,再选择适合他们的专业人士,一点一滴地,情况将会有所改变。
问:几周时间真的有这么大的差异吗?
伊恩:当幼犬意外出现问题,对人保护它的骨头,对人低吼等,三个月幼犬的性情此时还有极大改变的可能性。
但是过了两个月,幼犬五个月大时情况就不同了。当五个月大的狗对你低吼、空咬及前扑,这其实是个极严重问题的开端。
分享(二)
作者:黄薇菁
出处:动物的事奇摩部落格
上次错过Kay Laurence(http://www.learningaboutdogs.com/)感到很可惜,这位英国的响片训练师设立了响片训练学校,提供一般饲主课程及训练师课程,她出版训犬书籍及杂志,本身也是位经验丰富的边境牧羊犬繁殖者(也繁殖Golden Setters),这次听了她的两堂课,受益良多。
其中一堂是Puppy Einstein(造就幼犬爱因斯坦),她分享了自己繁殖幼犬所实行的启蒙教育,主旨配合幼犬的感官发展进程、本能行为和制约原理,让它们迅速学习各项事物,以下从讲课内容和影片择项举例。
出生24小时:对冷热变化即有紧迫反应,利用铺底材质学习窝的概念
5天大:以手的动作模仿母狗行为,制约安静睡觉的反应,同时接触人类手的气味和动作
10天大:开始会爬出窝,到窝外上厕所,这是如厕训练的重要时期,可以好好利用先前它们已对窝建立起来的概念,窝外铺报纸;此时尚未开眼,仍以嗅觉摸索学习;给予第一次剪趾甲的经验
18天大:此时它们已可依光线来源分辨方位,能寻找固定的报纸位置上厕所。
20天大
培养对人脸的专注力:双手捧着四脚朝天的幼犬,放到脸前面对它说话,让它熟悉脸的气息,并学习注意人的脸(不会在地上逛,只注意到人的脚)
准备断奶:以手指沾新的食物,放入幼犬口中尝。
3周大
对人的社会化:接近人时因为辨识出人的气味而出现猛摇尾巴的行为;邀请许多人一同趴在地上,让幼犬认识他们,由于先前的经验,它们一接近人脸即猛摇尾巴,每个人轮流捧着每一只幼犬,对它说话。
认识各项新的食物:示范影片上出现的是一只去骨去皮的全鸡,让幼犬嗅闻啃咬(这是采取生肉饮食的作法)
环境社会化:
1.户外活动:提供一个安全地点(例:院子)让它们四处探索,但是布置一条熟悉的气味协助它们回到安全屋内。
2.屋内活动:在限制范围内,提供纸箱、石头等对象以及上厕所用的报纸
3.出外见世面:坐在推车上推着四处看
6周大
开始建立操作制约的概念:自动坐下、不扑人、不乱叫即给予奬赏,教导自我控制
气味学习:从巿场要来充满各种气味的装货纸箱。
7周大
屋内活动:以纸箱搭成游戏屋探险,学习上下楼梯,打闹游戏
10周大
在院子活动:与其他挑选过的成犬及母狗互动,学习良好社交互动技巧
11周大
与幼犬互动:发展打架的技巧和闪躲技巧,学习如何避免打架情境
响片训练:教导不是看到食物就吃得到,得以行为作为交换的概念
14周大
游戏中学习自我控制,利用对玩具的专注力转移给人
她送出幼犬的时间:边境牧羊犬7-8周大,Golden Setter 9-10周大,所有幼犬在六周大即可完成如厕训练。
幼犬培育计划目标如下:
*学习终生受用的技巧(不是教导特定行为,而是教导概念)
*游戏技巧-学习自我控制
*教导学习的方法-让幼犬学会学习的方法(意思教它从过往的学习经验里理解学习的概念,有助未来新事物的学习)
*行动技巧--学习如何运用身体各部位作移动及平衡
*群体概念
*随遇而安
*行为具有变通性-不拘于固定模式
这位训练师说明,英国繁殖的边境牧羊犬有四种培育目的:1.专为牧羊,2.专为赶羊比赛,3.专为狗秀用,4.专为运动竞赛用(如敏捷赛等),它们虽然同一犬种,但是经过培育后出现了不同性情及行为,她所繁殖的幼犬属于第4种。
