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动物蛋白?
动物蛋白一般是“完全蛋白”,因为动物和人体的结构最为相近,所以组成的氨基酸也大致相同,特别是含有人体所有的20种必须和非必须氨基酸。因此人类作为肉食动物,是有生理基础的——我们吃肉觉得香,正是因为我们的味蕾让我们觉得香,因为身体更需要这类蛋白,才便于吸收。因此单纯从摄入蛋白的角度,我们为动物蛋白疯狂“打call”。
2. 什么是植物蛋白?
但是植物类食物当中,也富含大量的蛋白质,例如黄豆、豆腐等,但是例如绿叶蔬菜等食物的蛋白含量就非常低了,同时,由于人体吸收的能力不如食草类动物,肠道内缺乏相应的微生物来帮助我们消化和转化植物蛋白,因此植物类蛋白质的天然吸收(大约70-80%)要低于动物蛋白(大约94-99%)。
3. 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缺一不可
虽然我们知道,如果当身体只缺蛋白质的时候,补充动物蛋白会更全面更好吸收,这就意味着我们只要吃肉就可以补充蛋白了么?当然不是。
植物蛋白吃太多,蛋白质吸收不足,而且长期吃素,人体很可能会缺乏植物当中比较缺乏的甲硫氨酸等,对人体的代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但是如果人只吃肉,用中医的话讲,非常容易“上火”。动物肉类食物虽然蛋白质含量高,但是脂肪含量也很高,同时缺少人体肠道消化必须的膳食纤维,
因此我们才倡导膳食均衡。我们需要知道哪些植物当中富含蛋白质,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把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很好地结合起来。因此可以每天的蛋白来源一半都可以来源于动物蛋白,简单地可以理解为,先往嘴里夹块红烧肉,再往嘴里放进一块豆腐,美味和营养都不可以辜负。
推荐饮食:
早:1个鸡蛋,1碗小米粥,2-5两面包/油条/包子
午:2两鱼肉,2两米饭,2两瘦肉,蔬菜若干
晚:2两米饭,2两瘦肉,1两豆子/豆制品,豆制品蔬菜若干,坚果若干(核桃、松子、榛子等)
本文摘录自即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癌症病人怎么吃:西医给您开方子》一书,作者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杨跃主任和王兴医师(狼医生)。目前正在校稿中,敬请期待。