另一堂课里,她谈到养狗文化的不同,提到了英国的养狗环境,主要与美国作比较:
-英国有66%是绿地,狗儿在公园里可自由奔跑,反而小孩子得「关」在儿童游戏区(此话一出,引起了哄堂大笑)
-没有贩卖狗儿的宠物店,直接向繁殖者购买
-禁止贩卖prong collars(注:一种带有内刺的环刺颈圈),再过几个月也将禁止贩卖电击项圈
-如果家中没有院子,人们不会养狗,他们的狗都在户外上厕所
-院子里的狗儿必须以围墙限制自由,不可能有出去自己逛街的狗
-系着牵绳带狗散步是社会常规
-极注重召回训练(因为重要性高)
-气候不可能使狗致死(不会过热或过冷)
-当地没有心丝虫、蚊子、蚊类、郊狼等可能为害狗儿的生物
=======================================
感想:
简而言之,她手下的幼犬到了新主人家时都已经打好基础──大小便训练完成,对人很有兴趣,知道如何正确与别只狗互动,接触过许多不同环境及气味,理解它们在人类社会应该有的生活模式,也为将来的一生作好准备,成为问题狗儿的机率大为减少,这是所谓「专业」繁殖者的远见及用心。
在英国这种动物福利观念较为主流的环境里,从人们的行为看得出他们对待狗儿和社会的尊重。
(Study Shows Just How Stressed Dogs Are at the Vet's)
原文出处:「伴侣动物心理学」(Companion Animal Psychology)部落格
发表于2016/10/26
作者: Zazie Todd,加拿大心理学博士暨训练师
译者:黄薇菁(Vicki)
译文出处:动物的事‧响片训练随意窝部落格
From Shutterstock.com
依据饲主所言,多数狗狗在兽医院显示福利不佳的征兆。
调查意大利906只狗后发现,多数人呈报自家狗狗在就诊过程的每个阶段(从候诊到接受看诊)都表现紧迫,事实上6.4%的狗狗在兽医院咬过带它就诊的监护人,11.2%的狗狗在兽医院曾经低吼或空咬。
由Chiara Mariti (University of Pisa) 博士等人发表的报告提出了重要结论,指出饲主和兽医需要做什么才能协助狗狗就诊,包括教导狗狗接受被人碰触身体。
科学家写道:「事实上令人担忧的是,似乎只有三分之一的狗狗能够忍受兽医进行的所有临床检查。」
「同样令人担忧的是,因为狗狗抗拒治疗而予以责骂的监护人比例。兽医师有确保病患福祉的职责,因此应该善加利用机会提供监护人建议,告知处罚对于狗狗福祉和行为有负面影响,所以不推荐使用处罚。」
多数狗狗(89.9%)自幼犬期起即定期看兽医,所以你可能以为它们已习惯这件事。
但是许多饲主(39.7%)说自家狗狗坐在车里就知道要去看兽医,7.4%饲主说还没有离开家它们即知道。52.9%一到达兽医院就表现出压力征兆,据称不止四分之三的狗狗甚至在走到候诊间之前即表现压力征兆。
如果狗狗在看诊初期即已紧迫,它更可能在看诊后期也处于紧迫。
多数人(50.6%)至少能够在家里帮狗狗进行部分治疗,47%的人说可以进行所有治疗。然而,约三分之二的人说他们有时会有困难。
在治疗有困难的饲主当中,多数人会责骂狗狗然后依然进行治疗(72.4%),这很不幸,因为骂狗无法教会它们接受治疗,也可能使未来情况变更糟。只有14%的饲主遇到这类情况不会骂狗。
事实上,报告发现饲主责骂抗拒治疗的狗狗与狗狗攻击兽医的行为有关,无论责骂狗狗之后是否继续治疗。
从饲主自行评估狗狗就诊过程的每个阶段来看,它显示多数狗狗的福祉在每个阶段都不佳,除了从候诊间转移至看诊间的过程以外,即便如此,转移过程中有三成狗狗要有人鼓励才走得进去,16%的狗狗必须被人抱进去。
这篇报告为饲主和兽医都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建议。
该报告的第一作者Chiara Mariti博士在电子邮件上告诉我:「我建议饲主让狗狗习惯兽医院,习惯被人碰触,并且接触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意思是以温和进展的方式,让幼犬逐渐熟悉被人碰触(全身上下能够接受碰触,也习惯接受最不受欢迎的疗法,例如量体温和检查耳朵),让所有不同的碰触方式都和正向的情绪或刺激产生关联性。」
「此外,让任何与前往兽医院相关的事情产生正向联想也会有帮助。非常推荐从幼犬期就去兽医院作礼貌性拜访,只是让它去熟悉地方,不作任何检查,另外也找时间进行实际检查。」
「更重要的是,当狗狗拒绝治疗,饲主不应该责骂它,要试着了解问题,表现温柔,或者可寻求行为专家的协助。」
几乎所有人都说兽医会尝试喂他的狗狗吃东西,但是37%的狗狗不会吃。在兽医院利用食物协助狗狗是非常好的方法,不过压力过大的动物不会进食,这个结果显示,兽医需要学习如何使用食物协助病患,并学习如何做才不会让病患压力过大而不吃。
只有三分之一的饲主说自己的狗会愿意让兽医碰触身体任何地方。
兽医的确会设法对狗狗说话(53%),叫狗狗的名字(40%),拍拍它(53%),这些不足以让狗狗变得自在,但还是有帮助,因为如果兽医没有这么做,狗狗在候诊间、在诊疗台上以及兽医接近时更有可能变得紧迫。
兽医的生意显然受其影响,因为约三分之一的调查参与者说他们曾换过兽医,最常见的理由是因为他们认为兽医能力不足(24.5%)或兽医对待他们的狗狗态度不佳(18%)。
Chiara Mariti博士说:「我对兽医的建议:确保自己保护了病患的福祉,你的专业有此职责。」
「兽医的工作可以针对不同层面,提供饲主教育(幼犬的碰触及习惯化练习,适合在家里自理的治疗,避免任何处罚,包括责骂等等),尽可能准备对狗狗友善的兽医院:环境,碰触方式,声响。狗狗同类和陌生人的存在对有些狗狗来说可能是压力,这可能成为攸关狗狗福祉的课题,尤其如果狗狗必须经常看兽医或者复原期很长时。」
「兽医的行为也很重要,因为如果兽医在看诊前就花些时间和狗狗互动,狗狗就会比较安定。」
许多狗狗在到达兽医院之前即似乎预知即将到达,这个发现有重大意义。科学家说有些狗狗可能有发展出广泛性焦虑症的风险,他们也说报告显示狗狗学习到坐车就是去兽医院,不是去其他地方;对于饲主来说,这发现显示带狗坐车愉快出游的重要性,它们才不会学会害怕车子。
此研究确认看诊对许多狗狗是很大压力。之前一项研究观察兽医院候诊间里的45只狗(Mariti et al 2015),发现29%的狗狗极为紧迫,一位兽医行为专家留意到很多紧迫征兆,包括发抖、尾巴放低、耳朵压低、设法离开。总结以上,这些研究显示饲主和兽医需要采取行动,改善狗狗在兽医院的福祉。
许多猫咪也觉得就诊的压力很大。
我们有很多可以让猫狗同伴就诊时更轻松面对的可行做法,现今有一些协助减少猫狗就诊压力的绝佳资源。
你家狗狗看兽医时,你会做什么来设法减轻它的压力呢?
参考文献:
Mariti C, Pierantoni L, Sighieri C, & Gazzano A (2016). Guardians' Perceptions of Dogs' Welfare and Behaviors Related to Visiting the Veterinary Clinic. Journal of applied animal welfare science : JAAWS, 1-10 PMID: 27712096
-兽医院发零食是否代表较少开咬事件,而且宠物较不会害怕?
(Should Vets Give Treats to Pets?Do treats at the vet mean fewer bites and a less fearful pet?)
原文出处:「伴侣动物心理学」部落格(Companion Animal Psychology)
发表于2015年7月29日
http://www.companionanimalpsychology.com/2015/07/should-vets-give-treats-to-pets.html
译者:黄薇菁(Vicki)
译文现出处:动物的事‧响片训练随意窝部落格
许多伴侣动物害怕看兽医,有一个治疗此类恐惧的方法称为减敏及反制约(Desensitization/Counter-conditioning,简称DS/CC),为了减少对某事物的恐惧,过程中涉及喂食好吃的食物。然而,许多兽医从不喂食宠物,瑞典卡罗琳医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的动物行为管理咨询专家卡罗兰娜‧威斯朗德博士(Karolina Westlund)发表了一篇新的报告,探究兽医不愿喂食的现象,并且找出兽医喂食宠物有何优劣之处的证据。
威斯朗德博士说:「与病患互动时是否使用零食是兽医及助理的选择,减敏/反制约的步骤的确可以从动物进入候诊区就开始,并且在量体重、咨询及检查期间持续进行。是否兽医从业人员考虑到喂食零食可能的代价,但却没考虑到不喂食的代价呢?」
如果你的宠物曾接受过一般麻醉,你一定听说过前一晚八点之后不可喂食的建议,隐忧是胃食道逆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可能使胃内容物流入气管,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aspiration pneumonia),然而这鲜少发生(她引述的数据:术后个案发生率为0.04%~0.26%)
威斯朗德博士说,许多兽医从不在例行检查时喂食零食,以防动物接下来可能需要麻醉或注射镇定剂,然而她说兽医应该同时考虑这么做的好处及风险,喂食可能有助减少动物的紧迫,进而减少必须注射镇定剂的需要;它也让兽医更安全,较不可能被咬。
另一个她提及的重要好处是,它提供兽医一个教育饲主如何应对动物恐惧的机会,这对于动物害怕其他事物(例如放鞭炮)的饲主尤其有帮助,此外,有些饲主干脆不带动物看兽医,因为他的猫或狗极其害怕,要带它去看兽医很困难。
另一个兽医不愿喂食的理由是避免造成肠胃不适,威斯朗德博士建议准备各式不同的零食,事先询问饲主他的宠物是否有食物过敏。兽医可能也担心,在已有宠物超重或肥胖的现象之下,这么做将提倡使用零食,她建议说自己使用的是「超棒零食」或「美味食物」,而且这也提供另外一个教育饲主的机会。
威斯朗德博士的结语:「喂食零食对于动物、兽医工作人员及饲主的好处甚于风险。」 她也对有疑虑的兽医提供特定的建议。
对于许多宠物而言,在兽医院吃零食有助它们感到更自在。至于对于兽医或人类碰触有严重恐惧的宠物,适任的训犬师或动物行为专家可以设计解决此问题的计划。
你的宠物看兽医时是如何呢?
参考数据:
Westlund, K. (2015). To feed or not to feed: counterconditioning in the veterinary clinic Journal of Veterinary Behavior: Clinical 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 DOI: 10.1016/j.jveb.2015.05.008
相关知识
有关部门对警用幼犬社会化训养工作的反响
对幼犬社会化训练的思考与建议
聚焦警用幼犬社会化训练
有效减少犬类行为问题的方法——幼犬社会化训练
柴犬的社会化及社会化最佳时期
比特犬幼犬社会化训练的时期和重点
精神医疗抚慰犬幼犬的社会化
广州柴犬训犬基地,45天社会化训练狗狗课程纠正打架、爆冲问题
幼犬社会化训练-进阶篇
如何增强幼犬社会化?
网址: 【幼犬社会化】科学训犬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98428.html
上一篇: 鹦鹉、八哥、鹩哥哪个最聪明? |
下一篇: 【图片】普安特兽药科普:幼犬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